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ppt课件.ppt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ppt课件.ppt(5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1,第一章第一节声音是什么,声的世界,探究声音的产生,试一试:,方法交流:,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特别?,上述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讲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发声的尺贴近面颊你有什么感觉?,思考:,做一做:,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思考一:是不是物体不振动就不产生声音?,教师演示: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用手捂住音叉,声音立刻停止。,思考二:气体能不能产生声音呢?,学生演示:向笔帽中吹气可发出声音,思考三:液体能不能产生声音呢?,学生活动:晃动水瓶发出声音,把水倒入
2、另一个杯子中也可以发出声音,1. 、 、 都能发声。,2.正在发声的物体被称为_。,气体,固体,液体,声源,声音的传播,液体可以传声吗?怎么验证?,动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受困的矿工会获救吗?,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图中事例说明什么?,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1.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2.实验说明了什么?,1.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气体,固体,液体,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称为 。,波,声波,用声波
3、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说明声波能使物体振动,具有能量。,问题,猜想,猜想的依据,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发令枪响后,先看到烟后听到枪声,雷电,声速,实验设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秒表、尺子,器材,300m,1s,材料: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时,让士兵头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觉,可以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看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声音的速度,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是。,在固体中最,在气体中最。,不同的,快,慢,识记,动脑筋,想一想?,太空中宇航员即使靠近说话也听不见,这是为什么?那么宇航员在太空中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打闪后经过1s人才听到雷
4、声,则由此可判断人离打闪处的距离约为m。当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速度将。,340,变大,在较长的空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最多可听到次响声,第一次响声是经过传播过来,最后一次响声是经过传播过来的。,两,钢管,空 气,小 结,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三、声音是一种波,声波具有能量,四、声音的传播速度,第一章第二节乐音的特性,活动1.3 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思考: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么做?设计:想出一种能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信息快递:,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做一做】 将一根20cm长的尺子伸出桌面15cm左右,先轻
5、轻拨动尺子,再稍用力拨动尺子,注意两次听到声音的强弱有什么不同?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有什么不同?,【总结】1.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2.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的响度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越近,响度越大; 另外,声音集中沿某个方向传播,响度增大。,振幅,信息快递:,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做一做】将一根20cm长的尺子先伸出桌面15cm左右,拨动尺子,然后伸出桌面7cm左右,用同样的力度再拨动尺子。注意两次听到声音的高低有什么不同?看到的振动有什么不同?,信息快递:,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6、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总结:,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猜一猜: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结论: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练一练,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A,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叫声音调高,_叫声响度大。,响度,蚊子,水牛,4.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
7、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2) 。,振动,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第一章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乐音:,噪声:,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波形是有规律的,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波形是杂乱无章的,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乐音,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影响工作和学习、休息损害人的听力引发神经衰弱症状是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人们用_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分贝(dB),分贝(dB)是_的单位,响度,人耳刚
8、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dB_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0,90,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小于_ dB,50,自动噪声监测仪,监测仪测出目前的噪声为_它表示声音的_,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消声,吸声,隔声,控制噪声源,在人耳处减弱,雪后的天气为什么格外寂静?,城市高架道路某些路段有高m的透明板墙,目的是(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第一章第四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复习与提问,1.声音的三大特征为_,_,_。,2.仔细观察蝉鸣时发现,蝉翼在不停地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3.声音的传播需要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
9、无线电交谈,说明 不能传播声音。,4.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 ;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 ;人们能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5.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6.水牛发出的声音低沉但能传得很远,蚊子“嗡嗡”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刺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牛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B.水牛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蚊子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C.水牛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些,响度大D.蚊子是由于双翼振动而发出“音”,这不是真正的声音,自学导航,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
10、回答下列问题: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与可听见声相比,超声波、次声波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有哪些?,小资料,1.可听声: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3.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1.特点:,2.应用:,(7)超声波金属探伤仪,(1)声呐,(2)B型超声波诊断仪(B超),(3)超声波速度测定器,(4)超声波清洗器,(5)超声波焊接器,(6)超声波体外碎石,说出声呐的原理,例题:科学工作
11、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的深度是多少米?应用这种方法能不能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没有什么障碍物能阻挡它;传播过程中很难被介质吸收,能量损耗少。,1.特点:,2.危害和应用:预报地震、台风,(1)人的听觉范围是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次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2)超声波的特点: (3)次声波的特点:,完成练习,小结,超声波:高于20000Hz,次声波:低于20Hz,可听声:(20Hz20000Hz),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我是小水滴,猜我能有多少种变化!,自然现象:云,自然现象:雨,自然现象:露,自然
12、现象:雾,自然现象:霜,自然现象:雪,自然现象:雹,水有三态且可以相互转化,特别注意水蒸气是无色的气体,走进生活,实验结论:,自然界中大部分物质有三态,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叫物态变化,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常见温度计,信息窗,电子温度计,红外线体温仪,光 测温度计,特殊温度计,1.常用温度计的结构:,单位,读作:摄氏度,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_、_和_。,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3.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每一小格表示1 ,0 , ,通常情况下,纯水的沸腾温度,冰水混合
13、物的温度,摄氏度()的规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如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值?,分度值?,认 清量 程 和分度值,量程:35 42 分度值:0.1 ,量程:-25 50 分度值:1 ,测量前(选)估测、选量程,测量中(放)充分接触,读数时(看)不取出、视线平齐,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错误,正确,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偏大,偏小,正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使用前,要认清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
14、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注:测量前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计,看图读数:,( ),交流与设计:,你能够设法自制一支液体温度计吗?需要什么帮助吗?,体温计,课堂练习: 1温度是表示 _ 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_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_温度,它把_ 的温度规定为 0,把_的温度规定为 100。2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15、物体冷热程度,液体热胀冷缩,摄氏,冰水混合物,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C,D,3.家庭用的寒暑表的变化范围是 A0100 B3542C-10100D-2050,4.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_ 的性质制成的。所用液体可以是_、_或_。,液体热胀冷缩,水银,酒精,煤油,4.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D,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思考:物质分为哪三态?如果给水加 热,水会变成什么?,水,水蒸气,(液态),(气态),2.汽化的两种方式
16、:,沸腾,蒸发,探讨地上的一滩水,几个小时以后会怎样?,一杯正在加热的沸水,持续不停地加热最终水会怎样?,在严冬,在夏日,湿衣服和洒过水的路面有没有不会干的时候?,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一碗稀饭是表面先干还是里面先干?说明了什么?,蒸发在液体的表面发生,3.蒸发的特点:,(1)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2)蒸发是缓慢、平和的汽化现象;,(4)蒸发需要吸热,有制冷作用。,(3)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想一想,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后,它的示数( ),D,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
17、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举一些生活中的蒸发例子?,晾衣服、晒稻谷、吹头发,坎儿井绿洲生命之源 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高温少雨,水贵如油,可是吐鲁番绿洲却逐年扩大,城乡经济日趋繁荣。论功行赏,坎儿井当推首功。,问题:“坎儿井”为什么能够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呢?,农民们经常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把粮食放在通风处摊开来晒,这是为什么呢?,你知道吗?,?,?,?,?,?,答: 这样做可以提高粮食水分的温度,加快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了表面积,从而加快了粮食中的水分蒸发,使粮食干得更快。,水的沸腾,探究,实验,和,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实验器材: 铁
18、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钟表,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实验装置图:,沸腾前,观察现象:,沸腾时,实验记录:,0,5,10,分析和论证: 依照前面的探究过程,可以从这个实验得到什么结论?,实验结论:1.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3.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几种液体的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小数据,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达标训练:
19、一、填空:.物质从()态变成( )态的现象叫汽化; ( )和( )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液体沸腾的条件为: ( )和 ( )。.夏天在游泳池里游泳,刚从水中出来时,会冷得发抖,这是因为( )。在病人发高烧时,可以用酒精擦病人的身体,这样可降温,原因是酒精( ),从人体( ),所以病人的体温降低。,液,气,沸腾,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蒸发吸热致冷,蒸发,吸热,蒸发,二、选择: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继续升高 保持不变缓慢降低 忽高忽低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凉水的温度低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是人的心理作用,B,B
20、,汽 化,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方 式,蒸 发,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 缓慢汽化现象,吸热制冷,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沸 腾,特点:,一定温度下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汽化,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规律:,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你看到的是水蒸气吗?,看到是小水珠。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只有变成了小水珠才能被看见。,小水珠,水蒸气,“白气”:,液态,气态,玻璃上的小水珠是如何形成的?,所有的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时,都可以液化。,小水珠,水蒸气,实验,当向内推动活塞,你看到什么现象?,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一些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2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讨论,2.被100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0C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什么?,1.壶口为什么没有白气?,我学到了知识:方法:,总结收获,认识了两种物态变化,1.实验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2.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变化的方法。,3.通过对比、归纳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冰凌形成,固态,熔化,凝固,熔化:固态变为液态,例如:冰熔化为水、 蜡烛熔化为烛滴等,冰凌消融,凝固:液态变为固态,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烛蜡熔化时,温度 ,需要 (吸热/放热),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22、一样吗?,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观察:,冰和烛蜡熔化过程的温度及状态变化,冰熔化时,温度 ,需要 (吸热/放热),不变,吸热,升高,吸热,探究冰、蜡烛的熔化特点,萘的熔化和凝固曲线,晶体,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非晶体,晶体熔化的图像,非晶体熔化的图像,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 温度,升高,t/min,t温/oC,t/min,t温/oC,蜂蜡的熔化图像,海波的熔化图像,t/min,t温/oC,蜂蜡的凝固图像,t温/oC,海波的凝固图像,t/min,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晶体熔化时,不断 温度,不变,吸热,吸热,非晶体熔化
23、时,不断 温度,升高,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根据熔化的特点,你能推出凝固的图像吗?,时间,A,B,C,D,E,F,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48,温度,明矾矿石,石膏,水晶,金属,晶体,玻璃,蜂蜡,塑料,橡胶,非晶体,认识晶体熔化曲线:,(1)AB段固体吸热升温过程。,晶体熔化特点:,(2)BC段物质处于 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3)CD段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点,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物质处于液态。,固液共存,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特点:,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收
24、热量,温度持续上升。,(1)哪个图反映了晶体熔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2)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多少?,晶体熔化,晶体凝固,非晶体凝固,非晶体熔化,熔点:80,凝固点:30,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知识小结,基本概念:(1)熔化:(2)凝固:(3)晶体:(4)熔点:(5)非晶体:(6)凝固点:,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基本技能:(1)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技能;(2)组装垂直组合实验器材的技能。,基本规律:(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 , 二是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
25、不同物质的 熔点 。(3)熔化 ,凝固 。,温度到达熔点,继续吸热,相同,不同,吸热,放热,基本方法: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像来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二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大开眼界,放热,放热,吸热,吸热,固态,液态,气态,液化,熔化,汽化,凝固,?,?,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碘的升华、 凝华,探究实验,1.实验过程中,给烧瓶里的碘加热,杯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 2.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 3.停止加热,看到了什么现象?4.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水蒸气,凝华,思考:窗花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八 年级 上册 物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