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ppt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河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解 剖,一. 结构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肾窝中,呈八字形,纵轴与脊柱呈15度角,右肾肾门位于第二腰椎横突水平,左肾较右肾略高1-2cm,肾门位于内前方,距正中线约5cm。肾门:肾的内侧缘为凹面,凹面中部的切迹为肾门肾动 静脉、淋巴、神经、肾盂由肾门进出。 前后:静脉在前、动脉居中、肾盂在后。 上下:动脉在上、静脉居中、肾盂在下。,皮质: 外层,厚0.5-0.7cm,部分伸入髓肾实质 质锥体称肾柱 髓质: 内层, 由10-12个椎体组成,高 0.5-0.8cm,呈放射状,尖端 为肾乳 头,与肾小盏相连,每个乳头有 10-12个乳头管
2、开口于肾小盏。,肾窦:肾实质包绕,肾门处开放,由肾盏、肾盂、 肾动静 脉、淋巴、神经及脂肪填充。 肾盂:由输尿管上端彭大部分组成,自肾门进入肾 窦。分肾 内肾盂和肾外肾盂。肾盏:肾盂在肾实质内展开为肾盏,3-4个大盏,每 个大盏 3-5个小盏。每个小盏收集1-2 个肾乳 头所排的尿液。肾的分段:尖段、上段、中段、下段、后段。,二. 肾血供: 双侧肾动脉在胰头水平由腹主动脉两侧发出 右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右侧发出,经下腔静脉后 方入肾门; 左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左侧发出,经左肾静脉后 方入肾门。 肾动脉由外向内: 肾动脉主干 段动脉 叶间动脉 弓状动脉 小叶间动脉,肾动脉于肾门处分为前、后两支,前支较粗
3、,后支较细。 前支 上段、中段、下段 尖段 后支 后段,三.肾包膜 肾表面由内向外有包膜包绕: 肌织膜:包于肾实质表面由平滑肌与结缔组织构成,不易与肾 实质剥离.(肾破裂) 肾纤维膜:又称肾固有膜或肾包膜。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 和弹力纤维 构成,易与肌织膜剥离(包膜下血肿) 肾脂肪囊:肾周脂肪,下端丰富。(肾周围炎、脓肿) 肾筋膜: 由腹膜外组织移行而来,覆盖肾上腺和肾周围。,肾的分段:尖段、上段、中段、下段、后段,肾先天性异常,肾的胚胎发育 肾的发生分为三阶段: 前肾、中肾、后肾。 前肾:胚第3周,胚体颈段和上胸段的间介中胚层呈 节段性分节,称生肾节,它是前肾的原基。 中肾:形成的前肾导管,
4、经进一步诱导形成中肾导 管至输尿管芽。胚第4周末前肾逐渐退化,中 肾开始发育. 后肾:在输尿管芽诱导下,胚胎第4周末胚体尾端两 侧的生肾索分化为后肾胚基,之后中肾逐渐退 化。,肾脏的胚胎发育正是由输尿管芽和后肾胚基二部分完成。 输尿管芽逐步发育成肾盂、肾盏和集合管。 后肾胚基发育成肾小管和肾小球。 最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接,构成正常的肾单位。胚胎早期肾胚芽位于盆腔内,随着发育肾逐渐上升,胚胎12周到达正常位置。,主要类型: 肾脏数目发育异常肾缺如 肾脏大小发育异常肾发育不全 肾脏位置发育异常异位肾 肾脏实质发育异常 肾囊肿、多囊肾 肾脏结构发育异常 肾脏集合系统发育异常 融和肾、重 复肾、双肾盂
5、、双输尿管、肾血管发 育异常,肾缺如:肾缺如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单或双侧没有发生 输尿管芽,生肾索尾端失去输尿管芽的诱导而致单 或双侧无肾。单侧无肾称孤立肾。正常肾窝内未探 及肾脏,对侧肾代偿 性增大。 鉴别诊断 异位肾 盆腔、髂腰部,腹部、胸腔. 融和肾 交叉异位融合肾,有各自输尿管. 游走肾 平卧位可回纳 肾发育不全:胚胎期肾的血供障碍所致。肾单位及导管的分 化和发育是正常只是数目减少,肾体积小,结构清 晰正常,对侧肾代偿性增大。 鉴别诊断 肾萎缩 肾盂肾盏扭曲、变形、移位 。 自截肾 干酪样组织常伴钙化 。,融和肾:原始肾组织的分裂停顿或发育异常、两侧肾脏相互融合,完全 性或部分性,各
6、种类型。融合发生于胚胎早期因而均伴有位置 异常和肾转不良。肾脏血供可来自骶中动脉和髂总动脉。 马蹄肾 双侧下极融合,连接处称峡部,为肾实质或结缔组织所构成。 多位于腹主动脉之前及分叉之上。肾脏位置较正常为低,肾盂 因受融合的限制,不能正常旋转。输尿管越过融合部前面下 行, 由于引 流不畅,易并发积水。 “S”形肾 一侧上极与一侧下极融合 交叉异位融合肾 两个肾位于脊柱一侧,一根输尿管越过中线,在对侧 进 入膀胱. 盆腔融合肾(盘肾) 。上升的后肾在盆腔、动脉分叉处相互接近,位 于盆腔的肾组织有两套集合系统及输尿管。盆腔内左右肾融 合形成团块状,重复肾:输尿管芽发育成肾盂,分支形成肾盏、再分支形
7、成小盏、集合 管。如分支过早,则形成重复的输尿管畸形。分支的高低及多少, 可决定形成完全或不完全重复,双重或多支输尿管畸形。重复输尿管常伴发重复肾脏。重复肾多数融合为一体,较正常肾脏为大,表面有一浅沟 ,有各自的肾盂、输尿管和血管。两肾常上下排列,少有左右或前后排列,亦少有完全分。上肾较小仅有一个肾盏,多有积水、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异位开口,异 位开口多在正常输尿管下方膀胱三角区内入于膀胱,或男性于后尿 道、精阜、精囊处开口;女性则可于尿道、前庭、阴道等处开口。下肾较大,常具有两个肾盏,可为单侧或双侧,完全型不完全型 ,下段 肾相连之输尿管,常在输尿管口之正常位置入于膀胱;,鉴别诊断 肾上极囊肿
8、:囊肿呈圆形,无鸟嘴状突 起、无相延续输尿管。 双肾盂畸形:肾门处见一套输尿管及血 管,伸入肾窦内的肾实质 分隔不完全 。,异位肾:肾发育过程中上升发生障碍或过度上升或误升向对 侧,即形成异位肾。可异位于盆腔、髂部、腹部、胸部 和对侧或交叉。异位的肾脏可发育正常或发育不全。肾旋转异常 :在正常发育过程中,肾轴应发生90旋转。 四种旋转异常: 腹侧旋转(未旋转) 腹中向旋转(旋转不全) 侧向旋转(反向旋转) 背侧旋转(旋转过度) 最多见的是旋转不全,即肾盂朝向前方;如旋转过度,则肾盂朝向后侧。肾旋转异常后肾盂输尿管连接异常,尿液引流不畅则出现肾脏积水。,异位肾,重复肾,马蹄肾,肾柱肥大,肾位置异
9、常,肾下垂:肾脏位于胸腰之间两侧的肾窝内,由于背部坚强的 纵行肌肉与腹腔脏器的固定,一般不会过多地移位。但 因肾周脂肪囊下方是一个潜在的疏松的间隙,因此当腹 压降低时,肾脏就可能向下移位造成肾下垂。 超声诊断:头低足高位半小时后用超声检查定好的肾脏位 置与活动后肾脏 的位置比较可得出肾脏的活动度。 轻度:超声检查中肾活动度为3cm, 中度:超声检查有3 6cm之间的活动度 重度:超声检查肾活动度在6cm以上,明显输尿管扭曲,肾 盂积水,合并结石或肾功能出现减退,游走肾:当肾蒂过长时,肾脏就会离开原来所在的位置,甚至跨越腹部中线,在腹腔内游动,称为游走肾。 超声诊断:腹部包块处为肾脏回声,肾窝处
10、未探及肾脏; 侧卧位患侧肾脏横过脊柱;游走肾脏可回纳肾窝,肾 积 水,定义:各种原因引起尿路梗阻后肾盂肾盏内尿液滞 留,肾脏扩大,肾实质萎缩称肾积水 声像图分型 烟斗型、菱角形:仅肾盂分离,轻度积水 喇叭花型:肾盂、肾盏分离,中度积水。 调色碟型:肾盂、肾盏重点分离,肾实质变薄, 重度积水。 肾上极囊肿型:见于重复肾,上肾盂积水,上输 尿管异位开口。 巨大囊肿型:重度积水,肾盂肾盏扩张呈一大囊 状,输尿管连接部呈鸟嘴状突起 漂浮光点型:积水内合并感染。,肾积水分度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IVU)法:度:肾盂无明显扩张,仅肾盏穹窿部变钝,肾实 质厚度无改变。度:肾盂及肾盏轻度扩张,乳头变平或呈杵状改
11、 变,肾实质大于正常厚度的3/4。度:肾盏及肾盂明显扩张,实质变薄,但仍大于 正常厚度度的1/2。度:肾盏扩张呈囊状,实质变薄,但大于正常厚 度的1/4。度:肾盂、肾盏极度扩张,与肾盂完全融合,或 仅残留薄而不完全的间隔,肾实质萎缩成薄型。,超声法: 轻度肾积水: 肾脏形态大小多无明显异常,肾实质厚 度及回声正常,肾集合系统分离2-3cm。 中度肾积水: 肾体积轻度增大,形态饱满,实质 轻度 变薄,肾柱显示不清晰,肾盂肾盏均较明显扩张, 肾集合系统分离3-4cm. 重度肾积水: 肾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实质显著变 薄或不能显示整个肾区均为液性区。其间有受 压呈线状分隔肾柱的回声,呈放射状排列,各
12、暗 区相互连通,整个图像极似调色碟样。,Grignon法 (Radiology,1986,160:645-647 )(胎儿) Grignon分级一级:肾盂轻度扩张10mm; Grignon分级二级:肾盂扩张在10mm至15mm Grignon分级三级:扩张程度同上伴肾盏轻度扩张 Grignon分级四级:肾盂扩张在15mm以上伴肾盏中 度扩张。 Grignon分级五级:肾盏中度扩张,肾实质变薄。,鉴别诊断肾积水特点: 肾窦分离液性暗区饱满。 多个暗区互相连通。 巨大囊状积水边缘可见向内伸入的不完全分隔。 肾盂输尿管部液性暗区有鸟嘴状或漏斗状突起。 暗区与输尿管相通。,正常肾盂的鉴别: 大量饮水,
13、尿液源源不断。 膀胱极度充盈,可排尿后15-20分钟后复查。 妊娠期:早孕黄体酮分泌增多;晚孕子宫压迫。 药物影响:解痉药使输尿管蠕动减少,利尿药使 排尿增加。,多囊肾、多发性肾囊肿、肾盂旁囊肿的鉴别 多囊肾: 多发性肾囊肿:肾囊肿其液性暗区排列、 大小、形态均不规则且不相通。 肾盂旁囊肿:局限膨隆,对周围组织的 推挤、压迫形成不对称现象。,临床意义 尿路任何部位的管道狭窄或阻塞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功 能紊乱,外周压迫都可造成尿流梗阻,梗阻以上部位因尿液 排出不畅而压力逐渐增高,管腔扩大,最终导致肾脏积水。 超声对肾积水敏感,可确定有无积水,积水程度。确定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注意间歇性积水。,肾
14、 囊 肿,概述 先天性:肾小管及集合管发育异常进而扩 张形成,以肾实质内大小不等的 囊肿为特征。 后天性:肾脏退行性变 ,囊肿表现与先天 性无区别。,超声分类孤立性肾囊肿:单个,壁薄,内透声好,自肾实质产生而不 与肾盏或肾盂相通。多房性肾囊肿:囊内见线状分割,各房可相通多发性肾囊肿:多个大小不等的暗区,可散在或 相互挤压, 残存肾实质回声正常。出血性肾囊肿:囊内为散在密集的点状回声,或不均匀高回 声,或囊实性回声。感染性肾囊肿:与出血性相似,囊壁有不同程度增厚。胶冻样肾囊肿:内容物含蛋白质高,无声学界面,与单纯囊 肿相似,不易鉴别。含胆固醇结晶肾囊肿:肾囊肿内有细小均匀光点漂浮 。,肾盂源性囊
15、肿:又称肾盏憩室或肾盏囊肿,肾囊肿与肾盂或 肾盏相连通 ,囊肿较小,一般不超过3cm。钙乳症囊肿:含钙的细微粒子、细微的结石呈混悬状态存留 于肾盂源性 囊肿或积水的肾盂肾盏内多表现为强回声 后伴声尾,不同时期其形状和数目可改变。部分可随 体位改变移动。囊肿较小,临床分型将肾钙乳分为积 水型和囊肿型。肾盂旁囊肿:病理指肾窦内淋巴管囊肿。肾髓质囊肿(髓质海绵肾):又称髓质集合管扩张症,锥体 内集合管及乳头小管广泛囊性扩张 呈海绵状,内可小 结石。超声所见为与椎体分布一致的放射状高回声。,鉴别诊断多发性肾囊肿与多囊肾出血性肾囊肿与肾肿瘤肾盂旁囊肿与肾积水海绵肾与肾钙质沉积症,多 囊 肾polycys
16、tic kidney disease,概述: 多囊肾为遗传性疾病,双侧肾脏皮髓质均可 累及,但在程度上可不同。早期肾脏大小正常, 后期则增大。病程长,发展缓慢,一般 40岁以前 常无症状。部分伴有多囊肝、多囊 脾、多囊胰、 颅内血管瘤等肾外表现。分型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称为成年型多囊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称婴儿型或儿童型多 囊肾,罕见 ,75%的患儿在产后数小时到数 天内死亡。,超声表现胎儿型多囊肾:可见双侧肾脏增大,肾的正常结构消失,内回声明显增强。超声难以显示致密的小囊腔。成年型多囊肾:多为双侧,早期肾脏大小正常,肾内仅有少数囊肿,囊肿间肾实质回声增强。后期肾脏明显增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脏 疾病 超声 诊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