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西游记》课件.ppt
《第四讲 《西游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 《西游记》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西游记,一、成书过程及作者二、游戏形式与深刻内涵 三、唐僧师徒之风貌四、西游记的奇思妙想,一、成书及作者:,取经本事:唐太宗时,玄奘前往印度取经。辨机(一作“辩机”)大唐西域记、慧立等人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僧玄奘是主角,神秘色彩较浓。南宋讲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主角变为猴行者,玄奘退居其次,出现深沙神,尚无八戒。元代西游记平话深沙神沙和尚;有朱八戒。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猴行者孙悟空,朱八戒猪八戒。作者吴承恩,江苏淮安人。,二、游戏形式与深刻内涵,明清以来,多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娱人心目的游戏之作。任蛟说:“以戏言寓诸幻笔,使无知愚贤不肖,皆能寓目以为逍遥游。”冥飞说:“一味胡说乱道
2、,任意开大玩笑,有时自难自解,亦无甚深微奥妙之旨。”鲁迅云:“西游记上所讲的都是妖怪,我们看了,但觉好玩但据我看来, 实不过出于作者之游戏。”,西游记故事的游戏色彩:,一是唐僧九九八十一难,难难有惊无险:不仅长生肉分毫无损(西天路上几乎所有的男妖都要争吃唐僧肉),而且童子身保存完好(几乎所有的女妖都想与唐僧成亲)。二是孙悟空一路西行,欢天喜地:悟空一听说捉妖怪,就如同“见了外公一样亲热”。尽管艰难曲折,但孙悟空总是先败后胜;有时妖魔十分了得,往往弄得孙悟空无可奈何,只好上天下地,四处求援,而那些神通广大的神佛又总是在关键之时出来帮助孙悟空克敌制胜。,三是神佛不厌烦地设置考验:,八十一难中许多劫
3、难都是神佛的有意安排。如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原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看炼丹炉的童子,孙悟空勃然大怒,指责他放纵手下作恶,老君连忙解释:“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试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类似这样的考验没完没了,有时甚至是观音亲自出场,装扮成妖艳淫荡的女人来诱惑唐僧师徒,如“四圣试禅心”。这显然带有游戏性质。,游戏调笑中的深刻思想价值:,西游记不是单纯的游戏,在游戏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1、深刻的象征意义与教育意义:西游记涉及了人类个性张扬与社会规范的关系问题。小说有最主要两大故事板块,即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前者讲述的主要是人的个性的张扬,后者讲述的则
4、是个体融入群体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孙悟空渴望自由,有着强烈的追求自我价值和权利的欲望,这并没有错,社会应该加以理解和满足,神仙世界也满足孙悟空的部分要求,但远远不够,所以他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号,并大闹了天宫。这种肯定张扬人性欲望的意识显然是受到了明中后期人性解放思潮的影响。然而,作者思考的问题更深一层:人性解放(即“放心”)不是无限的,必须进行一定的约束,否则,极度张扬的个体对群体社会规范秩序将会造成极大的伤害破坏。,孙悟空个人欲望膨胀,造成了天宫的极大混乱,严重破坏了天地运行的规则,故而如来佛将其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使其“定心”。当悟空深表悔恨之后,唐僧收为徒弟一同西行取经,并给他戴上紧
5、箍咒,一路对他进行必要的约束,使其终成正果。“大闹天宫”、“神猴被压五行山”、“西天取经”三大故事实隐喻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完整过程,亦即讲述人类从童年、青少年到壮年的成长历程。童年天真烂漫,欲望无限;青少年桀骜不驯,争强好胜;壮年则规范成熟,善于思考。只有成熟的壮年才能更好地融入群体社会,为群体社会做出贡献。,2、深刻的象征意义。,(1)追求真理的象征:从总体上讲,西天取经是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佛教对于佛教徒来说是神圣的真理,能够获取“真经”是佛教徒崇高的理想。在这里,获取宗教真义象征着对世俗理想的追求。,(2)艰难困苦的象征:小说作者设计了九九八十一难,少一难还得补上。用意很明显:象征着伟
6、大事业不是轻易就能取得成功的,必须经过千难万险。只有这样,在漫长艰难的奋斗中,人类那种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才显得珍贵。单就八十一难看,有来自自然界,如“过火焰山”等;有来自人类,如灭法国杀和尚等;也有来自自身弱点,如偷吃人参果、四圣试禅心等。这些劫难的描写,象征着成大事业者不仅要战胜来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险阻,还必须战胜自身的弱点。,(3)团队精神的象征:,取经久经考验终获成功,也象征着人们要战胜困难达到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坚强意志和克敌致胜的本领。师徒四人中,如果说悟空、八戒、沙僧手中的兵器和神通代表着人们克服困难的本领的话,则唐僧的虔诚和坚定则象征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唐僧的地位
7、在取经队伍举足轻重,没有唐僧的领袖素质,取经集体将面临散伙垮台的危险。,3、对封建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在看似不太严肃的游戏故事中还蕴含了严肃的意图,这就是作者对封建传统文化作了一个重新的审视和思考。(1)反奴性,呼唤个体意识和民主精神李大钊:“东方之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之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政治”;“西方依重国民,其结果为民主政治”。,东西方文化之差异性:,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尊重个体,少帝王尊者意识,民主色彩浓厚。中国文化:以家国为本位,强调集体主义,忽略个体存在,集权统治明显。儒家文化易被自私的统治阶级所利用,带来了专制政治与家天下的漫漫长夜。至
8、明清时已经沦落为奴才文化,中国人本想做国家英雄,其实做了地道的傻子和奴才。西游记塑造了另类英雄孙猴子。,孙悟空新气象:,大闹天宫,与九曜星、四天王一争高下。喊出了“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等惊世之音。皇帝也应该凭本领来做,一个人的地位应该由他自身的能力决定,而不应该世袭,谁的本领大,谁就是强者,谁就为尊。与封建王朝朝堂之上那“吾皇英明”、“吾皇万岁”之类的声音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无疑是对几千年来的鼓吹“君权神授”的封建正统文化的颠覆和背叛,带有明显的近代民主色彩。,(2)消解尊卑等级,颠覆庄严神圣,统治阶级精心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礼
9、仪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们做到贵贱有等、长幼有序、上下有分、贫富有别,一切行为都要受到身份等级的限定,各安其位,各守本分,而不能妄加逾越。在礼教熏陶下,容易产生安分守己、知足长乐的苟安心理,容易造成敬畏尊长、崇拜帝王的愚昧思想。,西游记的亵渎和颠覆:,A.无上无下,无尊无卑。悟空、八戒等是作者肯定的对象,他们没有等级意识,没有贵贱观念,也不懂服从权威和尊敬师长。悟空见玉帝,不仅“不朝礼”,“止朝上唱个喏”,而且还自称“老孙”;见了太上老君,叫“老官儿”;见了弥勒佛,称“笑和尚”;见了福、禄、寿三星,直喊“老弟们”。猪八戒见了寿星等直呼“肉头老儿”,在悟空面前称
10、唐僧“老和尚”。在这里,传统的上下尊卑长幼等等观念统统被作家消解了。,B.打破偶像崇拜,亵渎宗教神灵:,小说对宗教偶像极尽调侃、戏弄之能事。悟空骂太上老君:“嘴脸!小家子样!”骂观音:“该她一世无夫!”讥笑如来:“如来,我听人讲说,那妖精与你有亲哩”,“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八戒骂福、禄、寿三星:“你等真是奴才!”身为师傅的唐僧也成了嬉笑之对象,当蝎子精化成美女摄走唐僧后,八戒笑道:“放放放!我师父这一夜倒浪浪浪!”嬉笑怒骂,任性而为,毫无神圣高贵可言。对神灵进行亵渎:悟空在佛祖手掌上撒尿,在中指上写上“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戒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道君三座圣像扛到“五谷轮回之所”毛屎坑里
11、。佛门弟子,亵渎神灵,真是大不敬,罪过罪过。,C.奚落当代世风,痛骂人间帝王:,小说还从文化角度对当代社会进行了批判。嘲笑八股文化:明代士子只知死背经书,学作八股时文,视野狭窄,知识贫乏,思想肤浅。小说93回写猪八戒在大庭广众之下进斋时狼吞虎咽,沙僧提醒他斯文点,急得他大叫:“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沙僧笑道:“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来,正替你我一般哩。”对八股士子进行奚落。,揭露讽刺统治阶级的恣情:,明代帝王和达官显贵恣情纵欲,嘉靖时期尤盛。万历野获编载嘉靖皇帝之炼药秘方:“帝命京师内外,选女八至十四岁者三百人入宫又选十岁以下者一百六十人,盖从陶仲文言,供炼药用也”。78回写比丘国王:“不
12、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疲倦,身体尪羸,饮食少进,命在须臾”。于是,听信妖道之言,从民间抓来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幼儿,要挖出心肝做药引子。显系影射嘉靖皇帝的荒唐行径。作家让悟空骂了三次“昏君”,让唐僧骂了四次“昏君”,自己也跳出来一连骂了十次“昏君”,足见作家开心笑闹背后的愤激之情。,(3)淡化女性节烈观:,封建社会在性爱问题上走两个极端,即男子放纵,女子守节。性爱歧视在程朱理学产生后发展到极至,程颢、程颐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在理学家不遗余力地提倡和统治阶级树立贞节牌坊的奖励下,天下女性多殉节守贞,成为性爱歧视的可悲牺牲品。清人方苞曾指出:“尝考正史及郡县志,妇人守节死义者,周秦
13、以前无指计,自汉及唐亦寥寥,北宋以后,则悉数之不可更僕矣。”,西游记中的节烈故事:,明中叶以后掀起了反理学的人性思潮,一大批进步文人作家鼓吹人性解放,抨击女性节烈观,西游记也是这一文化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具有进步倾向的作品。西游记直接涉及女性节烈问题的故事除系后人插入的“陈光蕊赴任逢灾”之外还有四个:即黄袍老怪强占宝象国公主,赛太岁强占朱紫国皇后,朱八戒骗娶高太公之女,全真妖道冒充乌鸡国王与王后同床共枕。都是属于倚强霸占或阴谋夺占他人妻女型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两个共同之处:,故事共同点:,第一,故事中的女性受害者事后都不曾自尽殉节。按照女性节烈观的要求,无论何种情况造成失身,都算失节,失节女性最理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游记 第四讲 西游记课件 第四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