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消化与吸收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消化与吸收 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消化与吸收,慢慢咀嚼馒头,为什么会感觉到有点甜呢?,食物进入消化道,会有哪些变化呢?,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肝脏,胰腺,唾液腺,胃腺,肠腺,消化腺,小肠,一.消化系统,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消化系统 组 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唾液(含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口腔,胃液(含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胃,胆汁(无),小肠,肠液(含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小肠,胰液(含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小肠,(一) 糖类的消化淀粉探究 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 慢慢咀嚼馒头,为什么会感觉到
2、有点甜呢?,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提示: 1. 设计一组实验,有的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的只探究唾液的作用,有的既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探究唾液的作用。 2. 注意唾液的收集方法。 3. 口腔的温度大概是37。 4. 淀粉是没有甜味的,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是有甜味的。 5. 淀粉遇碘变蓝,但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馒头碎屑唾液(搅拌),馒头碎屑清水(搅拌),馒头块状唾液(不搅拌),试管里发生了什么变化?,(1),(2),(3),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 510分后,取出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试管中颜色 的变化,为什么是37摄氏度?,37摄氏度接
3、近人的口腔温度是酶催化所需的最适宜温度.,馒头碎屑唾液(搅拌),馒头碎屑清水(搅拌),馒头块状唾液(不搅拌),(1),(2),(3),结果:,不变蓝,变蓝,馒头块边缘变蓝,1号管不变蓝,2号管变蓝,3管内颜色,比2管浅。,通过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通过搅拌、加清水(无酶),馒头中的淀粉基本没有分解,未切碎、无搅拌、加唾液,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分解,牙齿对馒头进行咀嚼使馒头变碎,舌头进行搅拌使馒头碎屑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进行充分的混合,唾液就使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了麦芽糖,所以我们吃到馒头感到甜,馒头为什么变甜了?,.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
4、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充分转变成麦芽糖,肝脏,胰腺,唾液腺,胃腺,肠腺,消化腺,唾液(含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胃液(含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含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胆汁(不含消化酶,可以物理性消化脂肪),小肠,消化液(消化酶),(二)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唾液可初步消化淀粉,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胆汁可初步消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5、糖类:以淀粉为例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不需消化,直接吸收,口腔,大肠,食道,小肠,胃,解读曲线图技能训练,淀粉,脂肪,课堂练习(一):,1.图中_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2.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答: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3.D(小肠)中含有_、_ 、_等消化液。,Y,胆汁,胰液,肠液,变蓝,不变蓝,变蓝,不变蓝,变蓝,1.经常酗酒的人,受到最直接伤害的消化器官是()A.胃B.小肠 C.口腔D.大肠2.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 A.肠液B.胰液C.胃液D.唾液3.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 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A.唾液、胆汁、胃液B.胆汁、肠液、胰液C.胃液、肠液、唾液D.胰液、肠液、唾液,课堂练习:,A,C,B,4张立同学中午放学,买了一根油条吃,油条在张立的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产物是()。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d.脂肪酸e.无机盐f.维生素g.水A.b、d、f B.a、c、d C.b、e、gD.a、c、,B,6、下列不属于小肠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B、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C、小肠壁上散生着许多肠腺,D、小肠绒毛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