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正) 完整课件.pptx
《通假字(正) 完整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假字(正) 完整课件.ppt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篇,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考纲解读 全国卷考试说明在“古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考情透析 虽然近三年全国卷高考没有单独设题考查这三个考点,但这三个考点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还有这三个考点一直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因此复习时也不容忽视。,考点一理解常见文
2、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指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具体的考查范围包括: (1)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 (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40个常用实词; (3)重要文化常识中的实词。 所谓“在文中”,即指语境。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的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从词性上看主要是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 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3、通假字和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等几个知识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通假字,1、含义: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相干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 例如: 御六气之辩 “辩”是借字,“变”是本字。 2、注意: (1)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能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 (2) 由于历史音变,有些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相差甚远。 (3)通假字是单方面的,单向的,不能理解为双向相通。,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一、音同形不同,意义
4、毫不相干。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上。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 畔”通“叛”,背叛。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违背。,二、音同形近(多采用通假字的声旁) 1、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反”通“返”,返回。 2、 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酒杯。 3、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 取 ”通“娶”,娶妻。 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冥 ”通“溟”,海。,三、读音相近有几种情况:(一)、音节相同,声调不同。 1、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二)、 声母相同。 1、河曲智叟亡以应。 2、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朝鲜杀汉
5、使者,即时诛灭。(三)、韵母相同。 1、举酒属客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图穷而匕首见。,(一)、音节相同,声调不同。“匪”通“非”。“有”通“又”(二)、 声母相同。“亡”通“无”。“县”通“悬”(三)、韵母相同。“属”通“嘱”“景”通“影”“见”通“现”,精要点拨 : 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对于通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 这两个条件为: 通假字自身特点, a.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 b.字形相似; 语境条件,在具体句子中,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考虑是否出现了通假现象。 但是需要注
6、意不要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积累。,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共其乏困 3、夫晋,何厌之有4、若不阙奏,将焉取之5、秦伯说,与郑人盟6、失其所与,不知,1、(“也”通“矣“,语气词,了)2、(“共”通“供”,供给)3、(“厌”通“餍”,满足)4(“阙”通“缺”,侵损,削减)5、(“说”通“悦”,高兴)6、(“知”通“智”,明智),离骚1、偭规矩而改错。2、忳郁邑余侘傺兮。3、何方圜之能周兮。4、延伫乎吾将反。5、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骚40、(错, 通“措”,措施。)41、(郁邑, 通郁悒”,忧愁。42、(圜,通“圆”)43、(反,通“返”)44、(离
7、,通“罹”,遭受),过秦论1、合从缔交从,3、陈利兵而谁何4、始皇既没没5、而倔起阡陌之中 6、赢粮而景从景,73、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75、何,通“呵”,呵问76、没,通“殁”,死。77、倔,通“崛”,崛起,兴起。 78、景,通“影”,影子。,【针对训练】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秦王还柱而走 “ 还”通“环”,环绕;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3)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假字正 完整课件 通假 完整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