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docx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doc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Q i第一章 让学习推着你向前走第一节 接受全方位的文化教育一位年轻的西点军校学员匆匆跑进图书馆,向服务台的图书管理员问道:“您还记得上个星期向我推荐的一本有关希腊历史的书吗?” “当然记得。”她说。 “您还记得那 本书的名字吗?”年轻人又问。 管理员听了感到自豪,因为她总是建议年轻人看看有关希腊的历史书,但很少有人接受她的建议。 “是的,”她回答道,“你还想重读一遍吗?它是很有看头的。” “不是的,”年轻人说,“上次,我带着那本书遇到一位女学员,她给了我一张记着她宿舍 电话号码的条子,我把它夹在那本书中。现在我想给她打个电话,能让我在那本书里找找吗 ?”接受全方位的文化教育西点军校所致力于的
2、教育目标,不仅是培训一流军官,而且是要把一流的年轻人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培养成未来的全方位的领导人。 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本尼迪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陆军军官学校,如英国著名的桑赫斯特军事学院,法国的圣西尔军校,日本的自卫队官校等等。但和它们不同,西点军校更像一个大 学,不仅有规范的四年学制,而且非常强调军事训练以外的普通大学式的文化教育。西点军校所致力于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培训一流军官,而且是要把一流的年轻人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培养成未来的全方位的领导人。西点军校一年分为两个学期,学生们以学习通常的大学专业课程为主,同时辅以军事训练和体育课。暑假则多从事军事训练和校外
3、活动,如在美国政府机构里实习、去国外游学等等。 作为军事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军校生还要学习军事心理学和人类行为科学、军事战略及战 术课程,从而培养他们的领导、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与一般大学的机构设置不同,西点军校只有本科教育而没有研究生院。美国军队的研究生教育,是由陆海空三军各自的“战争学院”、美军的参谋后勤和指挥学院、政府的其他研修机 构和地处华盛顿的美国国防大学来完成的。美军的三军“战争学院”一般对经选拔的中级军 官(从上尉到中校级别)进行培训,以备将来晋升时的资历之需。也有很多的中级军官到比较 好的大学的研究生院去取得一个研究生学历(硕士乃至博士学位)。他们中,有很多是就近“ 公费”上学
4、的。西点军校下面不设学院,而是由若干个系来组织教学。目前军校共有文理工科系十三个,其 中有八个是理工科。文科的五个系是:社会科学系(教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和经济学)、历史 系、英文系、外语系和法律系。从1933年开始,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不仅能获得一个美军准尉军衔,还能获得一个西点军校 学士(BS)学位。一般情况下,一个军校生每学期都要上五门课,加上必修的体育课和军事课 程,还有经常不断的操练、旅行、阅兵及种种规定的集体活动,每周几乎没有什么娱乐闲暇 时间。如果不利用暑假和寒假,学生很难在四年里完成所有课程的全部学分要求。在19世纪 中期,西点军校的学制曾经一度被延长到五年。但从1861年以来,西
5、点就一直实行标准的四 年学制了。在第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前方急需军官的形势,西点军校的学制还曾 一度缩减为三年甚至两年。军校生在学习军事理论时,都要读近代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古代中国 的孙子兵法。在“9?11”以后,西点军校与时俱进地开设了“与恐怖主义作战”的课 程,2003年2月社会科学系新设立了一个“与恐怖主义作战中心”,由一位退役陆军将军任 中心主席,一位有博士衔的教官任项目主任,专门从事反恐课程教学和研究。建校后的很长一个时期里,西点军校一直以理工科为主,文科为辅。近年来,社会科学和人 文学科渐渐走俏。到了2002年,社会科学系的国际关系专业和经济学专业,已经变成
6、了全西 点军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两个专业,最佳毕业生里,学社会科学的竟占了大多数。这个强劲的 “国际化”和“经济化”倾向,与退役西点人里有许多都在从政经商的现实有关。西点军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课程设置是分不开的。在课程设置上,西点军校的课程 具有两个基本的结构特征。第一个结构特征是31门稳定的核心课程,为所有学员打下广泛的 基础知识。核心课程中有一条“数理工程轨”,包括土木工程、电气、环境、机械、系统、 核科学、计算机等7类,每类由5门课程组成:3门工程学,2门工程设计学,每个学员必须完 成其中的一类。核心课程同体育训练和军事科学相结合,就形成了西点军校的“职业专业”。核心课程中还 有一条“
7、社会科学与公共事务轨”,包括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军事历史、国际关系、军 事领导艺术、美国宪法等课程。这些课程使未来的军官对他们将要服务的人民、政府和社会 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第二个结构特征是通过选择研究领域或专业领域,获得在某个领域 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机会。这样,就使学员能够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得到 均衡的发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又使学员能够在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内 和专业方面钻研得更深、更广,获得较高的学术造诣,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西点军校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培训要文理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满足目前需 要与适应未来发展两者兼顾的特殊规律。【西点校训】
8、对我们将要服务的人民、政府和社会要有十分清楚的 认识;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要得到均衡的发展;既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又要力争在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内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第二节 人生需要不断学习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自己的东西。 西点军校前校长A?L?米尔斯西点军校的人都知道,读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很多西点人的生活经历就是进进出出校门几十年。在西点的课堂上,经常提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祖母在她70多岁高龄时才再次回到学校完 成她年轻时没有完成的课程,终于拿到高中毕业文凭。美国的学校实行学分制。按照学校的规定,修完必需的学分,就可以拿到毕业文凭、专业证 书
9、及学位。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时间、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和选择课程 。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两年,也可能是四五年,甚至几十年。所以,在大学里同学之间年龄相差很大是不奇怪的。在同一个班里,有刚刚高中毕业考进来 的少男少女,也有为人父母、为人祖父母者。大学里还设有托儿服务,妈咪们可以带3岁以 上的孩子来上学。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在几所大学选课,也可以同时选几个专业的课,如果你有精力的话。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人,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有人是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一口气读它三 四年;也有人是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用十几年来弄个博士,所以谁都不要轻视 别人。一个清洁工人,一个跑堂儿的,也可能是一个
10、正在受高等教育的分子;一个普通员工 ,一个办公室里的勤杂工,有可能是明天的医生、律师为了读书,有人想方设法筹钱。 某天,某高速公路旁的大广告牌换了新内容,大字写道:出租子宫。怎么回事?原来做广告 的女人愿意帮别人生孩子,目的是拿一笔钱来读博士学位。在科技高度发达、竞争十分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发现自己原有的知识很快变得过时和 陈旧,接着发现这直接影响到就业和生存。尤其是这几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很多大公司裁员 ,就算你已有几个学位也避免不了被炒鱿鱼的可能。很多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往往重新进入学 校调整和革新自己,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多数的人读书是为了改变或适应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11、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至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 能的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西点军校的浇灌告诫学子们: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 够的知识。实际上,企业与公司里的上班族已成为学习市场上成长最快的人群。1992年,全美企业员工 中仅接受企业正式拨款学习的人数就增加了400万,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享有315小时学习课 程,因此全美企业员工的总学习时间增加了126亿小时,相当于25万名全日制大学生的学 习时间。“用学习创造利润”这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赢”
12、的策略。西点军校前校长A?L?米尔斯曾说:“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 自己的东西。”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 后的学习和应用。一般说来,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坚韧所得的知 识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持久不 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仅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企及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 才能,更能培养才能。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而这样,知识也就 转化成为才能。无须设备,无须书本,无须老师,也无须按部就班的学习,自己积极的努力 就是惟一的关键所在。最
13、好的老师乐于意识到自学之重要,并鼓励学生凭借自身的能力在积极的生活中磨练汲取知 识。他们更多的是依靠磨练而不是直接传授,并努力使学生成为正在进行的工作中的一分子 ,这样教育就比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范畴和细节更为高明。近年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层出不穷,就业能力的要求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也 在不断变化着,标准的提高,使得技术发展的要求与人们实际工作能力之间出现了差距,由此产生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一方面失业在增加,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工作岗位找不到 合适的就业者;一方面争抢人才的大战异常激烈,另一方面又有大批在岗者被迫离开岗位。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对劳动力不再只是数量需求,更重要的
14、是对其质量有了新的标 准和需求。【西点校训】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成为时代的呼 唤。第三节 勤奋好学是获得才能的惟一途径才能出众者才堪担当重任;而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是获得才能的惟一途径。 西点著名学子、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是勤奋博学的人。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与其勤奋好学和杰出的 才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他毕业于西点军校,初获少尉军衔,在国内从事军训工作。因其富有成效地创办了美国陆军 第一所战车训练营而成为少校,并受到康勒尔准将青睐 和栽培,送他进入指挥参谋学院受训 。艾森豪威尔不负所望,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获毕业证书。他非
15、常崇拜潘兴和麦克阿瑟两位名将,曾追随麦克阿瑟达6年之久,历任团长、团参谋,后 升为准将,而后做了第一军团参谋长。1941年,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打算对参谋部作一些人事变动,希望陆军总司令部副主任克拉克 推荐十位军官,想从中挑选一人出任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克拉克回答说:“我推荐的名单上 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如果一定要十个人,我只有在此人的名字下面写上九个同上。”这 个人就是艾森豪威尔,他因才能出众而倍受克拉克器重。在作战处,艾森豪威尔工作踏实,很有作为,出色地完成了欧洲战区总司令之指令,受 到马歇尔的称赞。恰恰又因为这份报告,使得幸运之神再度降临,他被越级提升。这成为了 他一生军事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转折。
16、 这份出色的报告,显露出他才华横溢,具备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受马歇尔的推荐而出任 美国驻伦敦的欧洲战场司令。马歇尔独具慧眼,而艾森豪威尔也不负重托,出色地完成了使 命。在这之后,艾森豪威尔又出任进攻北非的盟军统帅,最后成为了登陆法国的盟军最高统帅, 荣获五星上将的军衔。 【西点校训】 “无知”求知心切,永远把自己当作学生,问一些“傻”问题。第四节 努力从别人那里学点什么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 西点军校成立之命令签署人托马斯?杰斐逊1802年7月4日,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签署法令,宣告西点军校诞生。杰斐逊是美国第三届总统,他也许不如乔治?华盛顿和亚伯拉罕?林肯那样著名,但许 多人都读过他
17、起草的独立宣言。虽然杰斐逊是200多年前的人物,但西点军校的学子认为 ,从他那里,仍可学到许多东西。1743年,杰斐逊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父亲是军队里的一名上将,他母亲出身于名 门世家。不论是从出身还是从受教育情况来看,他都属于社会的最高阶层。在当时贵族人士 发号施令之外,很少与平民百姓交谈。但杰斐逊却不管那一套,他和园丁、佣人、侍应生们 交谈。能使人轻松、愉快地和你作开诚布公的交谈是一种真正的艺术。杰斐逊有一次对法国 伟人拉法叶特说:“你必须像我一样到民众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他们的菜碗,尝一尝他们 吃的面包。只要你这样做了的话,你就会了解到民众不满的原因,并会懂得正在酝酿着的法 国革命的
18、意义了。”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值得一学的地方。因此,杰斐逊向每个人学习的习惯颇受美 国人推崇。杰斐逊总统的勇气和他的理想主义是建筑在知识之上的。在他那个时代里,他知道得几 乎比任何人都多。他的兴趣之广,几乎和伦纳德?大?维西一样惊人。据说他30岁时就能够 解释太阳和星球的运动,并能绘制房屋设计图,训练马匹,拉小提琴。杰斐逊有着无穷的潜力和精力,他搞过创造发明,写过书,发表新的见解并开创了各个 领域中的人类活动的新纪元。他还是一位农业专家、一位考古学家和一位医学家。他试验作 物的轮种法和土地肥力保护法要比在社会上正式推行早整整一个世纪。他还发明了一架比当 时所有别的犁更先进、更完善的犁。
19、他影响了整个美国的建筑业。他经常制造出一些简化人 们日常生活的设备。人们对他发明的许多小器械,如一架誊写重要文件的机器、一个指示室 内和户外气候的仪器、一张圆转桌和许多其他东西是记忆犹新的。1796年,杰斐逊成了美国哲学界的领袖,这有助于创立注重自由和进步的美国哲学流派 。这一流派里包括了好几位伟人:一位是汤姆斯?潘恩一位著名的作家;另一位是本杰 明?拉什博士,他对心理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有一位是发现氧的约瑟?普里斯特利。他 们这些人一致公推杰斐逊为他们的首领,因为他对他们研究的范围无不知晓。熟悉他的人写道:“杰斐逊看上去不像总统,倒更像是一位哲学家。他爱好质朴的哲学 。在他参加宣誓就任总统
20、的典礼时,他一人独自骑马而来,自己把马拴在栏杆上,然后再去 参加典礼,他痛恨阁下这一称呼,而坚持让人叫他杰斐逊先生。“他身长有七英尺多高,精悍强壮。他的衣服好像是太小了,他随随便便地坐在他朋友 中间;他的脸很开朗,整个形象是一副松散随便的样子。他的讲演有点杂乱无章,词句不加 组织。他走到哪里,就把这种不拘礼节的作风带到哪里。”这位表面上看上去丢三落四的哲学家,实际上过着一种很有节奏的生活。他黎明起床, 在早饭前通常写点什么或看点什么。早饭后再看上一个小时。工作一天后,他总是要开夜车 ,看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和古英语作品。在所有看过的书上,他都 仔细地加上注释。在杰斐逊所有的
21、才能中,有一样是主要的,即他比任何孜孜不倦的优秀作家都更为出色 。他的全著共有五十多卷,现已全部出版。当1776年在费城需要起草“独立宣言”时,他 的写作才赋很快就被发现,他担负起起草“独立宣言”这一重任。千百万人一直为他的话振 奋。毫无疑问,杰斐逊的渊博知识和他谦虚的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实际上,美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士都非常注重向别人学习。西点学子非常仰慕的美 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也是如此。福特有着执着的创业精神,他十分善于学习,从来不耻于向人请教。亨利?福特是农家子弟,但他从小对农事毫无兴趣。他认为,跟在慢吞吞的马后面犁田 ,实在太浪费时间,所以,他想制造出便捷有效的机械来代
22、替人力、畜力。有一次,亨利?福特乘马车去底特律。途中,他生平第一次见到一辆不用马拖、自己能 行走的蒸汽推动的车子。趁着这辆蒸汽车停下来时,福特向驾驶员问了一大堆有关性能、操 作方法的问题。回家后,他做了个木质车身,又用一个2加仑的油桶当作锅炉,试图推动他的非“机车 ”。带着这样强烈的创业愿望,17岁的亨利?福特就到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公司就业了。可是 ,只干了6天,他就辞职了,原因是“该公司先进员工必须花费好几小时才能修复的机械, 我只要30分钟就修好了,使那些先进员工对我感到嫉妒不满”。1891年,亨利?福特进入爱迪生电灯公司工作,仍致力于设计自己的“自动马车”。1896年 ,他的愿望实现了。1
23、899年,亨利?福特成功地制造了三辆汽车,被公认为这一领域的 先驱。1901年,亨利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但1902年就散伙了。1903年6月,亨利又重新创 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设计制造的A型车销路奇佳,一年多时间里销出1000多辆。后来 ,亨利又设计了N型车、R型车、S型车,都十分畅销。190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型车诞生 了,此车先后共销出1545878辆,为普及小汽车做出了贡献。到1925年10月30日,福特 公司的工厂里一天能造出9109辆T型车,平均每10秒钟出1辆,从而创造了世界汽车生产 史上的奇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这与亨利?福特虚心求教,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生 没有 什么 不可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