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第三课百日维新.docx
《选修一第三课百日维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一第三课百日维新.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选修一第三课百日维新课程标准: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学习导航:1.了解百日维新的背景和基本内容。2.理解光绪帝没有采纳康、梁激进主张的原因。3认识百日维新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梳理: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 .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J(1)德国强占。俄国强和a(3)法国强租o(4)英国租借“”和02 .表现(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主张学习,进行全面改革。(2)康有为进呈和等书籍。(3)1898年春,康有为发起组织,保浙会等变法团体相继成立。(4)1898年,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思维拓展维新变法运动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产物,是中
2、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表现,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深化。二、百日维新1.开始:,光绪帝颁布,宣布变法。2.内容内容政治鼓励官绅士民,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特权经济设立,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采用,奖励创新发明;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文教改革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筹设铁路、矿务和医科等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组织翻译外国书刊军事建立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练兵,还添造兵船,
3、增强海军实力3 .局限:未实行“,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措施.4 .意义:基本上反映了的愿望和要求。(1)经济上,有利于发展。(2)政治上:有利于参与政治,初步动摇了o(3)文化上:有利于传播o(4)军事上:有利于。思维启迪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bU)乃罢,览阅奏章,尤不能尽。一一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提示:官绅上书言事的积极性高,纷纷上书言事。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维新运动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主题探究一推行百日维新的条件史料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
4、,请求光绪帝发起戊戌变法。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他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三件事: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警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第二,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成通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土,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探究问题:(1)史料中康有为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的三件事对变法运动的开展有何作用?答案提示:(1)有利于依靠皇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有利于维新派和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推动中央政府行政机构的改革。(2)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具有怎样的地位?答案提示:(2)应诏统筹全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 第三 百日维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