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课件.ppt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课件.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腰腿痛解剖生理 病理,疼痛性质:局部疼痛、牵涉痛或感应痛、放射痛,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状,病因及病理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外伤、遗传、妊娠等,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髓核多从一侧(少数两侧) 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诊断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主要症状。坐骨神经痛: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
2、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马尾神经受压时表现为双侧大小腿、足跟后侧及会阴部感觉迟钝,大小便障碍。,脊柱侧弯畸形,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受限明显。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患侧棘突间、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
3、向下肢放射,对诊断有意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直腿抬高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神经系统检查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内侧感觉减退,第1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影像检查拍片常有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
4、象不能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可借此排除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 诊断: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第2、3、4、5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治疗非手术治疗卧硬板床3周,3个月不弯腰持重。骨盆水平牵引:7-10kg,2周。硬膜外注射醋酸泼尼松1.75ml,加2%利多卡因4ml。理疗、推拿、按摩。,手术治疗适应证为: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椎间
5、盘巨大或骨化。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术前准备:X线定位供术中参考。局麻下进行。切除患部的黄韧带及上下部分椎板,牵开硬脊膜及神经根,显露突出的椎间盘。手术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外。术后3天下地活动,功能恢复较快,23月后即可恢复轻工作。术后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中医药技术治疗疼痛的现状,传统的中医药疗法在国内外运用情况,系统化的治疗体系是椎间盘突出专科建设重要内容,是椎间盘突出病理生理特点的要求是手术和介入治疗方案的重要补充是患者最易接受最初路径是提高疗效、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多学科参与-因椎间盘突出涉及内科、骨科、针灸推拿、理疗、介入科系统规范的治
6、疗方案是临床疗效的保障是提高经济效益有效方法,多系统的退行性改变是椎间盘突出系列保守治疗的病理基础,椎间盘退变病理表现,椎间盘突出退变的分子生物学结果,退行性影像学改变,椎间盘突出与根性痛机制,致痛机制-疼痛,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经常是主观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无疑这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而且也总是令人不愉快的一种情绪上的感受。,椎间盘突出根性痛的机制,机械压迫,自身免疫,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性疼痛,异常电活动,神经根损伤,炎性刺激,致痛机制,椎
7、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痛的机制 在椎间孔处神经根被包裹在紧密的粘膜内,位于骨性管道中,压迫和牵拉可导致神经根损伤,尤其在神经节处, 导致神经内水肿,神经内压增高,继而影响到神经根营养的输送,易发生嵌压综合征。静脉瘀血是造成神经根性疼痛的重要因素。,致痛机制,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痛的机制-神经机械压迫 直接的机械效应和通过损害神经血液供应而产生间接效应,缺血对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更甚于压力本身,神经受压产生的机械效应包括神经纤维变形,神经根比周围神经对压迫更加敏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神经根的动脉血流终止,静脉瘀血所致毛细血管逆流是神经根压迫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劳损,感受外邪,发病机制-中医,椎
8、间盘突出及其多系统的病理改变,肌肉劳损韧带的肥厚血流瘀滞神经损伤骨骼肥大神经心理的损害:伤害性记忆; 精神抑郁,运动(肌力)感觉(疼痛),系列化保守治疗临床原则及评价,辩证施治选择最佳治疗路径(针灸-推拿-熏蒸)层次分明的菜单式治疗方案,保守治疗病人纳入标准,1、初次患病,未经保守治疗,虽经保守治疗, 但并不系统,或疗程不够。 2、患者症状仅表现为腰痛,无明显下肢放射痛。 3、患者多次患病,每次经保守治疗有效。 4、患者有腰痛并伴有下肢放射痛,无明显麻木 症状。,5、患者下肢明显麻木疼痛,无明显肌力减弱及肌肉萎缩。 6、患者下肢痛麻,有明显肌力减弱及肌肉萎缩,短期内无明显进行性加重,并经患者要
9、求。 7、椎盘间突出合并严重骨化或骨性椎管狭窄或伴椎体度滑脱,要求保守治疗者。 8、不能耐受介入或手术的病人。 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可根据病情轻重,病人年龄、体质情况及本人意愿选择治疗方法,制定计划。,中医药多元化的治疗体系,临床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穴位敷贴法穴位药物离子导入法穴位艾灸法穴位注射法穴位药物搽涂法穴位针灸疗法穴位电针疗法牵引推拿理疗神经根靶点注射中药治疗,一、穴位敷贴法,方法: 即把中药贴敷于病人体表的穴位上治疗痛的方法,。一方面有药物的直接作用,另一面借助经络的传导作用,使药物能发挥全身治疗作用,提高痛阈,调节神经、体液系统功能,从而增强中药的止痛效果,穴位贴敷方义分析,
10、祛风止痉通络止痛,君,臣,使,佐,补肾壮督、祛邪除痹、通经止痛,羌活独活生川乌草乌,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活血祛瘀引药下行,马钱子全蝎蜈蚣,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杜仲狗脊,立论依据,穴位贴敷组治疗方案,膏药制备:将所选药物按传统方法熬制成黑膏药。所取穴位:肾俞(双侧)、气海、带脉(双侧)、足三里(双侧)、阳陵泉(患侧)、三阴交(双侧)、昆仑(患侧)。操作方法:六天换一次药,每次换药后休息一天,连续治疗四周。,对象与方法,针刺组治疗方案,治则治法:疏经通络,祛邪止痛。按疼痛部位及放射路径循经选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所取穴位:肾俞(双侧)、气海俞(双侧)、相应节段的夹脊穴(患侧)、次髎(双侧
11、)、环跳(患侧)、委中(双侧)、昆仑(患侧)。,对象与方法,观察指标,临床疼痛的测定: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总体症状体征积分评分标准:根据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拟定,对象与方法,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2.0软件包,所有结果均为计算机直接输出。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对象与方法,结果三组总体疗效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从上图可以看出,治疗前三组疼痛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病人自身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穴贴组
12、与局贴组疼痛程度评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穴贴组与针刺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结果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二、穴位药物离子导入法,方法: 将延胡索、乳香、没药、丹参各100g,徐长卿150g,制川草乌用75%酒精浸泡所得药液加少量冰片及二甲基亚砜浸湿BG型电子止痛治疗仪的电极套,并将电极(铜板)套入其中,置于所选穴位上做中药离子导入。选穴:腰腿痛取环跳、肾俞、阳陵泉、昆仑等穴;肩背痛取天宗、肩髃、阿是穴等; 血瘀明显配血海、膈俞;痰凝配丰隆;气滞配行间或太冲,三、穴位艾灸法,方法: 运用艾灸疗法治疗疼痛,取最痛点灸, 先在穴上顺逆各按摩,再施灸, 1日1-3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针 治疗 腰椎 突出 症根性痛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