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资料课件.ppt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资料课件.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政治教研室,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的基础和本质,认识的 运动过程,真理与 价值,本质论,过程论,目的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本章的逻辑结构,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方法论,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本章的重点,1、认识的基础本质和规律2、真理的客观性与辩证性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5、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6、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本章学习的理论前提:第一,作为人的认识对象的世
2、界是客观存在的;第二,客观存在的认识对象是可以进行分析的;第三,人是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认识客观世界的。,宇宙群星,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入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康德,本章的难点,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2、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3、真理客观性及其绝对性和相对性4、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5、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含义与关系,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第二节:真理和价值第三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认识的基础,二、认识的本质,三、认识的规律,第一节,案例:
3、莫泊桑挨踢,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要在他写的一部小说里,细腻地描写一个人被脚踢过之后的感觉。但他一辈子还没挨过拳打脚踢,即没这种体验,在写作时必然遇到困难。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找人踢我一顿。他信步来到一条大街上,对一个乞丐说:“先生,请你踢我几脚好吗?”那乞丐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确实明白了莫泊桑的用意后,以为他是个神经病,理都没理,就走开了。莫泊桑一见当时街上没别的人,正是找感觉的好机会,那里肯放过他。急忙从口袋里掏出钱,追上去给他,说道:“老兄,用力踢吧。” 老乞丐抓起钱来以后,会心地笑了笑,照莫泊桑的屁股就是一脚。莫泊桑疼得不得了,忍着痛揉着屁股就往回跑,挨踢的滋味了然于心,他马上
4、抚笔临纸,继续写作。,莫泊桑找挨踢的感觉可以说明一个哲学道理: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出发的。那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如何呢? 我们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就整个人类的知识,就知识总体的源泉而说的,都来源于实践。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并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事实践。因为宇宙之大,事物之多,是无限的;而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以及能接触的事物和实践的范围,则是有限的。因而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一样,都是很重要的。 但是,强调每个人接受间接经验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承认认识有两个来源。因为,第一,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为直接经验,所以,间接经验仍是来自于实践,只不过是别人的实践,不是自己的实践而已。第二,学
5、习别人的经验,学习书本知识,要同自己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用直接经验加以考证,并亲自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莫泊桑找挨踢的感觉就是这个道理,陆游也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这个道理。第三,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中包含的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因此说,归根到底,还是只有实践才是认识的来源,是实践出真知。,获得认识的两条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指人们亲身在实践中得到的认识或知识间接经验:指别人或前人在实践中得到的认识或知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相对而言的。在我为间接经验的东西,在前人、在他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就知识的总体而言
6、,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因此,我们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又要认真看书学习掌握间接经验。两者不可偏废。,假如我比别人望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 顿,辨析题:既然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就不用学习书本知识,而应该事事都亲身实践。,(),认识来自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流),直接经验:实践(源),思考:青年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一,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书本知识第二,才能对所学的书本知识进行验证第三,才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他的技术全面,精通医道,尤于外科,曾发明全身“麻沸散”用于剖腹开背、切除胃
7、肠等大手术。特别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仍谦虚好学。华佗拜师学艺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 一次,华佗给一个年轻人看病,经望、闻、切脉后,认为患者得了头风病。可是一时又拿不出治疗此病的药方,急得束手无策,病人也很失望。后来,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医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华佗听后很是惭愧,便打听到老中医的住处,决心去拜师学艺。但华佗当时名噪四方,恐老医生不肯收他为徒,于是改名换姓,来到老中医门下,恳求学医。老人见他心诚,就收下了他。从此,华佗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终于获得了治头风病的绝技。当华佗满师归来时,这个老中医才明白眼前这个徒弟就是名医华佗,他一把拉住华佗的手说;“华佗啊,你已是名扬四海,为何
8、还要到我这里受苦?”华佗把来意告诉了老人,并说“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人各有所长,我不懂的地方就应该向您学习。”,华佗拜师,不耻下问的故事说明了既要参加实践又要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直接经验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上有限的,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是十分丰富的,所以也应该好好学习间接经验。,戴嵩的故事唐代有一位大画家叫戴嵩,是个画牛的高手,专心画牛,名气很大,他有一幅著名的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历代被视为珍品收藏。后来此画流至四川杜处士之手,他对这幅画,可以用“惜之如命”四个字形容,每天都取出赏玩。他用名贵的白
9、玉做为这幅画的画轴,还将画装在一个考究的锦囊里。有一天,有个牧童路过杜家,见画后拍着巴掌大笑不已。杜处士心想,这样一幅名画,一个小牧童又能看出什么毛病?便问他为什么发笑。牧童说:“两条牛打架,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紧紧夹在屁股里的;可是画中的牛尾巴竟还悠悠摇晃,岂不令人发笑?”,思考:1、堂堂唐朝一代名画家戴嵩,为什么在画斗牛图的时候出现如此常识性的错误?而小牧童却能一针见底地指出错误?说明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作用的过程。,主体: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10、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和方法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的结构,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主体,主体是具有一定认识能力并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三方面的特征,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上图:关于主体认知模式的思考,这是什么?,不同人的不同解答体现了认识主体的差异性,第二,中介,中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媒介,标志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能力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方式,包括工具系统和操作工具的方法系统。,哲学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其他方法,方法系统,工具系统,第三,客体,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制约
11、性,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第四,目的,目的是主客体之间发生关系的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主体,中介,客体,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认识关系:认识和被认识,主体客体化过程,客体主体化过程,(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第一,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第二,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行动;第三,通过反馈调节实践活动。,飞机模型,飞机制造,飞机升空,失事改进,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决定认识的,需要,可能,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天文学的出现原始社会末期的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
12、,在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的生产实践中,了解了季节变换、气候变化以及昼夜交替的规律,从中逐渐出现了天文学。例如:热带阿拉伯人,由于白天天气炎热,只能在夜间放牧,这样的生产活动就需要掌握月亮明晦盈亏的变化规律,因而积累了大量月亮运动的知识,并且发明了太阴历古代埃及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从天上找到了洪水和雨季的征兆,即洪水和雨季到来的两个月之前,天狼星在每天日出时候出现在地平线上,由此,逐渐产生了古代埃及的天文学。,古代社会,19世纪初,在美国东北部有个属于印第安人的易洛魁人部落,还过着几万年前原始人的生活。 在1847年,一位29岁的美国学者竟然被易洛魁人收为养子,成了他们部落中的一员。他就是卓越的民族
13、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摩尔根在童年时代,就熟悉家乡附近的易洛魁人的风俗习惯。大学毕业后,他当了律师,因为常常为印第安人作辩护,得到了他们的尊敬和信任。从这以后,摩尔根就开始了对原始社会的研究。他怀着对易洛魁人深厚的感情,投身到易洛魁人的“古代社会”中,和他们一起生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经过40年的辛勤劳动和认真研究,摩尔根在1877年完成了古代社会这部名著。,(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人眼观察:微尘级,光学显微镜:细胞
14、级,电子显微镜:原子以下级,()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思考:认识来自于天赋观念、感性经验、外部世界、书本还是实践?,李时珍本草纲目,余秋雨文化苦旅,邓小平邓小平文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看规律是否可被实践结果复制出来,看是否实践结果大量重复出现,看是否在实践结果中遇到反例。,3、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改革开放论,、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的本质,1、唯物主义和唯心
15、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物,感觉思想,唯物主义反映论,唯心主义先验论,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将实践观和辩证法引入了认识论,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消极反映论的缺陷。,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刺激感应性的被动反映,未能将实践观和辩证法法引入认识论,例如洛克的白板说。,(1)机械唯物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洛克的白板说,洛克认为,能力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得的。他假定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上面原本没有任何标记,后来,通过经验在上面印上了印痕,形成了观念和知识。这就是“白板说”。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并没有构成简单观念的能
16、力,完全是由于外部事物的作用或通过反省而被动产生的。“这正如一面镜子不能拒绝,不能改变,不能涂抹它面前各种物象在它以内所印的各种影象或观念似的。我们周围的事物既然以各种方面来刺激我们的感官,所以心便不能不接受那些印象,便不能不知觉那些印象所引起的观念。” 这就是否认人在认识中的主动地位。,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主体认识的对象,(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能动性体现,分析和选择运用和组合建构和虚拟,摹写性,创造性,性状
17、和关系本质和规律,水稻基因图发表与超级杂交水稻,(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以实践为基础形成了主客体的认识和实践关系,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实践,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A.什么是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1)从实践到认识,金黄的水稻,B. 什么是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水稻是人类的一种食物源,(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交织和相互渗透,统一的基础是
18、实践。,D、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条件和启示,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第二,理性思考,由表及里。,农业大学生要把科研做在乡间地头,A.必要性,第一,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第二,实践本身的要求。,(2) 从认识到实践,B. 可能性,规律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被复制出来,转化为物质性结果。,神六发射,V179公里秒,第一,理论结合实践第二,通过中介环节第三,群众掌握理论第四,运用正确方法,C. 条件性,实践,认识,实践,第一次能动飞跃: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前提和基础),第二次能动飞跃: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目的和归宿),(3)认识过程两次能动飞跃的关系,2、认识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意识,认知情感意志,逻
19、辑因素 非逻辑因素,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认识中的两种因素,()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一,选择认知对象;第二,规范处理信息;第三,形成理论解释;第四,进行合理预见;第五,指导人的知行。,盲从与无序,理性与有序,()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万马奔腾,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发、驱动、控制等方面的作用。,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内容,A. 人类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人脑,基因,社会,海啸,太空,B.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20、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牛顿力学和玻尔的量子力学,C.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实践论,认识运动基本规律的启示,第一,深入实践 第二,善抓本质第三,系统思考 第四,终身学习,问题:认识和实践的目的何在?,第一,追求真理;第二,创造价值。,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
21、、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第二节,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1、真理的含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2、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客观性的体现第一,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第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真理的客观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2)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3)真理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
22、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多元视角,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真理的辩证性,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来说,真理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1)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2)真理的绝对性,第一,真理有客观内容;第二,人类能认识无限世界。,浩瀚宇宙与黑洞理论,真理的绝对性,a2+b2=c2,任何真理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任何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认识 世界 改造 资料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