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火炬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XX火炬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火炬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度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RS4EL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 承担单位:常州市*经编机械有限公司申报渠道: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填报日期:2011年11月01日 目 录一、概述1、项目提出的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2、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及性能3、投资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4、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二、技术可行性分析1、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2、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3、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中的优势三、项目成熟度1、成果的技术鉴定文件或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产品鉴定证书2、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用户认可情况3、核心技术
2、的知识产权情况四、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1、国内市场需求和产品的发展前景2、国际市场需求及产品竞争能力3、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项目投资估算2、资金筹措方案3、投资使用计划六、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1、未来五年生产成本及销售收入估算2、财务分析3、不确定性分析4、财务分析结论5、社会效益分析七、综合实力和产业基础1、企业员工构成2、项目负责人情况3、企业从事研发的人员力量、资金投入及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情况4、企业从事该产品生产的条件、产业基础八、项目实施进度计划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九、其它1、环境保护措施2、劳动保护和安全3、必要的证明材料十、结论一、概述1、项目提出的背景、
3、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高速经编机能适应服用、装饰、产业用等织物生产的需要,生产效率高,有良好的经济性,是经编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机型之一。国外制造业发达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推陈出新,在国际市场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拉舍尔系列高速经编机最高机号达到E40,最高机速达到2600转/分。而本项目这种带电子横移的高速拉舍尔经编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德国卡尔迈耶和利巴两家公司能够生产,卡尔迈耶公司的代表机型为RSE4-EL高速拉舍尔经编机,该产品采用了积极式电子送经、EL电子横移和电子牵拉卷取机构,能保证所有弹力拉舍尔织物以及非弹性网眼和网格类织物的有效生产。由于高速拉舍尔经编机集机、电、仪、气、网络技
4、术于一体,从设计到加工到装配都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难度,因此国际市场上长期被少数企业以高价垄断,约合人民币300万元。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具有机号高、梳栉数少、花型变换快速等特点,开发难度较大,我国近年来对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仅处于研究阶段,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相继有EL型经编机、高速经编机的电子横移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报道,但在国内制造领域始终未能得到实质性突破,本项目产品在我国尚处于空白状态,必须依赖进口,不仅大大增加了我国经编织物的生产成本,还降低了我国经编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了提高我国纺机产品制造水平及促进我公司的技术创新发展步伐,公司成立专门的RS4EL电子横移高速拉
5、舍尔经编机项目研发攻关小组,项目组立足自主研发,并与国内一流的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合作,近两年多的艰苦攻关,终于研发成功国内首创的RS4EL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该产品的推出可以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该产品集光、机、电、气及网络技术于一体,配置了4把地梳,由于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EL电子横移技术,电子式积极送经技术,电子式牵拉卷取技术等,送经、牵拉、卷取、横移等机构均由伺服控制,实现了数字化控制。由于采用了电子横移技术替代传统的花盘凸轮横移技术,使得四把梳栉都能参与成圈,最大程度实现了织物品种多样化,最高机速达到1200 r/min,最高机号达到E32,工作效率很高。该产
6、品主要用于生产弹性织物,也可用于生产非弹性织物,如弹性和非弹性的妇女内衣、运动服、绣花网眼、家庭用装饰织物、轻型网眼和花边结构、服装衬底等。该项目被评为2011年度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编号:110412G0027N)。目前该产品已累计销售达10台,实现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创利税370余万元。现已具备年产30台RS4EL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的能力,通过项目产业化实施,能达到年产120台RS4EL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的能力。2、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及功能本项目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弹性织物,也可用于生产非弹性织物,如弹性和非弹性的妇女内衣、运动服、绣花网眼、家庭用装饰织物、轻型网眼和花边结构、
7、服装衬底等。随着电子技术应用和高性能新材料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控制技术和新材料被应用到该项目产品上。该产品集光、机、电、气及网络技术于一体,配置了4把地梳,由于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EL电子横移技术,电子式积极送经技术,电子式牵拉卷取技术等,送经、牵拉、卷取、横移等机构均由伺服控制,经纱通过导纱针送入编织区域通过一定的编织工艺编织成布,编织后的织物由电子牵拉卷取机构收卷成定长卷。由于采用了电子横移技术替代传统的花盘凸轮横移技术,使得四把梳栉都能参与成圈,最大程度实现了织物品种多样化,该产品最高机速达到1200 r/min,最高机号达到E32,实现了数字化控制,工作效率高。本项目产品共申请各类
8、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3、投资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3.1投资的必要性我国的经编产业正处在迅猛发展的阶段,并逐步成为世界经编工业的中心。2011年1月份以来,我国经编织物出口量和价格都出现了较强的增长势头,其中以弹性织物增幅最大,主要用于生产弹性织物高速拉舍尔经编机在市场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而我的经编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局限,主要体现在对经编设备的研究有限,尤其是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集机、电、仪、气、网络技术于一体,多年来国内在制造领域更是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全球只有德国卡尔迈耶和利巴两家公司能够生产,垄断了全球市场。我国要想发展只能依赖进
9、口,每年都有大量外汇流入国外,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我国经编织物的生产成本,还降低了我国经编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使我国高速拉舍尔经编织物的生产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因此投资该项目可为我国纺织工业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填补我国经编机高端领域的空白,大大提高我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到国际大舞台中。在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经编机国产化进程”,“到2015年电脑横机、经编机等针织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在纺机行业推广新型节能环保铸造、热处理、表面处理工艺及设备,高精化、柔性化、多功能复合加工制造技术和设备等纺织机械先进制造技术
10、,到2015年应用比例达到30%50%,提高纺机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本项目的研发完全符合规划支持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该项目产品各项预期技术指标达到进口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通过成本核算,其市场预售价在100万元左右,不到进口产品价格的二分之一,因而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其大力推广,不仅可替代进口,节约大量外汇,较好地满足国内对经编机械的大量需求。因此,无论从为国家节约外汇;或是提高民族纺织工业和纺机装备水平,参与国际竞争;还是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来讲,打造民族自主品牌,生产我们自己的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对于提高我国高端纺织装备的制造水平,增强高端民族纺机装备的
11、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民族纺织工业的进步及特种纺织品的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3.2预期的经济效益RS4EL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在国内尚属第一次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该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性价比高,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完全能替代进口。目前已累计销售达10台,实现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创利税370余万元。预计2012年实现销售50台,销售收入近6000万元,新增利税2000万元。达产后将形成120台/年的生产能力,可新增销售1.2亿元,节约外汇5500万美元。可见该产品具有十分广阔和潜在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4、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4.1良好的研发基础我公司拥有高精
12、度卧式镗铣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镗铣床等研发设备,配备了高精度三坐标测量仪、现场动平衡仪等检测设备,具备年产500台各种高端纺织机械的能力。公司全面实施CTPM精益化生产管理、6S现场管理、绩效考核管理、ERP信息管理、6战略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经营状况良好,近三年销售收入逐年高速递增,分别为7136万元、12776万元、30235万元,平均增长率达107.5。先后成功研发了填补国内空白的RY缝编机、RYKT多梳数控提花经编机、RCD多轴向经编机、RCS双轴向经编机、RT2Z电子提花无缝成型经编机、RS4EL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RSJ4/2F双贾卡压纱电子提花经编机,均拥有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
13、,各项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获授权各类专利83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以缝编机为例,我公司2004年自主成功研发国内第一台RY缝编机,打破了德国的技术垄断,凭借优越的性价比迫使德国企业宣布完全退出中国缝编机市场。4.2先进的发展理念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快乐工作”的经营理念;积极与国内多家著名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聘请了多名业内著名专家、教授作为公司的技术顾问,已形成一套完备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与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公司始终瞄准国际纺机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近三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平均达到8.8左右,每年均有12只新产品推向市场;产品技术质量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
14、进,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现正不断开发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高档特种产业用纺织机械,以填补国内特种产业用纺织机械制造领域空白,进一步提高我国特种产业用纺织机械制造水平,保持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4.3完备的生产和试验手段公司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购置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试验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品产业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现拥有高精度卧式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铣等加工设备,配备了高精度三坐标测量仪、现场动平衡仪等检测设备,已具备RY缝编机、RYKT多梳数控提花经编机、RCD多轴向经编机、RCS双轴向经编机四条产品生产线,RT2Z电子提花无缝成型经编机、RS4EL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
15、和RSJ4/2F双贾卡压纱电子提花经编机正处于中试阶段,预计今年实现批量化生产条件。公司还根据客户要求及产品特性,对来料检验(IQC)、制程零部件、部装零部件、总装等每一个环节实施监控,对技术关键点、薄弱点确立了质控点,并制订了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指导书。在零部件加工时,依据图纸、标准等进行作业,在过程中采用相应的工装夹具来保证零部件统一性、稳定性,并按工序步骤逐级验收,严格把关,使质控点零件合格率达到100%,不允许将一个不符合装配要求的零件流入下道工序,从根本上保证了整机性能符合工艺要求。4.4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为加强企业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始终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现已通过ISO
16、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具体我公司从如下几方面来做好质量管理:1、采用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如通过*潮企业杂志、企业看板等向公司于员工贯彻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使更多广大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体系当中来;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公司贯彻落实质量标准的同时,成立了相关小组,由总经理亲自担任组长,下面有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的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将实施结果和经济收入挂钩,使质量责任真正落实到实处,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工作有标准,结果有考核;3、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强化内审,通过多次内审,进一步规范了公司全体
17、员工的行为准则,完善了质量体系的自我改进机制;以实现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有效地运行。 4.5不断提升的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建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为了更好的对新产品进行研发,公司组建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专门研发机构江苏省多轴向产业用经编设备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专职研发人员48人,其中中高级技术职称26人。公司与国内著名的纺织院所如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07年成立了东华大学-*经编机械研发中心,专门从事电子贾卡花型设计、产业用纺织专用设备的研发等;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共同开发的“经编机槽针针芯运动机构设计项目”目前以我公司名义申报实用新型专利5项,均已获授权,2010
18、年又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追加签订“经编机性能提升与研发”产学研合作协议,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9年与江南大学签定了为期5年、总价1000万元的“现代经编装备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项目合同,针对产业用经编新产品及新领域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已正式实施;2011年8月与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签订“纺织钩针用材料分析制备”合作协议;2011年6月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初步达成“经编机用200Nm力矩电机研制”技术开发协议;在奔牛镇工业园北区新增200亩土地,建设经编机产业化基地;公司也在积极筹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院士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为公司今后的
19、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了坚强后盾。公司已通过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和新产品新技术投产鉴定7项,专家一致评定: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2项;先后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省部级8项,市级7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公司自主研发的“风电用碳纤玻纤轴向经编系列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被列为2011年度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拥有省高新技术产品7只;已获授权各类专利83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先后被评定为江苏省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百家优秀科技成长型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20、江苏省创新型企业,江苏省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等。2010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二、技术可行性分析1、技术路线、工艺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先进性和效果随着电子技术应用和高性能新材料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控制技术和新材料被应用到该项目产品上。我公司自主研发的RS4EL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配置了4把地梳,由于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EL电子横移技术,替代传统的花盘凸轮横移技术,使得四把梳栉都能参与成圈,最大程度实现了织物品种多样化,该产品最高机速达到1200 r/min,最高机号达到E32,实现了数字化控制,工作效率很高。由于该产品采用了EL型电子横移机构、EBC送
21、经机构、曲轴传动机构、一体式梳栉座、碳纤维针床、碳纤维横移撑杆、直联式积极送经等独创的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为该产品的高速、高机号提供了较好的保证。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弹性织物,也可用于生产非弹性织物,如弹性和非弹性的妇女内衣、运动服、绣花网眼、家庭用装饰织物、轻型网眼和花边结构、服装衬底等。其结构示意图如下:RS4EL电子横移高速拉舍尔经编机结构示意图1.1 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和成熟性我们查阅大量资料,与国内多家大专院校合作,聘请院校教授、专家作为我公司技术顾问,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对碳纤维应用技术、电子横移技术、直联式电子送经及反馈技术、成圈运动技术和一体式梳栉座技术等技术方案多方对
22、比,最终确定了一套合理的技术方案。1.1.1新型针床和横移撑杆技术方案论证分析方案1、针床和横移撑杆采用金属材料经编机的成圈部件针床通常采用镁铝合金型材,再用铣床按设定间距加工若干个安装复合针的针槽;梳栉横移撑杆常用钢制。方案2、针床和横移撑杆采用碳纤维材料针床由针床基体和针槽条组成(如图1),特征在于针床基体为碳纤维,针槽条为非金属长聚酯条,横移撑杆,该撑杆的主体采用碳纤维制成。图1 碳纤维针床以上两种方案相比,方案1由于针床和横移撑杆的材料采用金属材料,它的制造加工相对来说较简单,所以它在经编机针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具有易变形,热膨胀系数较高,热胀冷缩明显,受环境温度影响大,运动惯
23、量大等缺点。尤其对于本项目产品需要达到E32的机号来说,每针之间的距离只有1/32英寸,约为0.794mm,除去容纱间隙,针之间多余的间隙为0.057mm,这就对梳栉横移机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钢材无法达到要求。方案2采用了新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具有比重小、刚性好、强度高、耐高温等特点,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温度变化有着极好的适应性,机器所能适应的温度范围从2扩大至7,克服了钢制撑杆质量大,运动惯量大,受温度影响大等缺点,当温度变化时不需要降低生产速度,从根本上消除了机器受温度影响大等缺点,为机速达到10001500r/min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1.2梳栉横移技术方案论证分析方案1、N型梳栉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 火炬计划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