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课件.ppt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Chapter3 空气和废气监测,空气和废气,第一节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第五节 颗粒物的测定,第六节 降水监测,第七节 污染源监测,第八节 标准气体的配制,第一节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大气: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其厚度达1000-1400km。空气: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10km内的气体层(对流层),占大气总质量的95%左右。 空气污染(atmosphere pollution):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会改变大气特别
2、是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这种情况称为空气污染。,3.1.1、大气、空气和空气污染,对人类有影响的:距地面10km,地球半径,大气厚度,氮78.06%氧20.95%氩0.93% 其他气体0.1%,有害物质: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3.1.2、空气污染的危害,图片来源:国家地理杂志,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途径:呼吸道吸入;随食物和饮水摄入;体表接触侵入。,1. 大气颗粒物,4. 氮氧化物,5. 光化学氧化剂,3. 一氧化碳,2. 二氧化硫,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臭氧对鼻子、咽喉、肺
3、等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运动时则吸入更严重。,所有大气污染物中散布最广的一种,严重阻碍血液输氧,引起缺氧中毒。,NO2对呼吸器官有刺激性,可引起肺水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若与SO2共存,则危害更重。,损害肝脏。且由于SO2通常与多种污染物共存,吸入之后产生的复合作用危害更大。,颗粒物的大小决定其沉积于呼吸道中的位置;化学组成决定沉积位置上对组织的影响。,(一)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3.1.3、空气污染源,表3.1 各类工业企业向空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二)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三)室内空气污染源,3.1.4、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按形成过程分类可分为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按存在状
4、态分类可分为 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径大于l0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 粒径小于10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浮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一次污染物,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常见的有: SO2 , CO, NOX (NO, NO2)颗粒物,其中包括毒重金属,3,4-苯并芘(BaP),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臭氧,醛类,过氧乙酰硝酸酯,(光化学氧化剂),硫酸雾,硝酸雾等。(,美国洛杉基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分子状污染物,沸点低,气体分子形式存在,并以分子状态进入大气,或者常温下液
5、体,但挥发性强,受热时易以蒸汽进入大气中。 如:SO2,CO,NO2,HCN,苯, 汞,NH3,H2S,Pb,Cd,氟化物等,粒子状污染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液体和固体颗粒。粒径大小在0.01-100m之间,复杂的非均匀体系。直径10m为降尘直径10m为飘尘,又名气溶胶(雾,烟,尘),3.1.5、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与其他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质相比较,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具有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点。 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浓度与污染物排放源的分布、排放量及地形、地貌、气象等条件密切相关。,3.1.6、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一)单位体积质量浓度 单位体积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
6、染物的质量数,常用mg/m3或g/m3表示。 (二)体积比浓度 体积比浓度是指100万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数,常用mL/m3和L/m3表示。 两种浓度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本节内容:1)大气污染监测的目的、有关资料的收集方法和范围、具体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和项目内容,2)监测网点的优化布点原则、要求和方法要点、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原则与要求。,3.2.1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
7、求及进度计划等。,3.2.2监测目的,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3.2.3调研及资料收集,(一)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二)气象资料(三)地形资料(四)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五)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3.2.4监测项目,表3.2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3.2.5监测站(点)的布设,(一)布设采样站(点
8、)的原则和要求(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表3.3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1.覆盖全部监测区: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3.工业集中地区多取点,农村可少些;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多取点,少的地区可少些4.采样的周围应开阔,无局地污染源。5.超标地区多取点,未超标地区少些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三)采样站(点)布设方法 1. 功能区布点法 2. 网格布点法 3. 同心圆布点
9、法 4.扇形布点法,表3.4 WHO推荐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数目,图3.1 网格布点法,图3.2 同心圆布点法,图3.3 扇形布点法,表3.5 50m高烟囱排放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与气象条件的关系,3.2.6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二者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方法灵敏度等因素确定。,表3.6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表3.7 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3.2.7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根据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浓度、理化性质及监测方法选择采样方法和仪器。 尽可能选择国
10、家标准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本节内容1)掌握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方法包括直接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法(其中富集浓缩采样法是重点和难点);2)大气采样的仪器,其中大气颗粒物的采样仪器是重点和难点;了解采样的效率和采样记录;,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 采样仪器,选择采样方法要考虑的因素1.污染物的存在状态2.污染物的浓度3.污染物的理化特性4.所用分析方法的灵敏性常用的采样方法 采样仪器,3.3.1直接采样法,(一)注射器采样(二)塑料袋采样(三)采气管采样(四)真空瓶采样,图3.5 真空采气瓶示意图,图3.6 真空采气瓶抽真空装置
11、示意图,图3.4 采气管示意图,3.3.2富集(浓缩)采样法,3.3.2.1溶液吸收法吸收液的选择对被采集物质溶解度要大或与被采集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快稳定时间长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毒性小,价格低,易购买,可回收,图3.7 气体吸收管(瓶)示意图,3.3.2.2填充柱阻留法 吸附型填充柱,分配型填充柱,反应型填充柱。,。,颗粒状填充剂,抽气泵, ,组分,空气,图3.8 填充柱阻留法示意图,3.3.2.3滤料阻留法,图3.9 颗粒物采样夹和滤料采样装置示意图,3.3.2.4低温冷凝法,图3.10 低温冷凝采样装置示意图,3.3.2.5静电沉降法3.3.2.6扩散(或渗透)法3.3.2.7自然积集法,3
12、.3.2.8综合采样法,图3.11 标准集尘器示意图,图3.12 干法采样集尘器示意图,1. 降尘试样采集,2. 硫酸盐化速率试样的采集,3.3.3采样仪器,(一)组成部分 收集器,流量计,采样动力。,图3.13 几种常用的流量计示意图,皂膜流量计,孔口流量计1.隔板;2.液柱;3.支架,转子流量计1.锥形玻璃管;2.转子,(二)专用采样器 1. 空气采样器,收集器,流量计,采样泵,定时器,图3.15 大气采样器实物照片,2. 颗粒物采样器(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图3.16 大流量采样器结构示意图,(2)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图3.17 TSP采样器实物照片,图3.18 旋风分尘器原理示意图,
13、图3.19 向心式分尘器原理示意图,图3.20 三级向心式分尘器原理示意图,(3)个体剂量器,图3.21 撞击式分尘器示意图,3.3.4采样效率,(一)采集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 绝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二)采集颗粒物效率的评价方法,3.3.5采样记录,被测污染物的名称及编号;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采样流量和采样体积;采样时的温度、大气压力和天气情况,采样仪器和所用吸收液;采样者、审核者姓名。,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大气污染监测的分类,1.对污染源的监测:排出口监测2.对大气的监测:以大气为对象3.职业暴露监测:在工作地点采样以上都可采用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3.
14、4.1二氧化硫的测定,SO2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通过呼吸进入气管,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是诱发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当它与烟尘等气溶胶共存时,可加重对呼吸道黏膜的损害。来源于煤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恒电流库仑滴定法。,紫外荧光法测定SO2,方法原理 空气中的SO2 被吸入仪器反应室后,吸收紫外光生成激发态SO2,当它回到基态时,发射出荧光紫外线,其发射荧光强度与SO2 浓度成正比。用光电倍增管及电子测量系统测量荧光强度,即可测定SO2 的浓度。用紫外荧光法测定大气中的SO2 ,选择性好,
15、不消耗化学试剂,适于连续自动监测,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用于全球监测系统。,溶液电导法测定SO2,原理:用酸性过氧化氢溶液吸收气样中的二氧化硫所生成的硫酸使溶液电导率增加,气样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越高,其增加值越大,所以通过测量吸收液前后的电导率变化就可得知气样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恒电流库仑滴定法,(1)原理: 控制恒定电流进行电解产生滴定剂与被测组分反应(2)应用:连续自动监测大气中的SO2,低浓度SO2(3)反应式,四氯汞钾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评价:较经典的方法(GB),灵敏、可靠1) 方法原理和测定条件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液:四氯汞钾 光度法的显色剂:对品红+甲醛 H3PO4少,pH1.60.
16、1,max548nm H3PO4多,pH1.20.1,max575nm,反应式:,2)计算方法:,四氯汞钾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3)注意事项:温度,酸度,显色时间等因素影响显色反应;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操作条件应保持一致氮氧化物,臭氧及锰,铁,铬等离子对测定有干扰。采集后放置片刻,臭氧可自行分解;加入磷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3.4.2氮氧化物的测定,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以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等多种形态存在,其中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是主要存在形态,为通常所指的氮氧化物(NOx)。NO为无色、无臭、微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NO
17、2。NO2为棕红色具有强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毒性比NO高4倍,是引起支气管炎、肺损害等疾病的有害物质。测定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原电池库仑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1)特点采样和显色同时进行,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可分别测定NO、NO2、和NOx总量。2)原理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采样时大气中的NOX经氧化管后以NO2的形式被吸收,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再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最后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的偶氮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NO2浓度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3)酸性高锰酸钾溶
18、液氧化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4)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该方法是在显色吸收液瓶前接一内装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剂)管,当用空气采样器采样时,气样中的NO在氧化管内被氧化成N02和气样中的N02一起进入吸收瓶,与吸收液发生吸收、显色反应,于波长540 nm处测量吸收度,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测定,其测定结果为空气中NO和N02的总浓度。,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5)注意事项(1)吸收液应为无色,宜密闭避光保存;如显微红色,说明已被污染,应检查试剂和蒸馏水的质量。(2)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适于相对湿度3070条件下使用,发现吸湿板结或变成绿色应立即更换。(3)空气中O3浓度超过0.250 mgm3时
19、,会产生正干扰,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 cm长的硅橡胶管,可排除干扰。,恒电流库仑滴定法测定NOX,1).原理库仑滴定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原理与测定SO2相似,区别是此法不施加直流电压。气样中的NO2与电解液中的I反应,将其氧化成I2 ,生成的I2 又立即在铂网阴极上还原为I,产生微电流。在一定条件下,微电流大小与气样中的NO2浓度成正比。将气样通过三氧化铬氧化管,可将NO氧化成NO2,即可测定总氮氧化物。图6-9恒电流库仑滴定法氮氧化物自动监测仪的气路系统。,图3.22 空气中NO2、NO、和NOx采样流程示意图,图3.23 原电池库仑法测定NOx原理示意图,图3.24 原电池库仑
20、法NOx监测仪气路示意图,3.4.3一氧化碳的测定,一氧化碳(CO)是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它主要来自石油、煤炭燃烧不充分的产物和汽车排气。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燃烧时呈淡蓝色火焰。它容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输送氧的能力降低,造成缺氧症。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GC)、汞置换法。,3.4.3.1气相色谱法(GC),图3.25 色谱法测定CO流程示意图,3.4.3.2汞置换法,图3.26 汞置换法CO测定仪工作流程示意图,3.4.4光化学氧化剂的测定,总氧化剂是空气中除氧以外的那些显示有氧化性质的物质,一般指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的物质,主要有臭氧、过氧乙酰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课件 第三 空气 废气 监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