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习题课课件.ppt
《过程控制习题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习题课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控制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答案:被控对象:压力罐。被控变量:储罐内的压力。操纵变量:进料流量。扰动变量:进料压力,出料流量,等。,题1:如图所示是一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试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扰动变量,画出该系统的方框图。,题2:对于如图所示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试(1)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变量;(2)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控制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续),答案:被控对象:加热炉。被控变量:原料出口温度。操纵变量:燃料流量。扰动变量:进料流量、温度,燃料温度、压力、成分,等。,控制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续),被控对象:反映器。被控变量:反应器内的温度(反应温度)。操
2、纵变量:冷却水流量。干扰:冷却水压力、温度变化,A、B物料的流量、温度变化,等。,若进料温度升高,反应器内的温度超过温度给定值时,即偏差小于0,TC要发挥控制作用使反应温度下降,即控制器输出使冷却水调节阀开度大些,使更多的冷却水进入夹套,从而移走多余热量使反应器内温度降下来。,题3:如图所示为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A、B两种物料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通过改变进入夹套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不变。试画出该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并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及可能影响被控变量的干扰是什么?如果由于进料温度升高使反应器内的温度超过给定值,试说明此时该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此时
3、系统是如何通过控制作用来克服干扰作用对被控变量影响的?,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题1:如图所示液位过程的输入量为Q1,流出量为Q2、Q3,液位h为被控参数,A为截面积,并设R1、R2、R3均为线性液阻。要求:列写过程的微分方程组;画出过程的方框图;求过程的传递函数,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题2:(1) 列写过程微分方程组;(2) 画出方框图;(3) 求传递函数,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物料平衡方程:,将流量方程代入物料平衡方程,即得到过程状态方程,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由以上传递函数方程,可画出相应的方框图.,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利用方框图等效变换;直接用传
4、递函数计算公式;通过求解传递函数方程组.,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题3:有一水槽,其截面积F为0.5m2。流出侧阀门阻力实验结果为:当水位H变化20cm时,流出量变化为1000cm3/s。试求流出侧阀门阻力R,并计算该水槽的时间常数T。,答案:,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如图所示为蒸汽加热器控制系统,若被控对象控制通道的传递函数为,控制器TC的传递函数为,调节阀的传递函数为,测量变送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因生产需要,出口物料的设定温度从80提高到85 时,物料出口温度的稳态变化量,为多少?系统的余差为多少?,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解:系统的闭环函数为:,由此可知该系统为一阶滞后环节,静态放大
5、系数为5/9,当输入变化量为5 ,时,其输出稳态变化量,。系统的余差约为,。,测量变送器和执行器与控制器 -控制阀流量特性选择,热平衡方程:,控制通道静态增益:,主要扰动为T1时,如何选择控制阀流量特性;主要扰动为G1时,如何选择阀的流量特性;设定值变化时,如何选择阀的流量特性。(提示:首先应求取对象静态增益与主要扰动的关系),且要求 若主要扰动为T1,因Kp为常数,所以Kv为常数,即应选择直线流量特性的阀。若主要扰动为G1,因 ,所以 ,即应选择等百分比阀。 设定值变化时,因Kp为常数,所以Kv为常数, 即应选择直线流量特性的阀。,测量变送器和执行器与控制器(续),题1:定值控制系统的过渡过
6、程有几种形式?工程上一般要求为哪种过渡过程形式?随动系统一般要求为哪种过渡过程形式?,答:五种,分别是:非周期发散过程、非周期衰减过程、发散振荡过程、等幅振荡过程、衰减振荡过程等。工程上一般要求为衰减振荡的过渡过程形式。随动系统一般要求为单调过程。,题2:一生产过程,被控对象为一阶特性,控制器为纯比例控制器,控制中还是发生了衰减振荡过程?为什么?,答:这是因为系统中还有控制阀和变送环节,如果它们的时间常数不可忽略的话,系统为二阶系统,故控制中还是会发生衰减振荡过程。,测量变送器和执行器与控制器(续),题3:一个系统的对象有容量滞后,另一个系统由于测量点位置造成纯滞后,如分别采用微分作用克服滞后
7、,效果如何?,答:微分作用的控制器,其输出的控制信号p与输入的偏差e的变化速度成正比,即,式中为微分时间。当对象具有容量滞后时,系统在外界扰动作用下,被控变量马上有变化,在给定值不变的情况下,控制器的输入偏差e就有一定的变化速度,因此控制器的输出就能马上变化,及时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所以对于具有容量滞后的对象,增加微分作用能够克服滞后,提高控制质量。对于由于测量点位置造成纯滞后的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尽管被控变量可能立即会变化,但由于测量点位置造成纯滞后,送往控制器的被控变量测量值不可能立即变化,必须等待一个纯滞后时间后,控制器的输入偏差信号才可能变化。在纯滞后这段时间内,微分作用的控制器
8、是不可能有输出,亦即不起作用,所以微分作用对于克服纯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是无能为力的。,测量变送器和执行器与控制器(续),题4:PID控制器的时间域算式中有一偏置u0,而在复频域(即在传递函数形式)算式中却没有这一项,这是为什么?u0的物理含义是什么?u0的具体取值是怎样取得的?,答案:传递函数表达的是系统在稳定点附近变化时的情况,平衡点的情况不考虑。u0表示系统初始输出值。,题5 增大测量变送环节的时间常数Tm,对实际被控变量的控制质量有何影响?对指示记录曲线又有何影响?两者是否一致,为什么?,给控制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变送环节的时间常数增加(控制器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控制器不能够及时的得
9、到被控参数的实际值,造成实际参数波动过大。从记录仪上的记录曲线来看,由于检测的响应速度慢,则曲线波动不大,表面的现象是控制效果还不错。实际不然,理由同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选择,问题:如何选择控制阀的 “气开气关”?如何选择温度控制器的正反作用,以使闭环系统为负反馈系统?,答:控制阀为气开型,控制器应为反作用式,控制器的“正反作用”选择(续),精馏塔提馏段温度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中,Pv为调节阀阀前压力。(1)为保证再沸器的安全,蒸汽调节阀应选用气关阀还是气开阀?为什么?(2)确定调节器TC、PC的正反作用,并画出该系统完整的方框图(尽可能在图上表明相应的信号)。,控制器的“正反作用”选择
10、(续),如图为贮槽液位控制系统,为安全起见,贮槽内液体严格禁止溢出,试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分别确定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1)选择流入量Qi为操纵变量;(2)选择流出量Qo为操纵变量。,答:(1)当选择流入量Qi为操纵变量时,为了防止液体溢出,在控制阀膜头上气源突然中断时,控制阀应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应选用气开阀,为正作用方向。控制器应选择反作用方向。,(2)当选择流出量Qo为操纵变量时,为了防止液体溢出,在控制阀膜头上气源突然中断时,控制阀应处于全开状态,所以应选用气关阀,为反作用方向。控制器应选择反作用方向以上两种情况说明,对同一对象,其控制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及对象的
11、作用方向都与操纵变量的选择是有关的。,串级控制系统,题1 在一个串级控制系统中,原来选用口径为20mm的气开阀,后来改为口径为32mm的气关阀。问: 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要否改变?为什么? 副控制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要否改变?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 主控制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要否改变?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副控制器正反作用改变,主控制器的不变。,比例度适当变大,因为阀的增益变大了,系统稳定性变差了;积分时间要适当变大。,主控制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适当变大,因为副回路等效环节的放大倍数增大;时间常数变小,为维持原系统的稳定性不变,要做上述修改。把副回路看做等效为1:1的环节也可不做修改,
12、串级控制系统(续),题2 在一个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变量是温度,温度变送器量程原为0200,后改为80 120 。问:副控制器比例度和积分时间要否改变?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 主控制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要否改变?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副控制器可以不改变,因为副控制器的作用主要局限在副回路,对主回路的广义对象特性特性变化不敏感。 主控制器比例度和积分时间要改变。比例度变大、或积分时间变大。因为在维持稳定性不变的前提下,要保持控制器的增益和广义对象的增益乘积为恒定。也可以比例度不动,增大积分时间。,串级控制系统(续),题3 表示了两个动态过程方块图 为了改善闭环品质(F2扰动时),哪一个过程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程 控制 习题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