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
《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一、在国国民经济地位逐渐增强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行业变化将影响到纺织、服装等许多基础行业原材料供需和价格走势。中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优势地位也主要得益于化学纤维产品在产量和质量上的领先。化学纤维行业工业生产总值所占GDP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4年1.29提高到2006年的1.49,2007年更是上升到1.64。未来,随着我国整体宏观经济的提高及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的行业地位将会稳步提升。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及占GDP比重变化二、化学纤维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一)行业供给稳定 合成纤维
2、占有优势化学纤维行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2004年化学纤维产品产量供给增长速度都保持在10%以上。化学纤维产量在2004年仅有1424万吨,但是2007年前11个月就达到了2180万吨。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4-2007年化学纤维产量及增长速度变化化学纤维行业的主要子行业是纤维素原料及纤维制造业及合成纤维制造业,前者的主要产品为粘胶纤维,后者的主要产品是以涤纶、锦纶为代表的合成纤维产品。从产品产量上看,由于粘胶纤维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所以产量较少,而合成纤维以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由于化工合成技术的成熟,合成纤维产量在化学纤维产品中占据主要地位。近年来,两种主要子行业产品产量都在快
3、速提高,粘胶纤维产量从2004年的96万吨提高到2007年11个月生产142万吨,而合成纤维产量在2004年仅有1313万吨,但是2007年前11个月就超过了2000万吨。从主要产品增速上看,粘胶纤维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影响,上升速度明显,2007年更是达到了28.10,反观合成纤维行业,产品产量增速有所波动,增速基本处于10-20之间。不过,由于二者产量差距过于悬殊,合成纤维产品产量的绝对优势地位仍然无法撼动。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产量及增长速度变化(二)行业需求扩大 天然纤维比重上升近四年来,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的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全行业销售收入从2
4、004年的1885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3107亿元。而2007年前11个月就达到了3612亿元。从增长速度上看,销售收入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即使2006年行业处于发展谷底阶段,销售收入仍然有22的增速。2007年行业销售收入增速恢复到26.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同时,化学纤维行业需求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合成纤维产品占据我国市场绝大部分,整体销售额占到全行业的86-90。而纤维素原料纤维行业的销售额仅占到化学纤维产品的10-15。化学纤维产品的需求结构主要受到材料价格、材料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预计未来消费者将逐渐认识到天然纤维素原料纤
5、维的绿色环保性能,市场规模将快速提高。但是同时,相对较高的价格水平也会限制天然纤维素原料纤维扩张速度。因此,总的趋势是:天然纤维素原料纤维比重逐渐提高,但是提高幅度逐步趋缓。2004-2007年11月各子行业销售收入比重变化子行业200420052006200711纤维素原料及纤维制造业13.09 11.50 10.90 12.49 合成纤维制造业86.91 88.50 89.10 87.5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原料进口依存度较高 退税显著降低产品出口化学纤维行业进口量主要集中在一些国内技术难以实现的高档产品和主要的原料上。特别是在化学纤维原料方面,我国化纤原料的进口量已达总需求量的2
6、/3,进口依存度水平很高。从下表可以看出,人造纤维原料出口仅有40000多吨,出口额也不过是4214万美元,但是进口高达62万吨多,进口总额达到53490万美元。其中,进口比重较高的是棉短绒和人纤木浆。而在合成纤维原料进口方面,进口量达到了5055089吨,进口额达到了758814万美元。其中,比重较高的则是未梳含脂羊毛、未梳棉花和对二甲苯。2007年1-11月人造纤维原料进出口统计商品名称出口进口数量(吨)金额(万美元)数量(吨)金额(万美元)棉短绒645.6 71.4 115035.7 4005.7 棉短绒纸浆56225.6 5892.5 5844.8 457.4 其中人纤用39357.9
7、 4124.8 4091.4 320.2 人纤木浆24.8 2.3 475993.7 47419.9 其它纤维状纤维素化学浆181.0 16.0 31228.4 1744.8 总计40209.3 4214.4 626349.1 53490.6 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7年1-11月合成纤维初级原料进出口统计商品名称出口进口数量(吨)金额(万美元)数量(吨)金额(万美元)桑蚕丝11842.8 29144.4 389.9 293.4 榨蚕丝743.7 1825.3 0.0 0.0 未梳含脂羊毛601.1 68.3 237696.7 148383.8 未梳棉花19395.8 2998.2
8、 2136552.2 297842.8 对二甲苯226504.6 25269.0 2634404.4 303400.0 混二甲苯96.3 14.5 6711.9 558.1 聚乙烯醇27771.6 4765.8 39334.4 8336.2 总计286955.9 64085.5 5055089.5 758814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自2007年7 月1 日起,粘胶纤维及其制品共计12 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1下调到5,对行业出口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将影响纤维制品的直接出口,其中对粘胶长丝的出口影响较大,因为目前出口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另一方面,将影响纤维产品的内销市场
9、,加大国内供应压力,进而影响到长丝短纤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在长丝需求低迷、成本上涨已经使有关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同时盈利空间再次受到挤压。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6-2007年粘胶长丝出口量及出口额变化(四)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结构矛盾长期存在总的来看,我国化纤行业供需基本平衡,产销率水平基本稳定在90以上。生产的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全年只有3、4两个月份的产量小于销量,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整体看,我国化纤行业的供需平衡趋势短期内不会打破,产销率水平将保持在90-98左右。不过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仍将保持着差别纤维产品供不应求、常规纤维产品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来源:中
10、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7年我国化纤行业产销量及产销率变化(五)行业需求强劲 价格持续上涨2007年化纤纤维产品价格和2006年相比明显上升。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7年我国粘胶纤维价格变化产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来自于国内需求的旺盛,国内消费需求持续升温、消费增速逐月加快,10 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3 亿元,同比增长18.1,创下1997 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月度增速,月度增速11 年来首次超过18%。前10 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90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2.6%。纺织消费的增加,直接拉动纤维需求的增长,如粘胶短纤在棉纺织
11、原料中的占比在纺纱总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依然有所提高。三、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一)三费比重降低总的来看,2004-2005年,化学纤维行业的三费增速明显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水平。不过2006年以来,随着化学纤维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效益复苏,行业的三费的增速也大大加快了,甚至有些费用已经超过了销售收入的增速。2007年管理费用增速达到了36,大大高于销售收入26的增速,而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也超过了20以上,和销售收入增速比较接近。由于这两年行业效益复苏很大程度得益于产品价格的上涨,因此导致企业扩张过快,这也是导致化学纤维行业三费水平提高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也迫使企业提高了销售费用和
12、财务费用。不过从长期看管理费用增长过快很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竞争将从扩张转移到提高自身效率,控制自身成本。因此,未来三费水平的增速很可能趋缓。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三费增速变化从三费占到销售收入比重来看,虽然2007年三费比重略高于2006年,但是从2004年以来的趋势观察,行业三费所占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不过三费比重接近销售收入的5,而产品利润率水平也不过只有3.84,说明行业内企业未来在控制费用支出,降低企业管理成本、营销成本方面还要有所提高。信贷部门对于化学纤维行业企业放贷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三费支出所表征的企业
13、成本控制能力进行重点考察,有意识将贷款比例向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企业倾斜。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三费所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二)行业整机经济运行良好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财务指标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2004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8.57 6.58 7.01 8.77 销售利润率()3.84 2.13 1.94 3.34 资产报酬率()6.74 4.36 3.75 4.80 偿债能力负债率()60.03 59.51 60.01 59.55 亏损面()17.24 19.30 22.50 20.99 利息保障倍数(倍)3.37 2.36 2.22
14、2.97 发展能力应收账款增长率()25.79 16.54 26.13 6.28 利润总额增长率()109.27 41.56 -20.30 16.06 资产增长率()17.58 11.59 11.82 20.97 销售收入增长率()26.30 22.47 27.0432.89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次)19.82 21.15 19.94 20.72 产成品周转率(次)18.24 23.00 19.55 15.13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2.84 2.83 2.64 2.6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7年前11月,化学纤维行业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均是2004-2007年四年来的最高水平。销售利
15、润率达到3.84,资产报酬率也达到了6.74,销售毛利率也比2005和2006两年有了明显提高,达到8.57,仅仅略低于2004年的8.77。化学纤维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充分反应了行业已经从2005年的低谷逐步开始强劲的反弹。同时利润率的持续改善也说明了这次行业的反弹并不是简单依靠粗放式的数量增长,而是充分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增加了利润水平,从开源的角度提高了行业的盈利能力。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不变,在60左右。但是亏损面情况相比前两年已经明显好转。2007年前11个月的化学纤维行业亏损面仅有17.24,比上一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利息保障倍数则比2
16、006年提高了整整一个百分点,达到了3.37倍。表明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也带动了行业整体偿债能力的改善。化学纤维企业偿债能力有所进步也降低了行业的经营风险。未来偿债能力进一步提高后可以考虑逐步增加企业财务杠杆的利用水平。从发展能力看,2007年的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前几年相比变化不明显,但是利润总额增长能力却是大大高于2004-2006这三年的。这也反应了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主要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整体竞争力的提高。而受到行业发展复苏的鼓舞,行业投资速度加大也使得化学纤维行业资产增长速度也摆脱了2005、2006两年的缓慢态势,达到三年来的最高的17.58。不过,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行业投
17、资增速有可能趋缓,未来资产增长速度有可能减慢。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发展能力中应收帐款增长速度较快,一方面说明行业发展步伐加快,市场扩张速度良好。但是同时也反应了企业为了快速占领市场而采取了一些较为宽松的赊销政策,这将有可能提高企业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增加流通领域成本,进而对企业乃至全行业的盈利和发展水平带来负面影响。07年,行业的总体运营能力有所下降。应收账款、产成品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和上一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也是导致企业三费水平控制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行业营运效率下降短期内对行业影响并不明显,但是长期看流动资金量降低、运转效率下降将会对行业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三)平均生产率水平
18、大幅上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平均生产率变化水平化学纤维行业平均生产水平表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这主要和化学纤维市场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密切相关。随着规模扩大,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行业的规模效益凸现,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人均生产效率提高。2004年时,人均销售收入和人均利润分别为分别为48.75万元/人和1.63万元/人,到2007年,分别达到了88.39万元/人和3.40万元/人,基本上两组数据均增加了接近一倍。四、子行业对比分析与预测(一)规模指标比重变化资产收入利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化纤行业子行业规模比重分析化学纤维行业的子行业较少,主要分为两大类子行业。一个是纤
19、维素原料及纤维制造业,另一个是合成纤维制造业。由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资源相对较少,而现代化工合成技术日益成熟。因此,总体看,受到原料供给的影响,纤维素原料制造业的比重相对较低,而合成纤维行业的比重较高。具体从资产、收入和利润三项指标看,纤维素原料制造业的资产比重稳定在16-18,而合成纤维行业资产比重约为82-84;在收入比重方面,合成纤维行业的比重更大,约为87-90,而纤维素原料制造业仅占10;但是,由于纤维素原料的稀缺性,导致纤维素纤维产品的利润率水平更高,因此两个子行业的利润比重差异并不像资产和收入比重那样明显,纤维素纤维制造业的利润约占到三分之一,而合成纤维行业的收入尽管占到90,但
20、是利润仅占全行业的三分之二。(二)行业利率润对比2006年以来纤维素原料纤维行业附加值水平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产品利润率水平更是达到4年来最高的9.97。而合成纤维行业2005和2006两年行业的利润率水平仅为1.5左右。尽管进入2007年后行业呈现复苏态势,但是利润率水平仍然不过仅有2.97。不到3的行业利润率水平大大低于纤维素原料制造业接近10的利润率水平。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化纤行业子行业利润率对比分析五、化纤行业风险分析与提示GDP增长迅速,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但是高通胀压力有可能吞噬行业利润,影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目前采取稳健的财务政策加上紧缩的货币政策的调控政策将会加大企
21、业的融资成本和扩张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小规模未上市企业成本上升,发展能力受到限制,但是可以有效抑制通胀带来的经济过热风险和原材料采购风险。人民币升值虽然可以减少技术引进、设备采购等成本,有助于企业提升整体实力。但是人民币升值也对企业利润会有较大冲击,直接影响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产业政策以扶持为主,通过产业规划和行业集中等方式有效降低化纤行业的经营风险,不过对于技术落后、产品单一的中小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和经营风险。产业政策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短期内将会直接影响到行业整体供需平衡和成本传导力度。当然,行业最主要的的风险仍来自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供应的不稳定性。原材料价格将直
22、接影响到行业供需、规模、效益,为行业运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个对于行业发展带来较高风险的则是市场产品结构矛盾,常规纤维产能过剩,差别化纤维供不应求的现状若不通过发展新型纤维技术开发项目而及时有效的得到改善,则将大大加大市场竞争所带来的风险。六、行业授信策略建议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随着国家化纤行业“十一五”规划指导意见的出台,国家对自主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以及产业技术升级趋势都将加大加快。这为化学纤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行业复苏态势持续保持。对于化纤行业的授信应当以产品升级、高新技术开发项目和产业链延伸项目为主。化学纤维制造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纤维 行业 总体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