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先秦诸子散文课件.ppt
《第五章先秦诸子散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先秦诸子散文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 论语:语录体第二节 老子:韵散结合体与哲理诗第三节 墨子:语录、对话向专论过渡第四节 孟子:对话体论辩文第五节 庄子:寓言体散文第六节 荀子、韩非子:专论体,第一节 论语:语录体,孔子:名丘,字仲尼(名与字的关系),鲁国陬邑人。祖先是宋国贵族(商王室后代)。史记孔子世家。1、编者:孔门弟子及再传2、时间:战国初;今文齐论语、鲁论语;古文论语。西汉末年张禹综合鲁、齐、古文论语,合为张侯论,流传至今。3、性质:孔子及弟子语录、行事,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
2、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先进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4、语录体的特点(1)在言谈对话中说理,言简意赅,深刻平实。(2)多用语气词,含蓄深长、情感丰富,形象喻理平易浅近而暗含褒贬。(3)在记言的同时,也描述了人物的神情语态,展示了人物形象,也有精彩的场面和人物行为的描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p56),钱穆:诸位莫问自己所研究者为何?皆应一读论语,懂得“吃紧为人”。即是要在做人
3、一事上扣紧。中国传统义理重要正在讲“人”。此则并非一项理论,成不成系统,合不合逻辑,或仅是一种知识。一部论语,重要在教人并不在知识或理论上。下学人人可能,只要下学,便已在上达路上了“学而时习之”,并不是定要学到最高境界,而是要不停地学,自然日有进步,此即人生大道。 当知我们每一人之脾气、感情与性格,乃是与我们最亲近者。如知识、学问等,则比较和我们要远些。“吃紧为人”,便要懂得从和我们亲近处下手,莫要只注意在疏远处。,第二节 老子:韵散结合体与哲理诗,1、作者:老子其人,一般认为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2、时间:战国初3、性质:哲学与政治学著作宇宙论人生论政
4、治论;一言以蔽之曰法自然4、版本:王弼注本、河上公本、帛书甲乙本(顺序)、包山楚简本。5、结构:137章:道经;3881章: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章一)治大国若烹小鲜。(章六十),第三节 墨子:语录、对话向专论过渡,1、作者:墨子,生卒年不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极简略:“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一般认为姓墨,名翟,宋国(史记)或鲁国人(吕氏春秋)。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接江瑔之说而补充,墨翟非姓墨,“墨”为古刑(黥)之名,墨子盖为刑徒。,2、时间:春秋末年战国初。墨子包括了墨子及墨家各派学说,由墨子弟子及其后学整理汇编而成。墨子据汉书艺文志著
5、录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3、主旨:汉书艺文志: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历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
6、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王
7、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第四节 孟子:对话体论辩文,一、成书1、作者:孟子,名轲,战国中期
8、鲁国邹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p2343)。自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字子思,郭店楚简缁衣等),后人多称思孟学派。孟子在宋代被立为经,在明代遭到朱元璋的抽文约85条。孟母三迁(刘向列女传)2、时间:战国中期 3、体例:对话体论辩文,二、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1、在思想交锋中论辩,破、立并重,代表了战国诸子文之基本特点。(1)发展了墨子的类比推理,欲擒故纵、巧妙设问,引人入局。梁惠王下:冻馁友人妻子者(弃之)不能治士之士师(已之)四境之内不治(齐宣王)王顾左右而言他人之通病在于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并以此双重标准为自然之理而无
9、所觉察,在统治者身上尤其如此。,(2)形象喻理(以形象感染取胜,非严密逻辑取胜)赵岐孟子题辞: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比喻: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梁惠王上论齐宣王之大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抚四夷),“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宣王)“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告子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寓言:偃苗助长:公孙丑上论养浩然之气:必有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10、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 为人极重养浩然之气,为文气势磅礴,词锋犀利,内外合一,沛然莫御。(1)人、文合一的典范。公孙丑下答公孙丑问: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尽心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聘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滕文公下: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
1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汝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行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梁惠王下:答齐宣王“好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苏轼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
12、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2)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而又精练准确,成为中国古代标准书面语的典范。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不避重复:总体的重复与局部的变化。采用回环的章法,意义对偶的句式,构成一种舒缓从容的节奏。后世八股文亦常取法于此。李泽厚美的历程:孟文以相当整齐的排比句法为形式,极力增强它的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第五节 庄子:哲理抒情散文,一、成书1、作者 庄周及其后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据汉人说法,乃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河南商丘)。其他如楚、齐、
13、鲁说均有。曾任漆园吏(说法亦多:邑名;漆树之园,杨宽;吏啬夫,崔大华)。生平可说事:楚威王求为相而不许;妻死,箕踞鼓盆而歌,见至乐(冯梦龙警世通言有“庄子休鼓盆成大道”),魏晋时,玄学兴起,庄子、老子、周易被合称为“三玄”(始见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唐玄宗时,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集释,(清)郭庆藩,中华书局1985,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冯有兰中国哲学简史引斯宾诺莎伦理学说明道家“以理化情”之人生观: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
14、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2、时间:战国中期1、结构:33篇:内篇7: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外篇15: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意、鳝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杂篇11: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4、主旨:激于浊世,企望全身避害,在“道”之体悟中探寻独立逍遥、无可依傍的精神与人格自由。“以
15、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元)刘因庄周梦蝶图序:周之学,纵横之变也。盖失志于当时,而欲求全于乱世,然其材高意广,有不能自已者,是以见夫天地如是之大也,古今如是之远也,圣贤之功业如是之广且盛也,而己以渺焉之身,横于纷纷万物间无几时也,复以是非可否绳于外,得丧寿夭困于内,而不知义命以处之,思以诧夫家人时俗而为朝夕苟安之计,而不可得,姑浑沦空洞,举事物而纳之幻,或庶几焉得以猖狂恣肆于其间,以妄自表于天地万物之外也。以是观之,虽所谓幻者,亦未必真见其为幻也。,二、庄子的言意之辨天道: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先秦 诸子 散文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