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方法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方法论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德经中的方法论,金艺冉201400008176,目录,一、老子简介,二、道德经简介,三、道德经中的方法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诞生于公元前571年,相传老子出生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王朝的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于昭王23年,即公元前471年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一,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巨大,并在汉代由其思想形成我国唯一的
2、本土宗教道教。老子被尊为道教祖师,尊称“太上道祖”、“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太上老君”。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尊为“太上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一,老子是我国与世界的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与宗教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欧洲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
3、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国际的”。,一,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诸子所共仰。,二,道德经的主题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解读,老子呈现出不同面相。两千多年的主流派是政体哲学或者管理哲学,如法家的韩非子就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他的理论基础是道德经;三国时期王弼从管理角度来解释老子;还有的从军事角度解读老子,比如孙子
4、兵法。,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从养生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修炼元气然后得道;还有从成仙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道教产生于汉末三国时期,张鲁写老子想尔注,是后来道教分支之一的五斗米教的经典。,二,清代以前道德经版本已有103种之多,迄今为止中文校订本共三千多种。,截至2014年,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老子注版本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据世界教科文组织资料,截至2014年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也已有一千多种。,二,三,道德经之所以被后人称之为道德经,是因为其分为“道”和“德”两个部分(
5、与现在所论的“道德”涵义不同)。其中“道”是老子对宇宙规律、世界形成、万物生长消亡的诸多客观规律的阐述,具有“辩证法”思想与“无神论”的倾向。,三,老子提出“道”不是实体,而是过程,是体现着某种法则的宇宙过程。一方面,它“惟恍惟惚”、“无物”、“无状”,不为任何感官所感知(老子十四章)这说明它不具有物质实在性。另一方面,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中,具有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运行的形式外壳。可见,作为宇宙本体和本源的“道”只是一个抽象的运动形式。它无形无迹却又川流不息,这正是对宇宙存在的普遍形式运动性、过程性的抽象性把握。概言之,“道”是抽空了宇宙的物质
6、实在性的纯形式存在,是与空间性相分离的时间性宇宙过程。,在老子的设定中,“道”的功能就是创生宇宙万有。“道”创生宇宙万有的过程是个无目的、无意识的“自然”过程,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自然主义的方法,这是“道”发挥自己的创生功能的唯一方式。“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论的体现者。,“道”之所以能够“无不为”,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运行过程。“道”即规律。“道”向人们表明,只要合于规律(“道”),万物就能“自化”、百姓就能“自朴”、天下就能“自正”。简言之,只要合于规律,就能合于目的。,三,三,与此相反,有目的的主观强求则必然不达目的。“将欲取天下而为
7、之,吾见其不得已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九章)这里的“为之”,就是有目的的主观强求“欲取天下”。人们的主观强求往往不顾现存条件,以个人意志去强扭事物的既成之势,从而违背了事物的自身规律,导致事与愿违。最近的典型例子就是建国之后的“大跃进”。正是出于对“有为”的缺憾性和“无为”(“道”、规律)作用的圆满性的认识,老子认为人不应该离开“道”去追求自己目的实现,而必须体认“道”、把握“道”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十四章),就是以合规律求合目的的思想。,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25章)。“自然”,是“道”的存在方式,则必然是天地万物效法的最佳方法,当然也就是老子思想的方法论了。实际上,“道”与“自然”不仅是老子思想的方法论,也是整个道家思想与道教思想的方法论。,总结,因为,人的认识只能无限地接近绝对真理,而永远难以到达绝对真理。这意味着人们掌握规律只是相对的而被规律所掌握则是绝对的。而自然主义方法则具有绝对有效性,人的实践活动最终还得顺其自然。老子的“道”正是意图以终极角度为人们提供一种实践方式。可以说:老子对中国人人生智慧的最大启示,就在于提出了“道”与“顺其自然”的自然主义方法论。,谢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2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