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工程管理制度.docx
《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工程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工程管理制度.docx(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博州穆勒四通2万千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工程 管理制度目 录技术管理制度1施工技术责任制度2施工技术交底制度3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6施工图会审制度7技术培训管理制度7技术检验制度9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管理制度9物资管理制度11物资管理制度11材料进场检验制度13质量管理制度15工程质量管理制度15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18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制度19考勤管理制度20成品保护管理制度21质量责任制度24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制度27务用工管理制度29质量奖惩制度30安全管理制度33安全生产责任制33安全施工教育培训制度39安全施工检查制度4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41安全文档收发制度43安全生产例会及施工日
2、志制度44安全工作票制度44“两票三制”管理制度45安全工作制度46安全奖惩制度47安全施工设施管理制度47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48站班交底制度49安全监护制度50交接检查制度50脚手架搭设安全管理制度51防火防汛管理制度52机械设备、材料、工器具管理制度53备品、备件管理制度5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54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制度55劳务队伍安全管理制度55女职工特殊保护管理制度57安全技术措施编审及交底制度58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59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61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62劳务队伍安全管理实施细则63劳务人员管理制度6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制度64职业安全健康制度65
3、卫生监督管理制度65生活健康监督管理制度66加班加点控制制度67办公室安全环境管理制度68季节施工安全管理制度69治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69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70施工现场安全标志、标语管理制度71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71信息管理办法73计量器具管理制度7592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责任制度1总则1.1为贯彻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建立项目部强有力的技术管理指挥系统,明确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加强技术管理,特制定施工技术责任制度。1.2根据工程的要求,设置三级技术负责人,建立三级技术责任制,实行技术工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2.1项目部设项目总工程师;1.2.2项目部设专责工程师:1.2.3班(
4、组)设项目负责技术员 (或项目负责工程师) ,各级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和可能设立副职1-2人,协助正职进行工作,在分担工作范围内行使职权。1.3项目总工程师、项目专责工程师和项目负责技术员为技术行政职务,系同级行政领导成员,受各级行政领导正职领导,全面负责技术工作,一切重大技术问题都应由该级技术负责人决定。各级技术负责人受上级技术负责人领导。1.4各级技术负责人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政策、法令和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熟悉和执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组织广大技术人员做好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1.5各级技术负责人应参加讨论决定本单位技术员的调动、使用、考核、晋级、奖惩、和人员配备等事项
5、, 提出负责意见。2各级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职责2.1项目总工程师的技术职责:2.1.1项目总工程师为技术行政职务,系同级行政领导成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在施工技术上负全部责任,接受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使用、晋级、奖惩、调动以及技术管理职能机构的设置、人员定员及配备,项目总工程师应参加讨论决定。2.1.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施工技术政策和上级颁发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2.1.3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和指导工作,要努力学习技术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认真负责,深入实际,总结工人群众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2.1.4负责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主持技术会议,审定重要
6、的技术结论,签署技术文件。2.1.5参加工程选址,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审查。组织施工图纸的预审,对预审中提出的问题,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提交有关单位加以解决。2.1.6领导和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编制中的重大方案亲自主持讨论并作出决定。2.2项目专责工程师的技术职责:2.2.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施工技术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根据本工程难点设置质量关键控制点。2.2.2负责编制补充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文明施工技术措施及实施细则,并对主要特殊施工及重大跨越施工提出施工技术方案,报请项目总工程师审批。2.2.3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实施,确
7、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2.2.4对本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实施监督检查,负责本工程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编制,并在施工现场负责其贯彻执行。2.2.5预测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并制定预防措施;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和统计工作: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意见。2.2.6负责质量的记录整理,收集和归档,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控制。2.3项目负责技术人员(或项目负责工程师)的技术职责:2.3.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合理组织本施工队的施工技术力量,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队的生产任务;2.3.2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制度,确保工程质量;2.3.3全面负责本施工队的质量管理工作,坚持文明施
8、工:2.3.4负责工程质量记录的整理、收集,并做好工程资料卡片的填写。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1 施工技术交底是所有施工项目在开工前,首先应进行的一项工作,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规模,建设意义,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节约措施等,做到心中有底,同时是管理层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一切未经技术交底的工程项目,严禁开工。2技术交底的各级职责与要求:2.1 技术交底由班组技术员负责进行,主要交清: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关键所在和注意事项,以及协作配合方面的问题,对于保证质量,防止事故,增产节约的措施和要求要交清楚,接受交底的施工人员要作到领会、吃
9、透,能够贯彻执行。2.2 一般分项、分部工程的技术交底由分承包方的技术员进行,单位工程或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由分承包方的技术负责人员进行,重要工程、特殊危险和“三新”工程的技术交底由项目部专职技术负责人进行,多专业、多系统的工程和“高、新、尖、重”的重要工程的技术交底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或专业付总工程师)负责进行。2.3 重要的技术交底,全体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地进行交底,要避免层层交底,愈交愈少的现象,要防止走形式走过场,马马虎虎草率从事,不负责的现象。2.4 施工人员应按交底要求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如有必要更改时,应取得交底人同意后方可施工。技术交底人、技术员、工
10、程科、项目部等有关技术人员如发现施工人员不按交底要求施工,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时,应立即劝止,劝止无效时有权停止其施工,同时上报项目部。2.5 发生质量、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时,事故原因若属于技术交底错误,由交底人员负责;属于违反交底要求的事故,由施工负责人或施工人员负责。3技术交底的内容3.1 项目部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之前,依据设计文件、设备厂家说明书、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资料制定技术交底提纲,进行交底。3.1.1 内容一般包括:3.1.2 工程内容和施工范围;3.1.3 工程特点和设计范围;3.1.4 总平面布置,能源供应;3.1.5 综合进度和配合要求;3.1.6 主要质量标准
11、和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3.1.7 施工顺序和主要施工方案;3.1.8 保证施工安全的主要措施;3.1.9 主要物资供应要求;3.1.10 采用的重大技术革新项目及科研项目;3.1.10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3.2 施工单位技术交底:按照已批准的施工专业设计,施工手册和项目部技术交底内容拟定技术交底提纲,内容一般包括:3.2.1 项目部技术交底中属于本施工内容的部分;3.2.2 工程范围和施工进度要求;3.2.3 主要操作方法和安全质量措施;3.2.4 主要设计变更和设备、材料代用情况;3.2.5 主要施工图纸的解释;3.2.6 经批准的重大施工作业指导书;3.2.7 质量评级和标准;3.2.8
12、施工人员资格审核;3.2.9 应作好的技术内容及分工;3.2.10其他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3.3 施工班组技术交底:按照施工项目,根据工程任务单和上级交底的有关要求拟定提纲,进行技术交底,内容一般包括:3.3.1 上级交底中的有关要求;3.3.2 操作方法和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3.3.3 技术检验和检查验收要求;3.3.4 施工图纸的解释;3.3.5 设计变更、设备材料的代用情况;3.3.6 经批准的重大施工作业指导书;3.3.7 工艺质量标准和评级方法;3.3.8 施工人员资格审核;3.3.9 技术记录内容和要求;3.3.10其它施工注意事项。4技术交底记录4.1 技术交底在施工组织设计、施
13、工组织专业设计、作业指导书编审后进行。4.2 接受交底人包括施工班组长和主要操作人员及其它有关人员。4.3 技术交底要求,以技术交底记录书面形式进行。4.4 技术交底记录经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签字生效后由交底单位存档二份。 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施工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有:1.1线路走径所经的地基处理(包括打桩)记录;1.2永久水准点和控制桩的测量记录;1.3主要图纸会审记录;1.4主要原材料、构件和设备出厂证件;1.5设计变更、材料设备代用记录;1.6施工技术记录(按验收规范要求的内容)包括液压记录等;1.7隐蔽工程与中间检查验收签证;1.8主体结构和重要部位试件和材料的检验、试验记录;1.9重
14、大质量事故和重要设备缺陷情况及处理情况记录文件和会议记录;1.10 竣工图纸;1.11有关工程建设和为运行单位生产所需的有关协议、文件和会议记录;1.12工程总结和声像资料;1.13其他为积累经验所需的资料。2施工技术档案由工程部汇集整理,除按各有关制度分发(包括报送上级、转交生产单位)外,应移交技术档案部门一份,长期保管使用。有关设备的出厂证件和材料合格证件当份数不足时,应优先满足工程移交资料的需要。施工图会审制度1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施工图会审和设计交底。施工图会审由监理组织设计、施工、物资供应、运行等有关单位及项目法人代表参加,并主持会议。监理负责做好会审记录并附参会人员签到表,形成纪要。
15、2施工图会审纪要经项目法人代表签发后,由监理发放工程中有关单位及报项目部备案。3施工图会审可以一次进行,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但不得影响结构的接和工序的连续性。4参加施工图会审,各参会人员应认真审查施工图,内容包括检查其完整性、正确性:图面质量能否满足材料加工、施工、运行维护方便;图纸目录及内容是否齐全,符合一般分卷规定。5施工图会审时应对发现问题进行汇总,并将其记录到施工图会审纪要上。6对施工中无统一规定的施工工艺可在会审会议上提出并做出统一规定,并将其记录到施工图会审纪要上。7工程中无论任何原因发生的设计变更,均应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通知单并报监理审核,且明确签署监理意见。重大
16、变更须报项目法人批准后才能实施。形成设计变更需要出变更蓝图的,设计单位应尽快做好变更蓝图以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蓝图作为竣工移交资料的完整性。技术培训管理制度1总则1.1为了多快好省地完成电力建设任务、造就大批优秀的建设人才,提高电力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必须建设经常性的技术培训工作制度。1.2技术培训工作应当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技术、业务培训相结合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应当从现有水平出发,干什么学什么,做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1.3每个工人都要积极学政治、学技术、苦练基本功,达到本岗位应知应会的规定要求,并不断提高。1.4各级管理人员要学习电力生产制度、学习电力建设技术和管理
17、知识,参加生产劳动和管理实践,逐步成为本行业的内行。1.5各类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都要努力学习,钻研技术业务,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与管理业务水平。1.6各部门应当加强对职工技术业务学习的组织领导,引导职工刻苦钻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2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2.1项目部由项目总工主管培训工作,工程部负责培训的日常工作。工地(队)由技术员负责培训工作。2.2项目总工的职责是:2.2.1制定培训工作全面规划,编制培训计划,总结经验,指导并督促工地做好培训工作;2.2.2组织在职人员(包括行政领导人、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学习规程、制度和技术业务;组织工人进行岗位练兵,举行定期技术考核;2.2.3举办业余的专业训
18、练的和技术讲座;2.2.4会同有关部门安排大单位派入和本单位派出人员的学习;2.2.5定期召开工地(队)、班组培训工作会议,组织经验交流,提高培训工作的水平;2.2.6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职工业余教育工作。2.3工地(队)培训工作人员的职责是:2.3.1编报工地(队)培训计划,并总结培训工作;2.3.2指导班组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定期交流经验;2.3.3组织工地(队)内部的规程学习和考核;2.3.4组织本工地(队)主要工种和特殊工种的技术考核;2.3.5组织举办本工地(队)的专业培训和技术讲座。3培训工作管理3.1职工培训计划应当从职工队伍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电力建设任务的需要制定,可分为:3.1.
19、1技术人员、工人的岗位练兵短期培训班,定期轮训班;3.1.2班组长和工地(队)专业人员的培训。3.2项目部应当在本工程开工前制定出职工培训计划,报上级审查备案,并下达工地(队)执行。计划内容包括目的、要求、时间、地点、人数、对象、师资、教材、经费、物资供应、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及负责人等。计划应做到思想、组织、措施三落实。3.3技术业务培训除采用一般常用的讲课、自学、答题、测验、考试、操作练习等方法外,还可以广泛发动群众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如技术问答、考试讲解、操作表演、基本功比赛、互教互学等,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3.4专业特殊工种,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后才准上岗操作。3.5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
20、应当加强科技情报的搜集工作,收集有关先进技术的图书资料,不断充实职工技术培训内容。 技术检验制度1技术检验是用科学的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技术检验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混凝土、施工用精密量具仪器等进行检查试验监督,防止错用、乱用和随意降低标准。2工程部是检查督促技术检验制度贯彻执行的主管部门。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应按规定随货提供出厂合格证件。证件由供应部门向厂家或物资调出单位索取(可以是复印件,但不得抄件)。出厂证件和现场检验报告都应交质量管理部门审核。3原材料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使用前应由供应部门委托试验单位进行检验:出厂证件无法取得时;证件中试验数据不
21、全、无法判定其质量时;原证件规定的质量保证期限已超过;对原证件内容或可靠性有怀疑时;为防止差错而进行必要的复查或抽查。4技术检验的记录、证件应作为施工技术档案,由试验部门提交委托部门转交质量管理部门汇集整理,列入工程移交资料。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管理制度1经过批准的设计文件是施工的主要依据。施工单位应按图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如发现设计有问题或由于施工方面的原因要求变更设计,应提交变更涉及申请,办理签证后方得更改。2设计变更分为3种:2.1小型设计变更:不涉及原设计原则,不影响质量和安全经济运行,不影响整洁美观,且不增减预算费用的变革事项。例如:图纸尺寸差错更正、材料等强换算代用、图纸的细部增补详
22、图、图纸间矛盾问题处理等。2.2普通设计变更:工程内容有变化,但还不属重大设计变更的项目。2.3重大设计变更:变更设计原则,变更系统方案和主要结构、布置,修改主要尺寸,及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的代用等设计变更项目。3设计变更审计手续如下:3.1小型设计变更由施工工地(队)提出设计变更通知单,经项目工程部负责人审并征得监理和设计代表同意会签后生效。设计变更签证应送交建设单位备案。3.2普通设计变更由设计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提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有关技术部门会签后生效。实行按施工图预算结算办法时,设计变更单应附有工程预算变更单。3.3重大设计变更必须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修
23、改设计并提出工程预算变更单(或修正概算)。凡涉及初步设计主要内容的设计变更和总概算的修改应按设计审批权限报原审批机关审批。4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发送各施工图使用单位,工程预算变更单应分送有关成本核算及管理单位。其具体份数由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商定。5一个施工单位或一个工地提出的设计变更如涉及其他施工单位或工地的施工项目需相应作修改时,在决定变更之前应同时将有关工程加以研究、确定处理方法,统一进行修改等,也可以由主要变更单位报请上级领导和提交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处理,组织协调行动。6设计变更文件应完整、清楚,由主管设计的技术部门的合理保管,工程竣工时移交生产运行单位保存。7本工程所需的材料代用必先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并网发电 项目 工程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