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有机合成与工艺课件.ppt
《精细有机合成与工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有机合成与工艺课件.ppt(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十 章 烃 化,一、概述 二、N烃化 三、O烃化 四、芳环上的C烃化,第 十 章 烃 化 -概述,一、概述 1、概念与讨论范围 烃化:在有机物分子中的C、Si、N、P、O或S原子上引入烃基的反应。,引入的烃基有烷、烯、炔、芳基,这些烃基上也可以带有取代基。如羧甲基、羟乙基、氰乙基等。,本章讨论范围:氨基N原子上的N烃化、羟基O原子上的O烃化、芳环C原子上的C烃化。,2、烃化剂 :种类很多。常用的有:,(1) 卤烷 : CH3Cl、CH3I、CH3CH2Cl、CH3CH2Br、ClCH2COOH、氯苄(C6H5CH2Cl)等。,(2) 酯类: (CH3)2SO4、(CH3CH2)2SO4、苯
2、磺酸和对甲苯磺酸的甲酯和乙酯(C6H5SO3 CH3)、磷酸的三甲酯和三乙酯等。,(3)醇类和醚类:甲醇、乙醇、正丁醇、十二碳醇、二甲醚和二乙醚等。,(4)环氧化合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第 十 章 烃 化 -概述,(5)烯烃和炔烃:乙烯、丙烯、长链-烯烃、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和乙炔等。,(6)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丁醛、苯甲醛、丙酮和环己酮等。,前三类 (1)(2)(3)是进行取代反应的烃化剂,(4)(5) 是进行加成反应的烃化剂,(6)是进行脱水缩合反应的烃化剂。 前三类烃化剂的活泼性:硫酸的中性酯卤烷醇、醚。 酯类主要用于N烃化和O烃化。,第 十 章 烃 化 -概述,二、N烃化 N烃
3、化: 氨基上的H原子被烃基取代的反应。 氨解(或胺化):氨和烃化剂作用生成脂族的伯胺、仲胺和叔胺以及生成芳伯胺的反应。氨解: 氨与有机化合物发生复分解而生成伯胺的反应。加成胺化: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 本节主要讨论芳胺的N烃化。,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本节主要内容: 1、用醇类的N烷化 2、用卤烷的N烷化 3、用酯类的N烷化 4、用环氧乙烷的N烷化 5、用烯烃的N烷化 6、用醛或酮的N烷化 7、相转移催化N烷化 8、N-芳基化(通常叫芳氨基化),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1、用醇类的N烷化 特点: 醇类价廉易得,广泛用于苯胺和甲苯胺类的N-烷化; 醇类属弱烷化剂,需高温、催
4、化剂。但若反应温度过高,引入的烷基容易从N转移到C上。 只适用于苯胺和甲苯胺类的N烷化,若芳环上有吸电子基时,不能用醇作N烷化剂。 高压釜中200230压力下液相进行。常用Cat.是浓硫酸,也可用三氯化磷、芳磺酸、脂肪胺或碘。,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1.1 醇类液相N烷化的反应历程 催化剂(H2SO4)的作用:提供质子,使反应试剂醇转变为烷基正离子: ROH H ROH2 R H2O (10-1) 正离子R再与氨基N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作用,发生连串反应,生成仲胺、叔胺,同时放出H+质子。用甲醇时会生成少量季铵盐。,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醇类液相N烷化的反应历程,第 十 章
5、 烃 化 - N烃化,1.2 反应规律,(1)亲电取代反应,胺的碱性越强,反应越容易进行 (2)芳香环上的给电子基团使芳胺易烃化,吸电子基团使烃化变困难 (3)连串反应(仲胺、叔胺、季铵)和可逆反应(4)存在烷基的转移,1.3 醇类液相N烷化的化学平衡:是可逆连串反应:,K1 、K2的大小,既与反应条件有关,也与醇的结构有关。 如:苯胺在高压釜、用甲醇、200、N甲基化时: 由实验,K1 、K2都200,据热力学数据计算K2 / K1 1000,使用适当过量的醇,很容易由苯胺制N,N-二甲基苯胺,且生成一些季铵盐。,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而苯胺在高压釜、用乙醇、200、N乙基化时:
6、据实验,K1 = 30, K2 = 2.7 据计算K1 /K2 4,因此即使乙醇过量较多,主产物仍是N乙基苯胺。,当用正丁醇或十二烷醇对苯胺进行N烷化时,产物为一烷基苯胺,不易得到二烷基苯胺。空间效应所致。 但当用醇类进行气固相接触催化烷化时,由于压力的改变,催化剂对一烷化和二烷化的催化作用不同,以及反应的时间短,反应并未达到平衡等因素,可以用甲醇和苯胺制得N甲基苯胺。,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1.4 重要产品举例 :见P.220.。 醇类的高压液相N-烷化可用于制备N,N二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N乙基邻甲苯胺、N乙基间甲苯胺、N正丁基苯胺、N正十二烷基苯胺等苯系N烷
7、基芳胺。 但是:N甲基苯胺不能用甲醇与苯胺的高压液相N-烷化法生产。原因:易生成N,N-二甲基苯胺;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沸点非常接近(常压下190191和192.5193.5),难以用精馏法分离。 N-甲基苯胺的生产采用气固相接触催化烷化法。见(9.3.2)。,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例: 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1) N,N-二甲基苯胺:强酸存在下,苯胺与甲醇高压液相反应,(2) N-甲基苯胺:Cu-Zn-Al2O3催化的气固相接触催化烷化法,2,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用卤烷的N烷化,当卤烷比相应的醇更容易获得时,用卤烷作为烷化剂。如在引入苄基-
8、CH2C6H5时,总是用氯苄作烷化剂,而不用苄醇;引入羧甲基-CH2COOH时,总是用氯乙酸作烷化剂,而不用羟基乙酸。 卤烷是一类活泼的烷化剂,对于某些难烷化的芳胺,常用卤烷作烷化剂。如间氨基苯磺酸的二乙基化、N-酰基芳胺的烷化,就是引入简单的烷基,也用卤烷作烷化剂。引入长碳链烷基时,也常用卤烷作烷化剂。,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1 烷化剂的活性:,当烷基相同时,各种卤烷的活泼性次序如下: R-I R-Br R-Cl ; 当烷基不相同时,碳链越长,活性越低。 氟烷中的氟分子相当稳定,不能参与N烷化。 在各种卤烷中,氯烷是最常用的烷化剂,当氯烷不够活泼时,才用溴烷,碘烷很贵,只用于制
9、备季铵盐和质量要求很高的烷基芳胺。,反应通式:反应不可逆ArNH2 + R-X ArNHR + HXArNHR + R-X ArNR2 + HX,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2 特点(1)卤代烷的活泼性,R越长,RX的活性越低 卤代烃的活性与CX键的键能成反比。RI RBr RCl 卤素相同时:,2,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反应不可逆,为连串反应。,使芳伯胺过量,可抑制二烷化副反应;采用特殊方法抑制二烷化副反应。例如:加入适当沉淀剂,使产物以沉淀物形式析出。,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4)当RX的沸点较低时,反应宜在压力下进行,如:氯甲烷的沸点:-23.7,氯乙烷
10、的沸点 13,(3)反应中有HX产生,易与芳胺成盐,常用缚酸剂如:NaOH、Na2CO3、 Fe(OH)2、 Ca(OH)2 、 CaCO3、和Na3PO4 等,(5)温度:卤烷活泼,一般不超过100。 介质:常用水。,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3 主要工艺条件,温度:卤烷活泼,一般不超过100。 介质:常用水。,原料mol比: 卤烷/芳胺2时,可得高收率的N,N二烷基叔胺; 卤烷/芳胺=1时,产物N烷基仲胺中总含有一定量的N,N二烷基叔胺。 故目的产物为N烷基仲胺时,为抑制二烷化副反应通常使芳胺过量。,缚酸剂:加入NaOH、Na2CO3、Fe(OH)2、Ca(OH)2、CaCO3、
11、和Na3PO4 等。防止生成的HCl与芳胺成盐影响反应的进行。个别情况可以不加,如式P221。,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4 实例,(1)N-烷基芳胺,(2)N,N-二烷基芳胺,3、用酯类的N烷化,酯的类型:硫酸酯、芳磺酸酯、磷酸酯等强酸的烷基酯都是活泼的N-烷化剂, 这类烷化剂的沸点很高,反应可以在常压和不太高的温度下进行,酯的用量不需要过量太多。由于酯的价格较高,此法主要用于生产价格较高的烷化产物。,特点:活性高、副反应少、价贵。制备价值高、量小的产物。,3.1 用硫酸酯的N烷化 主要是用硫酸二甲酯。活性高,易制得。其它硫酸酯不常用。,工艺条件:使用缚酸剂、水或有机溶剂介质、温热
12、条件。,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ArNH2 + CH3-O-SO2-O-CH3 易 ArNHCH3 + HO- SO2-O-CH3 ArNH2 + CH3-O-SO2-ONa 难 ArNHCH3 + NaHSO4,(甲基硫酸钠烷化能力弱),硫酸二甲酯不仅可以用于制备仲胺和叔胺,更重要的是用于制备季铵盐。,硫酸二甲酯有两个甲基,但是通常只有一个甲基参加N-甲基化反应。,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硫酸二甲酯优点:,选择性好,只对氨基烷化,不影响芳环上的羟基。 有多个N原子时,根据碱性只对一个N原子烷化。,缺点:只能利用硫酸二甲酯中的一个甲基(甲基硫酸钠烷化能力弱)。硫酸二甲酯毒性极大
13、,常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接触使人中毒或致死。,还可用于制备季铵盐(重要)。,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硫酸二甲酯毒性: 硫酸二甲酯属高毒类,作用与芥子气相似,急性毒性类似光气,比氯气大15 倍。对眼、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脱落,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坏死、穿破导致纵膈或皮下气肿。此外还可损害肝、肾及心肌等,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灼伤、水疱及深度坏死,有致癌作用。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常经过68小时的潜伏期后迅速发病,潜伏期越短症状越重,人接触500mg/m3(97ppm)10分钟即致死。,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用芳磺酸酯的N烷化
14、都是用苯磺酸酯C6H5SO2OR(过去用对甲苯磺酸酯过去制糖精的副产,现在糖精的原料已改用邻苯二甲酸酐)。适用于引入分子量较大的烷基。因毒性极小,可代替硫酸二甲酯。,工艺条件: 制备一烷化物:N烷基芳胺 引入丙基以上:1mol苯磺酸酯与2mol芳胺,110115共热: 2ArNH2 + C6H5SO2OR ArNHR + ArNH2. C6H5SO3H 制备二烷化物 N,N二烷基芳胺 2mol苯磺酸酯与1mol芳胺,加入与酯等当量的缚酸剂(NaOH或KOH)。,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4、用环氧乙烷的N烷化 环氧乙烷是活泼的烷化剂,很容易与活泼氢发生加成反应而引入羟乙基,故又称羟乙基化
15、。这些活泼氢包括氨基、酰胺基、醇羟基、酚羟基、羧基上的氢。,(1)羟乙基化产物: 羟乙基化生成的产物包括一羟乙基化、二羟乙基化、聚醚产物 、季铵盐等。 N羟乙基化(用环氧乙烷的N烷化)只是其中的一种。,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产品是合成纤维和塑料的静电消除剂和聚丙烯腈纤维的染色匀染剂。,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催化剂及工艺条件: N-羟乙基化的难易程度与氨基氮原子的碱性强弱有关,碱性越强,亲核能力越强,亲电加成越容易进行。 羟乙基化可以不用催化剂或使用碱、酸催化剂。,制备深度羟乙基化的聚醚产物,需要碱催化剂。,脂肪胺为原料(碱性强),可不用催化剂。,芳胺为原料时,需酸性催
16、化剂。,芳胺上有第一类取代基时(供电子基),碱性强,可不用酸性催化剂,且较低温度(575)、常压即可;,芳胺上有第二类取代基时(吸电子基),碱性弱,需要酸性催化剂,且需较高温度(120145)、压力下(0.50.6MPa)通环氧乙烷。,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3)产物选择性的控制 : 一羟乙基化、二羟乙基化的反应速度常数k1、k2相差不大,因此用伯胺制备一羟乙基化物时,应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包括PH值、温度、通环氧乙烷的量及速度等。,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5、用烯烃的N烷化 (1)反应机理属亲电加成反应(烯烃位去亲电)。 如果烯烃双键位上连有吸电子基,如氰基、羰基、羧基、羧酸
17、酯基等,则烯烃被活化(使烯烃的碳上带部分正电荷,如下),反应容易进行;如果烯烃位上没有吸电子基,则反应很难进行。最常用的烯烃是:丙烯腈、丙烯酸甲酯。,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催化剂:酸或碱。 反应介质:水 烯烃衍生物的N-烷化能力不如卤烷、硫酸酯、环氧乙烷强,因此常常需要加入催化剂,反应一般在水的介质中进行,还需要加入少量对苯二酚阻止烯烃的自身聚合。 酸性催化剂:醋酸、盐酸、硫酸、对甲苯磺酸、三氯化铁等。 碱性催化剂:三甲胺、三乙胺等。 为防止自聚: 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用丙烯腈时,可以在氨基上引入一个或两个氰乙基。,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
18、化,6、用醛或酮的N烷化 类似醛或酮与氨的胺化氢化(9.4节),醛、酮可与伯胺或仲胺发生胺化氢化的反应叫还原N烷化。 P.224;,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烃 化 N烃化,(中间产物甲叉胺还可以分离出来,不进行加氢还原,直接作为最终产品),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还原剂:可以用氢,还可以用甲酸等。,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见P.225,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骨架镍催化,7、相转移催化N烷化 对于不活泼的芳胺以及某些含氮杂环化合物的N-烷基化比较困难,如果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用卤烷或硫酸酯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完成N-烷基化反应,效果良好。(可参见3.6.5.
19、4)。,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8、N-芳基化(通常叫芳氨基化) 芳伯胺ArNH2与含有活性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Ar-Y相作用生成二芳基仲胺的反应叫N-芳基化或叫芳氨基化。反应通式: ArNH2 + YAr ArNHAr + HY 其中Y可以是卤素、氨基、羟基或磺酸基。,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8.1 卤素化合物的芳氨基化 通式:ArNH2 + XAr ArNHAr + HX 式中X为Cl或Br。 在上述反应中,Ar-NH2是亲核试剂,Ar-X是亲电试剂。因此,芳环上卤基的电子云密度越低,反应越容易进行。一般卤基的邻或对位有吸电子基(如硝基、磺基或羰基)时,卤基比较活泼,反应易进
20、行。,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常用的卤素化合物主要有:硝基氯苯的衍生物。主要用于制备二苯胺衍生物。四氯苯醌。主要用于制备含有二个芳氨基的染料中间体。蒽醌系和稠环系的氯衍生物和溴衍生物。主要用于制备含有芳氨基或具有含N杂环的蒽醌系染料或稠环系染料。 为消除副产HX的不利影响,通常加入缚酸剂,如氧化镁、碳酸钠、碳酸钾、醋酸钠等。芳环上的卤素或芳胺不够活泼时,可加催化剂。最常用的催化剂是:氯化亚铜和铜粉。见P.226。,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水介质,MgO,170, 0.65MPa,芳氨基化,NH2,见P.226。,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该反应中:先将对硝基氯苯磺化后又将
21、其水解掉,是为了增加分子中氯基的活泼性、水溶性,以便在芳氨基化时采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和接近等摩尔比的对氨基苯甲醚。用氧化镁缚酸剂,因为氧化镁不会像氢氧化钠那样导致水解副反应,也不会像碳酸钠那样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高压釜的操作压力升高。,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芳伯胺的芳氨基化 通式:ArNH2 + H2NAr ArNHAr + NH3 式中两个芳伯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催化剂:酸性催化剂,如盐酸、硫酸、磷酸、对氨基苯磺酸、三氯化铝、三氟化硼及其配合物、氟硼酸铵、三氯化磷以及亚硫酸氢钠等。,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特点: (1)使用不同的芳胺时,其中沸点低的芳胺通常需要过
22、量好多倍,便于沸点高的芳胺反应完全,以利于产品的分离精制,缩短反应时间。 (2)过量的芳胺可起溶剂作用。 (3)除了用亚硫酸氢钠催化的芳氨基化反应可以在水介质中于100-110进行外,其他情况下反应温度都比较高,在160-350,而且要在含水很少或无水条件下进行。 (4)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有时用过量酸来中和反应生成的氨。生产实例如下:P.227,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1)二苯胺,染料中间体、无烟炸药稳定剂,也用于农药和橡胶工业。,酸性催化剂,高温、高压,该反应的传统催化剂是无水三氯化铝,300,1MPa。转化率仅50%,二苯胺的收率76%。 用氟硼酸盐做催化剂, 300-33
23、0,2-3MPa,反应过程不断放出生成的氨,转化率60-70%,二苯胺的收率85-95%,氟硼酸盐回收后可重复使用。,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2,周,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4)苯基J酸,反应式为:,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3)酚类的芳氨基化 通式:ArNH2 + HOAr ArNHAr + H2O 常用酚类:间苯二酚、对苯二酚、2萘酚、1,4二羟基蒽醌等。 苯系和萘系酚类的芳氨基化是酸催化反应,催化剂及工艺条件与芳伯胺的芳氨基化基本相同。 反应实例见P.227-228。,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3) 芳氨基蒽醌,如:P.2
24、28,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又如:,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又如1,2,4-三羟基蒽醌的芳氨基化可以不将它预先还原成隐色体:,第 十 章 烃 化 - N烃化,三、O烃化 醇羟基或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醚类的反应叫O烃化。包括烷氧基化O烷化和芳氧基化O芳化两类。 1、用醇类的O烷化 2、用卤烷的O烷化 3、用酯类的O烷化 4、用环氧烷类的O烷化 5、用醛类的O烷化 6、用烯烃和炔烃的O烷化 7、O芳基化,第 十 章 烃 化 - O烃化,1、用醇类的O烷化 用醇类作O-烷化剂,反应是在大量浓硫酸存在下进行的。可能的反应路径是醇首先与浓硫酸作用生成酸性硫酸酯,然后再与醇作
25、用生成醚。,C2H5OH + HO-SO2-OH C2H5O- SO2-OH + H2O C2H5O- SO2-OH + HO-C2H5 C2H5O-C2H5 + H2SO4,70,130-135,第 十 章 烃 化 - O烃化,反应条件的选择: (1) 反应温度的选择非常重要,温度太高会发生醇脱水生成烯烃的副反应。 (2)硫酸的用量取决于醇分子的结构,分子量相同的醇类,伯醇的酸用量高于仲醇。醇越活泼,用酸量越少。 (3) 被作用物:醇、萘酚。苯酚不行。 即此法不能用于苯酚制备相应的酚醚。 用甲醇或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可以对1-萘酚或2-萘酚进行O-烷化,如:,第 十 章 烃 化 - O烃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细 有机合成 工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8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