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与科学李工真演讲稿.docx
《现代大学与科学李工真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大学与科学李工真演讲稿.docx(2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中德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比较(一)的字幕: 段落(1):下面我们要谈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前面谈到了现代化大学的起源,又谈到了现代化大学的基本特点。下面我们就要谈一个问题,就是中德大学生的学习的比较,也可以说中德大学生的比较。我们之所以要谈这个问题,肯定是大家是比较关注的。因为我们在“现代化大学的特点”这一章里面, 段落(2):我们主要谈的都是德国的教师队伍、教授的队伍、师资力量和大学的人事制度,以及这样的,这方面的,那么下一个领域里边,我们就要涉及德国的学生。在德国的学生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经常会考虑到,一个和中国的现在的大学完全不同的一个情况, 段落(3):我们觉得对比起来,
2、我们是能够发现很多东西的,这个题目也是很有意思的。应该说,我们今天中国还不是一个发达的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这样的一个从发展的阶段上来看的话,相当类似于当年19世纪,德国的这样的一个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的这样的一种状态, 段落(4):从发展的阶段上来讲,基本上是比较类似的。当然我们中国的情况也是很复杂,我们中国既有原子弹、卫星这样的一个高发达的,高尖端的,但是同时我们又有相当多的现代化初级阶段的一些现象,因为我们毕竟还仍然处在一个社会的一个漫长的转型期里边,这种现象就和德国的,我们说19世纪, 段落(5):从1810年以后到20世纪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们的发展的很多的阶段是相对应
3、的,所以有很多的问题是可以比较的,比较起来也是能够从中能够得出很多有意思的结论的。所以,我感觉到有必要要开展这样的一个专题的讨论。现代化的大学 段落(6):是培养民族的科学精英,培养民族的科技竞争力的场所。一位年轻人,他能否通过大学的学习而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栋梁之材,他是要取决于很多的因素的。首先,我认为, 段落(7):取决于你的入学动机,所谓“入学动机”,就是你为什么要去读书,这是一个问题,这是入学动机,取决于你的入学的制度,你是怎么进入到学校里面的,取决于你的学习生活,这个学习生活,实际上涉及到的是 段落(8):你所接受教育的方式。还有,那就是和学校相关的社会的环境,这些东西在决定
4、着一个人能否通过大学的学习而成为一个有用之材。我想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谈一谈中国和德国的大学生的这样的一个情况的对比。 段落(9):首先我们要谈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呢?入学动机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头等的重要。很多的问题都不是那么简单的是由学校的原因而造成的,它往往是一个社会的总体性的原因,所以它相关的因子是很多的。德国的大学, 段落(10):现代化的大学自从产生以后,他就要求学生们的入学要有一种新的动机。为谋生而学习,在德国的大学里边是遭人鄙视的。德文当中叫做“为面包而学习”,那个字Fr Brot und Lernen,这个字实际上是翻译为 段落(11):“为谋生而学习”是比较好,它的原意是“
5、为面包而学习”。我们中国人可能不太理解,因为我们中国的孩子们现在都在为谋生而学习,我们的家长向我们的学生们、孩子们灌输的思想也是这种,你将来不好好学习,你将来怎么样怎么样,你将来就会没有饭吃。所以,实际上我们的小孩子 段落(12):从小在家庭里边就已经在接收父母向他们灌输的“为谋生而学习”的思想,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而德国人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德国人是把学习作为国家公民的义务这样的一个高度提出来的。现代化国家,或者说你把自己的国家定位为一个现代国家的话, 段落(13):你必须要履行三大义务。我们说现代国家的公民是有权利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啊那的,有权利就必然是有义务,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
6、公民,他必须要履行三大义务:第一大的义务就是什么呢?就是每个人必须纳税,这是很重要的。当然,有的人能纳税,有的人不能纳税,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 段落(14):就是说你是不是纳税人,只要你拥有了一定的收入,国家就有权对你征税,你必须要履行这个义务。所以,纳税人的观念在西方是很重要的,我们中国人没有,我说我们中国人现在也在纳税,但是我们中国人好像没有那种纳税人的观念。实际上,纳税人的这个观念是和现代国家的体制 段落(15):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中国人往往就是吃皇粮,吃国家饭,吃皇粮,这样的一种观念。西方人是人人都有纳税人的观念的,一个人能不能纳税,实际上是关系到你这个人的地位的问题。你不能纳税,那
7、就说明你在什么呢?你要靠别人养。一个靠别人养的人实际上是很自卑的。 段落(16):一个纳税人,说明他自己不仅把自己养活了,他而且在为别人做贡献,在为社会做贡献,在为国家做贡献。所以这就是我们说的,在西方国家里边,一个现代的国家公民首先他要履行的第一个义务是纳税。当然,这要根据你的收入情况来决定纳多少。 段落(17):第二个国家公民的义务就是什么呢?每个人必须要服役。任何一个身体没有残缺的人,一个没有先天性疾病的人,你必须在你的一生当中要为国家服役。当然,一般的情况下,是在你年轻的时候去服役。这个年龄一般是到什么时候呢?从18岁到28岁,这10年当中, 段落(18):任何一个青年男子必须要服役两
8、年的兵役,是非要服役的。这个情况和中国不一样,我们中国没有,我们中国没有这样的一种义务兵,我们没有这种义务兵。我们国家好像任何情况下当兵,除了国民党那个时候抽壮丁以外,新中国以后,我们的当兵都是自愿的。 段落(19):所以它不是一个每个人都必须要去的事情。西方国家它是这样的,只要你的身体是合格的,没有小灾大病的,任何一个年轻人,男子汉都必须去服两年兵役。所以所有的德国人,他们都是有服兵役的历史的。那么女子干什么呢?女子就必须要为社会贡献一年,女子要少一年, 段落(20):就是叫做什么呢?社会工作队,义务的,完全是搞义务的。这种搞社会工作的人,每一个年轻的女子也是在18到24岁这个期间,你要服一
9、年,要为社会做一年贡献,那一年基本上是不拿工资的,它给你穿上统一的制服,也像军人一样,穿上统一的制服,当然,和军人的制服颜色是不一样的, 段落(21):满街去帮助这些有困难的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我觉得这个教育我们中国完全有必要去学习,这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现代国家的公民必须要干的一件事情,为国家、为社会服役。第三点,就是每个人必须要接受教育,而且把一个人接不接受教育 段落(22):奉为你对国家的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你接受教育,是被视为你对国家,对社会最好的一个贡献,这是我们要说的。德国人是把一个年轻人接受教育,不是简单地看作谋生的手段,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求知, 段落(23):我
10、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差别,它完全是把它作为公民的义务这样的一个高度来提出来的。而我们今天中国的,我可以这样讲,我所见到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谋生而学习,而且他们的思想就是这样想的。而且我们中国人, 段落(24):现在干什么事情都是功利主义的,我们的年轻人干什么事情都是功利主义的,就连选专业都非常功利,我要读大学了,我究竟要考哪个专业呢?在这个问题上,各个家庭都显示出那种强烈的功利主义的色彩,有很强烈的这种色彩。我举一个例子吧,一个年轻人, 段落(25):实际上,他本身他对哲学、对历史、对文学、对这样的一些东西他很感兴趣,甚至可能他对教育学、社会学这样的一些行当他感兴趣,但是他的父母,在填志愿的时候
11、,干什么的时候,他的父母往往是引导他去填什么?填那么三个专业:一个是计算机,一个是法律,一个是经济管理。绝大部分的家庭 段落(26):都是倾向往这个方向发展的,这在中国简直已经不是个秘密了。如果要是这个小孩子他违背父母的意志的话,那么全家都会非常地紧张,会警告他,你将来会没有饭吃的,就是全家都非常紧张。总而言之,中国人现在选专业,主要就是考虑实不实用, 段落(27):主要就是考虑将来能不能够尽快地赚到钱。我看这是我们中国非常普遍的现象。我虽然拿不出具体的百分比,但是我所见到的基本上都是这样。如果要是一个人打算去学哲学,打算去学历史,很可能会被他的同学斥之为异类,这个人不正常。 段落(28):所
12、以,在我看来,这恰恰是要倒过来理解的一件事情,是这个社会有一点怪。那么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德国人能够把接受教育视为公民的义务,而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我们中国的年轻人,我们中国人的家长,却把受教育这件事情视为谋生的手段呢? 段落(29):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差别呢?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回答也是很不简单的。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多,是的,中国人是多,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我们中国的人口密度还没有德国高。在任何情况下,这几个时代当中比起来,都没有德国高。今天我们大家知道, 段落(30):虽然我们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只有三分之一的狭长地带是适合人生存的,13亿中国人有这么多的,有10来亿以上的人是挤在
13、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边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德国的空间也很小,他们的人也很多,他们的地盘比你小。而德国人是每平方公里232个人,我们中国的每平方公里是131人。我们和人家 段落(31):要谈人口密度来说的话,人家丝毫不亚于你。所以,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多少的问题,中国的问题不光是一个人口太多的问题,更重要是一个人口质量的问题,这一点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完全用人口的多少来解释这样的一种 段落(32):国民的一种态度的话,我觉得是不太能够说明问题的。所以为此的话,我们就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德国和中国。所以这就涉及到社会的文化,涉及到传统。我们只有综合起来考察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懂得中国人为什么会
14、把 段落(33):大学的学习视为谋生的手段,为谋生而学习,而德国人是把它作为国民义务来看待的。我们来做这样的一个比较,我们首先要比较文化的传统。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研究人的,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围绕着人转的。可以这样讲,我们中国人,将两千年的智慧, 段落(34):基本上都集中在对人的思考上,所以,中国人在对人的琢磨上,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举世无双。而“孔孟之道”里边谈的“仁学”,我们说仁、义、礼、智、信,“仁”,一个单人旁,一个“二”字,合起来是个“仁”。这个“仁”实际上讲的是什么呢?就是讲的人与人之间的 段落(35):关系学和伦理学。也就是说,人只要一出现了两个人以上的这种人群的时候,就有一
15、个“仁不仁”的问题了。所以中国的学问,研究的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和伦理学。那它的精髓是什么呢?实际上它的精髓是实用主义。这种对人的揣摩, 段落(36):我们可以说,它有多种用途,它是拿来用人、管人、治人,甚至是拿来整人的。中国传统,这个“仁”的,掌握了“仁”的这套伦理,这套关系学以后,它的实用主义应用起来,就是搞这个事的。所以“孔孟之道”当中特别强调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段落(37):这套关系它是为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制度服务的。我们现在谈论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怎么样怎么样,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必要对传统文化当中,它的精华和糟粕要加以区分,不能笼统地来提弘扬传统文
16、化的问题,因为传统文化里边,确实是有很多很糟糕的事情。 段落(38):否则1840年鸦片战争这件事情就没有办法解释,那个时候中国人人人都是传统文化,有什么用?人家是一个工业化的文明来攻击你的时候,你这样的一个传统文化,你是没有还手之力的。所以,我觉得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实际上是有必要历史地来看待的。我们承认中华文化当中有很多的好东西,我简单地说, 段落(39):例如中国的饭菜,那就是好东西,怎么不是好东西呢?现在全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的每一个城市里边,大概都有中国餐馆。如果它不是个好东西的话,它不会传播得那么远,这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另外,中国的中医也是一个好东西,我们不能否
17、认, 段落(40):我们说西医有它的特点,中医也有它的特点。所以我认为,在农业文明的时代,中国人能够创造出中医这种东西出来,那证明了中国人是很了不起的,这种文化是很了不起的。我们中国的功夫对于强身健体,肯定是好东西,毫无疑问。甚至连中国人写毛笔字,我觉得都是好东西, 段落(41):修养身性,陶冶情操,甚至也包括锻炼身体,所以,这个东西绝对是个好东西。我们文化当中这样的瑰宝不少,就连“孔孟之道”的“中庸思想”当中,都有很多的好东西。包括“仁学”当中,也有很多的好东西。我只是说,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的一些道德,如果现在我们继承下来, 段落(42):对于个人修为来说是有很多的好处的。但是,它是有层次的,
18、如果把这种仁学,把这种传统文化和这种权力、社会联系起来的话,可能糟粕就比较多。所以我认为,如果要是不对传统文化加以认真地鉴别的情况下,笼统地来提传统文化,那是很有问题的。关于中德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比较(二)的字幕: 段落(1):我们刚刚谈到了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突出的一点,它的精髓之处就在于实用主义。所以实用主义的社会里边,我们中国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情结的。我们中国人有人信菩萨,但是没有宗教情结,中国人拜菩萨叫什么?“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段落(2):这是中国人和佛教的一种普遍的关系。“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我们中国人有什么?不信宗教信迷信,我们中国人有信迷信的特点。很多东
19、西,它们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是大家就信,信命。所以满街有算命的,这样的人在中国的新一代当中,还仍然是有作用的, 段落(3):他要寻找一种心灵的安慰,他往往会信迷信,宗教和迷信是两个东西,我们以前把这两个东西弄成一个东西了,这是有问题的。中国人不信宗教,信迷信。给菩萨烧香叫什么?叫贿赂神仙。为什么叫贿赂神仙呢?我花了一点点钱,点了一根香,在菩萨跟前拜一拜, 段落(4):许几个愿,万一灵了呢,中国人总是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态去拜菩萨的。也就是说,中国人敬菩萨,一定背后有一个实用主义的目的。很多的现代的企业家,中国很多的现代的企业家,他到了一开年的时候他就要去拜菩萨,带着全体的员工,骨干精英到那拜菩萨。
20、我认识一个熟人,他说他每年, 段落(5):他的公司的老板,大年初几都要带着他们到汉阳的一个归元寺去烧香,很认真,祈福,一定要弄一个,今年要弄一个什么好年。说句不好听的话,就包括12生肖,你看我们中国人过春节的时候,一谈今年是个什么年的时候,12生肖,每一个生肖,每一年他都有话说, 段落(6):都把今年说得不知道多好。什么鼠(数)来宝,今年是老鼠年,鼠(数)来宝、鼠(数)不尽,闹腾的,初一闹到十五,不知道多好。结果闹出雪灾来,那你怎么解释?地震,怎么解释?它和这个东西没什么关系,但中国人就相信。所以我说,我们中国人是不信宗教信迷信,全国人民都有点迷信的这样的头脑,好像。 段落(7):所以这种贿赂
21、神仙之举,背后一定有一个很实在的实用主义的目的。任何人一旦要许个愿的时候,一定是指的一件事情。他不是对菩萨的敬,而对菩萨,他是这样的,一旦不灵,扭头就骂,骂菩萨骗人。所以,他没有什么虔诚的这种味道在里边,这是很不一样的。我前两年到杭州去了一次, 段落(8):我是深有体会,深有教育。杭州有一个大和尚庙叫灵隐寺,当时开会,会议期间就弄了半天去看这个灵隐寺,好不容易到杭州来一趟,学校就弄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去了以后我就看了,那个灵隐寺它是在一座山上,那座山上它又分三层,有三个大庙堂。 段落(9):第一个庙堂是什么呢?是观音菩萨庙,结果我走进去一看,底下跪满了全是二、三十岁的年轻的妇女,一个个在这求菩萨
22、,我也不懂,我就问旁边的人,我说,她们在求什么东西?人家就说,她们是来求子的。我大为惊讶, 段落(10):害怕自己生不出孩子来,可能有的人是害怕生不出儿子来。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原因吧,这些女的非常虔诚在那求,我心想,我这个人可能是科学思想比较多一点的人,我不相信这样跪着求就能求出个儿子来,我是不相信的。这也说明我这个中国人也是个不信菩萨的人。我觉得很奇怪,这怎么能求出儿子来?大家跪满了,那边跪得很满, 段落(11):那个场面有点惊人,一定是有一个目的的。然后观音菩萨庙出来了以后,再往上面一走,是个药王庙,又有一排,三十到五十岁之间的有一群,也是妇女,主要是妇女,又跪在那求。我就问,这是在求啥
23、?人家搞了一句什么样的话出来? 段落(12):说,这是求老天保佑,自己家里的亲人别害病。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公费医疗,现在已经好像是不行了,改革七弄八弄,原来城市的居民里边的那种公费医疗它已经转轨了,这个过程当中,人们又要出很多的钱,人们病不起,所以,祈求家里的老父亲千万别病, 段落(13):求丈夫千万身体好,我的儿子平安所以她又是为了一个实用主义的目的。我也不了解,我不相信这样求一求,她家里的人该病可能还是要病,但她就是信这个东西,所以我说中国人是不信宗教信迷信。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文化下,我们说这种文化,这些在这跪着的人,我想,50多岁的人,大概也跟我是一样的年龄, 段落(14):也是生在红旗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大学 科学 李工真 演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