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ppt课件.ppt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ppt课件.ppt(4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课件,1,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问题:什么叫质量?铁钉、铁锤、玻璃杯,列举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铁、玻璃、木材等我们都把它们叫做物质, 。,铁钉、铁锤都是由 制成, 玻璃杯由 制成,桌子、椅子由 制成。,物体,铁,玻璃,木材,一、质量,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讨论: 比较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课桌和课椅除了形状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利用日常生活中已有的“东西有多少”的知识,可知铁锤比铁钉含的铁多;大的玻璃杯比小的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课桌比课椅含的木材多,从而可知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讨论: 物
2、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其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呢?,问题1: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其质量有变化吗?,结论: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没有变化 。,冰块融化成水,问题2: 泥团被捏成小动物,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有变吗?,将泥团捏成小动物,结论:泥团被捏成小动物,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没有变化。,问题3: 将质量为200g的苹果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去,苹果的质量有没有变化?,由此可见: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1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3、 3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请你换算: 5 t =_ kg50 kg =_ g10 g =_ mg50 mg =_ g,(1)质量单位符号: 吨(t) 千克(kg) 克(g) 毫克(mg)。(2)质量单位换算: 1 t = 1000 kg = 103 kg1 kg = 1000 g = 103 g1 g = 1000 mg = 103 mg,5103,5104,104,0.05,质量的单位吨、千克、克等都是质量的单位,除了上述质量单位外,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毫克,现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 。,1测量工具(
4、1)实验室中:,二、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镊子,横梁标尺,砝码,分度盘,指针,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称量原理,当两盘中放置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横梁就处于水平位置,当横梁处于水平位置时,就表示两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2托盘天平的调节(怎么做?如何判断?)(1)天平水平放置: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调节横梁平衡: A先将游码归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3托盘天平的使用(怎么用?如何读数?)(1)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2)砝码放置顺序:先大后小,再移游码;(3)天平平衡后读数: m物=
5、m砝+ m游码示数。,4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遵守哪些原则?)(1)不要超过量程(2)保护天平 A加减砝码时,轻拿轻放; B保持天平的清洁和干燥: 用镊子夹取砝码,化学药品、液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上。,5测量固体的质量:(1)调节天平;(2)被测物体放左盘, 砝码放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3)记录数据。 如图:m=53.4g。,6测量液体的质量:(1)调节天平;(2)测量空烧杯质量m0;(3)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 测量总质量m总;(4)被测液体质量m=m总 m0。,注 意 事 项,(1)不能超过称量,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2)不能用手加减砝码。,(3)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能直接称化学
6、药品。,1.一同学称量一木块的质量,其步骤如下,请你将正确的顺序写出: 。 A.把天平放在一平稳的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使横梁平衡;C.把木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D.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E.向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然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恢复平衡。,A,D,B,C,E,课堂练习:,2.一满杯水结冰后,冰将杯子胀破了,这是因为在水结冰时( ) A.体积变大了 B.质量增大了 C.体积和质量增大了 D.体积和质量都减小了3.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一物体从月球被移动到地球上.一块被加热至发红了的铁块.不断长高的一颗树,A,D,4.判
7、断:(1)一块铁从空气中放入水中时质量变大( )(2)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变短了,质量没变( )(3)物体中含的物质越多,它的质量越大( )(4)一根铁棒拉成细铁丝后质量没变( )(5)把一个苹果带到月球上后质量变小( ),质量,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m表示,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吨(T),测量工具:,构造,使用方法,1 t = 1000 kg = 103 kg,1 kg = 1000 g = 103 g,1 g = 1000 mg = 103 mg,两放,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零”,一调:调平衡,左物右码,读数: m物体=m砝码+m游
8、码示数,课堂小结,第六章第二节测量物体的质量,1.托盘天平的构造,分度盘,横梁,游码,平衡螺母,指针,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怎样调?),2.使用方法,(1)测量前调节,左低右调,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如何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上游码左端所对的示数之和,(2)测量时,由大到小,物左码右,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砝码,(3)读数,如果调节天平时,指针偏转情况如下图所示。应将 (游
9、码或平衡螺母)向 移。,如果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指针偏转情况如下图所示。 应 或将 (游码或平衡螺母)向 移。,平衡螺母,右,游码,右,增加砝码,如果调节天平时,指针偏转情况如下图所示。应将 (游码或平衡螺母)向 移。,如果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指针偏转情况如下图所示。 应 或将 (游码或平衡螺母)向 移。,平衡螺母,左,游码,左,减少砝码,要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华认为:“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称就行了”,小明认为:“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量”,究竟哪种测量方法更准确呢?,1.小华的观点不正确,1枚大头针可能因为质量太小,而无法直接用托盘天平测出。,2.小明的
10、方法是测量多个小质量的物体的总质量,然后除以个数,可以算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情景:,3.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和标尺的分度值,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于分度值,将100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称,将200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称,观察天平:,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标尺上的分度值为,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3.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怎样调?),200g,0、2g,调节天平:,按下表要求测量,将测量结果填入空格内,桌上有一大盒大头针,怎样能尽快知道大头针的数量?,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如果步骤1、2对调,测出水
11、的质量 (偏大/偏小),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烧杯中的水不能全部倒出,还有水沾在杯壁上,偏小,左低右调,我向右移,我向右移,指针偏左横梁左低,我向右移,移动游码,游码的作用是代替小砝码,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同种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不同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关于称量的结果,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能提出什么问题?,一、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一:测量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的质量。,器材:,托盘天平,砝码,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铝块,1,2,3,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27,54,81,不同体积
12、的相同物质铝块,1,2,3,结论一,同种物质体积不同 质量不同体积相同 质量相同,实验二:测体积成倍数关系的相同物质的质量。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5,10,15,0.5,0.5,0.5,27,54,81,2.7,2.7,2.7,通过所作的图象,你得到什么结论?,10,20,30,0,55,45,35,25,15,5,木块,铝块,(10,27),(20,54),(10,5),(20,10),(30,15),结论二,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比值相同,成正比的关系,在上面的探究中,分别计算每个铝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如果是铁块或者木块,这个比值会跟铝块的一样吗?,铁块,木块,比值不同,实验三:测量相同体积
13、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器材:,托盘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88.8,78.9,27.2,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8.9,7.9,2.7,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结论三,分析和论证,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的。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常可以用来鉴别一些物质。但会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强、状态等)。在温度变化不大时由于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大,我们可以认为密度不变。,1密度,二、
14、密度,质量密度 体积,密度 质量m 体积V,m则公式就为: V,2密度的计算公式:,4.换算关系:,即:1 g/cm3=1000 kg/m3=103 kg/m3,1 kg/m3=10-3 g/cm3,单位,千克米,克厘米,国际单位:,常用单位:,3密度的单位:,5.物理意义,水的密度: 1.0103 kgm3,物理意义:,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由于密度的知识很有用,科学家们测出了各种物质的密度,供大家使用。,一些固体的密度,一些液体的密度,一些气体的密度(0 ,在标准大气压下),3.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密度不同。如冰和水。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
15、,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如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由0.9103kg/m3变成1.0103kg/m3 但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体积要变小。,1.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4.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特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2)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1根据密度公式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同时与体积成反比
16、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D,2.对于密度公式,理解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物质的密度在体积一定时与质量成正比,在质量一定时与体积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D,课堂练习:,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3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 毫升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 分度: 1 mL, 2 mL,5 mL,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2观察量筒,思考问题。(1)量筒的最大测量值(2)量筒的分度值,一、量筒(量杯)的使用,4量筒的读数方法,认识量筒和量杯,用量筒测液体的积
17、。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刻度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三者保持水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液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值偏低。即俯视液面,读数偏大。 仰视时视线斜向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实际值偏高。即仰视液面,读数偏小。,例 向量筒内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2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为( ) A. 等于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确定,解析:读数时俯视刻度,读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大;读数时仰视刻度,
18、读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小。本题中,第一次读数是俯视,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小于20mL;第二次读数是仰视,量筒内剩余的水的实际体积大于12mL;故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8mL。选C。,C,用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因用刻度尺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排水法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再将被测物体轻放入或按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V2,V2V1即是该固体的体积。,石块的体积,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石块和水的总体积,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1实验原理,2测量仪器:,天平、量筒,3测量对象:,二、测量物质的密度,1.实验原理:,3.
19、实验步骤:,2.实验器材:,石块 细绳 天平和砝码 烧杯 水 量筒,1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一)测量固体的密度(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4.实验操作“小石块”,m,V1,V2,5.实验结果:,m,6(1)设计表格,(2)将实验数据记在表中,求出石块的密度。,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7.注意量筒的读数应该,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1)针压法,(二)测量固体的密度(不可以沉入水中的物体),4)读出水和木块的总体积,1)用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木块的密度,3)用针将木块压入水中,2)读出量筒中
20、水的体积,(2)悬垂法,4)水和悬垂物和木块的体积),1)用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木块的密度,2)水和悬垂物的体积,3)用悬垂物将木块悬入水中,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 量筒 烧杯 待测液体,(三)测量液体的密度,3(1)设计表格,(2)将实验数据记在表中,求出液体的密度。,测量液体的正确方法(步骤),用天平测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液体密度,倒到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2,其它方法(1),将杯中装一定量某液体,用天平测总质量m2,用天平测空杯质量m1,1)液体密度,2)测量结果偏大(因为体积偏小),将杯中该液体全部倒到量筒中,读量筒内液体的体
21、积,其它方法(2),用天平测量杯和液体质量m1,1)液体密度,2)测量结果偏小(因为质量偏小),读量杯内液体的体积,将液体全部倒出用天平测量空量杯质量m1,1)没有量筒,只有天平和水,烧杯及待测液体,请写实验步骤和结论,2)有天平但没有砝码,水、烧杯、刻度尺及待测液体,请写实验步骤和结论,3)有天平、水,烧杯及待测固体,请写实验步骤和结论,1计算物质的密度: m / V,计算密度、鉴别物质,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3计算物体的质量: m=V,有些物体的质量太大不便于直接测量,三、密度公式的应用,1计算物质的密度: m/V,
22、例 某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 .1g,体积为1 .8dm3,试求制成这枚纪念币的金属密度,是何种金属?,计算密度鉴别物质,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例 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解:由公式=m/V得 V= m/=445g/8.9g/cm3= 50cm3,注:如果知道铜丝的横截面积还可以计算出这捆铜丝的长度。,3计算物体的质量: m=V,例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
23、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怎样知道它的质量?,解:V=14.7m2.9m1m= 42.6m3由公式=m/V得m=V 2.6103kg/m3 42.6m3= 110.76103kg答:碑心石的质量是110.76103kg。,可以计算质量难以测量的物体(如金字塔、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练习 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cm3,质量是540g,问是否是实心的?(已知铝= 2.7g/cm3),比较质量法:假定铝球是实心的,计算铝球质量是1350g,因为1350g540g ,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比较体积法:质量是540g的实心铝球计算体积应是200cm3,因为200cm3500cm3,判定该铝球是空心
24、的。,比较密度法:用质量比体积可以得到该球的平均密度是1.08g/cm3,因为1.08kg/cm32.7g/cm3,判定该铝球是空心的。,第六章第五节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多种,我们学过的物质的状态、密度都是物质特有的属性。了解了物质的属性,对于生产、生活及认识世界都有重要意义。,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可以看到在石蜡上留下了刻痕。不同物质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硬度是描述物质的软硬程度的物理量。硬度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请你设计一种方法比较下列图中各种物品的硬度,玻璃,钢锯条,铁钉,铜钥匙,塑料尺,铅笔心,粉笔,探究活动一:比较物质的硬度,探究目的:比较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
25、猜想:根据你的预测,将这些物质硬度的大小进行排序:,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刻画物,铁钉,钢锯条,无痕迹,刻画物,塑料尺,铜钥匙,无痕迹,有痕迹,按硬度大小的排序是,钢锯条、铁钉、玻璃、铜钥匙、塑料尺、铅笔芯、粉笔,探究活动二:物质的其他属性,器材:玻璃板、塑料板、木板,物质的透明度,器材:电池(组)、灯泡(附有灯座)、导线(3根)、铅笔芯、铜条、铁条、木条,物质的导电性,器材:磁体、铁钉、铜块、铝块,物质的磁性,器材:烧杯、热水、金属勺、塑料勺,物质的导热性,器材:弹簧、橡皮筋,物质的弹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 状态、硬度、密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延展性、熔点、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八 年级 下册 物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9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