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化学 ppt课件.ppt
《胶体化学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体化学 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胶体化学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如江河湖海、工业废水是液溶胶系统,大气是气溶胶系统,人体各部分组织是含水的胶体。此外,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无不与胶体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胶体化学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胶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一种介质中所构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而令一种呈连续分布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当被分散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质点直径d1 nm)形式均匀地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时,形成的系统即为真溶液。 真溶液分为固态溶液、液态溶液和气相溶液。,分散相粒子直径d1000nm的分散系统称为粗分散系统。包括悬乳液、乳状液、泡沫、粉尘等
2、。有明显的相界面。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分散相粒子直径介于11000 nm之间的高分散系统即为胶体系统。分散相可以是多原子或分子(103 106 个)组成的有界面的粒子,也可以是没有相界面的大分子或胶束,前者称为溶胶,后者称为高分子溶液或缔合胶体。,(1)溶胶:由于分散相粒子很小,且分散相和分散介质间有很大的相界面、很高的界面能,因而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其有许多不同于真溶液和粗分散系统的性质。,(2)高分子溶液:它们的分子大小虽然已经达到11000 nm范围,但由于不存在相界面,且不会自动发生聚沉,因而属于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高分子溶液也称为亲液胶体(没有相界面,分散相以分子形式溶解,亲和
3、力较强)。,(3)缔合胶体:或称为胶体电解质,分散相是由表面活性剂缔合形成的胶束。通常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分散相和分散介质有很好的亲和性,因此也是热力学稳定系统。,12.1 溶胶的制备,1. 分散法 利用机械设备,将粗分散的物料分散成高分散的胶体。分散过程所消耗的电功或机械功,远大于系统的表面吉布斯函数变,大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传导给环境。(1) 胶体磨:分干法和湿法。(2) 气流粉碎机:粉碎程度1um以下。(3) 电弧法:制备金属水溶胶。,2. 凝聚法 由分子(或原子、离子)的分散状态凝聚为胶体分散状态的一种方法。(1) 物理凝聚法:将蒸气或溶解状态物质凝聚。分为蒸气凝聚法; 过饱和法。(2)
4、化学凝聚法:利用生成不溶性物质的化学反应,通过控制析晶,使其停留在胶核尺度。,3. 溶胶的净化 过量的电解质或杂质影响溶胶的稳定性,需要去除。常用渗析法。该法利用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点,分离出电解质或杂质。如用羊皮纸、动物的膀胱膜、硝酸或醋酸纤维素制成的半透膜,将溶胶装入膜内,在放入流动的水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作用,可达到净化的目的。,12.2 溶胶的光学性质,1. 丁铎尔效应 在暗室里,将一束经聚集的光线投射到溶胶上,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以看到一个发亮的光锥,此为丁铎尔效应。丁铎尔效应的实质是光的散射。丁铎尔效应又称乳光效应,散射光的强度可以用瑞利公式计算。,2. 瑞利公式,(1)
5、 只有溶胶有明显的丁铎尔效应;(2) 蓝、紫光散射最强,红光散射最弱;(3) 分散相和分散介质折射率相差越大,乳光效应越强;(4) 乳光强度又称为浊度。,3. 超显微镜,超显微镜在黑暗的视野下,从垂直于入射光的方向上观察,可以在整个黑暗的背景内看到一个个闪闪发光、不断移动的光点,恰似黑夜观天可见满天星斗闪烁。 超显微镜可以近似测定粒子大小,,12.3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1. 布朗运动 在溶胶分散系统中,溶胶粒子处于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胶粒的热运动。 与真溶液中的分子热运动无本质区别,符合分子运动规律。,爱因斯坦-布朗平均位移公式,平均位移
6、公式有力地证明了分子运动论完全适用于溶胶分散系统。就质点运动而言,溶胶分散系统与分子分散系统并无本质区别。,2. 扩散 对存在浓度梯度的溶胶分散系统,由较高浓度一侧进入较低浓度一侧的质点数更多,总的净结果是溶胶粒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定向迁移,即为溶胶粒子的扩散。 菲克第一定律:,扩散系数D的物理意义:单位浓度梯度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2s-1。,对于球形粒子,扩散系数D可由爱因斯坦-斯托克斯方程计算:,3. 沉降与沉降平衡 多相分散系统中的粒子,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下沉的过程,称为沉降。分散相粒子所受作用力情况分为两方面: 重力的沉降作用; 浓差导致的扩散作用。 粒子小,扩散作
7、用为主;粒子大,沉降作用为主;粒子大小相当,重力作用与扩散作用相近,构成沉降平衡。,3. 沉降与沉降平衡 微小粒子在重力场中的沉降平衡,,大气分子的浓度随距地面高度而变化,亦可建立重力场中的沉降平衡,,12.4 溶胶的电学性质,1. 电动现象 在外电场或外力作用下,溶胶中固、液两相发生与电势差有关的相对运动称为电动现象。 (1) 电泳: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溶胶粒子在分散介质中定向移动的现象。 (2)电渗:在外电场作用下,若溶胶粒子不动(吸附固定于棉花或多孔物质),而液体介质定向移动的现象。,(3) 流动电势:在外力的作用下,迫使流体通过多孔隔膜(或毛细管)定向流动,多孔隔膜两端所产生的电势差,称
8、为流动电势。 (4) 沉降电渗:分散相粒子在重力作用下或离心力场作用下迅速移动时,在移动方向两端产生的电势差,称为沉降电势。,2. 扩散双电层理论 固、液两相在离子吸附、解离、静电引力等作用下,而带有电荷,从而形成双电层。 (1) 亥姆霍茨模型:固液两相界面层整齐地排列着正负离子,正负电荷的分布如同平板电容器,在平板内电势直线下降,两层间距离很小,与离子半径相当。,(2)古依-查普曼模型:扩散双电层理论认为,靠近质点表面的反离子是呈扩散状态分布在溶液中,而不是整齐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这是反离子受到的相反的两种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质点表面的静电吸引,一方面是离子热运动。两种作用平衡的结果,令反离
9、子越靠近固体表面浓度越高,随距离增加浓度下降,形成一个反离子的扩散层。,(3)斯特恩模型:该模型认为离子有一定大小,而且离子与质点表面除了静电作用外,还有范德华引力。因此,在靠近表面12个分子厚的区域内,反离子受到强烈地吸引,会牢固地结合在表面,形成一个紧密的吸附层,称为固定吸附层或斯特恩层;其余反离子扩散地分布在溶液中,构成双电层的扩散部分。,滑动面与溶液本体间的电势差称为电势。只有在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时,才能出现电势。 电势反映了胶体粒子带电程度。电势越高带电越多,扩散层越厚。 电解质浓度足够大时,可以使电势为零,此时相应的状态称为等电态。,3. 溶胶的胶团结构 由分子、原子、离子形成的
10、固态微粒,称为胶核。胶核常具有晶态结构。胶核从介质中选择吸附离子而带带电。胶核表面优先吸附能与其表面离子生成难溶物或难电离化合物的离子,称为法杨斯-帕尼思规则。水为分散介质时,所有反离子是水化的,滑动面所包围的带电体称为胶体粒子(简称胶粒)。整个扩散层及其所包围的胶体粒子,构成电中性的胶团。,举例,12.5 溶胶的稳定与聚沉,1. DLVO理论 该理论认为: (1) 胶团之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势能。 (2) 溶胶的相对稳定性取决于斥力势能或引力势能的相对大小。 (3) 斥力势能、引力势能以及总势能都随着粒子间距离而变化,但是斥力和引力势能与距离关系不同,因此必然导致两者分别占优势的情况。,1.
11、 DLVO理论 该理论认为: (4) 电解质对引力势能影响不大,对斥力势能影响明显。适当调节电解质浓度,可得稳定溶胶。,图中Emax为胶体粒子净的斥力势能,代表溶胶发生聚沉时必须克服的势垒,迎面相碰的溶胶粒子只有平动能大于这一势垒,才能聚沉。,2. 溶胶的聚沉 (1)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价数规则:电解质中能使溶胶发生聚沉的离子,是与胶粒带电符号相反的离子,即反离子,反离子的价数愈高,聚沉能力愈大,这种关系称为价数规则。 感胶离子序:将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按聚沉能力大小排列的顺序。如H+Cs+Rb+NH4+K+Na+Li+,2. 溶胶的聚沉 (2) 高分子的聚沉作用。 搭桥效应:一个长碳链高分
12、子可以同时和许多分散相粒子发生吸附,起到搭桥的作用,把胶粒联结起来,变成较大聚集体而聚沉。 脱水效应:使胶粒脱水,失去水化外壳而聚沉。 电中和效应: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 吸附在带电的胶粒上,中和粒子的表面电荷,使斥力势能降低,而使溶解聚沉。,12.6 乳状液,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为乳状液。特点:乳状液分散度较溶胶低,分散相(液滴)大小在15um之间。乳化剂:能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膜,并能显著降低界面吉布斯函数,这种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作用:乳化剂使乳化液稳定的作用。,1. 乳状液的分类与鉴别 乳状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油分散在水中,称为水包油型,以
13、O/W表示;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中,称为油包水型,以W/O表示。鉴别方法有: 染色法:在乳状液中加入少许油溶性染料,振荡后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内相染色则为O/W,外相染色则为W/O。,1. 乳状液的分类与鉴别 稀释法:取少量乳状液滴入水中或油中,若乳状液在水中能稀释,即为O/W;在油中能稀释,即为W/O。 导电法:一般而言,水导电性强,油导电性差。因此,O/W型乳状液导电性远好于W/O。但注意乳状液中存在离子型乳化剂时,W/O也有好的导电性。,2. 乳状液的稳定 在乳化剂存在时,乳状液稳定的原因为: 降低界面张力:乳化剂在两相界面层产生正吸附,显著降低界面张力,使系统的吉布斯函数降低,稳定性增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胶体化学 ppt课件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