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服装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
《某年服装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年服装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一、在国民经济地位逐渐增强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产品,服装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的和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服装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受到下游需求提高的作用,服装行业的整体生产状况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不断提高,服装行业工业生产总值所占GDP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4年2.36提高到2007年的2.84,连续四年比重都呈现上升态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服装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及占GDP比重变化二、服装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一)行业供给稳定 子产品协调发展从服装产品产量的变化和增速上看,服装产品的供给增长速
2、度也保持在10%以上。服装产量在2004年为984291万件,但是2007年前11个月就达到了1796759万件。四年间,服装产量增长接近一倍。从两种子产品的具体产量来看,梭织服装产量从2003年的493886万件提高到2007年11个月生产了839906万件,而针织服装产量在2004年仅有478077万件,但是2007年前11个月就超过了956852万件。总体看,两种子产品协调发展,针织服装产量略高于梭织服装产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服装产量及增长速度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服装行业子行业产量及增长速度变化(二)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促进行业需求扩大我国GD
3、P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而居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8472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68元,农村居民收入也从2003年的2622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3-2007年居民收入变化分析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成带动了我国服装产品近四年来需求的不断增长。全行业销售收入从2004年的3609亿元提高到2006年前11个月的5525亿元。而2007年前11个月就达到了6116亿元。从增长速度上看,销售收入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2007年前11个月行业销售收入增速为23.7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服装行业销售收
4、入及增速变化(三)服装进口增速提高 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服装一直是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里的行业,因此进口金额并高,基本维持在10-20亿元。不过在2007年服装行业进口总额增速却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从前几年的5左右提高到12.75,达到19.36亿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2001-2007年服装产品进口金额及增速变化自2007年7 月1 日起,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3下调到11,对服装行业出口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我国服装行业盈利水平较低,很多企业的利润直接来源是出口退税。因此出口退税率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外贸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到服装企业的出口意愿。另外一个对我国出口增速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外贸
5、环境的日益苛刻。随着欧洲REACH法规的实施,我国服装产品的出口成本加大,出口难度提升。此外,近两年不断出现的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也在逐渐升高,这些都导致了我国服装出口增速放缓。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 年我国共出口服装1095.9亿元,同比增速上涨了15.1,仅高于2001、2002两年,增速明显放缓。但是,出口增速仍然快于进口增速。因此贸易顺差变化并不明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2001-2007年服装产品进口金额及增速变化(四)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结构矛盾长期存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年-2007年11月我国服装行业工业供需平衡变化总体来看,近几年我国服装行业供需基本处于平衡趋势。行
6、业的生产总值略高于销售收入,产销率水平基本稳定在94-96之间。说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整体看,我国服装行业的供需平衡趋势短期内不会打破,产销率水平将保持在95左右。不过在一定时期内,我国服装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的供需矛盾以及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后者在一定时期内会比较突出,行业整体仍然表现出低端仿制服装产品供大于求,高端品牌产品供不应求的趋势。因此,信贷部门对于产品附加值高、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较高的企业可以适当增加授信规模,这部分企业应该是未来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五)服装PPI、CPI反向变化受到原材料、人力成本等成本上涨的影响,服装产品的出厂价格呈现小幅上升趋势
7、,但是,服装产品的消费价格在2007年却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这种CPI和PPI价格的反向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外贸增速减缓、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二是目前行业集中度较小,企业缺乏足够的定价权。三是目前行业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缺乏自主设计品牌服装。不过,随着行业整合和产业优化的逐步深入,国内服装产品的附加值水平将会逐渐提高,一些大的品牌企业也会控制更多的市场资源,这些都有利于行业掌控自身的定价权。同时,在通涨的大环境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不可能不传导到下游服装产品价格上。因此,预计2008年服装产品价格将有所上涨,不过涨幅不会太大。同时,随着产业质量的不断提升,服装产品价格在市场的调节
8、下会更加合理。2007-2008年纺织服装行业PPI和CPI价格差异三、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一)三费比重降低从三费变化趋势上看,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变化趋势和销售收入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而财务费用的变化波动则要大于其它两类费用。2004年,服装行业的三费整体增速均明显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水平。不过2005年以来,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的三费的增速也随着行业扩展而大大加快了。财务费用增速甚至连续三年都超过了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2007年前11个月的财务费用增速达到了30,充分说明这三年行业扩张过快加速了企业资本需求,进而导致行业整体财务费用支出增速过快。好在从整体看,财务费用在销售收入的比重
9、并不高,但是这种趋势应当引起信贷部门足够重视,对于服装企业的资本信贷应该考虑企业的负债风险。行业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都呈现出下降趋势,特别是2007年前11月二者的增速都大大慢于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速,并且都在20以下。说明行业扩展的同时已经逐渐意识到成本控制在竞争中的重要性,并且充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深化,行业未来三费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服装行业三费增速变化另外,从三费占到销售收入比重来看,自2004年以来总的趋势呈现下降态势。不过三费比重接近销售收入的9,而产品利润率水平也不过只有4.36,说明行业内企业未来在控制费用支出,降低企业
10、管理成本方面还要有所提高。信贷部门对于服装行业企业放贷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三费支出所表征的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进行重点考察,有意识将贷款比例向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企业倾斜。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服装行业三费所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二)行业整机经济运行良好20042007年服装行业财务指标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2004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14.2314.1114.0114.07销售利润率()4.364.554.304.02资产报酬率()8.368.367.736.71偿债能力负债率()56.0955.9356.1356.24亏损面()19.8016.4418.7618.6
11、2利息保障倍数(倍)6.226.646.015.99发展能力应收账款增长率()19.1119.0015.857.89利润总额增长率()26.3629.2533.5117.94资产增长率()17.8817.2417.0117.08销售收入增长率()23.7322.8326.5921.53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次)11.4011.1110.729.67产成品周转率(次)13.5713.5713.6113.01流动资产周转率(次)2.732.682.602.4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7年前11月,服装行业销售毛利率和资产报酬率均是2004-2007年四年来的最高水平。销售毛利率达到14.23,
12、而资产报酬率也达到了8.36,而销售毛利率也仅低于2006年,比2004和2005两年都有了一定提高,达到4.36。服装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充分反应了行业目前进入良好的发展阶段,同时利润率水平的提升也反应了目前行业的发展并不是简单依靠粗放式的数量增长,而是在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的基础上增加了利润水平,从开源的角度提高了行业的盈利能力。2004-2007年,服装行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不变,在56左右。但是亏损面情况相比前三年却明显增加,行业经营风险有所提高。2007年前11个月的服装行业亏损面达到了19.80,即接近五分之一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说明目前服装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尽管行业的盈
13、利能力整体走强,但是亏损企业的比例也不断增加,行业内企业的两极分化现象有所加剧。利息保障倍数则比2004、2005两年有所提高,达到了6.22倍。表明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也带动了行业整体偿债能力的改善。从发展能力看,行业的销售收入和资产增长率几年来保持稳定。资产增速四年来均在17左右,销售收入增长则保持在20以上,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利润增长自2005年以来始终保持在255以上,说明行业发展中质量提升明显。不过,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未来行业投资增速有可能趋缓,未来资产增长速度有可能减慢。这也是行业发展能力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未知因素。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发
14、展能力中应收帐款增长速度较快,一方面说明行业发展步伐加快,市场扩张速度良好。但是同时也反应了企业为了快速占领市场而采取了一些较为宽松的赊销政策,这将有可能提高企业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增加流通领域成本,进而对企业乃至全行业的盈利和发展水平带来负面影响。2007年,行业的总体运营能力有所提高。应收账款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均处于四年来的最高水平,反应了企业的管理效率的提高,这也是三费成本降低的主要原因。不过,对于服装行业的营运能力改进缓慢的则是产成品周转率指标,这也和行业的经营特点有关。服装行业目前仍然处于虽然规模大,但是自主设计的高档服装缺乏的状态,因此企业库存压力仍然较大。产成品周转率指标是目前服装行
15、业营运能力改善的瓶颈指标。(三)平均生产率水平大幅上升服装行业平均生产水平表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这主要和服装市场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密切相关。随着规模扩大,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行业的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人均生产效率提高。2004年时,人均销售收入和人均利润分别为12.50万元/人和0.50万元/人,到2007年前11月,分别达到了17.89万元/人和0.78万元/人,基本上两组数据均增加了50以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和其它重要行业相比,目前服装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仍然较低,服装行业仍然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人力成本在行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今年开始劳动合同法的深入,人力成本对于行业发展的制约将会
16、逐步提高,这也应该引起信贷部门的重视,在发放贷款时应该选择平均生产效率较高、人力成本比重较低的企业。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服装行业平均生产率变化水平四、区域分析与预测服装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行业,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由于该行业的上游主要是一些化纤、棉、纱等纺织材料,下游主要是市场零售业。因此,其区域分布特征也和其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体看,目前服装行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江苏、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及福建、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这几个地区的普遍特点是上游的纺织材料和化学纤维行业发展较为迅猛,原材料的供给稳定。同时供给的稳定性也保证了采购价格的平稳
17、和优惠。此外,由于同一区域配送,物流成本也大幅降低。上游行业的采购优势是长三角地区服装行业的主要发展基础。另外,毗邻港澳台的地源优势使得下游消费市场需求旺盛,下游行业充足的市场需求是珠三角地区服装行业发展的优势。此外,东部沿海地区的整体区域经济也排在全国前列,当地居民的消费指数处于领先地位,带动了这几个区域对于服装产品的需求和不断的升级,具有优异的营销环境。最后,这些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也使得资本、技术和设备这些配套因素可以得到充分保证,更加有利于行业快速发展。不过随着国际和国内能源、棉纱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行业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竞争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广东等地区的能源、人力成
18、本劣势越发明显。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以河南为代表的棉花、化纤等纺织材料供给能力较强的内陆省份在能源、人力等其它成本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这也使得这些地区成为盈利增长比较快速的区域。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传统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扩张速度逐渐缓慢,行业发展模式逐渐转向产业升级。而内陆地区未来有可能成为市场规模扩张的热点区域。五、服装行业风险分析与提示GDP增长迅速,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但是高通涨压力有可能吞噬行业利润,影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目前采取稳健的财务政策加上紧缩的货币政策的调控政策将会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扩张成本,特别是一些小规模未上市企业成本上升,发展能力受到限制,但是可以有
19、效抑制通涨带来的经济过热风险和原材料采购风险。人民币升值虽然对可以减少技术引进、设备采购等成本,有助于企业提升整体实力。但是人民币升值也对出口企业利润会有较大冲击,直接影响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此外,外部产业政策压力加大,外贸方面竞争愈加激烈,出口退税调整和REACH指令实施都将对服装行业出口带来直接冲击,短期内风险加剧。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加大行业盈利能力较低的企业的生存压力。不过长期看,这些政策有望促进行业整合和资源优化,提升行业整体实力。当然,行业一大主要风险仍来自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供应的不稳定性。原材料价格将直接影响到行业供需、规模、效益,为行业运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个对于行业发展
20、带来较高风险的则是外贸环境的不稳定性,在人民币升值、美国经济疲软、出口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服装产品的出口压力较大,国际市场需求成为我国服装行业供需风险的主要来源。为了积极应对这种风险,我国服装企业应该努力拓展国内销售渠道,通过内销缓解出口压力。六、服装行业授信策略建议2007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们消费能力的逐年提高,服装行业呈现出供需两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此外,服装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技术能力持续增强、产业升级速度加快都将使得行业发展更加健康、快速。总体看,在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利好条件下,服装行业景气度保持上升趋势。不过也应该看到,在2008年服装行业也会面临一定的困
21、难和压力。首先,在整体通涨压力较大的环境下,棉花、化纤等纺织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深入实施,劳动力密集型的服装企业的人力成本也将有较大幅度提高。这些综合作用的结果将导致行业成本的大幅提高,行业利润将会被进一步吞噬。此外,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REACH法规的实施都将使得外贸环境更加苛刻。对于出口为主的一些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这些不利因素虽然不会改变行业增长的方向,但是会导致增速的放缓。特别是盈利能力受到更大的影响。当然,面对原材料供应紧张和下游外贸环境趋紧的影响,服装企业也会更多将资本投向上游原材料领域和下游市场销售渠道。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将使企业增加自身原料供给率,并且充
22、分扩展自身销售渠道,完善设计、生产、销售产业链条。这种项目一般都将显著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投资的获利能力较强,值得信贷部门关注。目 录第一章 服装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2第一节 服装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2一、服装行业产业链分析2二、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变化2三、服装行业投资额度占全国投资总额比重变化分析2第二节 服装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2一、服装行业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2二、服装行业供给结构变化分析2三、服装行业2008-2010供给预测2(一)在建及拟建项目分析2(二)2008-2010供给预测2第三节 服装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2一、服装行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年 服装行业 风险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