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工业能耗指引操作流程.docx
《深圳市工业能耗指引操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工业能耗指引操作流程.docx(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市工业能耗指引(试行)(2008版)深圳市贸易工业局深圳市统计局2008年4月编委会成员编委会主任:王学为编委会副主任:张涞临李必祥编委会成员:郭仕居高 雷梁晓东郑小康肖永建梁达军周 林胡小剑编制组成员:赵 华叶 青方莉莉陈泽广潘殿富卜增文孙长富刘俊跃陆剑平陈晓辉田智华联系单位:深圳市贸易工业局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市民中心C区三楼3117室邮编:518035电话:(86755)82108676传真:(86755)82001406网址:前 言深圳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随着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全市发展面临着能源短缺、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圳市委市政
2、府确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步伐。近年来,深圳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先后启动节能贴息、蓄冰空调电价、限期节能降耗、示范项目建设、上门节能培训等多项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81,达到0.576吨标准煤/万元,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为“十一五”开了好局。但这只是深圳迈出节能工作的第一步,在现有的低能耗水平下再降10.5%,实现“十一五”单位能耗下降13的目标,任务异常艰巨,接下来的工作将更加困难。浮尘易扫,崖石难除
3、,因此,市贸易工业局会同市统计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组织编制了深圳市工业能耗指引,主要目的在于:一是为全市各级政府制定节能政策、法规、措施提供量化依据;二是为市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提供数据支持;三是为招商引资提供参考指标;四是为现有用能单位明确节能目标、推进节能工作提供科学指引。深圳市工业能耗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是一个指引性、引导性文件,但是对现有用能单位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具有约束力,希望通过这个指引,为全市各部门和各企业推进节能工作提供帮助。本指引的编制得到了深圳供电局、能源集团、水务集团、各行业协会和不少用能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4、鉴于编者技术水平和对各行业现状理解的差异,加之时间紧、工作量大,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编 者二OO八年四月目 录前 言ii目 录iiii第一章 能源消费概况11一、全市能源消费概况11二、三次产业能耗变化22三、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概况44四、重点工业行业能源消费概况66第二章 指引编制说明1010一、编制说明1010(一)计算对象和能源类别1010(二)数据来源1111(三)术语解释1212(四)能耗等级指标确定方法1313(五)列示有关参考指标1616(六)分类能耗1616(七)其他1717二、查阅方法1717第三章 能耗等级指标1919表3.1、行业产值能耗等级指标()2020表3.2、行
5、业产值能耗等级指标()2525第四章 行业能耗现状2626表4.1、大类行业能耗现状2626表4.2、中类行业能耗现状3030表4.3、各行业能耗现状明细表4242表4.4、不同规模企业能耗现状一览表5454表4.5、不同性质企业能耗现状一览表5555第一章 能源消费概况一、全市能源消费概况2006年,深圳单位GDP能耗为0.576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57吨标准煤/万元,见表1.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广东省平均水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76、22.53,广东省平均水平的74.71、54.81;与2005年相比,单位GDP能耗下降2.81,单位工业增加值下降3.04%
6、,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年均下降2.75的目标。表1.1、深圳市能源消费水平名称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能耗(吨标准煤/万元)2005年2006年2005年2006年全国1.221.2062.592.53广东0.790.7711.081.04深圳0.590.5760.600.572000年以来,深圳GDP、综合能源消费量和电力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GDP从2000年的2187.45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5813.56亿元,同比上升165.77%,综合能源消费量从2000年的1421.84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06年的3324.25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33.80%,电力消费量从
7、2000年的190.35亿kWh上升到2006年的487.20亿kWh,同比上升155.95。图1.1显示了2000年2006年深圳单位GDP能耗变化趋势,单位GDP能耗从2000年的0.650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0.576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1.38%。图1.2显示了2000年2006年全市单位GDP电耗变化趋势,单位GDP电耗从2000年的870.2kWh/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844.1kWh/万元,同比下降3.00。图1.1、2000年2006年深圳单位GDP能耗变化趋势图1.2、2000年2006年全市单位GDP电耗变化趋势2000年以来,全市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
8、0.86,平均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96,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高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说明电力在全市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二、三次产业能耗变化2000年以来,深圳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布比重和能耗分布比重图1.3、深圳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布比重图1.4、深圳市三次产业能耗分布比重变化不大,见图1.3和图1.4。在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布方面,第一产业始终未超过1,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4953之间波动,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在4650之间波动,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能耗分布方面,第一产业在3左右变化,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4855之间波动,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含其他行业)在4
9、248之间波动,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200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2.8个百分点,能耗比重上升6.4个百分点,说明“十五”期间开始推行的工业结构适度重型化发展战略已对全市经济和能源消费产生深远影响。三、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概况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四个门类,前三个门类属工业范畴。从图1.3和图1.4可以看出,深圳第二产业消耗全市4855的能源,创造了4953的增加值,第二产业单位能耗与全市平均单位能耗相差不大,这与内地其它城市第二产业单位能耗高于全市平均单位能耗明显不同,主要原因
10、在于深圳市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低能耗、高产出。1、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呈现总体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综合能源消费逐年递增,如图1.3所示,增加值比重从2000年的49.7上升到2006年的52.5,如图1.4所示,综合能源消费比重从2000年的48.7上升到2006年的55.1,如图1.5所示,单位能耗从2000年的0.63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0.570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0.17。2、第二产业综合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总体低于增加值增长速度如图1.6所示,尽管2002年和2003年第二产业综合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高于增加值增长速度,但是从2000
11、年到2006年,第二产业综合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总体上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平均能源弹性消费系数为0.94。图1.5、第二产业单位能耗变化趋势图1.6、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和能耗年增长率3、第二产业中工业能源消费占绝大部分2006年,深圳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49.53亿元,约占全市GDP的52.45%,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831.00万吨标准煤,约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的55.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746.83万吨标准煤,约占第二产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5.40,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的52.55。四、重点工业行业能源消费概况根据深圳市产业结构特点,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以划
12、分为34个大类行业,其中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费量比较大的行业有17个。17个重点工业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173.05亿元,工业增加值2864.60亿元,综合能源消费量1621.81万吨标准煤,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2.84、93.68、92.81,其它行业的产值、能耗均不足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0个行业,见图1.7,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435.19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7.50,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31.58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9
13、.80。图1.7、工业总产值最大的十个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0个行业,见附图1.8,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640.05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5.53,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53,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7.09。图1.8、工业增加值最大的十个行业图1.9、能耗最大的十个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10个行业,见图1.9,2006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达1424.38万吨标准煤,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1.5
14、4,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4.66、20.75、6.28。图1.10、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最大的十个行业图1.1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最大的十个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0行业,见图1.10,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最大,综合能源消费量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76、14.55,即以54.76的工业能源消费仅创造14.55的工业总产值。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10个行业,见图1.1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最大,综合能
15、源消费量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6.19、16.50,即以56.19的工业能源消费仅创造18.20的工业增加值。第二章 指引编制说明一、编制说明本指引以2006年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和能耗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以“五级”产值能耗等级指标为核心的工业能耗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包括2个能耗等级指标表和5个行业能耗现状表: 行业产值能耗等级指标()(表3.1) 行业产值能耗等级指标()(表3.2) 大类行业能耗现状(表4.1) 中类行业能耗现状(表4.2) 各行业能耗现状明细表(表4.3) 不同规模企业能耗现状一览表(表4.4) 不同性质企业能耗现状一览表(表4.5)主要指标包括单位
16、工业总产值能耗(简称产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简称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以及单位工业总产值电耗(简称产值电耗,万千瓦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简称增加值电耗,万千瓦时/万元)等。(一)计算对象和能源类别本指引主要针对工业企业,涉及2006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25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细分到统计中类、小类,按照工业行业与产品划分进行分类和指标计算。本指引所指能源主要针对终端消费品种,包括电力,原煤,天然气,燃气和汽油、柴油、燃料油等油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煤折算系数(见表2.1)折算后
17、分为四类:煤炭类、油品类、电力类和燃气类。表2.1、各种常见能源折标准煤系数能源名称计量单位参考折标系数采用折标系数原煤吨0.71430.7143洗精煤吨0.90000.9000其他洗煤吨0.20.70.5252煤制品吨0.50.70.6072型煤吨0.50.7水煤浆吨0.7140煤粉吨0.7143焦炭吨0.97140.9714其他焦化产品吨1.11.51.1500焦炉煤气万立方米5.7146.1436.1430高炉煤气万立方米1.2861.2860其他煤气万立方米1.712.12.8758天然气万立方米11.013.313.3000液化天然气吨1.75721.7572原油吨1.42861.4
18、286汽油吨1.47141.4714煤油吨1.47141.4714柴油吨1.45711.4571燃料油吨1.42861.4286液化石油气吨1.71431.7143炼厂干气吨1.57141.5714其他石油制品吨1.01.41.2700热力百万千焦0.03410.0341电力万千瓦时1.2291.2290其他燃料吨标准煤11煤矸石吨0.1786生物质能吨标准煤1工业废料吨标准煤1城市固体垃圾吨标准煤1(二)数据来源本指引基础数据源自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和能源统计数据,并与市供电局、能源集团、水务集团、各行业协会及重点用能单位提供的数据反复比对加以确定。主要基础数据包括工业总产值(
19、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电力消费量(万千瓦时)。(三)术语解释表2.2、常见术语名称内容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工业总产值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它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
20、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指报告期
21、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先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后再进行计算。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就是企业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总和,即: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是企业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扣除加工转换产出的二次能源后的实际能源消费量。计算公式为: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合计。折标准煤系数简称折标系数,指某种能源的实际热值与标准燃料热值之比。单位GDP能耗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耗能量,是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市 工业 能耗 指引 操作 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