第八章 免疫学基础 课件.ppt
《第八章 免疫学基础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免疫学基础 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免疫学基础,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免疫系统第三节 抗 原和抗体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第五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第六节 变态反应第七节 免疫学应用,主要内容,一、定义 免疫(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对自身物质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自身物质产生清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学反应.,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的基本特性,1 识别自身和非自身这是免疫应答的基础免疫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外来抗原的表位(epitope)识别很精细,包括异种之间, 同种不同个体之间2 特异性 即免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 免疫记忆 对相同抗原物质的再次进入具有记忆,会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应答。,二
2、、免疫反应的功能1、 免疫防御:为机体清除异己物质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正常:抗感染(消灭病原生物、中和毒素) 异常: (过高)变态反应(超敏反应);(过低)免疫缺陷症 免疫缺陷症:指机体免疫系统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后天遭受损伤所致的免疫功能降低或缺乏的系统综合症。,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2、免疫自稳: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消除体内衰老的和被破坏的细胞 异常:(过高)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攻击自身正常细胞和组织,使其产生的病理性改变或功能障碍。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形的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
3、正常: 识别和消除突变细胞 异常: (过低)恶性肿瘤、持续感染,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三、免疫的主要类型1. 天然免疫定义: 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生理防御功能,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与异物都有排斥和屏障作用,也称非特异性免疫。2. 获得性免疫定义:指机体对某一种或一类微生物或其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它是后天的,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感染或预防接种后产生的。也称特异性免疫。 1) 自动免疫:因感染病原或注射抗原(疫苗)而获得的免疫 2) 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抗体或因人工注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3) 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区别: a. 发生作用时间: 自动免疫:
4、慢(1-4周); 被动免疫:快(立即) b. 效果: 自动免疫:可刺激机体持续产生抗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 将表现出再次反应或反应增强 被动免疫:体内抗体数量不会增多,再次接触抗原也不出 现增强反应 c. 维持时间: 自动免疫:长(半年至终生); 被动免疫:短(2-3周) d. 用途: 自动免疫:预防感染; 被动免疫:应急治疗,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有3个组成部分: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第二节 免疫系统,一、 免疫器官(一)中枢免疫器官 包括骨髓、胸腺、腔上囊及其类同结构。(二)外周免疫器官 捕捉抗原、呈递抗原和加工处
5、理抗原。 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淋巴小结。,第二节 免疫系统,二、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各种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及其它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主要存在于免疫器官、组织以及血液和淋巴液中。1、T 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主要功能为产生细胞因子,执行细胞免疫。2、B 淋巴细胞:在骨髓(骨髓样组织)中分化成熟,称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主要功能为产生抗体,执行体液免疫。,第二节 免疫系统,3、NK细胞 最主要功能为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4、单核吞噬细胞 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6、5、其他免疫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等。,第二节 免疫系统,三、免疫分子 由免疫细胞产生,与免疫应答有关的、分泌到体液中或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分子统称为免疫分子。 组成:它主要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膜分子等补体:补充抗体,为非特异性血清蛋白。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可溶性小分子蛋白质。,第二节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样组织、胸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黏膜淋巴组织,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其他免疫细胞: 粒细胞、
7、肥大细胞,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第二节 免疫系统(小结),一、抗原(Antigen, Ag)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在体内外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一)抗原的特性与种类 抗原的两种性能: a. 免疫原性(抗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并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能。 b. 反应原性(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外或体内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性能。,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抗原的主要种类: a. 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
8、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 如:蛋白质、细菌、病毒等。 b. 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 本身没有免疫原性而只有反应原性的物质,又称半抗原。 多为某些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如:青霉素、磺胺等。 特殊抗原: a. 变应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的抗原。 b. 耐受原:能诱导机体对其表现无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的抗原。,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二)构成抗原的条件 1、异物性: 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物质 亲缘关系越远的物质,免疫原性越强,自身物质可以形成“天然免疫耐受”;自身物质结构、成分改变后成为“自身抗原”。 2、大分子性: 分子量一般为1万Da以上,分子
9、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3、具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芳香类Pr非芳香类Pr 多糖核酸类脂,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三)抗原的特异性一种抗原物质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反应,称为抗原的特异性,或称专一性、针对性。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分子表面具有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所决定的。这些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由于抗原决定簇通常位于细胞表面,因此又称为抗原表位(epitope)。抗
10、原分子表面能与抗体结合的决定簇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抗原决定簇大小:一个多肽决定簇含56个氨基酸残基;一个多糖决定簇含57个单糖;一个核酸半抗原决定簇含68个核苷酸。构象决定簇空间构象,不连续顺序决定簇序列(一级结构),连续,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四)抗原的类型1根据抗原性质: 完全抗原、半抗原2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 胞辅助: 胸腺依赖性抗原:如:多数蛋白质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毛素,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3根据抗原的合成方式: 天然抗原:非己抗原 自己抗原 人工抗原:人工结合抗原 人工合成抗原 基因工程抗原,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4
11、根据与人体的亲缘关系: 1)异种抗原(xenogenic Ag): 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抗毒素血清(由异种动物制备的)。 2)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g): 来自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抗原。如: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3)自身抗原(autoantigen): 来自自身的抗原。如:隐蔽的自身组织成分、修饰的自身组织成分、肿瘤抗原。,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四)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 病原微生物: 1)细菌性抗原: 细胞壁:蛋白质、脂多糖等。 鞭毛:蛋白质 菌毛:蛋白质 夹膜:多糖 2)毒性抗原: 衣壳:蛋白 包膜:糖蛋白 3)其它: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痢疾杆
12、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链球菌,2细菌的外毒素与类毒素 外毒素:细菌分泌的毒性蛋白质。 类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过的失 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的外毒素。,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3异种动物血清 异种动物的血清蛋白对人具有免疫原性。 如:抗毒素血清(马血清) 破伤风 抗毒素血清、白喉抗毒素血清等。4同种异型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和人类白细胞抗原。5自身抗原,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二、 抗体(一)抗体的概念和种类 抗体(antibody, Ab): 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分化成熟的终末B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
13、ulin, Ig):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第三节 抗原和抗体,抗体的分类: 按作用分为:抗毒素、抗菌抗体、抗病毒抗体、亲细胞抗体; 按理化性质和抗原性不同分为:IgG、IgA、IgM、IgD、IgE。,第三节 抗原和抗体,(二) 作为抗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1、 只有脊椎动物的浆细胞才能产生; 2、 必须有抗原刺激; 3、 能与相应抗原产生特异性结合; 4、 其化学本质是一种具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三) 抗体的基本结构,第三节 抗原与抗体,所有Ig的基本单位都是四条肽链的对称结构。两条重链(H)和两条轻链(L)。每条重链和轻链分为氨基端和羧基端。,
14、(1)重链(heavy chain,H) 2条 轻链(light chain,L) 2条 (2)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区) 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区) (3)超变区( hyper-variable region, HVR),又称互补决 定区(complementar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 FR) (4)铰链区(hinge region),重链:长链(H链),每条链由450个AA组成; 轻链:短链(L链),每条链由214个AA组成; 通过二硫键连接成“Y”形结构。,可变区:靠近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免疫学基础 课件 第八 免疫学 基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