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技术管理规定培训ppt课件.ppt
《郑州市技术管理规定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技术管理规定培训ppt课件.ppt(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主要内容介绍,一、技术规定部分,建筑规划设计李丽丽,二、建设工程部分,建设工程,4.1建筑规划设计4.1.2【规划资质】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系指总平面规划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金额大,参与人员多,涉及因素杂,环境变化快,风险大。由建筑经济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决定建设项目成功与否可能性最大的时期是可研阶段和规划设计阶段,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设计方案的比选,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4.2建筑间距4.2.2【日照标准】住宅建筑间距应符合不低于大寒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要求,其中旧区改建项目
2、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要求。新建建设项目对周边现状建筑日照影响,仅考虑与新建建设项目基地相邻现状有日照要求的建筑物。违法建筑不视为被遮挡日照的建筑。主要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0.2.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 表5.0.2-1 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3)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4.2.3【住宅间距控制】住宅建筑间距除必须满足4.2.2日照标准外,同
3、时符合以下规定(图示参见附录B):主要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2住宅建筑间距分正面间距和侧面间距两个方面。凡泛称的住宅间距,系指正面间距。5.0.2.3 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 (2)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13m 20m)。空间尺度:建筑 D/H 之间的比值,以1为界限,大于1远离感,小于1压迫感。,楼间距还需要综合考虑卫生间距、空间、交通等因素。(一)多、低层住宅控制间距1.多、低层住宅建筑平行布置(1)
4、主朝向为南北向,南侧为多层时,控制间距不应少于20m。很多地市对于多层住宅以间距系数来控制建筑间距,郑州地区日照间距系数1:1.36, 六层住宅楼(高度18.6米)间距大约25米,但由于楼长度不一,日照情况不同。,(2)主朝向为东西向时,应按卫生间距20m的要求控制。视线卫生:人眼在露天室外识别人脸的距离约为20m,住宅室内光的亮度比室外暗,加上窗户玻璃遮挡因素的影响,从室外或其他建筑内识别住宅内人脸的距离约为16m-17m。2.多、低层住宅建筑垂直布置(1)山墙开窗时,控制间距不应少于13m;山墙不开窗时,控制 间距不应少于10m,同时应保证消防、管线敷设等要求。(2)垂直布置的多、低层建筑
5、山墙宽度必须小于等于13m;大于13m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间距控制。3.多、低层住宅建筑并列布置的间距(1)山墙不开设窗户的,最小控制间距多层为6m,低层为4.5m。(2)山墙开有居室窗的,其山墙间距应适当加大。(如:2.0m)(3)多、低层点式住宅次要朝向开有居室窗时,其间距应按不小于13m控制。,(二)中高层住宅控制间距1.中高层与中高层、多层、低层平行布置时,主朝向为南北向时,南侧为中高层时,建筑间距不应少于25m;主朝向为东西向时候,建筑间距不应少于20m。原则与多层相比,适当加大。2.中高层与中高层、多低层垂直布置时,当南北朝向建筑和其南侧建筑呈垂直关系时,建筑间距不应少于20m;其
6、他垂直布置关系,建筑间距不应少于15m。山墙开有居室窗的应适当加大间距,山墙宽度大于13m的,其间距应按平行布置间距控制。20米的确定有日照因素,也有感观因素。3.中高层与中高层、多低层并列布置时,板式建筑间距不应少于9m,点式建筑不应少于15m。因有开窗因素,13米提高到15米。4.中高层与高层住宅的控制间距参照本条款(三)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的间距控制要求。,(三)高层住宅与高、多、低层住宅的控制间距在高层住宅项目中,虽然满足日照和卫生视距要求,但由于房屋过于高大,在心理上会形成压抑感,实际空间感觉十分难受。合适的建筑间距保证无论室内活动还是室外活动都能有较开敞宽阔的空间感受,使心理不产生压
7、抑和沉闷的感觉。保证居住者的身心健康。高层住宅基本形式分为板式和塔式高层两种。板式高层住宅的特点:南北朝向,进深大小一般为一厅(或一室)+一室+辅助房间(厕所、厨房等)的尺寸,一般在13m15m左右。,板式高层住宅的优点:南北通透,日照、通风等物理环境均好,居住舒适度较高。板式高层住宅的缺点:在满足日照间距的条件下,小区容积率不如塔式高。2012年8月1日新版住宅设计规范中已没有塔式高层的定义。从空间形态尺度出发,间距高度比1:1为舒适尺度,现大约为0.5:1,考虑用地情况,避免过度压抑,控制板式高层楼长度,减少压抑感。,1.高层塔式住宅与高层塔式住宅平行布置时控制间距不宜小于表4.2.3.1
8、所列要求:,高层塔式住宅平行布置时控制间距 表4.2.3.1,2.高层板式住宅与高层板式住宅平行布置时,控制间距不宜小于表4.2.3.2所列要求:3.高层板式住宅与高层板式住宅垂直布置时,控制间距不宜小于表4.2.3.3所列要求:,高层板式住宅平行布置时控制间距 表4.2.3.2,高层板式住宅垂直布置时控制间距 表4.2.3.3,垂直布置的高层住宅山墙宽度应小于等于16m,大于16m时其间距按平行间距要求控制。,4.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并列布置时,控制间距不宜小于表4.2.3.4所列要求:,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并列布置时控制间距 表4.2.3.4,5.高层住宅与多、低层平行布置(1)主朝向为南北向
9、时,新建高层住宅位于南侧时,除应满足相关退界及日照要求外,北侧相邻现状建筑退地界满足相关规定时,建筑物间距应符合表4.2.3.1和表4.2.3.2规定;北侧相邻现状建筑退地界不满足相关规定时,在满足日照标准的前提下,新建建筑间距可适当减少。(2)主朝向为南北向时,新建高层住宅位于北侧时,应以满足建筑退界和日照要求为基础控制建筑物的间距。,6.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不得小于表4.2.3.5所列要求。,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表4.2.3.5,7.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并列布置时,山墙间距不得小于13m并同时满足消防要求,山墙有卧(居)室窗户的应适当加大。
10、8.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超高层住宅与各种层数住宅的最小控制距离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具体核定。,(四)建筑长边成角度布置的控制间距,应按附录B中的对应标准执行。1.当两栋建筑夹角30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的间距控制。2.当两栋建筑夹角 30度 60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间距的0.8倍控制。3.当两栋建筑夹角 60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的间距控制。(五)建筑对角布置的控制间距,应按附录B中的对应标准执行。1.当两栋建筑夹角 60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并列布置的间距控制。2.当两栋建筑夹角 60度 90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的间距控制。3.当建筑临近四边均为长边(长度 16m)时,其最窄
11、处距离应按板式住宅垂直布置的间距要求进行控制。,4.2.4 【其他建筑间距控制】有日照要求的非住宅建筑与住宅建筑之间距离参照4.2.3执行。非住宅建筑之间间距按相关专业要求进行控制。4.2.5 【特殊日照要求】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中、小学的普通教室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托儿所、幼儿园主要生活用房(寝室、活动室)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满足大寒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分两类:和居住类有关的和与幼儿、青少年成长有关的,标准高低不同。4.2.6 【日照分析中的相对高差】当相邻建筑所处场地有地形高差
12、时,日照影响分析中应增加或减去地形相对高差。住宅建筑底层规划设计或现状为商业、车库等非住宅用房时,日照影响分析以住宅层的窗底标高为基准。,4.3建筑物退让4.3.1【基本原则】红线: 规划红线一般称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4.3.2【退地界距离】沿用地边界建筑物,其退界距离应按以下规定控制,当退界距离小于消防要求时,应按消防要求控制。(一)相邻建筑双方各自从建筑用地界线起计算退界距离,退界距离不得小于表4.3.2所列要求:,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常有可能重合,也可能是不同的规划边线,这两条线之间的用地由城市规划部门确定,它属城市用地,建设单位不得占用
13、。建筑的任何突出物均不得突出用地红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退后用地红线、道路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一定距离后的建筑基底位置不能超过的界限,退让距离及各类控制线管理规定应按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执行。(二)界外为住宅建筑,除应满足表4.3.2退界距离规定外,应同时满足本规定4.2建筑间距的有关要求。说明间距为双控指标,控退界、控建筑间距。,(三)地下建筑物的最小退界距离不宜小于5m,同时地下建筑物退界距离不宜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0.7倍,有特殊要求的应按相关要求执行。现设计方案受相关车位指标要求,许多把地下室做到二/三层,深度可达十几米,此要求主要从技术和安全方
14、面考虑。(五)在双方相邻产权人协商达成协议后,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退界距离可适当调整。在建设用地受一定限制条件下,如相邻用地双方自愿协商且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可按双方协议(包括文字意见和附图)的意见执行。,(六)当北侧相邻地块有日照要求,且为空地或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建筑物退地界应满足其大寒日2小时日照阴影线超出地界不应超过自身大寒日日照阴影线的1/2。1/2阴影线控制是照顾到相邻地块利益的一种方法。2小时阴影线进入相邻地块距离控制为另一种。(七)项目建设用地满足一定条件时,其北部最后一排的新建建筑高度,不宜超过北邻现状居住建筑的高度。有些项目虽然满足日照退界要求,从相邻方
15、心理承受角度出发,为了减少邻里矛盾和信访,便于项目进程。,4.3.3【退道路红线】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控制距离不得小于表4.3.3所列要求。,各类建筑退道路红线距离表 表4.3.3,(一)退线距离以建筑最外轮廓投影线起算。 (二)地下建筑物和地下附属设施,退让规划道路红线最小距离 为6m。(三)道路交叉口四周建筑后退道路转角视距红线的距离,应按 主要道路退线要求执行。主要考虑道路交叉口形成开敞的空间形态。有些商业设施实际使用中对交叉口设出入口。(四)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超高层建筑应在表4.3.3的基础上相应加大后退距离。原则性要求,结合具体项目确定。(五)商业步行
16、街、特色街区的建筑退线距离应依据城市设计执行。相比退道路红线较少,为了形成人行尺度。,4.3.4【退绿线、蓝线】各类建筑退城市绿线距离不得小于5m,商业设施(含住宅底层商业)退城市绿线距离不得小于10m;市级公园周边新建建筑物退公园地界应符合表4.3.2退界距离规定,并不能对植物生长所需阳光有较大遮挡。沿河(渠)道规划蓝线两侧的建筑其后退河(渠)道规划蓝线的距离,应结合防洪、生态水系及其他专项规划进行合理控制,不得小于5m。绿线 :规划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蓝线 :规划蓝线一般称河道蓝线,是指水域保护区,即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17、根据河道性质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蓝线控制也不一样。4.3.5【退高架桥】沿城市规划快速路新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宜小于20m。沿城市高架快速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建筑,其沿城市高架快速道路主线边缘线后退距离不应小于30m,其沿高架道路匝道边缘线后退距离不应小于15m或最外侧慢车道缘石外沿后退不应小于10m。4.3.6【退架空电力线路】高压走廊: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延伸的距离,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之和。,432 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
18、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2 非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人建筑高度内: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4.4.2【净空限制】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飞机场、气象台、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的建(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机场端净空(航道下方)、侧净空,气象站圆形4.4.3【文物保护】紫线 : 规
19、划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结合各专项规划。如郑州城隍庙地区。,4.4.4【长度控制】多层住宅长度不宜超过80m,高层住宅长度不宜超过60m。各地要求不一,从空间组合、城市景观、采光通风等方面考虑。原则上避免空间形态封闭。板式高层住宅有时成片地遮挡小区内其他住宅的通风。 4.4.5【干道景观要求】主次干路两侧的建筑应符合城市景观要求,不得临街布置有碍市容观瞻的建(构)筑物。建筑物不准擅自外扩、改门、改窗、掏孔、挖洞,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造型和立面,不得
20、擅自改变夜景照明效果。原则性要求,外地市有具体要求:临40米道路红线住宅立面公建化设计,玻璃幕墙面积小于外墙总面积40%等。公建化设计:强调整体感,对有些部分进行取舍,如阳台做成凹阳台或取消。材料向公建靠拢,减少面砖、涂料的运用,增加铝板、石材、玻璃幕墙的运用。缺少亲和力。,4.5容积率指标计算4.5.1【容积率定义】容积率系指一定地块内,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与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为建设用地内各栋建筑物地上建筑面积计算值之和,地下面积不纳入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建设用地面积以土地证坐标点划定的建设用地面积为准(不包含城市道路、绿化带等)。一般情况下,建筑面积计算值应按建
21、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执行,计算规范规定之外按照本节规定执行。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容积率主要反映用地的开发强度,由城市规划确定。通常“建筑面积总和”指地上部分建筑面积总和,但国内有个别城市,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是以地上和地下的建筑面积总和来计算,也有城市地上、地下分别确定容积率。,4.5.2【按住宅层高】住宅建筑当层高4.5m,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建筑面积均按该层面积乘1.5倍计算。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 4.9m (2.7m2.2m)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跃层式住宅、低层住宅等当起居室(厅)层高为户内通高
22、以及住宅坡屋顶可按其实际面积计入容积率。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5.5.1条:住宅层高宜为2.8米,对高度的限制,避免出现“买一层,送一层”现象。,4.5.3【按办公层高】办公建筑当层高 5.1m,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建筑面积均按该层面积乘1.5倍计算。当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 5.5m(3.3m2.2m)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办公建筑层高 8.8m(3.3m2+2.2m)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4.5.4【按商业层高】除大型商业建筑外,其他商业建筑当层高 5.1 m,
23、计算容积率指标时,建筑面积均按该标准层面积乘1.5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 6.1m (3.9m2.2m)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层高 10m(3.9m22.2m)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商业建筑结构转换层除外。实际设计中,常有建筑下部为商业,上部为住宅,结构形式不一样,需要设结构转换层,层高较高,对这类建筑层高超高部分仍按一层计算面积。,4.5.5【阳台】计算有阳台建筑的容积率指标时,阳台部分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照其水平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其数值单列并计入地块容积率。当单个阳台出挑尺
24、寸 2.0m、水平投影面积 6.0者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数值单列并计入地块容积率。每套住宅阳台(含各类形式的阳台、入户花园等非公共活动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应大于该套住宅套型建筑面积的20%。阳台种类多样,此条规定对把小房间设计成阳台作出限制。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4.0.2条:4.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之和。4.5.6【飘窗】飘窗突出外墙的距离不得大于0.8m。当飘窗窗台高度 0.4m时,可不计入容积率。若窗台高度小于0.4m、飘窗高度在2.2m及以上按全面积计入容积率;若窗台高度小于0.4m、飘窗高度不足2.2m者,按1/2面积
25、计入容积率。,4.5.7【附属构件】除建筑入口雨篷外,建筑附属构件(如空调板、花池、构造板等)的进深不应大于0.8m。4.5.8【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5m以上(含1.5m)时,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地下空间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不足1.5m的,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4.5.9 【架空层】建筑底层布置层高2.2m以上(含2.2m)架空层部分,其面积(层高小于2.2m计一半)计入总建筑面积但不计入地块容积率,但电梯井、门厅、过道等围合部分应计入容积率。架空层应满足以下条件:以柱、剪力墙落地,视线通透,空间开敞;无特定功能,只作为公共休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郑州市 技术管理 规定 培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