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书.docx
《机械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书.docx(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着改变。由下图可以看出,从2004年起,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06年前上升幅度较大,2006年后较为平稳。2004年占GDP的24.49%,2005年上升为30.05%,2006年为36.59%,2007年达到37.6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行业工业的总产值所占GDP的比重变化二、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一)需求总量大幅度上升2004年以来,我国机械行业消费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25%以上,2006年和2007年增速将近达到30%,2007年销售收入突破9万亿。机械
2、行业需求总量的高速增长,受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自05年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10%以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机械设备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导致了机械行业需求总量的大幅度上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二)需求结构的变化由下表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变化较为平稳,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销售收入比重减小。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比重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汽车价格的相对下降和交通道路的进一步优化,加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汽车的销售量增大很多,同时国际国内对船舶的需求的增加导致了船舶制造业的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比重
3、先上升,07年有稍有下降,这是由于国家严格控制信贷量的扩张,影响了公司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各子行业销售收入比重变化行业2004200520062007金属制品业11.9411.7911.7811.88通用设备制造业17.7318.7319.1719.02专用设备制造业10.6010.9810.8210.8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0.8628.2528.2128.4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3.9525.1725.0725.1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925.084.964.6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供给保持平稳增长,产能利用率低机械行业近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从下图可以看出,自2004
4、年以来,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都在25%以上,2006年更是将近30%,2007年工业总值已经突破9000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变化(四)进出口快速增长自2005年以来,机械行业进出口总额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由2005年的222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569亿元,增幅达到62%。进口和出口额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进口由1184亿增长到1662亿,增长速度为40.37%,出口额由1045亿增加到1907亿,增长速度达到82.5%。2006年,出口额超过了进口额。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机械行业进出口额机械行业进出口有以下特点:各行业出口增速均高于进口。除文化办公行业进口增速
5、高于出口增速,2007年111月份机械工业其他各分行业的出口增速均高于进口增速。出口增速最高的是工程机械行业(62.74%),其后依次是农机行业(59.76%)、食品包装行业(58.75%)、汽车行业(51.99%)、重型矿山行业(51.48%)、内燃机行业(47.8%)和石化通用(46.7%)等行业。各省市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2007年111月,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6个省市累计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增幅最高是新疆自治区(111.51%)。其他省市依次为宁夏自治区(71.39%)、湖南省(65.53%)、内蒙古自治区(62.73%)和河北省(45.54%)。从累计金额看,广东省稳
6、居全国首位为860.06亿美元,其次是江苏省(536.26亿美元)、上海市(455.9亿美元)、浙江省(281.87亿美元)、北京市(278.29亿美元)。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幅快于加工贸易。2007年111月,机械工业累计实现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636.79亿美元,同比增长35.95%,快于加工贸易进出口增幅(31.75%)4.2个百分点,占机械工业进出口额50.04%;累计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164.58亿美元,同比增长31.75%。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明显加快。 2007年111月机械工业与各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幅明显加快。在贸易伙伴中,日本仍为机械工业第一贸易伙伴,实现双边贸易总额6
7、0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5%;美国作为第二贸易伙伴,实现双边贸易总额445.33亿美元,同比增长20.24%;位于第三的是德国,实现双边贸易总额315.79亿美元,同比增长25.09%;韩国位于第四,实现双边贸易总额191.15亿美元,同比增长26.77%;欧盟实现双边贸易总额791.34亿美元,同比增长31.69%;东盟实现双边贸易总额214.47亿美元,同比增长47.59%。进出口额三资企业过半。 2007年111月,机械工业三资企业累计实现进出口额2022.84亿美元,同比增长28.48%,占机械工业进出口额61.84%。民营企业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累计实现出口额416.07亿美
8、元,同比增长52.39%,占机械工业出口额23.8%。三、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一)三费增长率低于销售收入增长率由下图可以看出,销售收入的增速一直超过三费。2007年,销售收入增速超过30,财务费用增速超过25,其他两费增速在25以下。自2005年以来,财务费用大幅度上升,这主要是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政策由积极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开始严格控制货币信贷量,利率不断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大幅上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费及销售收入增速变化下图为三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其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比重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销售收入的增速要比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快。自2005年以来,财务费用所占比重基本稳定,
9、这是因为财务费用增速很快,2007年的增速几乎达到了30,与销售收入的增速差距很小,而且财务费用相对销售收入来说非常小,所以财务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变化很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二)行业运行经济不断提升自2004年以来,机械行业销售毛利率整体来说是下降的,但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是上升的,这主要是由于行业发展日益成熟,规模扩大,运行效率提高,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三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总体来说是下降的,从2004年到2007年11月,一共下降了两个多百分点。由于行业盈利能力较强,行业的负债率和亏损面都保持在一个较合理的范围内。2007年11月,负债率为61.33,亏损面为14
10、.18,而利息保障倍数达到8.55,偿债能力很强。行业的营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应收帐款周转率、产成品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2007年分别达到6.58、13.76和2.03。2007年机械行业的利润增长率超过了50,应收帐款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也分别达到26.76、25.25和33.05。机械行业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发展迅速,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的文件,对机械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强烈的正面影响。机械行业运行状况分析2004200520062007.11 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15.65 14.95 14.7
11、2 14.78 销售利润率5.28 4.91 5.26 5.80 资产报酬率6.31 6.08 6.96 7.25 偿债能力负债率61.87 61.58 60.75 61.33 亏损面16.13 15.93 14.00 14.18 利息保障倍数6.59 7.20 7.82 8.55 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16.84 25.91 22.05 26.76 利润总额增长率21.30 17.49 38.60 50.65 资产增长率17.10 20.15 19.45 25.25 销售收入增长率29.68 26.40 29.30 33.05 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6.19 6.22 6.59 6.58 产
12、成品周转率11.41 12.54 13.68 13.76流动资产周转率1.74 1.81 1.96 2.0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行业平均生产率大幅提高机械行业平均生产水平表现出快速增长态势,2004年,人均销售收入为30万元人,2007年则达到48万元每人,而人均利润总额也相应的由1.58万人上升到2.79万人。行业平均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机械行业市场规模扩大,行业的规模效应凸显,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人均生产效率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2005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行业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械行业平均的科技水平。行业的平均生产率能够保持
13、如此快速的增长,充分表明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机械行业人均销售收入和人均利润总额变化四、子行业对比分析及预测(一)规模指标对比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是机械行业的三大主要行业,其中交通运输行业所占比重最高,超过了30,2007年这三个子行业资产总额累计超过了70,专用设备制造业居第四位,所占比例为12.57,金属制品行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所占比例都在10以下。从销售收入来看,自05年以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稍微下降,通用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略微上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比重减小一个很重
14、要的原因是因为汽车的价格的下降。自2005年以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额占机械行业总额比重升高,尤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由2005年的24.99上升到2007年的30.44。其他几个行业的利润所占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的大幅度上升主要是由汽车行业和船舶制造业导致的。(二)销售利润率分析2007年,机械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在5.80左右,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达到7.34。最低的为金属制品行业,只有4左右。从趋势来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
15、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不断上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变化较为平稳,而金属制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下降。总体来看,机械行业的盈利能力是不断增强的,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益将会上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子行业销售利润率对比分析五、行业风险分析及提示中国机械行业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很好,正处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阶段,而所处国内环境也相当不错,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对机械行业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很快,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机械行业的发展。国内外的宏观经济风险较小。在政策上,国家非常重视机械行业的发展,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
16、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政府将大力扶持一些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国家政策的风险很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面临着升值的压力。而人民币的升值会对机械行业的出口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原材料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对于出口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大的企业来说,风险较大。钢材等原材料和石油、煤等燃料价格有上升趋势,这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的大型企业来说,影响较小,而对于议价能力很低的小型企业来说则风险很大。六、行业授信建议未来机械行业市场需求会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前几年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过快,使得很多企业盲目扩大规模,导致
17、产能过剩。因此,银行在授信时,要关注部分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规避没有竞争力的产能扩张建设项目,支持具有研发和前瞻性的项目。总体来说,授信规模要扩大,保持在20多一点,增加一些研发项目和国家支持类项目的授信,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里面的有关机械行业的14类的项目,减少重复建设或没有竞争力项目的授信,适当增加长期授信;优化机械行业客户地域结构,加大对机械行业重点发展地区的授信力度,提高在机械行业发展较好地区的市场份额;坚持有进有退原则,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退出机械行业中效益及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自2006年起迅猛发展,
18、速度非常快,2007年,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率都居机械行业前三位,其中利润增长率居行业首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能力非常强,发展前景良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汽车行业和船舶制造业是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两个子行业。建议在这两个行业中选取优质的企业授信。机械行业的前十大省市分别为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河南、辽宁、天津、河北和北京,它们所占收入为78.6%,利润达到80%左右,因此,授信可以选择这些重点区域来做,进一步的优化客户地区结构。从企业的规模看,大型企业具有绝对优势,很容易实现规模效益,而小型企业规模太小,无法实现规模效益,也无法进行投资较大的研发。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大部分
19、的小型企业将会被淘汰或兼并,未来面临的风险很大。因此,从规模上看,银行授信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小型企业为辅,慎重选择小型企业。在选择具体企业时,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发展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第二,企业是否是子行业的龙头企业;第三,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第四,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从子行业来看,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中选择科研能力较强的企业;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选择市场份额较大、销售渠道广阔的企业;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选择的企业既要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又要有较宽广的销售渠道。目 录第一章 机械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1第一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1一、行业链分析1二
20、、行业工业的总产值所占GDP的比重变化1三、行业投资额度占全国投资总额比重变化分析2四、行业周期性波动3第二节 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4一、供给总量及数据分析4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4三、2008-2010供给预测5第三节 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8一、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8二、需求结构的变化8三、2008-2010需求预测9第四节 行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11一、进出口总体分析11二、主要子行业进出口分析13三、机械行业进出口特点分析17四、进出口预测18第五节 供需平衡及价格分析21一、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21二、价格变化分析及预测22第二章 行业规模及效益分析及预测24第一节 行业规模分析及预测24一、资产
21、规模变化分析24二、收入利润变化分析24第二节 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27一、行业三费27二、行业效益分析28三、行业平均生产率变化29四、行业效益预测30第三章 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31第一节 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31一、行业竞争力不断提高31二、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31三、技术标准的市场准入作用发挥的不够好31四、现代制造服务业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32五、大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竞争优势得到加强32第二节 行业产业资产重组分析及预测33一、外延式增长机会较多,行业并购从群雄逐鹿到寡头垄断33二、行业资产重组分析预测33第三节 行业技术水平发展及预测34第四章 子行业分析及预测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行业 风险 分析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