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117医务、医技管理制度.docx
《XXXX117医务、医技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117医务、医技管理制度.docx(2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规章制度汇编(试行)(医务、医技分册)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1月第一章 医务管理工作制度1一、 医疗核心制度11、首诊负责制度1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23、分级护理制度34、术前讨论制度5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56、死亡病例讨论制度57、危重病人抢救制度68、医疗查对制度69、病历书写制度810、值班、交接班制度1111、临床用血管理制度1212、会诊制度1513、医疗技术准入制度1614、医患沟通制度(试行)17二、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21、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22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图242、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323、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2、报告暂行规定384、住院病历环节质量与时限基本要求40 三、手术质量管理制度441、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试行)44附件一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医师授权级别一览表(2013年度)48附件二: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目录(试行)493、术前病例讨论制度554、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56 附件:手术医师资格准入申请表605、围手术期管理制度616、手术风险评估制度62附件二:手术风险评估流程64附件三: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657、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66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流程67非计划再次手术上报表68二、术后患者处理工作流程719、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
3、度72附件: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7210、重大手术上报审批制度7411、手术中输血制度75四、医疗安全与患者权益761、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制度762.医院授权委托规定783.患者知情同意制度794.实验性临床医疗管理制度875.开展实验性临床医疗审核程序88实验性临床医疗患者知情同意书896.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917.维护患者隐私权制度和具体措施928.尊重患者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制度及具体措施95(二)具体措施:959.患者合法权益协调处置机制9910.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10111.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10112.急诊预检分诊制度10213.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
4、审核与执业准入管理制度10214.医院外来短期工作人员的技术资质管理的规定与程序10415.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10516.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10717.医疗风险防范管理办法10918.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1319.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13 20.关于会诊管理的有关规定11321.人员紧急替代制度与程序11722.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11823.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与评价制度119 附表:120“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专项登记表120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检查监督评价表12124.医疗告知制度12225.出院病人随访工作制度124出院患者随访流程12526.患者病情评估管
5、理制度126 27.医疗双向转诊制度128双向转诊单13128.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134门诊、急诊、体检中心患者的危急值报告流程140住院病人的生命“危急值”报告流程14129.约束器具使用制度14130.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142 附件:144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申请表14429.病案室工作制度14630.病历管理制度14631.病案服务管理制度14732.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148临床路径知情同意告知管理制度153 附件:154临床路径病种管理知情同意书15433.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制度15534.血液透析患者接诊、登记制度1553
6、5.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15536.患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管理制度15637.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157 38.重症患者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查房制度15939.危重病人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16040.医疗登记统计工作制度1614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1624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报告制度16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领导小组17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临测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7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流程171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17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知识及要求17344.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175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
7、事件报告、处置流程176药 品 不 良 反 应 / 事 件 报 告 表178药品不良反应相关资料18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个案分析整改记录18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年度分析总结18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反馈表18745. 投诉管理制度188五、麻醉科相关工作制度1901、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1902.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193医院麻醉医师资格授权(再授权)申请表195附件二:197附件三:麻醉医师资质及相应麻醉级别授权表1972、麻醉恢复室的管理制度1983、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制度1984、麻醉恢复室护士长职责198 5、恢复室护士职责1996、病人交接制度(与
8、手术室、与病房)1997、毒、麻限制药品管理制度200 8、医疗器械使用、消毒和保养制度2009、外来人员参观制度20010、麻醉科麻醉前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20111、麻醉前病情评估与讨论制度20212、麻醉科术后访视制度20313、麻醉前知情同意制度20314、麻醉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制度20415、康复治疗效果满意度调查评价制度205六、急诊科管理制度2061、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62、首 诊 负 责 制2103、急诊病人接诊及护送入院制度2114、急诊病人须知2115、急诊程序2116、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2127、急诊留观病历书写制度2138、急诊就诊制度2149、急诊科查房制度2141
9、0、急诊科工作制度21511、急诊科规范21612、急诊科设施配置及管理21613、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21714、急诊抢救室规章制度21815、急诊抢救制度21817、急诊收住制度21918、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21919、急诊诊区规章制度22020、急诊转科转院制度22021、紧急外派抢救制度22022、培训与教育制度221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报告制度22124、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管理制度22325、院前急救管理制度22526、灾害事故急救管理制度22627、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22828.急诊医务人员职能评价与再培训制度229第二章:教育培训制度2321.进修医师管理制度2322
10、.新职工岗前培训制度2333.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2334.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2345.在职职工规范化培训制度236第三章:医技科室制度汇编(部分)239一、病理科工作制度汇编2391、病理科总体工作制度2392、病理科质量管理制度2403、病理标本接收核对制度2414、病理诊断室工作制度2425、病理科实验室规章制度2436、病理科技术室工作制度2437、取材室工作制度2448、病理档案室管理工作制度2459、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24610、病理科查对制度24711、病理诊断复查、报告签发制度24712、病理科会诊制度24813、病理诊断及制片质量考核制度24814、病理科差错事
11、故登记制度24915、病理科安全管理制度24916、病理科危急报告制度(及应急工作预案)25017、病理科医疗安全制度25118、病理科安全保卫工作制度25119、病理科试剂采购与管理制度25220、病理科人员培训制度253一、病理诊断人员送出培训253二、科内人员培训25321、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制度25422、病理诊断审核制度25423、病理诊断报告补充或更改或迟发的管理制度25524、院际病理切片会诊制度25525、病理档案的借阅与查阅制度25626、病理科预防差错事故制度(措施)25727、病理切片借阅审批管理制度25828、疑难病例诊专家会诊制度25829、病理科资料管理制度25
12、930、病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措施26031、病理科医疗废物(液)、危险品与生物安全管理制度26232、病理科废弃物(液体)处理制度263第1章 医务管理工作制度1、 医疗核心制度1、首诊负责制度1、门诊首诊负责制度(1)凡经挂号的病人,各科医务人员均需做到“谁首诊,谁负责”,不得相互推诿。(2)首诊医师经检查、诊断,发现该病人为非本科疾病患者,应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并耐心向患者介绍其病种及应去就诊的科室。(3)对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诊疗。必要时,可请有关科室会诊。(4)对危重、体弱、残疾的病人,若需转科,由首诊医师与有关科室联系并做好转科的护送及交接病人的工作。(5)需转院
13、治疗的病人,经科主任同意,同时上报医务科同意后与转入医院联系或电话邀请会诊。(6)若发现医师推诿病人而延误病情或导致对传染病的误诊漏诊者,必须追究首诊医师的责任。2、急诊首诊负责制度(1)一般急诊病人,参照门诊首诊负责制度执行,由急诊科护士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应诊。(2)危重病人如非本科室范畴,首诊医师应首先对病人进行一般抢救,并立刻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来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后方可离开。如提前离开,在此期间发生问题,由首诊医师负责。(3)如遇到复杂病例,需两个科室或多个科室协同抢救时,首诊医师应首先实行必要的抢救,并逐级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师
14、、护士等有关人员参与抢救。当调集人员到达后,以其中职务或职称最高者负责组织抢救工作。对不服从安排的人员,按医院有关规定追究责任。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查房制度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和有关人员参加。(1)查房内容包括审查和决定急、危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新的治疗方法及参加全科会诊。(2)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发现缺陷、纠正错误、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3)利用典型、特殊病历,进行教学查房,提高教学水平。(4)对所查病人,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
15、一般情况,并全面查体。(5)听取各级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工作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以提高科室工作管理水平。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1)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应有本院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实习医师、责任护士参加,新入院病人24小时内查房完毕。(2)对所分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检查措施、了解病情变化及疗效判定。(3)对危重病人应每日进行巡视检查和重点查房,如有住院医师邀请应随叫随到,提出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夜查房。(4)对新入院病人,必须进行新入院病人讨论,对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查明原因。(5)对急危重、疑
16、难病例或特别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安排主任医师查房。(6)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其他典型病例进行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结合实际,系统讲解,不断提高下级医师的业务水平。(7)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要予以纠正。同时还应检查诊疗进度及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避免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8)决定病人的出院、转科、转院问题,签发会诊、特殊检查申请单、审查特殊药品处方及病历首页并签字。(9)注意听取医护人员和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饮食、医院管理各方面的意见,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3、住院医师查房制度(1)住院医师查房每日查房一次,上、下午下班前各巡视一次,夜
17、查房一次,危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及手术病人重点查房并增加巡视次数,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医师。(2)对新入院病人24小时内完成病历及病程记录,危重、疑难的新入院病例和特别病例,除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外并向上级医师汇报。(3)及时修改实习医师书写的各种医疗记录,审查和签发实习医师处方、化验检查、会诊申请单等医疗文件。(4)向实习医师传授疾病诊断、体检方法、治疗原则、疗效判定、诊疗操作要点,手术步骤及分析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5)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病人饮食及生活情况,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的意见。(6)作好上级医师查房的各项准备工作,介绍病情或报告病例。3、分级护理制度一、住院
18、病人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分为、级护理及特别护理四种。护理人员要在病人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按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标记。二、特别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和监护的病人。2.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3.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二)护理要求:1.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出入量。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三、一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重病、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19、、生活不能自理者。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3.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二)护理要求:1.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2.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 3.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4.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5.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四、二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行骨牵
20、引,卧石膏床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3.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等。(二)护理要求: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度活动。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一次。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4.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五、三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孕妇等。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病人。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二)护理要求:1.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2.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
21、吸二次,掌握病人的生活,思想情况。3.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饮食,每日巡视二次。4.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5.进行卫生科学普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水平。4、术前讨论制度一、所有住院手术病例(急诊入院手术除外)均应进行术前讨论,特殊病例应报医务科备案或医务科派人参加讨论。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组织(主持),手术医师、护士及有关科室医务人员参加。重大疑难、新开展的手术、特殊情况可邀请家属或单位领导参加。三、讨论内容:诊断和诊断依据;手术指征和手术禁忌症;术前准备,如特殊检查、血源等;重新开展手术应订出手术方案;术中可能发生的困难与意外,以及防范措施;麻醉
22、选择;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手术人员、麻醉人员及有关人员的组织和安排。一般手术也要进行相应讨论。四、术前讨论要做好记录,并随同病历归档。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一、床位医师或医疗组长对住院超过3天诊断不明确或治疗7天内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由科主任组织院内有关专家进行讨论。二、若经院内专家会诊后仍未能明确诊断的,须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邀请并组织院外专家进行会诊。三、讨论前,主管医师应积极准备有关病历资料,明确提出讨论目的;讨论时,应详细做好讨论记录,并于讨论完成后,将相关内容在病历中记录。6、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一、凡住院死亡病例,要求在死亡后1周内进行讨论;如为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117 医务 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