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水质的污染及治理建议书.docx
《巢湖水质的污染及治理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水质的污染及治理建议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巢湖水质的污染及治理对策(研究报告)目录目 录.1 引 言.2上 篇:污染概况41、水资源概述. 42、巢湖流域的自然环境. 43、巢湖流域的社会经济环境.64、 工农业发展与污染6下篇:污染防治及治理.81、污染防治.82、污染治理.83、关键性对策措施.94、治理成果.105、存在的不足之处.14附 录.18引言 一、巢湖简介巢湖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安徽省中部,距省会合肥约十五公里,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安徽省第一大湖泊。巢湖历经沧桑,寿命达一万年之久,现以进入湖泊发育的壮年期。 历史上巢湖曾是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素有日出斗金的美称,被誉为江淮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因其自然条
2、件优越,汇水面积广阔,自汉代起巢湖流域即成为皖中重要的粮食产区。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沿革数千年,整个流域即湖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建国以来,随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及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给这一地区自然环境以巨大的生态压力。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和滥施化肥、农药,使水体受到了及其严重的污染。 巢湖已出现明显的人为富营养化;上游水源林遭砍伐和土地资源的掠夺性经营,引起大面积水土流失,加快了湖盆淤积速度,巢湖闸兴建后,因水位维持过高,加上历次洪水冲击,使巢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破坏殆尽;围湖造田、鱼类产卵场遭到破坏。 灌江纳苗与江湖之间回游通道受阻,以及长期酷渔滥捕活动,使鱼类
3、种群结构出现低龄化和小型化,巢湖水产资源面临枯竭。渔获量逐年递减。巢湖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人们一致呼吁请有关部门加强巢湖水域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施行可持续发展,保护巢湖的资源。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决定在肥西中学高二年级课题研究中选定巢湖水质污染及治理对策这一研究课题。在指导老师和县环境监测站的关怀和指导下,历经两个月,终于在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三十一日整理好了所得的基础资料,写出了总结性的研究报告。本课题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可行性研究与课题设计(2002年9月22日-2002 年10月7日): 对巢湖及流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现状进行初步采访,查阅有关湖泊
4、生态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2.深入研究 (2002年10月20日-2002年11月9日): 对采访和查阅资料的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 3.写出总结性的研究报告 (2002年11月10日-2002年11月31日): 将筛选和整理好的资料内容汇编成文。 鉴于课题涉及面太广,且国内关于大型湖泊环境影响的态度评价及对策研究报告不多,我们的经验与水平所限,加上时间仓促,报告材料过老,与现实中数据不符之处在所难免,望批评指正。二、巢湖研究史略 近代史上不少学者对巢湖做过科学考察,清代庄有可在巢湖考中对巢湖的历史沿革、湖泊形态、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变迁,作了广泛研究与深入考证。三十年代初,徐克勤研究了
5、巢湖北部地质几湖泊形成与发育过程。 六十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根据19551959年的泥沙实测资料,研究过巢湖沉积状况,之后,原合肥师范学院地理系和生物系又全面调查了巢湖地质地貌、水质和生物,研究了湖泊自然景观类型。南京地理所、华东水利学院、安徽水产所等单位于1963年对巢湖湖泊成果、湖沼特征、水产资源等进行了综合考察。 七十年代起,巢湖水质受到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19721979年合肥市卫生防疫站对南淝河-施中水域水质与底质污染状况作了初步调查,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自1978年起对巢湖水系开展了常规例行监测。 为了合理开发巢湖水产资源,198019
6、81年省科委组织有关单位对巢湖渔业资源增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三、课题组简介 1 .课题组名称:巢湖水质的污染及治理对策课题组 指 导 教 师:张 燕 马家恒 组 员:王方方、程华东、王亮亮、黄春花、王涓涓、汪会、左娜娜 组 长:陈晓兵2. 组 建 时 间:2002年9月四、主要参考文献1宋仁元等译,1985,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15版),905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裘松,1981,湖泊富营养化调查和监测的若干问题,环境科学丛刊,2(5):818。3宋文林、彭近新、贺德璜,1983,武汉东胡水体氮、磷动态平衡、分布及磷预测的富营养化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增刊),129。4顾丁锡,1984
7、,多元线性回归法在湖泊水质污染预测中的应用,环境科学与技术,(4)。5巢湖水域环境的生态评价及对策研究课题组,1983,巢湖生态环境评价初步报告(摘要),安徽环境科学,(3):514。6(美)V、A。范诺尼主编,1981,泥沙工程,水利电力出版社。7Lane and koelzer,1943,Report 9 of A study of Methods Used i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ediment8Guidelines of Lake Management, Vol.1-9,ILEC,1989-19999 巢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安徽
8、省环境保护局,199710 安徽环境安徽省环境保护局 1999年12月 第127期 232410. 中 国 环 境 保 护 网 : 11. 安 徽 环 境 热 线 : 12. 安 徽 旅 游 经 贸 网 : .com 13. Chaohu Textile Mell Anhui China : http:/巢湖水质的污染及治理对策 课 题 组 二OO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上篇:污染概况1、水资源的概述1.1 水的重要性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水资源紧张的年代,出现全球范围的
9、水危机。而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更令人堪忧:一是我国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1998年我国人均水量为225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二是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很不平衡。水资源绝对数量西少东多,而人均占有量东缺西丰,成两个反向递度分布。三是我国的水环境也在日趋恶化,导致水资源可利用率降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何解决水资源供给不足而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1.2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是提高用
10、水效率,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除了进行制度创新,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之外,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节水科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2、巢湖流域的自然环境2. 1 地理位置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在合肥市偏东三十多华里,北纬31度25分28秒北纬31度43分28秒,东经117度16分54秒117度51分46秒之间,处于长江、淮河两河流之间,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巢湖以中庙-姥山-齐头咀为界,分东西两大湖区,整个湖底由西向东倾斜,湖水浑浊,呈
11、黄褐色,透明度较差。巢湖流域跨越合肥、肥西、舒城、六安、桐城、庐江、无为、巢湖、含山、肥东等十个县市。(见附件四)2. 2 地形、地貌巢湖流域位于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按其地貌特征,可划分为低山区、低山丘陵区、丘陵岗地区、岗冲地区及冲积平原区五种类型。流域内低山、低山丘陵和丘陵岗地区共265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不明显的为1151平方公里,占43.5%有明显水土流失约1500平方公里,占56.5%,这表明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很大。2. 3 流域气象及水系2. 3. 1 流域气象巢湖流域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过渡性的副热带季风区气候。年平均温度1516度,极端最高气温39.2度,极端最低气温
12、-20.6度。历年土壤最大冻结深度911厘米。1. 3. 2 流域水系流域内有三十多条河流,多具山溪特点。主要的入湖河流主要有: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等河,裕溪河是巢湖的出口,它起着沟通江湖,调节水位的作用。巢湖流域水系发育,主要入湖河道杭埠河、丰乐河受雨季洪水影响,导致侵蚀极为严重,水土流失又使河道淤积堵塞,河床普遍加宽,最后形成上河。其他河流的淤积情况也都很严重。1. 4 流域的植被整个流域内无论是类型、种类都比较单调,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经济林、杂叶林、灌丛、宜地林等。3、巢湖流域的社会经济环境3. 1 流域内农业巢湖流域以地貌为主的自然条件复杂。从皖西大别山北坡延伸到
13、沿江平原,按照水稻、旱粮、经济作物等栽培的土地类型,可分为水田、冲田、旱地等耕地类型。是长江中下游主要农业区之一,也是商品粮基地。3. 2 水利建设巢湖流域在水文区划上跨江淮丘陵少水区和江淮足水区。在行政区划中,合肥的全部、肥西全部、肥东全部,六安地区的六安、舒城的一部,巢湖地区的巢湖、含山县、和县大部分均属江淮丘陵少水区。巢湖市南部丘陵的全部,六安、舒城、庐江、无为均属江淮足水区。流域内由于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雨量集中,干支流河道无法泄洪,上游水源调节能力差,因而,丘陵山区易受干旱威胁,山区受山洪危害,平原易涝。流域内兴建了大、中、小型水库150座,修建了大批排涝灌溉工程,杭淠干渠
14、由龙河口水库起经流域西部北行与淠河总和干渠相汇,南有舒庐干渠,北有滁河干渠,另有大蜀山分干渠、小蜀山分干渠、潜南干渠、双河分干渠、杭北分干渠等。上述工程与巢湖口内的巢湖闸及裕溪河口的裕溪闸组成了比较完整的排灌水系统,对流域内供水、防洪、航运、水产、环保等方面起了保护作用,对流域经济发展将做出巨大贡献。4、 工农业发展与污染4. 1 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管理不善,措施不利的情况下,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很大的。4. 1. 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生态压力很大人口增长使山区林粮矛盾突出,由于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又使耕地面积减少2.8%。舒城县龙河口兴建时,就占用熟耕地五万多
15、亩,对库区四万多移民未予妥善安置,迫使群众为了解决口粮问题,乱砍滥伐开荒种粮。致使森林覆盖率下降,绿化程度低,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65.9%。巢湖水质的污染及治理研究报告由此可见,人口增长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深远。4. 2 工农业生产和污染工农业生产趋势一靠下策对路,二靠科学技术。但是在运用科学技术过程中,由于科学管理跟不上而影响了环境质量,破坏了生态平衡。4. 2. 1 农业生产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强化利用土地资源4. 2. 2 工业生产的发展在全流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合肥市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以形成以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轻工、纺织、食品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16、工厂企业数占全流域的52%。全流域年排工业废水量1.4亿吨,其中合肥市占73.7%,除合肥、巢湖少数工厂具有污水处理装置,年处理425万吨废水达标排放外,余均直接排入天然水体,使河水水质恶化,最终影响到巢湖水域。 下篇:污染防治及治理1、污染防治中国在发展经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70年代,中国的工业污染防治主要集中在点源治理上,以企业治理三废为主。80年代,中国通过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结合技术改造,强化环境管理等政策和措施,对工业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只在
17、小范围内开展了区域环境治理。进入90年代以来,在加强企业防治污染的同时,着手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大规模开展重点城市、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力争使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国家确定的三河 (淮河,海河,辽河)、三湖 (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防治、两区 (酸雨污染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大气污染防治、一市 (北京市) 、一海(渤海)(简称33211工程)的污染防治全面展开。2、污染治理2. 1治理措施 针对巢湖富营养化的产生原因,根据国内外湖泊治理的成功经验,目前已采取或拟乎取的治理措施有:2. 1. 1 外部控制措施(1)在流域上游地区植树造林(2)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关、停、并、
18、转或搬迁至流域之外(3)修建集中或大规模污水处理厂(4)推广沼气应用(5)禁止使用含磷洗涤用品(6)禁止有毒物质排放(7)对排污企业实行排污许可证和总量控制(8)规范农田用药、化肥的使用,有效利用农家肥等等。2. 1. 2 内部控制措施 目前巢湖治理采取的物理措施为局部底泥清淤,拟采取的措施为引清洁水入湖,促进湖水的更新循环。 湖泊内部治理的生物措施包括:(1)收集清除蓝绿藻和水草;(2)放养食草鱼类控制水草生长,扩大食物链;(3)控制水位以保护植被;(4)湖岸植被恢复与保护。 除此之外,还有化学除藻以及加强水上运输以控制油类污染等污染等等。3、关键性对策措施 随着巢湖流域99年底工业废水达标
19、排放和2000年一控双达标的全面开展。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大部分以实施或正在实施。但目前巢湖水质仍呈富营养化状态,形势不容乐观,纵观巢湖开展的研究及对其进行的污染治理,本人认为关键要切实抓好以下几点:3. 1 在加强环境监测与环境科研的基础上,进行流域综合水质管理 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不仅仅是湖区本身的问题,而是全流域的问题。为了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合理的规划流域的未来,从根本上解决巢湖的富营养化问题,必须对巢湖进行流域综合水质管理。3. 2 加强管理,保障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1)成立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2)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环境管理与执法力度(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3.
20、 3为了实现巢湖的良性循环,解决其富营养化的这一根本问题,必须: (1)在全面监测、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流域环境发展计划。 (2)提高流域植被副概率,控制流域水土流失。 (3)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削减农业面源污染。 (4)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5)结合巢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因地制宜地建立湖岸植物带、内湖、湿地、生态公园等形式的植物水质净化系统。4、治理成果4.1 安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成果安徽省在治理重点流域水污染工作中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分阶段推进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果。淮河流域日排废水吨以上的家重点企业中,有家完成治理任务并通过验收,关
21、停、破产、自然停产企业家,家企业停产治理,达标完成率由年的 增加到年的。淮河流域排放总量得到较大幅度削减,年安徽省淮河流域排放量为万吨,到年已下降到万吨,削减率达。淮河流域水质因此明显改善,干流水质基本上稳定在类,支流水质污染程度明显减轻。曾经污染严重的巢湖水体也得到有效治理。到年底,巢湖流域日排废水吨以上家重点企业,完成治理任务的有家并全部验收;破产、停产、转产、搬迁企业家;家企业因技术原因继续调试,达标完成率为,居全国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之首。通过达标排放,每年削减万吨,总磷吨,总氮吨,削减率分别为、。同时,在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下,合肥市居民饮用水源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安徽省还于今年年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巢湖 水质 污染 治理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