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粉体表面改性分析课件.ppt
《纳米粉体表面改性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粉体表面改性分析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纳米颗粒因其粒径在纳米尺度,所以必须有效防止颗粒团聚,保持其良好的分散性。纳米表面改性: 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粒子表面进行处理,有目的地改变粒子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表面原子层结构和官能团、表面疏水性、电性、化学吸附和反应特性等,纳米粉体改性的目的:1)改善或改变纳米颗粒的分散性;2)改善纳米颗粒的表面活性或相容性;3)改善纳米颗粒的耐光、耐紫外线、耐热、耐候等性能;4)使颗粒表面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以及其他新的功能 经改性后,纳米粉体分散性增强,且其自身原来所特有的优异性能不受影响,可以较好地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表面修饰剂的选用原则:是必须能降低纳米颗粒的表
2、面能态、消除纳米颗粒的表面电荷、湿桥及纳米颗粒的表面引力。 对以增加纳米颗粒与其他介质黏结力为目的的表面改性,表面修饰剂的选用原则应该是这种表面修饰剂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必须与纳米颗粒和介质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纳米粉体改性的重要应用领域:纳米制造、纳米排列、自组装、纳米传感器、生物探针、药物输送、涂料、光催化剂等,纳米粉体表面改性基本原理:,在颗粒表面引入一层包覆层,形成由“核层”和“壳层”组成的复合粉体。 壳层既可以是无机物质也可以是有机物质,按工艺分类:,表面整体包覆修饰改性局部化学修饰改性机械活化修饰改性高能量表面修饰改性利用沉淀反应进行表面修饰改性,获得理想包覆层结构的控制手段:1.
3、核心颗粒的数量、尺寸2. 反应物中不同试剂的比例3. “核层”颗粒表面与前躯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主要分为物理修饰和化学修饰,物理法:1)无机物包覆法(包括化学镀法、热分解还原法、无机化合物包覆法等)2)表面活性剂物理包覆3)高分子聚合物的乳液聚合包覆法4)高分子聚合物的自组装包覆法化学法:1)偶联剂化学包覆法2)酯化反应包覆法3)高分子聚合物的表面接枝聚合包覆法,1. 无机物的物理修饰法无机表面改性的对象主要是金属表面改性和化合物表面改性。,无机表面包覆改性过程:,纳米颗粒(核物质),核表面包覆,表面吸附或沉积,表面包覆成薄膜,化学镀法制备Cu包覆TiO2纳米颗粒形成金属/陶
4、瓷纳米复合颗粒,将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的水性分散液通过氮化钯,使其活化然后再将此溶液加入到化学镀铜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便可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均匀包覆上一层金属铜,该镀层为多晶的层状壳结构。Cu/TiO2:能有效地降低原有铜质材料的密度,并能使强度、硬度、耐磨性。高温力学性能等方面得到改善。,热分解-还原法主要适用于对金属的硝酸盐、碳酸盐与碱式盐等易分解的化合物的表面处理。实例:Al2O3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覆上一层镍盐前驱体,经热分解-还原后,得到纳米晶Ni包覆的Al2O3复合粉体。纳米晶Ni的加入,使得原本脆性的Al2O3陶瓷具有了一定的柔韧性,形成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无机化合物的包覆及
5、表面改性利用了一些化合物不溶解于水的特性,采用均相沉淀、溶胶-凝胶、水热合成等方法,通过沉淀反应在纳米颗粒表面形成表面包覆,再经过其他的处理手段,是包覆固定在颗粒表面,从而达到改善或改变纳米颗粒表面性质的目的。,氧化硅(SiO2.nH2O)的包覆及表面改性 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在含有纳米TiO2颗粒的溶液中加入水溶性的硅酸盐(如硅酸钠、偏硅酸钠等);通过调节反应液pH,可转变为硅酸Si(OH)4单分子; 硅酸单分子以不同的速率具有,逐步形成单体形式的具有很大活性的Si(OH)4和聚合度较低的硅酸聚合物; 然后与TiO2表面羟基结合,先形成核点,逐渐形成以无定型SiO2.nH2O形式存在的包覆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米 体表 改性 分析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