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信贷准入政策深度解读报告.docx
《汽车产业信贷准入政策深度解读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产业信贷准入政策深度解读报告.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汽车产业信贷准入政策深度解读报告目 录目 录2图 表6表 格7第一章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8第一节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8一、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格局8二、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特征9三、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12四、全球汽车产量情况14第二节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16一、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布局结构与企业规模16二、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17三、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17四、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制造能力17五、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能力18六、我国汽车产业全国布局情况19第二章 汽车工业07年运行情况分析20第一节 2007年国内汽车市场运行分析20一、国内汽车产量连续9年两位数增长
2、20二、国内汽车销售持续快速发展21三、汽车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增加23四、汽车进口突破30万辆大关24五、汽车出口持续高速增长25六、汽车价格持续走低25第二节 2007年我国汽车行业进出口分析26一、汽车行业进出口总体走势26(一)历年汽车行业进出口增长情况26(二)07年汽车工业进出口走势27二、汽车整车进口情况27(一)近年来汽车整车进口数量增长特点27(二)近年来汽车整车各细分车型进口增长分析28(三)整车热点车型进口29三、汽车整车出口情况35(一)整车出口总体走势35(二)汽车整车出口结构特征35(三)汽车出口热点36(四)乘用车热点排量出口分析37五、零部件进出口情况42(一)07
3、年进出口对比42(二)零部件出口结构43(三)零部件进口结构44第三节 行业发展问题及趋势分析46一、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46(一)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46(二)汽车产业结构问题46(三)企业自主发展问题47(四)汽车消费问题47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48(一)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发展趋势48(二)08年汽车市场发展趋势49第三章 重点企业运营分析52第一节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2一、2007年公司运营概况52(一)公司总体经营情况52(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53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53(一)资产负债表53(二)现金流量表54(三)利润及利润分配表55(四)公司综合能
4、力指标55三、公司发展规划56第二节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8一、2007年公司运营概况58(一)公司总体经营情况58(二)公司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困难58(三)公司主营业务情况58(四)技术研发投入情况59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60(一)资产负债表60(二)现金流量表60(三)利润及利润分配表61(四)公司综合能力指标62三、公司发展规划62(一)经营目标63(二)拟采取的策略和行动63(三)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63(四)风险因素及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63第三节 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5一、2007年公司运营概况65二、公司主要财务指标67(一)资产负债表67(二)现金流量表67(三)利润及利
5、润分配表68(四)公司综合能力指标69三、公司发展规划69(一)公司的发展战略69(二)公司的整体经营目标70(三)公司主要业务的经营目标70(四)公司的竞争优势70(五)公司面临的挑战70(六)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所需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71(七)风险因素及对策71第四章 汽车行业投融资状况分析74第一节 汽车行业投资环境74一、行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74(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74(二)宏观经济对汽车行业发展的拉动关系78二、行业政策和法规环境79三、行业技术环境80四、行业竞争环境80五、行业供需环境81(一)汽车行业投资增长过快81(二)原油价格持续上涨81(三)钢材价格出现反弹82(四)
6、我国汽车消费的外部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83第二节 行业投融资状况84一、汽车行业投资现状分析84(一)整车产能已突破1000万辆84(二)跨国车企着手第二工厂投资建设85(三)汽车行业准入门槛正在调高85二、汽车行业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85(一)我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存在85(二)结构性过剩是我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主要问题87(三)无序的过度进入和政府主导重工业发展是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88三、汽车行业投资发展趋势分析88第三节 行业投资效益91一、汽车行业盈利大幅攀升91二、重点企业整体赢利水平显著92(一)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幅高于上年水平92(二)产出指标快速增长增幅平稳92(三
7、)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93(四)利润总额创五年来新高94(五)应收账款净额增幅下降95(六)自主创新能力增强95第四节 行业投资需求测算98第五章 汽车行业信贷风险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价100第一节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100一、主要风险因素分析100二、应对风险的措施101第二节 汽车行业信贷投放建议103一、轿车市场103二、商用车市场104三、客车市场104第六章 汽车工业政策深度解读106第一节 汽车产业主要政策法规汇总106第二节 汽车产业最新政策深度解读108一、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108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109三、汽车出口实行许可证制110四、汽车产业外商投资政策调整111五、
8、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出台112图 表图1 2007年全球汽车产量国别排名情况14图2 截至2007年底全国汽车行业企业布局状况(家)19图3 1990-2007年汽车产量及增长率变化情况20图4 2007年各月汽车生产量及同比增减变化情况 单位:万辆;%21图5 05-07年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走势26图6 07年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走势27图7 03-07年汽车整车进口数量增长情况27图8 03-07年热点车型季度进口走势对比29图9 03-07年进口轿车各种排量季度进口走势30图1003-07年进口SUV各排量季度走势对比31图1103-07年进口轿车各排量季度海关报价走势对比32图1203-
9、07年进口SUV各排量海关报价季度走势对比33图1303-07年汽车整车出口走势35图1403-07年热点车型出口量季度走势对比36图1503-07年各排量轿车季度出口量走势37图1603-07年SUV季度出口走势对比39图1703-07年各吨位货车海关季度出口量走势对比40图1803-07年各类汽车海关季度出口量走势对比41图192007年1-12月固定投资资产(亿元)完成情况75图202007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状况76图212007年1-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76图222007年1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状况77图232007年12月对外贸易状况78图24中国汽车市场产量预测图(2007年之后
10、为预测值)(万辆)98图252005-2007年我国各类车型走势对比情况103表 格表1 2007年全球汽车主要生产国汽车产量15表2 2001-2007年汽车进口情况24表3 05-07年我国整车分车型进口增长情况28表4 05-07年世界轿车进口分国别统计32表5 05-07年世界SUV进口分国别统计34表6 05-07年分国别轿车出口情况37表7 05-07年SUV分国别出口情况39表8 05-07年货车分国别出口情况40表9 05-07年客车分国别出口情况42表100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对比42表110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结构43表120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结构44表13200
11、7年安凯客车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表53表142007年安凯客车资产负债表(单位:元)53表152007年安凯客车现金流量表(单位:元)54表162007年安凯客车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元)55表172007年安凯客车综合能力财务指标55表182007年江淮汽车资产负债表(单位:元)60表192007年江淮汽车现金流量表(单位:元)60表202007年江淮汽车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元)61表212007年江淮汽车综合能力财务指标62表222007年星马汽车资产负债表(单位:元)67表232007年星马汽车现金流量表(单位:元)67表242007年星马汽车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元)68表252
12、007年星马汽车综合能力财务指标69表262010年我国轿车保有量预测表98第一章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汽车产业经历了近10年的持续增长。进入21世纪后,全球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趋缓。由于亚洲汽车市场的全面扩容,加上中国汽车业的蓬勃兴起,亚洲正在形成与北美、欧洲鼎足而立的汽车市场。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当前世界汽车产业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发展特点。汽车产业仍有发展空间,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一、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格局2006年全球约生产6582万辆汽车,主要是集中在西欧、北美以及日本,三者累计所占比
13、重已达50%,但是重要地位正逐渐下降。而中国正处在迅速崛起中,中国汽车产量2006年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9%,到2013年将占15%,世界未来汽车生产的重心将逐渐移往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显著加快,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汽车产业链日益全球性配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也日益全球性配置。例如,过去跨国公司在本国建立、保持研发机构,对于目标国市场采取复制产品的方式进行投资,而现在则采取将各个功能活动和能力分配给全球市场的方式。由此导致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的出现,特别是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呈现分离趋
14、势,零部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明显。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全球采购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模糊了汽车产品的“国家特征”,使其成为了典型的全球化产品。(二)产业链中低端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集聚全球汽车生产和消费总体上形成两大特征:一是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及地区,汽车生产和消费量均达到了一定的饱和状态,他们现在与今后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如何来提高性能,包括汽车的整体性能,如轻量化、节能、安全舒适和多功能,以及从低污染到无污染的环保质量这两方面。因此,发达国家的汽车已进入了一个品质换代升级的新时代。二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汽车生产和消费尚处于规模扩
15、张阶段。这两大特征表明了全球汽车生产和开发的两个不同层次,发达国家对国内汽车开发生产进行结构调整,压缩一般汽车的产量,研发生产新一代汽车产品,向高档次汽车发展。他们将一般汽车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并不断扩大产量,以适应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需求,从而形成了一个中低档汽车的层次。作为经济正在崛起的一个世界人口大国,中国的汽车市场无疑被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厂家看好。二、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特征随着调整步伐加快,全球汽车产业结构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一)全球范围内汽车集团兼并与重组趋势加剧1964年,全世界独立的较大规模的汽车公司有52家,到1980年减少为30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
16、以来,由于全球汽车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年过剩约1000万辆),加之各国对安全、排放、节能法规日趋严格,促使汽车产业全球性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许多发达国家的汽车公司通过扩张、合并、兼并等手段增强自身竞争力。产业链的全球化和大规模的跨国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产业的传统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的竞争模式和企业的组织结构。汽车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和参股等联合和重组等手段,已形成1 O大汽车集团,其产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80%以上。(二)零部件制造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强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全球采购策略。整车企业改变了只局限于采用本集团公司零部件产品的做
17、法,由向多个汽车零部件厂商采购转变为向少数系统供应商采购;由单个汽车零件采购转变为模块采购由实行国内采购转变为全球采购;而零部件企业也将其产品面向全球销售,不再局限于仅仅供给本集团的整车企业。全球采购最终导致了零部件制造从汽车企业中剥离出来,独立面对市场。这种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剥离、相互独立,提高了彼此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前者致力于整车开发、装配技术、动力总成的开发和生产;后者接替了由整车企业剥离出来的零部件生产和研发任务,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全球同类企业的需要。如德尔福从通用、伟世通从福特整车企业中剥离出去,实施整车与零部件的相对分离,成为独立的汽车零部件巨头。通用
18、汽车自制率下降到35%,而丰田仅22%。同时,也使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即零部件企业在整车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汽车产业链的技术与研发重心逐渐开始向零部件制造商倾斜。2004年,世界汽车配套零部件总产值10000亿美元,不包括整车厂自产配套零部件3500亿美元,维修市场零部件总额3500亿美元。同时,零部件的联合采购成为潮流。如米其林、固特异、普利斯通整车厂家零部件采购的合作;戴一克、三菱和现代三家的采购部长于2002年10 月在汉城签署合作协议,实行在全球范围内的零部件统一采购,年采购额达130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汽车企业最大规模的采购行动;雷诺一日产联合采购集团联合采购量达7
19、0%。此外,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兼并也在不断地发生。如在世界零部件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的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TRW(天合),被美国诺恩罗曼格罗曼(NORTHROPGRUMAN)公司以118亿美元收购后,仅保留天合中的军事业务部门,天合中的零部件还将被转让出去。(三)国际竞争由制造链向服务链加速延伸目前,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生产能力过剩、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汽车制造商们已经无法单纯从生产制造中获取汽车产业的最高利润。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也促进了以市场营销全球化、售后服务全球化和服务贸易全球化为核心内容的汽车服务业的全球化进程。汽车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贸易方式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国际竞争由制造业向
20、贸易与服务领域延伸的步伐。在服务领域,销售和服务分离、租赁管理、维修、快递服务等各种汽车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各种汽车金融贷款、保险、物流配送体制不断完善。2003年10月。欧盟针对汽车制造商及经销商的新法规出台,制造商不能再无故解除与经销商的合同,汽车经销商将可以代理多家汽车制造公司的销售,而独立的汽车行也可以从事售后服务和汽车维修业务。新规则促使欧洲各国的汽车售价及维修价格向中等价位趋同,现在在欧洲一些物价较低的国家,尤其是在丹麦,汽车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同时,新规则改变了以往欧洲汽车制造商通过销售合同严格控制经销商的格局。以前避开竞争法约束、享受特殊待遇的德国、法国、英国等大型汽车制造商们,将
21、失去控制分销渠道的主要手段,失去阻止经销商之间购并的权利,利润随之由制造商流向经销商、服务商,并最终将导致汽车经销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力量此消彼长,直至形成相抗衡的联盟。(四)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围绕安全、环保、节能等领域,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车型不断涌现,氢燃料、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替代能源等发展加快,乘用车向平台化、系列化、轻量化、小型化、节能化、洁净化、电子化、柴油化、智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其中,柴油轿车在欧洲发展较快, 1.42.0L柴油轿车在德国占60%、在法国高达88%,整个欧洲2.0L以上的柴油轿车占70%以上。(五)跨国公司加快调整对华战略重点面
22、对中国汽车市场重要地位的持续上升,跨国公司的对华战略也随之升级。2002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主要采取“圈地运动”战略,通过合资划分中国汽车制造的势力范围,典型事件如一汽借入主天津汽车携手丰田、东风与日产合作等。从2003年开始,跨国公司对华战略重点开始转向大肆扩张产能。德国大众为了确保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宣布将在5年内投资60亿欧元扩充产能;戴一克确认将北汽控股公司作为重点合作伙伴长期合作,双方合作项目的投资总额预计为10亿欧元,又与台湾中华和福建汽车合作投资2亿欧元的轻型车项目;福特汽车与长安汽车集团结成战略联盟,要在今后5年内共同追加投资10 亿美元1 5亿美元;通用把即将国产的凯
23、迪拉克程通用的汽车信贷业务带到了中国;日本本田推出10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飞度”,并与东风合资成立整车企业以生产越野车本田CRV;丰田整合原有产品销售网络,调整合资构架,计划将中国合资厂的产能提高50%;日产与东风合资生产NISSAN乘用车。这些汽车跨国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即是希望通过竞争性投资来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三、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促使汽车产业发生重大变革的因素除了成本和市场竞争压力外,还有用户对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个性化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另外,社会对环保也更加关注,现有的原材料资源日益匮乏和与此有关的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对这种变革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共同影响了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产业 信贷 准入 政策 深度 解读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6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