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管理汇总课件.ppt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管理汇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管理汇总课件.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肖国清,一、概述二、重大危险源国内外发展状况三、重大危险源辨识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与QRA五、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六、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一、概述,1974 年6月1日英国Flixborough的Nyproa 公司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发生环己烷大量泄漏后引发蒸气云爆炸,造成28人死亡,36人受伤,工厂周边1英里范围内有1800多座建筑受到破坏。,英国Flixborough事故,3月27日5#反应器发生泄漏,Flixborough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印度博帕尔灾难,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约25吨MIC有毒蒸气被
2、释放,有毒蒸气向附近城镇蔓延,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几天之内有2500多人毙命,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但工厂无人死亡,设备也没有遭到破坏。,被博帕尔农药厂毒气夺去生命的孩子(选自黑镜头),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化股份有限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体特别严重污染事件。,大连市大孤山半岛化工园区新港码头保税区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海域严重污染。,2010年7月16日大连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2012年2月28日
3、河北省赵县的克尔化工厂1号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已造成25人死亡,4人失踪。,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PX工厂爆炸,事故造成6人受伤。,厦门PX项目事件,大连PX项目事件,宁波PX项目事件,昆明PX项目事件,共同特征 失控的偶然事件,会造成工厂内外大批人员伤亡,或者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了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事实表明,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危险物质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物质数量有关。,暴露出的问题,政府,企业,公众,后果,频率,重大工业事故,一般职业安全事故,事故的危险性,什么是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
4、源是专有名词(重大危险设施、工艺安全、过程安全) 注意避免的误区: 重大危险源危险大的设施或场所 重大危险源某个危险化学品超过临界量的设备,Major hazard establishment process safety,重大危险源的相关概念,安全生产法中的概念,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概念,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5、)中的概念,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的概念,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危险物质:一种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
6、重大危险源概念的扩展,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重大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和事故的关系,宏观上: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微观上:单起事故后果的偶然性,海因利希法则:1:29:300,预防重大事故必须减少隐患和未遂事故,危险源与隐患的特点 1危险源的特点:客观存在,稳定,可显示; 2事故隐患的特点:主观和客观,时效性, 隐性,动态变化; 3一个重大危险源可存在多个隐患。 不知道隐患的存在是最大的隐患! 事故预防必须从危险源辨识抓起!,二、重大危险源国内外发展状况,欧盟开展
7、的工作,1974年英国最早开始研究,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简称CAMH。 欧共体在1982年6月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EEC Directive 82501,简称塞韦索法令。 1996年欧盟颁布塞韦索法令 。 2003年欧盟颁布了塞韦索法令 修订案 (2003/105/EC)。 2012年欧盟颁布塞韦索法令 。,美国开展的工作,1992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布了“高危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标准,提出了137种易燃、易爆、强反应性及有毒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要求企业在1997年5月26日前必须完成对上述规定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价工作。 1996年美国环保署
8、(EPA)依据1990年清洁空气法修正案,颁布了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计划(40CFR68)。,OECD在重大危险源方面开展的工作,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OECD Council Act(88)84中也给出了20种重点控制的危害物质的临界量,国际劳工组织开展的工作,1988年ILO出版了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1991年ILO出版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实施细则;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及建议书。,塞韦索法令对重大危险源的要求,美国过程安全管理标准对重大危险源的要求,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ILO第174号公约),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9、 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 应急预案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我国开展的工作,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危险源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1997 劳动部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系统试点项目”,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青岛六城市进行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 2000年颁布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作为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2002年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和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纳入法律、法规层次。2003年11月国家安监局印发了关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年4月国家安监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
10、意见。2005年9月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2009年3月颁布了修订的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010年发布了行业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2011年8月颁布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40号令) 。2012年4月印发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文书的通知 。,我国开展的工作,三、重大危险源辨识,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的工业设施(重大危险源)。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害设施/物质及其临界
11、量标准。通过危害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潜在危险源。,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参考国外同类标准,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的发生规律,以及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提出了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2009年该标准修订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 贮罐区(贮罐) 压力容器 库区(库) 煤矿(井工开采) 生产场所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压力管道 尾矿库 锅炉,1 主要
12、变化,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 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军事设施; 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 除外;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13、。,2 范围,3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2059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急性毒性,4 术语和定义, 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5 危
14、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和表2。,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续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上表中吸入的最大值是基于4h接触试验得出的。如现有1h接触的吸入毒性数据,对于气体和蒸气应除以2,对于粉尘和烟雾应除以4加以转换。,化学品的急性毒性危害类别1和类别2,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
15、最低的临界量确定。,(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 q2/Q2 + + qn/Qn 1 (1)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
16、位为吨(t)。,GB 18218-2009使用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 40号令颁布后,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和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有关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方面的内容将不再执行。,(1)辨识依据,(2)必须收集相关资料 相关标准: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GB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急性毒性(GB205922006)、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方法( GB/T15098-2
17、008)等标准。 相关技术资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表明危险化学品物化特性和危险特性等数据的资料。 危险化学品的具体信息:名称、数量、浓度、状况、分布等。,(3)辨识的统一性,为保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统一性,危险化学品单位厂区内存在多个(套)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并且相互之间的边缘距离小于500m时,都应按一个单元来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储罐,储罐,厂房,装置,100米,490米,()危险化学品辨识必须准确 同样的物质由于含量不同或性质变化可能存在不同的临界量,如硝酸铵(含可燃物0.2%)、硝酸铵(含可燃物0.2%)和硝酸铵基化肥属于不同的危险类别,因此有不同的临界量。氯化氢属于辨识
18、物质,而盐酸则不属于。,(5)辨识的完整性 辨识不仅是确认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更主要是了解和掌握企业中高危险性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6)临界量最小原则 一种危险化学品常具有多种危险性,按临界量小的确定 。 同一设备或场所重复存储多种危险化学品时,这时要按临界量最小的危险化学品来确定。,(7)数量最大原则 危险化学品存量按数量最大的原则确定。 对于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储罐,危险化学品存量是该危险化学品储罐最大容积所对应的危险化学品数量。 对于其他容器、设备或仓储间,危险化学品存量是容器、设备或仓储区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实际最大存量与设计最大存量中的较大者。,(8)混合物数量的确定 对于属
19、于混合物(包括溶液)数量按其整体数量确定,不按混合物中纯物质的数量确定。但应特别注意如果由于混合物组分或溶液浓度变化,导致该混合物(包括溶液)的整体危险性(与纯物质相比)发生重大变化时,则应确定该混合物是否还属于标准表1或表2中标准辨识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如果属于则按标准规定确定临界量,如果已不属于则该混合物的数量不予考虑。 如果混合物(包括溶液)中所有危险化学品的质量分数低于百分之一,则该混合物数量不予考虑。(9)改扩建项目要与现有企业一起辨识,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
20、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的管道。,长输管道 公用管道 工业管道,长输管道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DN300mm的管道。,长输管道是指用于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一般指跨越地(市)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公用管道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点前的热力管道。公用管道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工业管道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
21、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的管道;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工业管道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锅炉,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1(表压),且额
22、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1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 蒸汽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2002年),锅炉制造许可级别划分,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的气体、液
23、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液体的气瓶;氧舱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煤矿(井工开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瓦斯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尾矿库,全库容100万m3或者坝高30m的尾矿库。,四、重大危险源的分级与定量风险评价
24、,重大危险源分级(40号令),一级重大危险源,二级重大危险源,三级重大危险源,四级重大危险源,低,高,定量风险评价,安全监测监控,备案,核销,分级指标,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校正系数的取值,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4取值。,校正系数的取值,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值。,分级标准,重大危险源的定量风险评价,定量风险评价(简称QRA)也称为概率风险评价,是从量化风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大 危险源 辨识 管理 汇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