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教材.docx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教材.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有限公司 A/01版安全管理制度 2012-04-01 发布 2012-04-16 实施*有限公司 发布 安全管理制度AQ/ZD A/01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号:AQ/ZD001-2012目录版本号/修订次:A/01第 1 页 共 1 页生效日期: 2012-04-16目 录安全管理总则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建设项目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殊工种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电气临时线路审批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厂区交通安全管理制度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设备管理制度防尘、
2、防毒设施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五同时”管理制度劳动合同安全监督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女职工、未成年工管理制度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制度*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号:AQ/ZD002-2012安全管理总则版本号/修订次:A/01第 2 页 共 2 页生效日期: 2012-04-16安全管理总则总则为保证企业在安全条件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订本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专项整改,综合治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部学管理,持续改进。总体安全生产目标如下:1 建立实施和保持符合AQ
3、/T9006-2010标准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2 杜绝火灾事故发生;3 杜绝发生重伤以上人身伤害事故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4 不发生职业病。安全承诺:1.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的行业标准、规程和公司管理制度。2.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提供必要资源,部学管理,保证安全投入,加强生产技术及设备改进,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防止火灾、伤亡及职业危害等各类事故的发生。3.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关注员工身心健康。4.适时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坚持预防为主,定期排查隐患,抓好隐患治理,保证员工工作及相关方的安全。5.定期进行绩效考核,鼓励
4、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以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确保公司安全目标的实现。以上“安全生产方针”、“总体安全生产目标”及“安全承诺”是公司对企业、社会及相关方的公开承诺,请公司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并认真履行。 安全理念安全系统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爱员工;改善劳动条件,整改安全隐患,控制危险发生;按章作业,工伤事故可以避免;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制造合格产品,保证用户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原则保证安全是领导者的第一职责;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技能训练;发生任何错漏,必须立即纠正;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主管负责制;工作现场必须定置、定位、整洁、文明;坚持安全生产“五同时”的原则;技术改造、新
5、建项目坚持“三同时”的原则;事故处理依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有效、系统、协调、可靠。安全生产管理任务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制订规章制度、方法、程序,把企业中各个部门、各级组织、各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意外损失,促进企业的发展。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内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上级和企业发布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规定,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2*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号:AQ/ZD003-2012安全生产责任制版本号/修订次:A/01第 1 页 共 1 页生效日期: 2012-04-167*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文
6、件号:AQ/ZD003-201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版本号/修订次:A/01第 1 页 共 1 页生效日期: 2012-04-16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 适用范围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范围、内容与程序等。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资产范围内的生产场所、作业环境、设备设施、人的行为等方面安全检查。2 职责2.1 安全管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并完善本制度,负责日常安全检查、组织各专业性安全检查。2.2 设备动力部负责设备电气专业性安全检查。2.5 各部门负责组织本单位的日常安全检查。3 检查内容3.1安全检查应以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违章、查整改、查各级安全生产责任
7、制的落实为主要内容;3.2 以厂房建筑、机电设备、动力设备、作业环境、生产工具、劳保用品和人的行为为检查重点;3.3 以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为检查目的,各部门自查和安全部门巡查为主专业检查为辅,定期开展周、月、季、节假日检查和不定期检查。4 检查方法4.1 季检:原则上每季度组织一次全公司检查,以常规检查和重点检查为主,同时根据季节性特点检查有所侧重,由安全管理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4.2 日检:由安全管理部门专人进行巡检,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行为及时制止。查出的隐患做到小问题现场解决,一般问题限期解决,重大隐患及时上报本部安排统筹解决。巡查人员应及时做好巡查记录;4.3 周检:生产制造
8、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能自行解决的立即安排解决,不能解决的或重大隐患及时上报安全管理部;4.4 班组检查:班组要做到每周至少一次对设备工具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请有关人员排除,重大隐患逐级上报;4.5 节假日前检查:结合我国传统的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开展群众性的检查,各部门对本单位安全要害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自检,厂领导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检查(以消防安全为主);4.6 专业检查:安全管理部会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技术人员对各类特殊作业和特殊设备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半年不少于1次。主要有:防火、防爆及消防检查;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查;电气设备
9、安全检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安全检查;监测仪表安全检查;厂房、建筑物安全检查。4.7 季节性检查:安全管理部会同有关相关人员在春夏秋冬来临之际,对季节性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检查。5 检查后处理所有检查必须做好记录,进行汇总、统计、上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较大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部必须进行登记,列入隐患整改计划;急需整改的隐患,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完毕。6 相关记录6.1公司安全检查表6.2 安全生产检查记录6.3 隐患整改通知书6.4 事故隐患整改反馈单6.5 事故隐患治理登记表4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号:AQ/ZD
10、004-201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版本号/修订次:A/01第 3 页 共 3页生效日期: 2012-04-16伤亡事故管理制度1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安全事故的分类、调查、统计分析、处理和报告等管理工作。2职责2.1安全管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并完善本制度,同时负责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2.2各相关部门、人员认真贯彻和落实本制度的相关条款。3管理要求3.1生产安全事故定义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的事件。3.2事故等级划分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将安全事故分为以下等级:示例: 按
11、伤亡情况分类示例: 按财产损失分类示例: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示例: 一般事故:指损失在10000元以内的事故。示例: 重伤事故: 指只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示例: 较大事故: 指损失在1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事故。示例: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一2人的事故。示例: 重大事故:指损失在10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事故。示例: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示例: 特大事故:指损失在500000元以上的事故。3.3事故报告3.3.1发生事故后,最先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到安全管理部,轻伤以上事故必须报告到总经理、董事长。总经理、董事长或其
12、代理人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3.3.2安全管理部同时填写“事故登记表”,便于日后对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3.3.3重伤以上事故的需在1小时内向上级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并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b)事故的简要经过。c)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d)已经采取的措施。e)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4事故调查和处理3.4.1安全管理在事故调查处理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
13、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3.4.2发生轻伤事故的,安全管理会同事故发生部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并向总经理汇报。3.4.3发生重伤事故的,公司需成立事故调查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带领相关人员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并向董事长汇报。3.4.4发生死亡事故的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3.4.5在追究责任时要分清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责任分析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a)按照事故调查确认的事实。b)按照有关组织管理及生产技术因素,追究最初造成不安全状态的责任。c)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的性质、明确程度、技术难度,追究属于
14、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不追究属于未知领域的责任。d)根据事故后果和责任责应负的责任以及认识态度提出处理意见。3.5事故回顾与总结3.5.1所有安全事故由安全管理部登记造册,作为现场安全学习和培训的教材。3.5.2安全管理负责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每年对所发生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保留记录。4相关记录4.1 事故汇总统计表表 4.2 生产安全事故上报记录表4.3 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会议记录 4.4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表4.5 事故管理登记表3*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号:AQ/ZD005-2012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版本号/修订次:A
15、/01第 4 页 共4页生效日期: 2012-04-16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1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其他人员教育培训等。2职责2.1安全管理部负责制定并完善本管理制度和安全教育培训的检查。2.2人力资源部负责具体培训工作的组织和考核。2.3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并落实执行。3管理要求3.1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管理3.1.1安全管理部负责组织编制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在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时要考虑年度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需求,统筹兼顾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操作岗位人员及其他人员,报公司批准后执行。3.1.2属于公司层面的安
16、全培训(含三级培训中的公司级培训、消防演练、各种应急预案演练等)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安全管理部组织人员实施培训;属于部门层面的安全培训由各部门自行组织实施,人力资源部检查落实情况。3.1.3为确保培训效果,每次安全培训必须留有记录,人力资源部统一存档;同时人力资源部负责有计划地采取测试、问卷调查、专题会、查看实际工作绩效等方式组织培训效果评估和改进工作。3.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教育3.2.1公司主要负责人(部门以上管理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等),必须经专门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3.2.2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17、、规章及标准;b)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c)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d)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e)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f)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g)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3.2.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b)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c)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d)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e)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f)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g
18、)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3.2.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3.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3.3.1制造部要求各生产车间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3.3.2新入职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公司、部门/车间和班组)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具体内容须包括:3.3.2.1公司级安全教育a)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b)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c)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d)有关事故案例等。3.3.2.2部门级安全教育a)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b)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
19、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c)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d)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e)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f)本车间/工段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g)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h)有关事故案例;i)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3.3.2.3班组级安全教育a)岗位安全操作规程;b)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c)有关事故案例;d)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3.3.2.4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个学时。3.3.3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制造须应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0、3.3.4岗位操作人员转岗和离岗一年重新上岗者,制造部要求车间(工段)、班组给予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3.3.5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关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3.4 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教育3.4.1 安全管理部负责安排干部教育计划,根据生产实际和安全管理的需要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试、电化教育等,以对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增强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管理素质。教育周期为一年;3.5 班组长教育每年对班组长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培训由安全管理部进行安全教育。3.6 职业危害作业人员教育3.6.1公司每年应组织对职业危害作业人员
21、以及有关部门的车间(分厂)领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职业危害相关内容的教育。3.6.2 具体内容报告:3.6.2.1 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应掌握其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危害机理、预防方法以及自救、互救的常识。3.6.2.2 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要重点了解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掌握本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3.6.2. 3 工程技术人员应掌握预防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应具备的职业健康相关知识。3.7其它人员教育培训3.7.1相关方(基建、外包或临时工等)入厂工作前,安全管理部需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培训要求具有针针对性,记录交人力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企业 安全管理 制度 教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