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第三章课件.pptx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基础第三章课件.pptx(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1,.,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一、支付结算的概念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银行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主要功能是完成资金从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的转移。,2,.,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支付结算主体:1、银行(含城乡信用合作社,下同)2、以及单位(含个体工商户,下同)3、个人其中,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办理支付结算业务。,3,.,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二、支付结算的工具我国目前使用的人民币非现金支付工具主要包括“三票一卡”和结算方式。“三票一卡”是指三种票
2、据(汇票、本票和支票)和银行卡。结算方式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我国已形成了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支付为发展方向的非先进支付工具体系。,4,.,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三、支付结算的原则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原则。3、银行不垫款原则。,5,.,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四、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1、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和结算凭证。(使用合规凭证)2、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账户情况,不得为任何单位
3、或者个人冻结、扣划款项,不得停止单位、个人的正常支付。,6,.,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3、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1)所谓“伪造”指无权限人假冒他人或虚构他人名义签章的行为,例如伪造出票签章、背书签章、承兑签章和保证签章等。(2)所谓“变造”是指无权更改票据内容的人,对票据上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加以改变的行为。(3)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更改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由原记载人在更改处签章证明。,7,.,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4)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
4、单位、银行在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至少2个章):为该单位、银行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个人在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1个章):为个人本名的签名或盖章。,8,.,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4、填写各种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1)关于收款人名称。单位和银行的名称应当记载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2)关于出票日期。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3)关于金额。票据和结算凭证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二者不一致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9,.,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10,.,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一、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银
5、行结算账户是指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的活期存款账户。银行结算账户按存款人不同分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零余额账户按基本存款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11,.,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1、存款人应在注册地或住所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符合异地(跨省、市、县)开户条件的,也可以在异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12,.,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2、核准制:需要人民银行核准的账户包括: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除因注册验资和增资验资开立的外)、预算单位专用
6、存款账户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境内从事证券投资开立的人民币特殊账户和人民币结算资金账户。,13,.,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3、备案制:符合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其他专用存款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条件的,银行应办理开户手续,并于开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变更和撤销也应于2个工作日内通过账户管理系统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报备。,14,.,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4、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应于2个工作日内对开户银行报送的核准类账户的开户资料的合规性予以审核,符合开户条件的,予以核准,颁发基本(或临时或专用)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15,.,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5、银行应建立存款
7、人预留签章卡片,并将章式样和有关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留存归档。存款人为单位的,其预留签章为该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存款人为个人的,其预留签章为该个人的签名或者盖章。,16,.,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6、存款人在申请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时,其申请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的账户名称、出具的开户证明文件上记载的存款人名称以及预留银行签章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应保持一致。,17,.,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例外:(1)因注册验资开立的临时存款账户,其账户名称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政府有关部门批文中注明的名称,其预留银
8、行签章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应是存款人与银行在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中约定的出资人名称;(2)预留银行签章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依法可使用简称的,账户名称应与其保持一致;(3)没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其预留签章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应是“个体户”字样加营业执照上载明的经营者的签字或盖章。,18,.,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7、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使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但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转为基本存款账户和因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除外。对于核准类银行结算账户,“正式开立之日”为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的核准日期;对于非核准类银行结算账
9、户,“正式开立之日”为开户银行为存款人办理开户手续的日期。,19,.,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存款人变更账户名称、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地址等其他开户资料后,应及时向开户银行办理变更手续,填写变更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提示:如果存款人拟改变开户银行及账号,不属于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20,.,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1、存款人更改名称,但不改变开户银行及账号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申请,并出具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2、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住址以及其他开户资料发生变更时,应于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并提供有关证明;3、属于变更
10、开户许可证记载事项的,存款人办理变更手续时,应交回开户许可证,由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换发新的开户许可证。,21,.,(三)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22,.,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重要提示:1、存款人尚未清偿其开户银行债务的,不得申请撤销该银行结算账户。2、先撤销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余额转入基本存款账户,最后撤销基本存款账户。3、存款人撤销核准类银行结算账户时,应交回开户许可证。,23,.,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三、各类具体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24,.,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25,.,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26,.,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27,.,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2
11、8,.,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29,.,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30,.,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四、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实名制管理1、存款人应以实名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并对其出具的开户(变更、撤销)申请资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自然人不可以开立基本存款账户。2、存款人应按照账户管理规定使用银行结算账户办理结算业务,不得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不得利用银行结算账户套取银行信用或进行洗钱活动。,31,.,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三)存款人预留银行签章的管理1、单位遗失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应向开户银行出具书面申请、开户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文件;更
12、换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时,应向开户银行出具书面申请、原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等相关证明文件。,32,.,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2、个人遗失或更换预留个人印章或更换签字人时,应向开户银行出具经签名确认的书面申请,以及原预留印章或签字人的个人身份证件。,33,.,第三节 票据,一、票据的概念与特征(一)票据的含义和种类我国票据法中规定的“票据”,包括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无条件支付,34,.,第三节 票据,35,.,第三节 票据,36,.,第三节 票据,(三)票据的特征和功能1、票据特征:(1)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这一特征可以通过设权证券、提示证券、交付证券、缴回证券等特征来体现。(2)票据是文义证
13、券;(3)票据是无因证券;(4)票据是金钱债权证券;(5)票据是要式证券;(6)票据是流通证券。,37,.,第三节 票据,2、票据功能:(1)支付功能;(2)汇兑功能;(3)信用功能;(4)结算功能;(5)融资功能。,38,.,第三节 票据,二、票据权利与责任(一)票据权利的概念和分类票据权利指票据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第一顺序权利或一次请求权)和追索权(第二顺序权利或二次请求权)。,39,.,第三节 票据,1、付款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对票据主债务人(如汇票的承兑人、本票的出票人、支票的付款人等)出示票据请求其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2、追索权,是指因持票人在第
14、一次请求权的行使遭到拒绝或有其他法定原因而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对票据的其他付款义务人即其前手(如汇票、支票的发票人,汇票、本票的保证人,票据的背书人等)行使请求偿还票款的权利。,40,.,第三节 票据,(二)票据权利的取得1、基本规定(1)签发、取得和转让票据,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2)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但也有例外的情形,即如果是因为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则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41,.,第三节 票据,2、取得票据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形(1)依法接受出
15、票人签发的票据;(2)依法接受背书转让的票据;(3)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42,.,第三节 票据,3、取得票据不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形(1)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2)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票据法规定的票据的。,43,.,第三节 票据,(三)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1、票据权利的行使是指持票人请求票据的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的行为,例如行使付款请求权以获得票款,行使追索权以请求清偿法定的金额和费用等。2、票据权利的保全是指持票人为了防止票据权利的丧失而采取的措施,例如依据票据法的规定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承兑、要求承兑人或付款人提供
16、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的证明以保全追索权等。3、应当在票据当事人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内进行,无营业场所的,在其住所进行。,44,.,第三节 票据,(四)票据权利丧失补救票据丧失是指票据因灭失(如不慎被烧毁)、遗失(如不慎丢失)、被盗等原因而使票据权利人脱离其对票据的占有。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三种形式进行补救。,45,.,第三节 票据,1、挂失止付,是指失票人将丧失票据的情况通知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由接受通知的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审查后暂停支付的一种方式。只有效12天(1)只有确定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的票据丧失时才可进行挂失止付,具体包括:已承兑的商业汇票、支票、填明“现金”
17、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以及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四种。,46,.,第三节 票据,(2)挂失止付并不是票据丧失后采取的必经措施,而只是一种暂时的预防措施,最终要通过申请公示催告或提起普通诉讼来补救票据权利。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应当立即暂停支付。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自收到挂失止付通知书之日起12日内没有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书的,自第13日起,挂失止付通知书失效。,47,.,第三节 票据,2、公示催告,是指在票据丧失后由失票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人民法院以公告方式通知不确定的利害关系人限期申报权利,逾期未申报者,则权利失效,而由法院通过除权判决宣告所丧失的票据无效的
18、制度或程序。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的3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48,.,第三节 票据,(1)人民法院应在受理申请后3日内发出公告,公示催告的期间不得少于60日。涉外票据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90日。(2)公示催告期间届满没有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作出除权判决,宣告票据无效。(3)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判决公告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作出判决的法院起诉。,49,.,第三节 票据,3、普通诉讼,是指丧失票据的人为原告,以承兑人或出票人为被告,请求法院判决其向失票人付款的
19、诉讼活动。如果与票据上的权利有利害关系的人是明确的,无须公示催告,可按一般的票据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50,.,第三节 票据,(五)票据权利时效 1、,51,.,第三节 票据,2、追索权的行使以获得拒绝付款证明或退票理由书等有关证明为前提。3、如果持票人因超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票据法为了保护持票人的合法权益,规定其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款金额相当的利益。,52,.,第三节 票据,(六)票据责任,是指票据债务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义务。实务中,票据债务人承担票据义务一般有四种情况:(1)汇票承兑人因承兑而应承担付款义务;(2
20、)本票出票人因出票而承担自己付款的义务;(3)支票付款人在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时承担付款义务;(4)汇票、本票、支票的背书人,汇票、支票的出票人、保证人,在票据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时的付款清偿义务。,53,.,第三节 票据,1、提示付款。(1)见票即付的票据,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2)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票据,自到期日起10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3)持票人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说明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继续对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54,.,第三节 票据,2、付款人付款。持票人提示付款的,付款人必须在当日足额付款。3、拒绝付款。如果存在背书不连
21、续等合理事由,票据债务人可以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这就是所谓的票据“抗辩”。,55,.,第三节 票据,(1)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举例:A企业与B企业签订了10元的买卖合同,B向A发货,A向B签发了一张支票,如果B发的货物有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但是其却向A提示付款。在这种情况下,A有权对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B提出抗辩。(2)但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当然,若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56,.,第三节 票据,4、获得付款。持票人获得付款,在票据上签收,并将票据交给付
22、款人。5、相关银行的责任6、票据责任解除。付款人依法足额付款后,全体票据债务人的责任解除。,57,.,第三节 票据,三、票据行为是指票据当事人以发生票据债务为目的的、以在票据上签名或盖章为权利义务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票据行为包括出票、承兑、背书和保证。,58,.,第三节 票据,(一)出票1、出票的概念,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出票包括两个行为:这两者缺一不可。(1)出票人依照票据法的规定作成票据,即在原始票据上记载法定事项并签章。(2)交付票据,即将作成的票据交付给他人占有。,59,.,第三节 票据,2、出票的基本要求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且具有支
23、付票据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不得签发无对价的票据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60,.,2、票据的记载事项,61,.,第三节 票据,(二)背书1、概念和种类(1)背书是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2)转让背书是指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的的背书;非转让背书是指以授予他人行使一定的票据权利为目的的背书。非转让背书包括委托收款背书和质押背书。,62,.,第三节 票据,委托收款背书是背书人委托被背书人行使票据权利的背书。委托收款背书的被背书人有权代背书人行使被委托的票据权利。但是,被背书人不得再以背书转让票据权利。【举例】A转让一张100万的汇票,委托B收款,B为代理收款人,不
24、享有票据权利。真正的票据权利人为A,B无权将票据背书转让。质押背书是以担保债务而在票据上设定质权为目的的背书。被背书人依法实现其质权时,可以行使票据权利。【举例】A将票据出票给B,B将票据背书转让给C,C为票据权利人。C将票据质押背书给D, D为质权人,不是票据权利人,D无权将票据背书转让。,63,.,第三节 票据,2、背书记载事项(1)背书由背书人签章并记载背书日期。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2)背书人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将票据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票据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的名称与背书人记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3)委托收款背书应记载“委托收款”字样、被背书人和背书人签章。质押
25、背书应记载“质押”字样、质权人和出质人签章。(4)票据凭证不能满足背书人记载事项的需要,可以加附粘单,粘附于票据凭证上。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应当在票据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64,.,第三节 票据,3、背书连续及其效力。背书连续,是指在票据转让中,转让票据的背书人与受让票据的被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依次前后衔接。以背书转让的票据,背书应当连续。,65,.,第三节 票据,4、背书特别规定(1)“条件背书”是指背书不得附有条件,背书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票据上的效力。(2)“部分背书”是指将票据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或者将票据金额分别转让给二人以上的背书,部分背书属于无效背书。,66,.,第三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 基础 第三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