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房地产物权法概述课件.ppt
《第二章房地产物权法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房地产物权法概述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房地产物权法论,房地产法,第二章 房地产物权法论,第一节 房地产物权法概述第二节 房地产所有权第三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四节 房地产他物权,第一节 房地产物权法概述,一、房地产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房地产物权是指房地产权利人对特定房地产享有的直接支配及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我国现在的房地产物权主要由房地产所有权和房地产他物权组成。房地产产权是财产权、物权还是所有权?,物权包含的三个特征:1、直接支配权2、排他性3、享受物的利益性:(1)物的全面利益;(2)用益物权方面的利益;(3)担保物权方面的利益。,(二)物权和债权的联系与区别1、房地产债权 房地产债权,是指房地产债权人享有的请求房地产债
2、务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房地产债权主要有:不动产租赁权和土地借用权等。,2、物权和债权的联系物权是债权产生的前提;债权是物权变动的途径;物权与债权相互渗透。,2、物权和债权的区别:1)权利性质不同:物权为对物的支配权,债权是对人的请求权。2)义务主体不同:物权是绝对权、对世权,物权的主体确定,义务的主体不确定。3)权利客体不同:物权的客体是物,债权的客体是行为。,4)权利效力不同:(1)物权具有排他性或独占性,而债权具有相容性;(2)物权有优先性,债权是平等性权利。5)权利设定方式不同:物权不能自由创设,变动需登记。债权采取契约自由原则,债权的成立不需要公示。6)物权和债权保护方法上的不同,(
3、三)房地产物权法的概念和特征 1、物权法的概念 房地产物权法是指调整房地产的归属和利用活动所发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房地产物权制度的内容:确认权利人在财产关系中享有的各种物权的产生、变更和灭失。房地产物权制度依权利内容的不同大致划分为房地产所有权制度、房地产用益权制度和房地产担保物权制度。,2、物权法的特征(1)房地产物权法是强行法。(2)房地产物权法具有公共性。(3)房地产物权法是固有法。(4)房地产物权法是实体法,但兼含程序法。,我国调整房地产物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物权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四)房地产
4、物权的基本原理1、房地产的一物一权主义 一物一权主义,又称物权客体特定主义,是指物权的客体,必须是一个特定物,在同一个客体物上只能设定一个所有权,而不得同时成立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内容上相互冲突的物权,但可以成立内容上不相冲突的两个或以上的物权。,物权的客体必须符合以下特点:(1)物权的客体主要是有体物;(2)物权的客体必须是单一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是集合物;(3)物权的客体必须是独立物;(4)物权的客体必须是特定物。,2、房地产物权的法定主义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只能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能自由创立。由法律规定的物权内容包括:所有权的权能、对所有权的限制、他物权的内容以及他物权人应承担的义务等。,3、
5、房地产物权效力的优先主义 物权效力指物权所特有的法律效果的保障力,其效力通常被概括为:排他效力优先效力(两个物权共存、不同内容的数个物权并存、物权与债权并存)追及效力物上请求权,4、房地产物权公示、公信原则 1)公示原则 物权公示是指物权变动时应将其内在权利状况,通过外部表示方式向社会公开以使第三人知晓。(1)显示权利人享有权利的真实情况;(2)避免权利瑕疵。,案例: 王某兄弟二人一起继承了父亲留下的一处三居室住房。继承时两人未对房产进行分割,房产证等手续都在大哥手里保存。后来,大哥没有和弟弟商量就自己到房管局申请办理房产登记。房产机关在初审后,发出了房产权属登记公告。弟弟看到公告后才得知此事
6、,那么,他在这时怎样才能维护自己对继承的房屋应当享有的权利呢?,物权公示的基本方法:登记与交付。公示制度的核心是物权公示的效力,其效力涉及物权变动的效力和对于第三人的公信力两个方面。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效力,世界各国立法主要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即登记对抗要件主义和登记成立要件主义。,(1)登记对抗要件主义。是指物权变动的效力,依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而产生,但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债权合意物权变动生效登记对抗第三人效力,例如(P25):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某房地产的交易,如果仅有甲与乙订立买卖房屋的债权合同,双方虽未作登记,但如果合同有效,那么甲乙之间已发生物权变动,乙取得房地产的物权。但如果甲又
7、与丙订立该房地产的买卖合同后,完成了房地产的登记,那么丙不仅取得该房地产的物权,而且可以对抗乙的房地产物权,乙的房地产物权实质上变为债权效力,不能对抗丙的房地产物权。,(2)登记成立要件主义。登记成立要件主义是指登记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成立的要件,未经登记在当事人之间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债权合意+登记物权变动生效(包括物权变动的对抗效力),案例: 甲购买了一处房地产,由于登记之时出现错误,将该房地产的权利人登记为乙。善意第三人丙在查阅了不动产登记簿后,向登记公示的权利人乙发出购买该房地产的要约,乙予以同意,同丙签订了买卖合同,并办理完毕转移登记手续。问:(1)房屋的产权归属?(2)甲的权利如
8、何保护?,(2)公信原则 公信原则是指物权的存在以登记或占有为外观表征,而赋予法律上的效力,即使外观表征与真实的权利状况不符,但对信赖外观表征并从事的物权交易的善意第三人,应加以保护并承认其法律效力。,公信原则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物权登记具有公信力。(2)凡是信赖登记记载的权利并与权利人进行了交易的善意第三人,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即使事后发现登记错误或有遗漏,也应在法律上承认其具有与真实的物权人进行交易相同的法律后果。,王某因赌博欠张某20万元,二人约定,如果半年后王某无法还清此债,就以王某的一套闲置住房抵债。半年后王某因无钱还债,将住房过户给张某,并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王某的女儿得知此事
9、后,提出异议,认为该房屋是母亲去世后留给自己的遗产,王某无权转让,要求张某返还房屋。,第三人受公信力保护,应符合下列条件:登记错误不能从登记簿册发现;第三人须为善意;第三人取得利益须基于法律行为;应按物权登记的公示方式转让物权,第三人应与登记记载的权利人进行交易,并且此正常交易已完成登记。,对真实权利人保护的措施有:善意第三人从登记权利人处取得物权之前,真实权利人可以阻止错误登记的公信力发生。有权向登记机构提出异议登记,或向登记权利人提起确权诉讼。如果善意第三人从登记权利人处得物权后,真实权利人虽然已经失去物权,但有权向登记权利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权,如果登记机关对登记有过失,可请求国家赔偿。,
10、三、物权行为理论 (一)物权变动 物权的变动是指物权的取得、变更和消灭的总称。 1物权变动的形态 (1)物权的取得。是指主体取得客体物的某种物权。原始取得是不以他人既存的权利为依据而取得。继受取得是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的物权。依继受取得方法不同分为移转的继受取得和创设的继受取得。,(2)物权的变更。主体的变更通常涉及物权的取得或消灭,客体的变更涉及物权标的物在量上的增减,物权内容的变更涉及物权发生内容上的扩张或缩减及期限上的变化等。 (3)物权的消灭。物权的消灭分为绝对消灭和相对消灭。,(二)物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物权行为是指发生物权法上效果的法律行为。物权行为的概念包括了以下要点:1、
11、物权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一种法律行为;2、物权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物权的变动;3、物权行为可以适用物权法上所有物权种类。,1物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物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在物权行为中的应用。成立要件:物权意思表示或者合意和公示登记或交付。生效要件:处分权,2物权行为的特征 (1)物权行为是以物权变动为目的法律行为; (2)物权行为必须具有物权变动的合意; (3)物权行为以登记或交付为成立要件。,案例 冯甲、冯乙和冯丙系三兄妹。2000年,其父母相继去世,留有二层小楼一幢,由于冯乙和冯丙二人常年在外地工作,所以兄妹三人未对房屋进行分割,而是由冯甲一家居住。之后,冯甲持房屋产权
12、证到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了产权变更,将房屋登记在自己一人名下。2001年7月,冯甲与李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将该幢小楼卖与李某,并到房管局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冯乙和冯丙得知此事,立即提出异议,要求收回房屋。李某凭借房屋买卖合同和房产证书,也主张对房屋的所有权。问:(1)本案房屋的所有权归谁?(2)冯甲与李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3)受害人冯乙和冯丙的权利如何保护?,第二节 房地产所有权,一、房地产所有权概述房地产所有权的特点: 1本源性 2弹力性 3限制性 4无期限性,二、国家土地所有权1、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国家土地所有权,是指国家独占性地支配其所拥有的土地,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13、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国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国有土地的权利。,我国的国家土地所有权的特征: 国家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统一性。国家土地所有权在行使上具有特殊性。国家土地所有权具有恒久性。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国家土地所有权的非登记性。,2、国家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我国采用的是一元制下的“单一代表,分级行使”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有土地的唯一权利主体。国务院是国家土地所有权的代表。中央政府土地行政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行使国有土地所有权,是以国务院的授权为基础的。,3、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范围(客体)(1)矿藏、水流、海域、城市市区的土地。(2)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
14、的土地。(3)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4、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内容(1)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占有权能(2)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使用权能(3)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4)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处分权能,5、关于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性质 国家土地所有权是国家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国家所有权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国家作为权利主体,同其他民事主体处于平等地位。故国有土地所有权关系作为一种财产关系,主要适用民法中的物权法律制度,当然也要受到其他法律规范的调整。,(三)集体土地所有权1、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由各个独立的集体组织对其所有的土地享有
15、的独占性支配权,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集体组织对其拥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征:(1)独立性(2)限定性(3)受保护的特殊性,2、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范围(1)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的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2)农村的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集体土地的范围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农用地:耕地、林地、草原、农用水利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乡镇村企业用地、乡镇村公益事业用地、乡镇村公共设施用地、宅基地等。未利用土地:荒地、荒丘、荒沟、荒滩等。,三、房屋所有权 是指房屋所有权人对作为标的物的房屋所享有的独占性支配权利,依法对自己的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
16、处分的权利。,1、我国房屋所有权制度的特点(1)房屋的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同时并存,平等地受国家法律保护。(2)房屋所有权与其依附的土地使用权不可分离。(3)新建房屋的原始取得人一般为建筑执照记载的建筑人。对房屋买卖中房屋所有权的转移,应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2、房屋所有权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1)按照房屋所处的土地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城镇房屋所有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2)根据房屋所有权主体享有的权能是否充分,可以分为完全的房屋所有权和房屋部分所有权。(3)按照房屋所有权权利主体内部构成不同,可分为房屋单独所有权(独有)、房屋共有权和房屋区分所有权。,案例
17、3:案情介绍:原告:李甲、李乙被告:赵某 案情:原告李甲、李乙诉称,原、被告三人共同继承父母遗产旧房三间,被告背着二原告擅自将该房产以 20 万元卖给王某,二原告请求法院确认此合同无效,返还该房产。被告辨称,此房购买时 90 的钱来自被告生父留给被告的遗产,因此,该房产的 90 部分应归被告所有;因无法按实物分割,才将此房卖出,拟从卖房得款中拿出 10 即 2 万元给二原告,其余归被告所有。法院查明:二原告与被告系同母异父关系,买房时三人均未成年,产权原为二原告生父及被告生母夫妻共有,原产权人去世时未留遗嘱,房产为原、被告三人共同继承。被合在卖房时假造了二原告的授权委托书,将房屋卖给王某,并办
18、理了产权转移登记。被告对 90 购房款来自其生父留下的遗产无法举证。 试分析:(1) 原、被告三人与本案房产是何种产权关系 ? (2) 被告售房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3) 被告关于购房款 90 来自其生父遗产的说法如何认定 ?(4) 本案购房者王某是否必须返还该房屋 ?,第三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数人区分建筑物时,所享有的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因区分所有权人之间的共同关系所产生的成员权的总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客体:一栋建筑物能区分成数个专有部分以及各个专有部分共有的共有部分。,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9、的特征(1)复合性(2)一体性(3)专有权的主导性(4)权利主体身份的多重性,3、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构成条件(1)建筑物客观上能够被区分建筑物必须是能够出让给他人所有的住宅房屋或者经营性房屋建筑物在结构上能够区分为两个以上的独立部分建筑物的各独立部分能够为业主所专有使用建筑物除专有部分外,还必须有共有部分(2)建筑物在事实上被区分所有,王某在某住宅小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王某雇用装修公司在与李某共用的墙壁上挖出一高2米,宽1.5米的壁橱,李某对此并不知情。一天,李某在搬动家居时不慎触及到共用墙壁,导致墙壁倒塌。李某要求王某将墙壁恢复原状,遭王某拒绝。共用的墙壁属于专有部分还是共有部分?,二、专有
20、部分所有权1、概念 专有部分是指区分建筑物内有独立构造、能独立使用的建筑物的某一单元部分。专有部分所有权是指将建筑物分割成各个不同单元部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所有权。权利人可以行使完全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专有部分构成要件1)构造的独立性,它是指在建筑物分割为各个专有部分之间,须在建筑构造上客观地区分相互之间的界限和范围;2)利用的独立性,须具有能独立满足一般生活目的之功能。(1)单独使用;(2)有独立的经济效用。,3、专有部分的范围四种不同观点:(1)空间说(2)壁心说(3)最后粉刷表层说(4)壁心和最后粉刷表层折中说,案例 张某和王某是同一栋楼里的住户,张某住三楼,王某住四楼。
21、王某入住后不久在家里安装了一锅炉,用于做生意。不久张某发现自己家的楼顶开始起皮泛碱、渗漏和裂痕,同时,走廊内堆满了焦炭,不仅造成通行困难,而且影响卫生。张某多次找王某要求其采取措施,但王某声称,他在自己家建锅炉,他人无权干涉,走廊是公用的,他也有使用权。无奈之下,张某将王某告上法庭。问: 在自家建锅炉,楼下住户能否主张权利?,4、专有权人的权利:四项权能5、专有权人的义务(1)不得违反建筑物的使用目的对专有部分进行使用;(2)维护建筑物牢固和完整的义务;(3)不得侵害专有部分内的共有设备;(4)准许进入的义务;(5)损害赔偿的义务。,三、 共有所有权1、概念 共有部分是指区分所有人拥有专有部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房地 产物 概述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