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ppt
《第三章社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社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3.1 社会物流系统概述 1、物流供应的主体 不同的物流供应的主体,提供不同水平的物流服务,满足不同层面上的物流需求,表现为面向不同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服务要求,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 按照物流服务的辐射范围、供应总量能力、服务需求的分布特征、服务需求性质,对物流供应主体,做以下划分:,2,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1 社会物流系统概述 1、物流供应的主体 按照物流供应主体的业态结构 专业配送企业:功能相对专一,服务于一定的配送类别和范围,主要从事专业的配送物流活动,规模较小,容易实现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 新兴储运企业:在传统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的基础上,
2、通过拓展业务范围,向专业物流供应商转化,如运输企业,经过改造,延伸服务,仓储企业,通过改造、升级,成为立体化仓库; 综合物流企业:业务全面、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备)先进,提供物流多方位的服务。,3,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1 社会物流系统概述 1、物流供应的主体 按照物流供应主体的供应能力结构 单一物流服务主体:与某一类物流需求主体需要服务的相对应的供应主体; 综合物流服务主体:多种物流服务功能的整合,不仅能够满足某种类型的物流需求,而且能够提供物流过程中的运、储、加工、流通等服务; 规模化物流服务主体:功能整合程度、服务水平、质量更高,不仅能满足区域服务需求,而且会形成物流产业优势。,
3、4,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1 社会物流系统概述 2、物流需求的主体 不同的物流需求主体,产生不同的物流服务需求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物流供应主体构成相互交叉、重叠、动态的供需关系; 按照需求主体的市场结构: 企业物流:企业产生的从采购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物流需求; 行业物流:行业特点产生的特殊物流服务需求; 社会物流:企业外部所有物流活动的总称,是物流市场上最大的物流服务需求来源。,5,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1 社会物流系统概述 2、物流需求的主体 按照需求主体的需求特征结构 市域配送物流:连锁店、便民店、超市; 区域配送物流:城市间、城乡间、经济
4、圈间; 国际物流:不同国家、洲际间、经济中心间。,6,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1 社会物流系统概述 3、物流服务的平台 物流服务平台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政策保障平台; 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活动的载体,包括物流通道与物流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物流节点:物流园区、港口、码头、机场、公路枢纽、铁路货运; 物流通道:上述节点之间的联系通道以及城市或区域内部的物流联系通道。 通道、节点的组成、位置、联系方式的不同,构成不同的物流网络的结构、辐射能力、功能、结构。,7,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1 社会物流系统概述 3、物流服务的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包括:企业物流信息
5、系统、物流节点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商业流通企业通过构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满足内部物流一体化、网络化高效运作的要求。 物流节点信息平台:通过对物流节点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提升物流节点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社会物流信息共享,包括行业监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货运交易平台、物流跟踪平台、数据交换平台。,8,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1 社会物流系统概述 3、物流服务的平台 物流发展政策平台: 物流发展的功能定位、战略目标; 宏观管理和调控; 政策保障体系;,9,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
6、,3.2 物流通道规划设计 1、概述 含义:是一个涉及面广,有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庞大的运输组织与管理系统; 内容:在硬件设施上,包括一定的交通运输网络(公、铁、航、水等线路); 在运输组织上,应有一定的运输组织方法; 在运营与管理上,应有企业参与经营和管理 在运输规制上,应有相应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与运输过程监督。,10,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2 物流通道规划设计 1、概述 重点 : 利用已形成或将改造扩展的相应交通运输网络; 在一定的运输组织方式下,分析验证现有交通运输网络、运输组织方式,能否满足物流系统需要; 根据物流发展需要,对现有网络、运输组织方式进行补充、改造;,11
7、,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2 物流通道规划设计 2、设计原则 交通运输网络和运输组织、管理的相协调; 与区域、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协调一致; 符合现代化物流节点、主要港站枢纽对交通的数量、质量方面的整体需求; 符合主要物流节点可持续发展在供应能力和环境优化方面的要求; 符合物流节点间的相互衔接优化的需要; 综合运输协调发展 需要和可能,12,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2 物流通道规划设计 3、设计思路 调查分析:对规划区域范围内的物流通道能力、方式进行调查; 运输能力及利用:按照一定的运输组织方式,计算现有交通运输网络的运输能力及利用情况; 交通规划模型:预测区域范围内各种
8、交通运输方式的OD量,将OD量与现有运输网络的运输能力、利用情况比较,确定物流通道规划方案。,13,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2 物流通道规划设计 4、设计步骤 划分交通小区:是规划、预测等的基本单元; 国道干线网规划:包括直接规划区、间接影响区; 直接规划区:以地方行政区为单位,一个地区为一个交通小区 间接影响区:以周边国家为单位,一个国家为一个交通小区; 省域干线网规划:包括直接规划区、间接影响区; 直接规划区:以县为单位,大中城市以区为单位,一个县(区)为一个交通小区 间接影响区:周边省份,以省为交通小区,14,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2 物流通道规划设计 4、设计步骤 市域公
9、路网规划:包括直接规划区、间接影响区; 直接规划区:以乡镇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一个乡镇(街道)为一个交通小区; 间接影响区:周边以县为单位,一个县为一个交通小区; 县域公路网规划:包括直接规划区、间接影响区; 直接规划区:以主要经济区(开发区、工厂、村)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划分一个交通小区; 间接影响区:同市域公路网规划的间接影响区,15,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2 物流通道规划设计 4、设计步骤 交通需求预测:预测各交通小区间各种运输方式的O-D ; O-D量的分配:将各种运输方式的O-D量分配在现状交通网络上,计算各交通网络的交通流量或运输量; 确定交通网的运输组织方案:
10、根据物流服务需求,确定若干基本的运输组织模式,在既定的运输组织模式下,计算现有交通网的运输能力。 确定交通网配置方案:如果交通流量或运输量大于运输能力,则现有交通网配置不能满足未来物流发展的需要,做出若干交通网络配置方案; 优化方案选择:对各交通运输组织方案、网络配置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优化方案。,16,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3.2 物流通道规划设计 5、四阶段模型 四个过程:交通量的生成与吸引、交通量的分布、交通方式的分担、交通量的分配; 交通量的生成预测(货运交通量的发生吸引预测):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预测交通网点在规划期间的货运交通发生量和吸引量。 货运发生量与许多因素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社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件 第三 社会 物流 系统 规划 设计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3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