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自查自评报告.docx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自查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自查自评报告.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验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自查自评报告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二OO六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部分 自查自评报告 1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11.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1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31.3人才培养模式42、教学基本条件 82.1师资队伍结构82.2主讲教师情况92.3师资队伍建设92.4实践教学条件102.5教学经费投入142.6教材与图书资料143、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153.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153.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163.3实践教学163.4教研教改成果183.5产学研结合193.6教学管理204、人才培养质量 204.1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204
2、.2职业能力与素质224.3学生满意度234.4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235、专业特色 24第二部分 分项自评报告 27第三部分 自评结果汇总表47- 49 -第一部分 自查自评报告我院从1983年开办汽车拖拉机修造专业,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其间专业几经更名。1999年开始挂靠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收“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的高职学生。2001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我院升格为高职学院,同年实行自主招生。并于2003年将原“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更名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使得专业定位更加对准岗位群的需求。2002年我院正式启动对“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维修方向)”的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由
3、学院刘惠坚院长亲自担任教改领导小组组长,下设教学改革工作小组。教学改革目标是: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历经三年的教学改革试点,完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该项目获学院2005年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汽车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维修方向)教学改革项目获第三批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该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确认为2005年度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1.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自评等级为A)专业定位根据交通部科技教育司的安排,由交通职业
4、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运用与维修学科委员会组织完成了“汽车维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及对职业教育要求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汽车维修行业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这一岗位群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根据广东交通发展规划,至2010年汽车检测、维修的人才需求量将达十万人。同时随着现代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的素质、技术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从广东省的维修行业技术水平来看,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一些国有大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外著名品牌汽车的特约维修店,规模大,人员素质高,检测、维修仪器设备先进,因此,需要大量更高素质和技术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20
5、03年由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联合启动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我院被确定为“全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因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准确,符合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思路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直坚持专业教学改革,强化质量意识,形成了清晰、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1)组织教师学习高职教育思想和理念,树立二十一世纪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及科学的发展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2)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和“学院十
6、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蓝图结合起来。3)广泛调查、认真研究。关注科技发展和企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管理的动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4)以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实施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优化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师队伍、实训基地、课程与教材建设, 改革教学方法、考试方法。5)坚持与企业紧密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培养途径。(3)学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2002年学院正式启动对“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维修方向)”的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由刘惠坚院长亲自担任教改领导小组组长。学院当年向汽车工程系下拨1.2万元的教学改革经费,并且逐年增加。学院制定了“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建设规
7、划”。从示范性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等多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建设规划。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建设目标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为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成立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类专业指导委员会”。近几年,通过培养、引进等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有高级职称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9人。学院于2003年9月开始实施院系二级管理,体现了责权利对等的原则,符合专业建设的需要,为系部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专业定位准确,办学思路明确,对准岗位群需求,质量意识强,学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
8、工作。2003年我院被教育部、交通部等确定为“全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之一;200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成为了“广东省中职教师汽车新技术培训基地”,已连续三年举办了假期培训班;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汽车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维修方向)教学改革项目获第三批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2005年我院“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获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立项;该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确认为2005年度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1.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自评等级为A)根据学院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了科学可行的本专业建设规
9、划,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为:在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省一流的教学、咨询、培训基地;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1.2.1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1)充分调研、科学分析、制定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3)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课教学体系;(4)建立新的适应新教学方法的考核体系;(5)进一步拓宽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6)在进一步总结、推广20022005年的专业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7)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8)改革
10、传统的教材编写方法,使技术更新快的专业课教材内容始终紧跟汽车新技术的发展;(9)探讨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10)大力提高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1.2.2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围绕专业建设规划,采取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分别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改革、“三材”建设、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设立建设目标,并在实施中不断滚动优化。目前本专业已达到预期建设目标,被广东省教育厅确认为2005年度 “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1.3人才培养模式 *(自评等级为A)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
11、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过程、方法和手段等,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学院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2002年启动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教改试点班0203班)。教学改革目标是: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做法是: (1)充分调研、正确定位培养目标正确定位高职专业培养目标是构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正确定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时,我们进行了充分的社会、行业调研。我们对数十家汽车检测与维修企业进行了调研,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学校的专业教学能注
12、重实践能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培养,尽量与岗位对接,毕业就能顶岗工作或有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约有75以上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因此,专业培养目标要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应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汽车检测中心(站)、汽车运输公司,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调试、品质控制及现场管理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就是培
13、养“高职毕业文凭+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 的双证书学生。(2)知识、能力、素质规格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应突出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3)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学院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了能力分解,并明确一般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了课程体系。在本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的参与下,制定出以综合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能力为主线,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4)研究课程的重点难
14、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近几年,学院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和多种教学方法的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除采用讲授、实操、实训、参观等教学方法外,还积极探讨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等教学方法。在专业课中综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大力开展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上建有本专业主干课(汽车构造、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子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构建了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机械基础、汽车构造的专用网站,能为教师教学提供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课件学习、题库练习、在线答疑、网上虚拟实验、实训、考证辅导、资料收集等多种辅助教学服务。(5)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教学考核体系近几年,我们特别注重在考
15、核方式上进行了探索与改革,除了采用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外,还采用了面试、口试和实际操作能力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尤其是实施“理论实践一体”教学的课程,采用的是问卷答辩和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综合实训则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来替代等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6)按照岗位群的基本技能要求,建立实训基地近几年,我们对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了调整、改造与整合,在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完成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并能进行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考证。各教学实验、实训中心按企业仿真设计和布置,实训期间仿真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作,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培养企业意识。学院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16、成立了以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共建了1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就业选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7)根据高职教学特点逐步形成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几年,学院从思想观念、配套政策、建设途径等方面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保证。制定了教师培养计划,专业教师每两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计划,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支持和鼓励讲师以上教师考技师、高级技师;重视聘请高水平的企业或行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
17、师队伍。(8)剖析教学内容精心选编教材我院在教材建设方面,除了参加编写及选用高职高专近三年的优秀教材外,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围绕课程目标,抓好与主教材以及实验、实训相配套的实训指导书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力求将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编入校本教材,使学生毕业后具备直接从事生产第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2、教学基本条件2.1师资队伍结构 *(自评等级为B)本专业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逐步建立了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等较为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在校生561人,专业教师12人,其中副高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6人、中级职称(讲师、工程师
18、、实验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人,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42;具有双师素质教师9人,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75%。专业教师中最大年龄54岁,最小年龄29岁,形成了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有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校外兼职教师8人,其中副高及以上5人,博士4人,全部本科以上学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教师一览表序号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学位职称双师素质备注1徐芸46女本科学士副教授工程师主讲教师2胡年42男研究生硕士副教授高级技师主讲教师3郑伟光43男本科学士副教授主讲教师4薛矫智50男研究生硕士高级工程师讲师主讲教师5房毅卓41男本科学士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讲师主讲教师6闫青松38女本科学士
19、高级工程师讲师主讲教师7余剑东32男本科学士讲师技师主讲教师8苏斌44男本科学士工程师讲师主讲教师9吴茂43男研究生硕士工程师讲师10谭建新54男本科学士工程师讲师11郝伟29男研究生硕士12李百华30男研究生硕士专业带头人徐芸副教授/工程师,广东省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专家组专家,学院优秀教师,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CS130型汽车总体设计,CS131型汽车总体设计,均通过省级鉴定,并批量生产。主持汽车构造精品课建设,该课程被评为2005年度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主持“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获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立项。参与机械基础精品课建设,该课程被评为2
20、004年度广东省高校精品课程。参与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汽车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维修方向)教学改革项目,该项目获第三批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并获学院2005年教学成果一等奖。胡年副教授、硕士、高级技师,曾任湖南省汽车维修协会技术推广部主任、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汽车组首席评委,现任广州汽车维修协会专家组成员,主持或参加省级以上课题5项,其中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房毅卓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参加省级以上课题4项,其中参加国家社科基金一项。余剑东讲师、技师、硕士研究生,获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2主讲教师情况(自评等级为A)本专业现有
21、讲师以上主讲教师8人,其中副高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6人,占主讲教师75%。副高以上教师每年为学生讲授一门以上课程。主讲教师近三年公开发表论文28篇,每年人均1.27篇。2.3师资队伍建设(自评等级为A) (1) 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制定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从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在职教师通过进修、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以及聘请高技能校外兼职教师等多方面制定了规划和措施。近3年引进副高以上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2人,有利地推动了师资队伍结构的改善。主讲教师中近2年有2人考取高级技师、2人考取技师。为帮助新分配到我院的高校毕业生及新调入我院未从事过教学工作的新教师,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检测 维修 技术 专业 自查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