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XXXX修编版.docx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XXXX修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XXXX修编版.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2012年版) 序电力生产关系国计民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提前: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住安全生产这一“生命线”,狠抓安全风险管理,在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同时,着力提升管理软实力。在固定资产规模和售电量不断增加、负荷屡创新高的情况下,公司保持了安全生产局面的持续稳定,保障了五省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电力供应,践行了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使命与承诺。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做好风险控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涉及企业内部、外部多
2、种因素,因此系统地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控,是提高驾驶现代化大电网能力的必由之路。公司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在借鉴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应用“基于风险、系统化、规范化和持续改进”的思想和原则,紧密结合电网企业生产实际,于2007年探索建立了具有南方电网特色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每亩,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一整套的管理内容与方法体现了系统防范风险,安全关口前移的管理特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四年多来,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加,风险管控方法得到有效应用,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得到进一步实,主要安全生产指标持续向好,为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
3、理体系以风险控制为主线,以PDCA闭环管理为原则,系统地提出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内容,指明了风险管控的目标、规范要求与管理途径,为管理与作业的规范化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指导。体系遵循国际通用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回顾”风险管控模型,提出了电网、设备、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管控的内容、目标与途径,强调事前风险分析与评估、事中落实管控措施、事后总结回顾与整改,最终达到风险超前控制和持续改进的目的,充分体现公司“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全面推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安全管理要求的有效载体,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效途径,是支撑公司做强
4、做大的和理大举措。希望公司广大干部员工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认真落实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为实现公司“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战略目标而奋斗。 目 录1 安全管理11.1 安全生产方针11.2 安全生产责任制21.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31.4 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51.5 安全生产会议61.6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81.7 安全生产文件与数据的控制和管理101.8 流程与变化管理141.9 安全生产信息沟通151.10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171.11 安全科技201.12 工余安健环20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222.1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总体原则222.2 电
5、网风险评估272.3 设备风险评估292.4 作业风险评估302.5 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333. 应急与事故管理/事件管理353.1 应急管理353.2 事故/事件管理394. 作业环境434.1 标识管理434.2 划线管理444.3 通风454.4 照明与能见度464.5 建筑物、构筑物474.6 内务管理484.7 消防管理484.8 安保管理505. 生产用具515.1 个人防护用品515.2 工器具535.3 特种设备545.4 测试设备555.5 用电设备565.6 爬梯、平台及脚手架585.7 机动车辆586. 生产管理606.1 规划与设计606.2 工程建设626.3 新
6、设备投运及并(联)网管理656.4 系统运行管理686.5 用户管理756.6 设备运行管理776.7 作业过程控制826.8 物资与仓储管理857. 职业健康887.1 职业健康管理887.2 人机工效908. 能力要求与培训928.1 员工选聘928.2 能力与意识提升939. 检查、审核与改进969.1 检查969.2 审核979.3 纠正与预防1011 安全管理1.1 安全生产方针目的:体现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的宗旨和方向以及企业持续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的承诺,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方向。规范要求链接1.1.1 安全生产方针的制定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组织制定安全生产方针。 制定的方针
7、应体现: 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承诺 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方向 企业对安全、健康、环境及持续改进的承诺 顾客、员工、社会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 方针应简洁并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相适应。 方针应清楚传达管理层对安健环管理的承诺,并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签发。9.2.31.1.2 安全生产方针的传达与沟通 安全生产方针及其任何修订均须告知企业所有员工。 所有员工应熟悉并理解安全生产方针。 管理层可通过下列等方法传达方针: 在整个企业中公布、张贴 作为员工入职培训及再培训的内容 印刷在安全工作手册中 在会议中强化 安全生产方针应向相关方传递,并可方便地获知。 应向公众披露安全生产方针。1.9.21.9.38.2
8、续表规范要求链接1.1.3 安全生产方针的回顾与修订 管理层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方针回顾一次,以保持适应性。同时确保对公众、股东关注问题的适时回顾。 若出现其它须修订之处,安全生产方针须立即修订。1.8.29.2.39.31.2 安全生产责任制目的:确保企业内安全生产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规范要求链接1.2.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 企业应制定各级、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生产职责及其到位标准 权限与义务 确立安全生产责任内容时应考虑: 贯彻、落实政策法规的行动 组织、参加的安全生产活动 执行安全生产的巡视、检查 参与风险评估研究 参与体系的内审 对评估发现
9、问题的处置 对纠正行为的实施进行回顾 参加应急演练与救援 参与安全事故调查1.7.1续表规范要求链接 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回顾 日常事务,包括与相关方沟通安全生产问题 员工有权拒绝工作现场和条件不满足安健环要求的工作。 员工有权拒绝工作现场和条件不满足安健环要求的工作。 企业应建立员工拒绝标准: 标准应确保员工拒绝的事件得到客观调查 在安健环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标准应确保员工拒绝工作不受到惩罚或问责 经评估工作现场和条件满足安健环要求, 员工应返回工作。 员工拒绝事件调查结果应反馈给相关人员。1.7.11.2.2 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的沟通 企业应逐级沟通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 各级、各
10、岗位人员应熟悉并理解自己的职责及其到位标准、权限与义务。 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的修订应书面通知员工。1.9.21.2.3 安全生产责任制回顾 企业应至少每年对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和回顾,对发现的问题、不足按程序进行纠正或更新。 企业应每年或变化发生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适宜性进行评估和回顾,必要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1.5.11.8.291.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目的:确保企业对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依从。规范要求链接1.3.1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需求识别 企业应建立标准,识别、获取、融入、回顾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并确保其依从。 应建立获取法
11、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有效途径。 识别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时应考虑: 国家法律法规 省、部委及地方法规 行业标准与要求 国际惯例 应建立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数据库,并对其版本、类别、适用条款、融入的制度等进行动态管理。1.7.21.3.2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融入 为确保法律的依从性,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应融入企业的制度与标准。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融入时应关注其具体的要求,并确保融入的充分性和操作性。1.5.11.6.11.78.21.3.3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依从 企业应识别不符合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事项并立即予以纠正。 企业应对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依从性进行综合审核和正式评估。9
12、1.3.4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回顾 企业应确保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任何变化得到: 识别 获取 融入 沟通 企业应及时更新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数据库。1.8.29.31.4 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目的: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焦点与方向。规范要求链接1.4.1 目标与指标的设立 企业应基于发展战略目标,依据所需要控制的风险,识别关注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 企业设立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时应关注层次结构、逻辑关系的系统性,内容的充分性和权重的适宜性。 企业在设立目标与指标时应关注以下因素: 上级下达的目标与指标及相关方的要求 持续改进的要求 管理评审结果 绩效评估的结果 风险评估结果 相关方的满意度 同
13、类企业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 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 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应是可测量的;测量可以是定量,也可以是定性可考评、测评。 安全生产目标应体现: 改善安全生产管理的努力和行动 对事故、事件控制的期望 对生产运行指标控制的期望1.5.29.2.31.4.2 目标与指标的实施与监测 企业应制定实现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包括: 目标、指标的层层分解1.5.26.6.49.19.2 续表 规范要求链接 制订完成目标、指标的工作计划 企业应定期对目标、指标和相应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应涵盖: 安全指标。 生产运行技术指标。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1.4.3 目标与指标的回顾 每年对安全生产目标、指
14、标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回顾,并在需要时及时修正或更新。 每年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 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实施过程进行绩效评估。1.5.21.8.29.2.31.5 安全生产会议目的:为企业提供一个反映、讨论和处理安全生产问题的平台。规范要求链接1.5.1 安全生产会议的策划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会议的标准,明确会议的类别、组织与实施要求、处置与跟踪。 安全生产会议类别及召开频率: 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议 根据风险变化的需要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1.3.2 续表 规范要求链接1.5.2 安全
15、生产会议的组织实施 安全生产会议组织与实施应明确: 召开时间与地点 主持人与参会人员 会议目的与议题 会议材料准备要求 会议实施的资源需求 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研究、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的方向与措施。 研究、确定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并评估其完成情况。 确定控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措施与计划。 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监督安全生产风险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进行考核。 安全生产工作会主要内容包括: 对企业上年度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回顾、分析、认可与奖励。 发布企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指标。 公布实现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工作计划。 安全生产分析会主要内容包括: 督促落实年度安全生产措
16、施计划的月度执行情况。 对上月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回顾。 对上月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对影响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风险进行分析。 协调布置月度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 安全生产专题会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企业风险变化和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制定控制计划与实施要求,落实所需的资源。1.21.41.9.29 续表 规范要求链接1.5.3 安全生产会议的跟踪与回顾 会议应形成纪要,明确工作内容及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完成时间;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会议中明确的工作任务进行跟踪监督。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会议的策划、组织、实施、落实情况及会议效果进行回顾,并对发现的不足进行改进。9.31.6 安
17、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目的: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规范要求链接1.6.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企业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三级安全管理网络。1.3.23.1.21.6.2 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与任命 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的数量应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的数量与企业规模和安全管理任务相适应。 生产性车间(工区、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其他车间、班组(工地)设兼职安全员。8.19.1.23.1.2续
18、表 规范要求链接 所有划分的安全区应设置安全区代表- 依据企业风险和管理区域确定安全区代表,一般不少于 1:50 的比率。- 明确安全区代表的责任范围和职责,用平面图或书面的方式指明检查范围并在工作场所展示- 所有员工应知晓安全区代表任命条件及其职责 专业搭配合理,分工明确 最高管理者应按管理范围和区域书面任命下列职位: 安全区代表 内部审核员 事故/事件调查员 法律规定需增加的职位及与风险/影响评估相关的职位 有条件的企业要配备专职医生、职业卫生员、专职护士。 被任命的人员需清楚理解并承诺履行被任命职位的职责与义务。1.6.3 安全管理人员资质 依据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被任命人员应
19、具备相关的技术水平和资格。 被任命的人员应分级参加下列培训: 法律法规要求的各项资质培训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及审核员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估的培训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的培训 安全管理岗位和职责的培训 必要时,应用国际标准来衡量能力水平。8.23.1.21.7 安全生产文件与数据的控制和管理目的: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确保其有效运行并受控。规范要求链接1.7.1 安全生产文件的制定 企业应建立、执行和维护满足安全生产过程所需文件。 建立文件时应考虑下面因素或要求: 法律、法规要求和国家、行业标准 认可的国际标准 风险评估结果 流程管理与控制要求 相关方的要求
20、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外部信息 企业的管理惯例 企业文件产生、使用和控制的效力与效率评估因素: 针对性 合理性 合理性 功能性(如处理速度)。 流转与闭环。 所需的资源。 功能性(如处理速度) 流转与闭环 所需的资源1.2.11.3.12.1.22.4.33.1.31.7.2 安全生产文件的控制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文件识别与控制程序,识别与控制程序应包含下列内容: 主索引表1.3.21.9.23.1.3续表 规范要求链接 文件颁布与执行时间 文件的版本与编号 文件批准 文件的发放控制 文件解释权 文件的变化与废止管理 强制性文件、法律法规要求和外部文件的接收、处理与反馈要求 文件保存要求1.7.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风险 管理体系 XXXX 修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