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燕归来看各大品牌家族式设计.docx
《似曾相识燕归来看各大品牌家族式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似曾相识燕归来看各大品牌家族式设计.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似曾相识燕归来 看各大品牌家族式设计 字号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7月09日05:00来源:汽车点评网作者:杨桦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徜徉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身边滚滚车潮汹涌而过,其中有些身影看上去似曾相识,即使没看到车标也能让人一眼看出它们的来历,这是因为这些车包含了其品牌的家族式设计元素。如同时装设计,每一代的汽车设计都追随着时代的大潮,但对一些历史悠久的品牌来说,它们以前车型的某些经典设计元素会被一代代传承下来,这是家族式设计元素纵向的传承。而从横向的角度来说,这种“家族化”的设计理念可以在同时期的不同车型上共用,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同一品牌产品的识别度,同时还能控制研发的时间与成
2、本,因此成为了当前汽车设计的重要趋势。但“家族化”设计也存在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同品牌车型太过于相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当前市场上各大主流汽车品牌的家族式设计。宝马家族:双肾型格栅、天使眼以及霍氏弯角双肾型进气格栅宝马1933年推出的经典的BMW 303车型说起汽车的“家族化”设计,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宝马的双肾型进气格栅了,它和天使眼一起已经成为宝马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标识。而这一设计则要追溯到1933年的BMW 303车型,BMW 303车型是宝马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款车,正是它确立了BMW两个经典的设计元素。一个是位于车头的双肾型进气格栅,另一个则是自然吸气式直列6缸发动机,并且一
3、直延续至今。宝马双肾型进气格栅的变迁伴随着车型的演变,双肾型进气格栅的造型和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时至今日,它已经完全颠覆了原始的设计。纵观其历史沿革,双肾型进气口尺寸在向小型化发展,形状由初期细长的椭圆到现在不规则非对称的造型,两个“肾”的排列方式也由“站立”到现在的“卧倒”。最右侧两根格栅之间就是夜视摄像头现今BMW的双肾型进气格栅背后还隐藏着很大的学问,比如7系的夜视摄像头就安装在进气格栅的后面,而在BMW的一些车型上,双肾型进气格栅的后面还会有一个类似百叶窗的部件,通过开启和关闭来控制为发动机散热的空气流量,而这个百叶窗部件在关闭时还可以为车辆获得更小的空气阻力。天使眼天使眼大灯是宝马夜
4、幕下最显眼的标志如果说双肾型进气格栅是宝马家族白天最明显的标志,那么天使眼就是夜幕下宝马最显眼的“名片”了。这一设计元素起源于1995年的第四代5系(E39)车型,这一设计令宝马旗下车型在夜晚依旧可以彰显自己独有的魅力。老款3系(E46)的天使眼大灯宝马Vision ED概念车上的天使眼大灯天使眼设计延续至今,设计和材料也都发生了变化,造型上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圆圈,颜色也不仅限于黄光,发光技术和材料也从CCFL(冷阴极萤光灯管)发展到现如今的LED。“霍夫迈斯特”弯角霍氏弯角最早现身于宝马1500车型上,即车门与C柱交界处的弯角“霍夫迈斯特”弯角(Hofmeister-Knick)起源于196
5、1年问世的经典车型宝马1500,并以其车身设计师的名字命名。它是宝马家族一个鲜为人知却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设计元素。在现款国产宝马3系上的霍氏弯角在现款国产宝马5系上的霍氏弯角“霍夫迈斯特”弯角是指车门与C柱交界处的弯角,这个弯角设计可以让车辆看起来更具豪华感和运动性,这一设计直到今天还沿用在宝马的各系车型上。奔驰家族:“虎头”型和“三叉星徽”进气格栅、鸥翼门“虎头”型进气格栅“虎头”型进气格栅是由上世纪中前期的老爷车上的发展而来底盘代号W140的经典老款“虎头大奔”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汽车的制造者,奔驰无疑是历史最悠久的老牌车厂了。其最经典的的设计元素就是其“虎头”型进气格栅了,这一设计其实可以追
6、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经典“老爷车”车型上,这种格栅造型设计典雅高贵,主要用于奔驰的高端行政车型上,几经变迁后一直沿用到现款的E级和S级上面。现款北京奔驰E级现款进口奔驰S级奔驰这种格栅样式在国内最早见于老款的奔驰S级上,这款车产于1989年末1999年末,底盘代码为W140,这款车外形方方正正,盾形进气口上的镀铬格栅看起来像虎头上的“王”字,因此在国内被称为“虎头大奔”。“三叉星徽”进气格栅奔驰“三叉星徽”进气格栅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设计“三叉星徽”进气格栅一般用于主打年轻时尚路线的车型奔驰另一种主要格栅样式是在进气口中央镶嵌硕大的奔驰三叉星徽标,旁边辅以一条或多条横幅镀铬格栅。这种格栅看起来更
7、加年轻、动感和时尚,因此更多的被用于奔驰的轿跑等主打年轻时尚路线的车型。这种格栅现在经常见于奔驰的A级、B级、C级轿车和各式SUV车型上。鸥翼门奔驰1954年推出的300 SL Gullwing Coupe跑车现款奔驰SLS AMG GT奔驰另一经典设计就是最早现于1954年推出的300 SL Gullwing Coupe车型上的鸥翼门,这种车门铰链安装在车顶棚或前挡泥板上,因车门的开启形状好似展翅欲飞的海鸥翅膀而得名。这种车门造型极具个性与动感,已经成为奔驰SL车系的标志性设计之一。著名的法拉利ENZO也采用了类似的鸥翼式车门经过多年发展,鸥翼式车门已经成为了一种古典与浪漫的标志。这种车门设
8、计样式也为其他品牌所吸收,并被应用在多种豪华跑车上。如著名的迈凯轮F1和法拉利ENZO等车型。奥迪家族:一体化格栅、LED车灯、Sportback车身与“暴风线”一体化进气格栅奥迪早期普遍采用的双层进气格栅在德系豪华“三驾马车”中,奥迪是一个强调技术和机械的品牌,其产品素质并不比奔驰和宝马差。但此前由于奥迪在外形设计上的存在感并不强,这也导致它无法提升在高端消费群体中的形象。奥迪最早采用一体化进气格栅的Nuvolari quattro概念车真正改变这一点的是从德席尔瓦于2003年就任奥迪设计总监开始的,他是一位重视品牌设计基因的大师,他在2003年日内瓦车展上推出的奥迪Nuvolari qua
9、ttro概念车采用了类似“大嘴”的一体化进气格栅,它将当时奥迪普遍采用的双层进气格栅连接在一起,营造出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前脸效果,这一设计奠定了之后奥迪家族全系车型的样貌。第六代奥迪A6(C6)是首款采用一体化进气格栅的量产车型德席尔瓦主持设计的首款量产车型是第六代奥迪A6(内部代号C6),该车采用了“大嘴式”一体化进气格栅,同时在车头和车侧刻意加入的硬朗线条使其看上去更加威严稳重。在国内,第六代奥迪A6L几乎成为了标准的“官车”,销量成绩获得极大成功。一汽-大众第七代奥迪A6L(C7)采用全新六角形一体化进气格栅奥迪的一体化进气格栅也在与时俱进,以国内刚刚上市的第七代奥迪A6L(C7)为代表,
10、新一代六角形一体化进气格栅逐步代替了老款的圆角倒梯形格栅。新式格栅的造型更加新潮动感,配以造型更加锐利的多边形前大灯,令新一代奥迪家族式前脸更加年轻动感。LED车灯新一代A6L上可选装全新多边形LED大灯在LED车灯的运用上,奥迪或许不是迈出第一步的,但绝对是个行家。奥迪的成功之处在于,设计师让奥迪每一款车型的LED光束造型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设计,但无论光束的造型如何变化,它都能让你在黑夜清晰的辨识出眼前的这辆车一定是奥迪。奥迪各式车型上配备的LED大灯相对而言,奥迪A系列轿车所采用的LED车灯曲线比较柔和动感。而拥有高大车身的Q系列SUV的车灯就显得更加威猛强悍。从上到下依次为Q3、Q5
11、和Q7的大灯奥迪R8上配备的全LED光源大灯此外,奥迪还在家族首款中置跑车R8上配备了全LED光源的大灯,这又是一划时代的创新,在随后的全新A8和全新A6轿车上,这项技术也已经出现在配置备选清单中。“暴风线”车身侧面可见的纵贯头尾的平直腰线就是奥迪的“暴风线”车身侧面可见的纵贯头尾的平直腰线就是奥迪的“暴风线”“暴风线”在奥迪的SUV车型上也可见到奥迪所谓的“暴风线”就是奥迪车身侧面一条从头灯纵贯至尾灯的腰线。现在,从A系列的轿车到Q系列的SUV,乃至超级跑车R8上,几乎所有的奥迪车型上面都能看到这条“暴风线”,它已经成为了奥迪的经典设计元素之一。“暴风线”在几乎所有奥迪车型上都可见到“暴风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似曾相识 归来 看各大 品牌 家族式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