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固体的界面性质课件.ppt
《第二章固体的界面性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固体的界面性质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胶体与界面化学,五邑大学,第二章 固体的界面性质,2.1 固体的表面张力与表面能2.2 固体对气体的吸附2.3 吸附热2.4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2.5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2.6 多分子层吸附理论2.7 固体比表面的测定2.8 多孔固体的吸附与凝聚2.9 化学吸附与催化作用2.10 固体对非电解质溶液的吸附2.11 固体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吸附,第二章 固体的界面性质,三个重要的方程式,三个方程式的性质与应用,2.1 固体的表面张力与表面能,2.1.1 固体表面的特点固体表面不像液体那样易于缩小与变形 了解固体表面分子或原子运动特点;至今尚无直接可靠测定固体表面能的方法。(而液体表面能可直
2、测)固体的表面是不均匀的 与固体表面形成条件有关,形成条件不同,表面相差甚大。,2.1.2 固体的表面张力与表面能,表面能定义:恒温、恒压下产生单位新表面积时所引起的体系吉布斯函数的增量。,Gs亦即恒温、恒压下产生单位新表面积时所做的可逆功称内聚功。,2.1.2 固体的表面张力与表面能,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向表面迁移的差别: 当表面扩大时,液体分子很容易从体相移到液面并达到平衡位置,因此液体的表面能与表面张力相等;在切开的两个新表面上的固体分子由原先受力均衡变成受力不平衡,因此要移动到受力平衡的位置上.这种移动不能在瞬间完成,需要很长时间.在完成这种迁移之前,这些分子受到一个应力。,2.1.2
3、固体的表面张力与表面能,表面张力定义:为使固体新表面上的分子或原子保持在原有位置上,单位长度所需施加的外力称固体表面的表面应力或拉伸应力 。新产生的两个固体表面应力之和的一半叫表面张力。,恒温、恒压下由于形成新表面而增加的固体吉布斯函数为的d(AGS),它等于反抗表面张力所耗费的可逆功,2.1.2 固体的表面张力与表面能,固体的表面张力包括两个部分:表面能的贡献 (表面层分子数目增加):GS表面积改变引起表面能改变的贡献(表面层分子间距离改变):,2.2 固体对气体的吸附,2.2.1 固体吸附的本质定义及原因: 固体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受到剩余力场作用,当气体分子碰撞到固体表面时,有的会停留在固体
4、表面,使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密度增加,相应在气相中的密度减少,这种在固体表面层与气体体相间产生压力差现象之一就是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但固体对气体的溶解和化学反应也会引起体相气体压力的减少。不能单凭体相气体压力的减少而断定发生了吸附作用。,2.2.1 固体吸附的本质,溶解、化学反应、吸附三者区别,溶解:气体在固体中的溶解,其过程又称吸收,被吸收的气体在固相分布均匀,气体溶解量Vs与压力成正比.,气固化学反应:压力PPd时,无气体参加化学反应气体反应量Vr=0, P=Pd时气体开始参加反应且压力保持不变;p,Vr不变.,吸附:被吸附的气体只停留固体表面气体反应量Va压力P成指数关系;有同时吸附与
5、吸收同时发生,总称吸着.,2.2.1 固体吸附的本质,分类物理吸附-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作用力是范氏力化学吸附-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作用力是化学吸附键,2.2.2 吸附量与吸附曲线,吸附量定义单位质量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或吸附质的物质的量),吸附平衡时,对于给定的一对吸附剂和吸附质,吸附量与温度,压力有关,2.2.3 吸附量的确定,静态法重量法容量法动态法常压流动法连续流动色谱法,2.2.4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单分子层化学吸附,S型物理吸附等温线,较少见,多分子层吸附,吸附剂孔毛细凝聚,多分子层毛细凝聚,2.2.3 吸附热,通常吸附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某些吸附是一个吸热的
6、过程如氢在Cu.Ag.Au.Cd上的吸附,所以研究化学吸附和化学吸附键的性质,吸附热的测定显得重要。,2.2.3 吸附热,吸附热的含义,2.2.3 吸附热,吸附热的含义,Causius-Clapeyron方程,2.2.3 吸附热,吸附热的测定(两种方法)用量热计直接测出吸附时所放出的热量: Q 用Clauxius-Clapeyron方程式从吸附等温线计算Qa或Q ,同样也可获得其他吸附量的等量吸附热。,2.4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弹性碰撞,只有碰撞在空白处被吸附吸附层是单分子层;跃回气相概率不受环境和位置影响-吸附质分子间无作用力,且表面均匀; 吸附或与解吸速率相等时,达到吸附平
7、衡。,2.4.1 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式,Langmuir吸附理论若表面上S个吸附位有S1个被占据,只有S0 = S-S1空位,则覆盖度 = S1/S ,所有位置占满时,=1 令:z-单位时间内碰撞分子数,ka-碰撞分子中被吸附的分数,即速率常数单位表面上只有(1-)是空着的部分, 则吸附速率为kaz(1-) ;解吸速率只与成正比, kd为解吸速率常数,则解吸速率为kd;达到吸附平衡时kaz(1-)= kd;从气体分子运动论推导得z=p/(2mkT)1/2,则:,2.4.1 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式,Langmuir吸附等温式,在压力足够低或吸附较弱时,bp1,则VVm,此时,
8、V与p无关,吸附达到单分子层饱和。当压力适中, V与p为曲线关系。,2.4.2 Langmiur吸附等温式的应用,2.4.3 混合吸附,2.5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2.5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实例:CO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2.6 多分子层吸附理论,BET理论:假说吸附可以是多分子层的与固面接触的第一层吸附热较大,与化学反应热相当,其余各层为范氏力,与吸附气体的冷凝热相当,所以除第一层以外的各层吸附热相等固体表面是均匀的。,2.6.1 BET等温方程式,单位吸附剂的总面积为:,达到吸附平衡时,第i-1层分子的吸附速率与第i层分子的解吸速率相等:,吸附平衡时气体的总体积
9、积为:,所以:,2.6.1 BET等温方程式,第i层分子与第i+1层分子的吸附是等效的(i=1),2.6.1 BET等温方程式,2.6.2 BET方程应用,单分子层化学吸附,S型物理吸附等温线,多分子层吸附,2.7 固体比表面的测定,2.7.1 从吸附量计算比表面:BET方程二常数式,实例,用容量法,在液氮温度下(-195)测定液氮在硅胶上的吸附量(15个点).以p/V(p-p)对p/p作图得一直线,如图:,BET方程一点法,2.7.2 固体表面吸附分子的截面积,同一吸附质:液体密度法,吸附参比法,2.8 多孔性固体的吸附与凝聚,2.8.1 毛细管凝聚与Kelvin方程,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r越
10、小,pr (与其所平衡的液体蒸气压)越小;蒸气压较低时,固体表面就吸附了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吸附质,吸附剂基本形成了由吸附质分子铺满表面的毛细孔,当蒸气压 pr时,相应毛细孔的弯曲液面上就产生气体的凝聚,假定多孔性固体能被液体吸附质润湿(=0), Kelvin半径 rK (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就等于毛细孔的半径(不是真正毛细孔的r): r= rK + t(t为孔壁吸附层厚度)。,毛细管凝聚,孔半径越小,能发生凝聚的蒸气压越低,凝聚气体的能力越小。当吸附剂含有一系列各种不同大小的毛细孔时,随着蒸气压的增加,剂上的毛细孔由小到大逐步被凝聚液装满,吸附量随之增加。a. rK=- 2Vm/RT球 (液面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固体 界面 性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