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目标及其管理方法的演变.docx
《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目标及其管理方法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目标及其管理方法的演变.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目标及其管理方法的演变第一章 绪 论1.1 选题的背景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经历了金融自由化、市场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金融创新浪潮等一系列重大变革。在商业银行领域,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持续下降,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频繁,金融风险不断加剧,同时以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国际间统一监管方式开始逐步实施,种种因素,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更为严峻。若商业银行固守于传统的业务领域和经营模式,则必将难以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如何进一步开拓多样化的业务品种,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同时又提高风险控制水平,成了
2、现代商业银行共同面对的新课题。正是针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方法方面的局限性,金融工程的相关方法应运而生。金融工程是市场追求效率的产物,它本着以问题为导向和不断创新的基本原则,将工程思维引入到金融领域,设计、开发出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手段及相应的策略方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金融业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1。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和特殊企业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上具有高负债、高风险、逐利性等特点,因而必须把对“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三性之间的合理协调与均衡作为日常经营的基本目标。商业银行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围绕着“三性”均衡目标,其经营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
3、。金融工程方法在商业银行的运用是围绕着如何规避风险、创造利润、增强流动性等方面来展开的,金融工程方法是商业银行在新的经营环境里不断追求效率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落后,导致其在管理手段与方法上的落后,存在着业务品种少、经营效率低下、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已加入WTO,面对金融业国内外竞争不断加剧、利率市场化以及混业经营趋势增强的市场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树立风险管理与创新意识,研究并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方法、操作技术等。金融工程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一些有关金融工程方法的研究也主要停留在纯理论层面
4、以及纯技术层面的介绍,较少有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金融工程方法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基于此种背景,本论文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如何运用金融工程方法来实现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目标。尽管目前金融工程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广泛运用尚存在着较多的制约因素和较大的难度,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任何一门先进学科或技术的引进,都必然会经历一个从零星介绍 系统介绍 结合本国国情深入研究 展开广泛应用的过程2。研究金融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现代商业银行中的应用,是对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水平的一种提升,尤其能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对新型金融工具的开发利用,能够促
5、进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通过提高贷款、投资、融资方面的管理技巧及经营效率,能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与服务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1.2 研究的思路与文章结构安排目前,金融工程在国外的应用范围广泛分布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公司财务、甚至个人金融业务(零售)层面。本论文研究的角度是金融工程方法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因此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均衡这个核心原则来展开。文章首先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围绕资金“三性”平衡目标,其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所经历的一系列演变过程,并对促使金融工程方法大量涌现
6、和迅速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由于金融工程是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接下来文章对金融工程的涵义、金融工程建立的金融理论基础、基本实体工具以及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原理与特点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阐述。在前面几章所作铺垫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工程方法与现代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代商业银行的各项具体业务,提出如何利用金融工程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盈利性以及流动性问题。虽然金融工程方法种类繁多,但本文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研究,目的不在于详细介绍各种金融工程方法操作上的细节与技术上的具体实现,而是要把握其脉络,理解其运作思想,掌
7、握各种表面上纷繁复杂的金融工程方法背后所包含的基本原理与实质。在文章的最后部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推行金融工程方法的必要性以及金融工程方法推广应用的现实条件,包括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并提出要分层次、有步骤的引入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的金融工程方法,同时强调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运用金融工程方法要解决好金融资产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微观主体的重塑,创新与监管,人才培养等几个关键问题。在本论文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到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工程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力求对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晰、准确和深刻的阐述。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目标 及其管理方法
8、的演变2.1 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目标商业银行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主体地位。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商业银行历经了300多年的发展史,其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业务范畴较之于最初传统的商业银行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早期的商业银行业务主要是基于真实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活动的短期自偿性贷款。发展到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不仅包括短期和中长期存贷款、票据贴现、同业拆借、债券发行、各种中间业务等,有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还涉及到证券投资、保险以及基金等方面。因此,能够提供广泛金融服务的现代商业银行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金融超市”或“全能银行” 3,见图1.1。储蓄职能信贷职能保险职能经纪职能投资银行职
9、能现代全能商业银行投资职能支付职能信托职能现金管理职能图1.1 现代全能商业银行承担的职能尽管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业务范畴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其作为特殊企业和金融中介的基本性质并没有变。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将利润最大化(效益性)作为日常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又决定了商业银行高负债与高风险的经营特点,必然要求商业银行将保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作为其日常经营的基本前提条件。从理论上来说,要同时实现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最大化是很困难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这三者之间往往存在着此消彼长,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流动性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安全性是实
10、现效益性的基础,追求效益性是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最终目标;而另一方面,流动性和安全性较强的资产,盈利能力往往较差,高收益的资产一般伴随着高风险。这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抉择中经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单纯强调其中的某一个目标都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因此,商业银行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上必须寻求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者之间的统一协调和合理平衡。资金“三性”平衡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具有一定范围的空间来反映,见图1.2。处在W空间的经营点可认为是合理的。具体确定某一个平衡点既不可能也不必要(这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现实情况是相符的),关键是“三性”之间应相互制约,互促发展。在一定的经营范围W内,效益性、安全性、流动
11、性都得到一定的保证,从而使商业银行能处于良性循环的发展之中。一旦经营点偏离了这一空间W,商业银行就需要通过一定的经营管理手段把经营点拉回到空间W内。反映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的空间W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商业银行的W不同,同一商业银行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W也不一定相同,故称动态的“三性”平衡。从长期意义来看,动态的“三性”平衡能保证商业银行取得最大的利润4 。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W空间 图1.2 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的W空间2.2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管理方法的历史演变追求资金的“三性”平衡,这既是商业银行在多年经营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同时又一直是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方面的一个决策难题。围绕着这个
12、难题,商业银行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其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创新。2.2.1 资产管理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前,资产管理理论在西方商业银行管理领域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一个外生变量,银行对它的控制力相对较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在资产方面而不是负债,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对资产的管理来满足流动性需求,保证银行取得利润。这主要是基于当时商业银行负债来源较为固定,业务范围狭窄,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非银行金融机构尚未形成足够市场威胁的背景之下而产生的。在此阶段,银行家们先后推出了真实票据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等几种资产管理理论。在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13、理论的指导下,各中管理方法也应运而生。主要有:(1)资金汇集法资金汇集法最初应用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因为当时银行经历了资金周转不灵的危机后,更加强调经营的安全性。资金集中法的基本做法是:银行将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金池”或称作资金总库,将“资金池”的资金统一视为同质的单一来源,然后在各种资产之间,按流动性的要求进行分配。采用资金集中法,资金分配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首先,安排一级储备,主要包括库存现金、中央银行的存款、同业存款及托收中的现金等项目,这部分分配主要用来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清偿力。其次,建立二级储备,主要由短期国库券、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等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
14、强的证券资产组成。再次,发放各类贷款及投资于盈利性较高的长期有价证券。资金集中法把安全性、流动性置于盈利性之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强调资金分配的先后顺序,但没有明确指出每一部分资产究竟应占多大的比重,没有提供评价流动性的标准;另一方面,仅注重了银行安全方面的需求,没有提供反映和控制盈利性的机制,它忽视了各种不同资金来源具有不同的流动性需求这一事实,从而制约了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实现,而事实上银行真正和长久的安全性是建立在它能否取得足够收益的基础之上的。(2)资产分配法二战后,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创新性活动,资金来源的独特、多变的性质使得的资金集中法中把全部负债作为一种单
15、一同质的资金来源的看法已经不再适用,资产配置法则应运而生。资金配置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决定资产的分配方法和分配比例,建立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的对应关系,为各个相互对应的部分制定相对独立的资产分配政策。活期存款由于法定准备金比率最高、周转速度快,因而主要分配于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用于贷款部分极少,并不能用于去购买长期证券和固定资产投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流动性需求相对较小,故主要用于贷款和投资,极小一部分也可分配于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资本金则主要用于长期贷款、长期证券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等。资产分配法的优点在于它依据负债流动性和周转速度来分配资产,使资产和负债
16、在规模上、结构上保持一致,而且它相对资金集中法减少了多余流动资产的比重,相对增加了对贷款及证券投资的资金分配,从而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把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独立看待,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实践上束缚了银行经营的主动性。2.2.2 负债管理方法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出现了紧张局面,这主要是因为高通货膨胀导致银行资金成本增大,同时迅速成长起来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争夺资金来源导致“脱媒”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西方经济持续繁荣,商业银行面临较强的贷款需求。在这样的双重压力驱使下,商业银行不得不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对资本金、存款及非存款借入等各
17、种资金来源进行适当组合,实施负债管理战略。负债管理理论突破了资产管理的固有观念,注意控制负债成本,注重负债种类的多样化,拓展了通过负债管理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需要的新思路。负债管理理论又经历了存款理论、资金购买理论等发展阶段。有关负债管理的方法主要有:(1)被动负债的管理方法被动负债管理指商业银行组织存款时,顺应存款人的意愿吸收资金,存款的选择由存款人自主决定,并强调存款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基础,必须注意维持其稳定性。被动负债管理方法的重点在于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制定相关营销策略、分析控制筹资成本以及风险估计等。(2)主动负债的管理方法主动负债是指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流动性的大小,主动安排负债的数量和
18、期限结构,以适应资产负债方的各种流动性需求,即通过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金融债券、向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等途径来满足流动性需求。银行对于负债不再是消极被动,而是通过主动地负债,主动地购买外界资金以确保流动性需求。商业银行通常仅在需要时才借入资金,从而避免了大量的流动性储备的闲置。为了绕开当时存款管制条例的限制,借入银行通常采用隐蔽补贴、变相利息和免服务费等实际高于一般存款利息的价格,吸引资金供给者。商业银行借入流动性的主要来源是各种非存款借入,其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包括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财政机构、国际金融机构等。金融产品的销售管理也是负债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把商业银行视为一类生产
19、自己特有的金融产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针对客户的需要,实现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并通过努力推销这些产品,获得银行所需要的资金和相应的效益。当时由美国第一花旗银行率先创新出来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便是一种极受市场欢迎的金融产品,对扩大商业银行资金来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资金购买管理在西方商业银行取得较大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当时高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实际利率很低甚至为负。但商业银行在资金购买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利率风险和资金可得的风险,从而容易导致盈利目标的不稳定和流动性问题的出现。总之,相对于传统的银行业来说,负债管理是对银行界传统的稳健保守作风的挑战,它强调进取,并鼓励不断创新,为后来一系列的金融
20、创新活动以及金融工程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2.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商业银行开始推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领域有着特定的内涵,Joseph F.Sinkey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将其定义为: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方法,即为了达到银行已确定的目标,对银行的各种业务进行协调管理。这一管理过程的实质在于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各账户包括各种资产、负债以及资本金的资金水平、变化和相互之间的组合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资产负债管理综合运用会计模型和经济模型两种分析方法,其关键变量在短期意义上是银行的净收入,长期意义上是银行的市场价值7
21、。资产负债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把资产和负债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利用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而合理的资金运用反过来又能扩大资金的来源,力求使资产与负债达到规模对称、结构对称、偿还期对称。当然这种对称并不是绝对的一一对称,而是在考虑资金流动性的实际需求、资金的盈利性和安全性基础上的一种资金优化配置方式。正因为实际经营中资金三性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关系,因此最佳的结合只能是三性之间互相补偿来达到一定的均衡。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者存在着共同的特性,即效用。银行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三者不同组合的选择分析,来实现银行经营总效用的最大化,这就是目标替代原则与互补原则的基本内涵,也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另
22、外,商业银行在筹集或分配资金时,要进行合理的分散,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即所谓的资金分散化原则。常用的方法有:(1) 差额管理法差额管理法又称为敏感性缺口管理法。指商业银行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缺口,从而保证商业银行收益的稳定增长。利率敏感性缺口指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后的差额。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重点是银行的短期净利息收入。缺口为正,利率上升时,净利息收入增加;缺口为负,利率下降时,净利息收入也增加;只有缺口的符号与利率变化量的符号相反时,银行净利息收入变化量为负。这为商业银行在预测利率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协调、控制资产负债表中的各个项目
23、,利用敏感性缺口来增加利润提供了机会,同时银行也必须承担相应的利率风险。如果商业银行只是为了使资金不承担利率变化的风险,可将利率缺口调整得比较小或接近于零,这是一种保守型的缺口管理方法。积极的缺口管理方法是指银行根据自己对利率变化的预期,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争取获得更大的净利息收入,但同时也承担更大的风险。(2) 比例管理法比例管理法是西方商业银行于20世纪80年代采用的一种资产负债协调管理方法。为了实现商业银行短期的和长期的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目标,保持银行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做到兼顾资金的效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指导、评价和管理银行的资产和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资金 平衡 目标 及其 管理 方法 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