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领导人任期介绍.docx
《世界各国领导人任期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各国领导人任期介绍.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亚洲各国介绍(2012年1月始统计)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2003年3月当选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2003年3月当选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 金永南(1928年2月4日)1998年9月当选(1998年9月,朝鲜重新修订宪法,废除国家主席制。按照新的朝鲜宪法,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即代表国家,但实际上自1994年7月8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逝世后,其子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掌握国家最高权利直至2011年12月17日去世)2011年12月17日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突发心脏病去世,其子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1983.1.8)被朝
2、鲜宣传媒体称为革命事业的最高领导者,2011年12月30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被推举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内阁总理 崔永林(1930)2010年6月当选三、俄罗斯联邦总统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1965年9月14日)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宣誓就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总理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1952年10月7日) 2008年5月8日,根据梅德韦杰夫总统的提议普京出任政府总理。四、日本国天皇 明仁 生于1933年12月23日,1952年11月立为皇太子,1989年2月即位,年号平成,根据日本宪法,天皇是日本国家和人民的象征,不实际掌握
3、国家权力。内阁总理大臣 野田佳彦1957年5月20日出生,2011年8月30日下午,54岁的民主党新党首野田佳彦在众参两院举行的提名选举中当选日本第95任第62位首相,2011年9月2日就任五、大韩民国 总统 李明博(1941年12月19日)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2007年12月19日晚宣布,韩国大国家党候选人李明博在当天举行的总统选举投票中以49%的得票率的压倒性优势当选韩国新一任总统。2008年2月25日上午李明博在首尔正式宣誓就任第17届韩国总统。总理 金滉植(1948年)2010年9月16日,韩国总统李明博正式提名现任监查院院长金滉植为新任总理人选。2010年10月1日正式成为李明博政
4、府上台后的第三任总理。六、泰王国 国王 普密蓬阿杜德(1927年12月5日)1946年登基,1950年5月5日加冕。总理 英拉西那瓦(1967年)2011年8月5日,泰国为泰党候选人英拉西那瓦,顺利当选为泰国第28任总理,也是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8日晚接受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谕令,正式担任泰王国第28任总理。七、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国家主席 张晋创(1949年1月)2011年7月25日 当选为越南国家主席总理 阮晋勇(1949年11月)2006年6月举行的越南第十一届国会第九次会议上当选为政府总理。由于越南共产党为唯一合法政党,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拥有的实际权力高于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国家主席
5、,阮富仲(1944年4月14日),2011年1月18日,在越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阮富仲当选为越共中央总书记。八、古巴共和国 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 劳尔卡斯特罗(1931年6月3日),2006年7月31日,最高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因健康原因,根据古巴宪法第94条,将国家最高权力移交给劳尔。2008年2月24日,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一致推选劳尔卡斯特罗为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他从而正式接替了因健康原因而移交国家最高权力的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位置。由于古巴共产党是该国唯一合法政党,党的最高领导人实际上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11年4月19日
6、在哈瓦那闭幕,劳尔卡斯特罗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九、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国家主席 朱马里赛雅颂(1936年6月)2006年6月当选,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该党的领导人实际权力高于国家主席,朱马里赛雅颂于2006年3月当选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总理 通辛坦马冯(1944年4月)2010年12月23日接任老挝总理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封建王朝,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1927年,伊宣布
7、废除所有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外国在伊的领事裁判权,并实行关税自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伊朗与纳粹德国关系较密切。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英国和苏联出兵伊朗。礼萨汗巴列维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1941年至1979年在位)。1942年1月,英国、苏联和伊朗订立同盟条约。1943年9月,伊朗对德宣战。 二战结束后,伊与英、美关系趋于密切,英、美对伊在政治、军事上给予大量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趁机控制了伊的经济命脉。60年代初,巴列维为巩固其统治,缓和国内各阶层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提出以土改、工人入股分红、出售工厂股票、在农村开展卫生和扫盲运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改革计划”。这一以
8、世俗化和现代化为核心的改革计划又称“白色革命”。但由于脱离国情、触及宗教人士利益,造成经济严重失调,贫富悬殊加剧,各种社会、宗教矛盾激化,各地动乱不断升级。1979年1月,国王被迫出走海外。2月1日,因领导反国王运动而流亡国外的宗教领袖霍梅尼返回伊朗。2月11日,忠于国王的军队倒戈,巴列维王朝覆灭。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最高宗教领袖(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 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1939年7月17日),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后继任领袖,根据伊朗宪法,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领袖是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征。总统 马哈茂德艾哈迈
9、迪-内贾德(1956年10月28日) ,2005年6月当选,8月就职,根据伊朗宪法,总统是继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经选举产生后必须经领袖批准方可生效,领袖可根据议会或最高法院的裁决罢免总统。而总统则主要是行政部门的首长,向人民、最高领袖和议会负责,如辞职则需向领袖递交辞呈。十一、缅甸联邦共和国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19
10、45年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以吴努为首的政府实行多党民主议会制。1962年,奈温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吴努政府,成立革命委员会。1974年1月,颁布新宪法,成立人民议会,组建了“社会主义纲领党”(以下简称“纲领党”),奈温任“纲领党”主席,定国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7月,因经济恶化,全国爆发游行示威,纲领党主席奈温和总统吴山友因此辞职。1988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队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以下简称“恢委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
11、国家权力机构。23日将“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1990年5月,举行全国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获胜,但军政府以先制宪为由,拒绝向“民盟”交权。1997年11月15日,“恢委会”更名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 2005年,出于国防及平衡国内经济等考量,缅甸政府从最大城市仰光迁都至内比都。2008年2月9日,军政府宣布将在五月举办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并在2010年举行民主选举来成立新政府。2010年10月21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颁布法令,缅甸正式启用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新国旗、新国徽,国歌保持不变。2010年11月7日,缅甸依据新宪法举行了一次多党制
12、全国大选,共有37个政党参加大选。大选选举出联邦和省、邦各级议会代表,联邦议会由上院民族院和下院人民院组成,然后计划再选举出总统、副总统,组成新政府。其后,现军政府将向新政府移交国家权力。2011年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权力移交新政府,并选出首位总统。2011年2月吴登盛上将成功当选为缅甸第一任总统。 总统 吴登盛(1945年5月11日)2011年2月当选缅甸总统,同年3月30日宣誓就任。十二、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17世纪前,尼泊尔是亚洲的古国之一。古代尼泊尔境内有很多国家,在前6世纪,尼泊尔人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12世纪前,印度的加纳克国王的兄弟库夏的瓦吉来到尼泊尔并成为统治
13、者,而后建立过戈帕尔、阿希尔、吉拉迪、李查维等王朝。 约为公元前1027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今天尼泊尔的蓝毗尼古迦毗罗卫国境内。 藏缅语族的尼瓦尔人(Newari)被认为是加德满都谷地的原住民,但他们却并不全都是东方的蒙古人种,还有许多是雅利安人。17世纪是尼瓦尔人的“黄金时代”,马拉王朝统治下的尼泊尔是西藏和北印度平原之间极为重要的贸易枢纽。当时,加德满都、帕坦和芭克塔普各自为政,三个城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尼泊尔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尼泊尔的特权地位也随着尼泊尔人民的不懈斗争而丧失。1951年,尼泊尔的大会党联合国王势力,迫使拉腊首相交出政权,结束了拉腊家族105年的世
14、袭统治。尼泊尔国王狄里布凡颁布临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1960年12月马亨德拉国王亲政,1961年1月宣布禁止一切政党活动。1962年4月宪法规定尼泊尔为印度教君主国。1990年受人民爱载的毕兰德拉国王开放以君主立宪为政体的多党议会制。1996年2月13日,尼泊尔共产党宣布发动小规模的战事。 2001年6月1日晚,加德满都纳拉扬希蒂王宫突然发生枪击事件,王储狄潘德拉因为选妃问题而连杀国王毕兰德拉、王后艾斯瓦利亚、小王子尼拉扬、公主什鲁蒂等10多名王室成员。狄潘德拉本人亦自杀身受重伤,后不治身亡。 毕兰德拉国王的弟弟贾南德拉4日在哈努曼多卡宫(老王宫)加冕,继承王位。不过,不少民众相信这其实是
15、贾南德拉所策划并嫁祸予王储,因此由贾南德拉所统辖的尼泊尔王室声望大不如毕兰德拉时代。此后,尼泊尔共产党的武装势力渐获得部份民众的支持。截至2006年,尼泊尔除了首都加德满都外,大部分地区受尼共控制;2004年底,尼共开始对首都围城。2005年2月1日,国王贾南德拉解散政府,宣布未来3年由他亲自领导新的部长委员会。 2006年1月2日,尼泊尔共产党(毛派)反政府武装份子宣布终止为期近4个月的单方面停火,并开始连串突袭。1月14日,武装份子突袭加德满都郊区的两个警察哨站,打死十多名警察。次日,尼泊尔内政部发布公告,在加德满都实施宵禁,并在1月19日指示国营尼泊尔电讯公司中断加德满都对外的流动通讯服
16、务,以阻挠反对派于1月20日举行的大规模游行示威。4月21日,尼泊尔反国王示威和罢工持续两星期后,在美国和印度施压下,国王贾南德拉屈服,表示愿意还政于民。他发表电视演说,宣布会解散内阁,将行政权力交予人民,并将举行选举,呼吁反对派推举首相人选。4月30日,柯伊拉腊前往王宫,接受国王贾南德拉任命并宣誓就职尼泊尔首相。 5月18日,尼泊尔国会一致通过,解除国王贾南德拉包括军权在内的权力,使尼泊尔日后不受王室控制。若公告内所有建议落实,尼泊尔国王将只成为象征元首。6月11日,尼泊尔国会通过解除国王“对国会已通过的议案”之否决权,亦即国会议员在将法案签署成法律前,毋须先征求国王之同意。政府和尼共开始谈
17、判以决定国家的未来。11月7日,尼共(毛派)和政府达成协议,放弃武装抗争,加入政府。2007年9月18日,尼共(毛)宣布退出临时政府。12月23日,主张君主立宪多党制的大会党和主张完全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的尼共(毛)达成协议,废除君主制,尼共(毛)返回国会。国民大会于2008年4月10日进行大选,尼共(毛)赢得30%以上的选票,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1 2008年5月28日,尼泊尔制宪议会以560票对4票的压倒性优势通过决议,正式废除君主制,成为联邦民主共和国。 总统 拉姆亚达夫(1948年)2008年尼泊尔建立共和国后竞选总统成功,2008年7月23日就职,成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首任总统,
18、也是尼泊尔历史上首任总统。总理 巴布拉姆巴特拉伊(1954- ),2011年8月当选;根据尼泊尔目前宪法,大部分权力集中于总理,总理权力大于总统。十三、印度共和国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至迟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有古代印度人创造的文明,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一除南印度迈索尔地区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但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立刻分崩离析。此后印度就进入了一个分裂的时代。其中贵霜帝国和笈多王朝曾短暂统一过北印,各种宗教在这段时期开始兴起,包括佛教和印度教;这个时期也是印度科学、艺术与文化的黄金时期。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印度,引进了伊斯兰文化。11世纪开始,突
19、厥人开始入侵北印,并建立了德里苏丹国,不过德里苏丹国的势力逐渐衰微,无力控制庞大的印度北部,印度逐渐又进入了分裂的时代。15世纪末,渡海而来的欧洲商人逐渐开始认识到印度的重要性,并积极在此开辟殖民地。德里苏丹国瓦解后,同样是来自中亚的突厥化的蒙古人在16世纪初建立了蒙兀儿帝国,并统一了几乎整个印度半岛,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但是,蒙兀儿帝国的统治同样因地方的反抗和统治者的残暴而迅速衰落,与此同时,强大的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方殖民者却蜂拥踏上印度这块大陆,并为争夺印度而发生激烈的冲突。1757年,蒙兀儿帝国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之间爆发了普拉西战役,印度因战败而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
2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统治权,只余少数地区由葡萄牙及法国统治。1857年,印度全境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残暴的英国殖民者,但很快被镇压。不过印度也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转为由英国直接统治,成立印度政府,并结束了名义上还存在的蒙兀儿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实力迅速衰落,由于民族主义国家思想的兴起和印度人民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广泛开展,遂准许印度独立。但此时印度的穆斯林已经开始谋划建立单独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英国和甘地都无力改变印度社会已经分裂的现实,只得同意独立后的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度在与巴基斯坦
21、分治后实现独立,但仍然留在英联邦内,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这块亚洲次大陆最终被分成以印度教为主的“世俗”印度以及较小的伊斯兰教国家巴基斯坦。 总统 普拉蒂巴帕蒂尔(1934年),2007年7月当选总统,总统为象征性职务,实际权力集于总理总理 曼莫汉辛格(1932年9月26日),2004年5月任职十四、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印度河文明产生于巴基斯坦境内。直至公元前2000年,生活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文明逐渐衰亡。此后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政治中心开始向东转移到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年
22、起,波斯统治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区,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曾率军攻占过此地。此后被贵霜人统治。克什米尔地区大部从7世纪起成为吐番(今中国西藏)版图。1239年蒙古进军吐番,1246年吐番全部纳入蒙古大汗国版图,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元朝,克什米尔地区大部纳入中国版图。 8世纪初,阿拉伯军队征服巴基斯坦和印度西边,但古代印度从未实现过统一,古代印度只有在16世纪后期实现过印度中北部的局部统一。建立伊斯兰政权,并将伊斯兰教传入,使大批当地居民成为穆斯林。11世纪初,巴基斯坦西北部处于阿富汗加兹尼王朝统治之下。12世纪初,古尔王朝又取代了加兹尼王朝。1206年,库特布艾伯克建立奴隶王朝。1220年代
23、蒙古大军攻入印度河流域,后成为蒙古大汗国的伊利汗国地。15世纪后300年间历经了6个王朝(德里苏丹王朝),14世纪后期蒙古人帖木儿攻入印度河流域,帖木儿攻占德里,后裔巴布尔1526年建立莫卧尔王朝,管辖印度中北部和巴基斯坦东部部分地区。 1757年后,巴基斯坦随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使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冲突加剧。赛义德阿赫默德汗领导了阿利加尔运动,其继承者于1906年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曾一度与国大党合作,共同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但1928年合作破裂。1940年3月23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领导下的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全国会议,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
24、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巴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土。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于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 总统 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1956年7月)是巴基斯坦已故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2008年9月当选总理 优素福拉扎吉拉尼(1952年6月9日),2008年3月22日,吉拉尼被巴基斯坦人民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 (谢里夫派)等政党共同推举为巴基斯坦总理候选人。3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各国 领导人 任期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