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传染病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2/21,1,常见传染病,大学生健康教育,12/21/2022,2,传染病定义,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12/21/2022,3,:体内已有病原体孳生、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人和动物。包括: 1 病人(正在生病的有症状者)2 病原携带者(目前还未生病的无症状者)3 患病或带菌的动物,传染源,12/21/2022,4,传播途径:,病原体从受染体内排出后,再侵入易感者机体所经过的途径 1 空气、飞沫、尘埃 2 水、食物 3 接触 4 生物媒介(虫、蚊、苍蝇) 5 血液、体液、血制品 6 土壤,12/21/2022,5,保护易感人群,1.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2.预防接种。3.药物预防。,12/21/2022,6,一、 流行性感冒,12/21/2022,7,病原体:流感病毒(甲、乙、丙三型)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 主要:空气飞沫 次要:污染的手、日常用具接触易感人群:普遍季节:冬春季,甲流每1015年可以引起世界大流行,乙型每56年发生局部流行,丙型流感则为散发。,流行病学,12/21/2022,8,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4日,一般13日1. 典型流感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畏寒、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伴或不伴咳嗽、流涕、咽痛、胸骨下烧灼感。病程67天。2.轻型流感 轻、中度发热,全身及呼吸道症状轻。,12/21/202
3、2,9,3. 肺炎型流感幼儿、老人多见高热、剧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双肺干湿啰音,510天内可以发生呼吸循环衰竭。4. 脑膜脑炎型流感高热、脑水肿(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相对缓脉等)5. 胃肠型流感伴呕吐、腹泻,12/21/2022,10,并发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病变累及心肌、心包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劳力性呼吸困难,心衰等表现。Reye综合症:脑水肿和肝功能障碍表现,与服用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有关。,12/21/2022,11,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相对增加, 上述血象在发病最初数日即出现,持续1015天,合并细菌感染时,则中性
4、粒细胞增多。,12/21/2022,12,预 防,1.疫情监测2.隔离:一周左右(病人症状消失)3.消毒:醋熏空气、漂白粉4.疫苗预防(注射流感疫苗)5.药物预防(板蓝根、午时茶、感冒灵、莲花清瘟胶囊、金刚烷胺、奥司他韦),12/21/2022,13,二、细菌性痢疾,12/21/2022,14,流行病学,病原体:痢疾杆菌传染源:病人、带菌者传播途径: 主要:消化道途径 次要:苍蝇污染食物季节:夏、秋,12/21/2022,15,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7日,一般24日1. 急性菌痢(1)普通型起病急畏寒、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2)轻型全身症状不明显,腹痛、腹泻较轻,无粘液脓血
5、便、里急后重,12/21/2022,16,(3) 中毒型儿童多见起病急、发病快、病势凶险高热(个别可无发热),反复惊厥,迅速发生休克、昏迷、呼吸衰竭。胃肠道症状反而轻分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12/21/2022,17,2. 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1)慢性迁延型(2)急性发作型(3)慢性隐匿型,12/21/2022,18,三、细菌性食物中毒,12/21/2022,19,定义: 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 分型: 胃肠型食物中毒 神经型食物中毒,12/21/2022,20,12/21/2022,21,胃肠型食物中毒,流 行 病 学病原体:沙门
6、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传染源:被细菌感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 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易感人群:普遍、可重复感染季节:夏、秋,12/21/2022,22,流 行 特 征,1. 发病突然,时间集中,潜伏期短。2. 发病限于进食过同一种受污染食物者,病情轻重与进食量有关。3. 停止进食受污染食物,疫情便可迅速控制。,12/21/2022,23,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泻,12/21/2022,24,神经型食物中毒,流 行 病 学病原体:肉毒杆菌传染源:被肉毒杆菌感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进食被肉毒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季节:夏、秋,12/21/2022,25,临 床 表
7、 现,1. 潜伏期1236小时,短至2小时,长至10日。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2. 起病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全身乏力、软弱、头痛、头晕、眩晕视力模糊、复视、瞳孔散大、眼肌瘫痪吞咽、咀嚼、发音困难呼吸困难,四肢、躯干肌肉软弱无力3. 体温正常,神志清楚,无或极轻胃肠道症状,12/21/2022,26,俗 话 说:“ 病 从 口 入”,预 防 食 物 中 毒 的 关 键 在 于 把 牢 饮 食 关。搞 好 饮 食 卫 生,等 于 把 健 康 的 金 钥 匙 掌 握 在 您 自 己 手 中。,12/21/2022,27,养 成 良 好 的 洗手 习 惯,12/21/2022,28,蔬 菜 瓜
8、果 要 净 泡 洗 净,12/21/2022,29,隔 餐 隔 夜 食 物 要 回 锅 煮 透,12/21/2022,30,三 要 三 不 要 不 要 把 冰 箱 当“保 险 箱”,三 要:生食、熟食要分开;药品、食品要分开;生、熟刀砧板要分开。,三不要:不要购买过期食品;不要食用变质食品;不要吃喝不洁食品。,12/21/2022,31,四、麻 疹,12/21/2022,32,定 义,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合膜炎、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其临床特征。,12/21/2022,33,流 行 病 学,传染源:人类为唯一自
9、然宿主。传播途径和方式:1. 主要经呼吸道传2. 密切接触者也可经污染的手传播。3.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有潜伏期第7日起已具传染性,但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者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12/21/2022,34,传染性:很强,与患者共同生活的易感者(同一家庭或托幼机构)几乎90%可受感染。发病季节:四季,以冬、春为多免疫力:持久,很少第二次患病。,12/21/2022,35,典型麻疹临床表现:分三期。,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12/21/2022,36,从发病到出疹约35日。主要症状:发热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一般发热低到中等度
10、,亦有突发高热伴惊厥者。流鼻涕、刺激性干咳、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日渐加重,精神不振、厌食、肺部可闻到干啰音。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前 驱 期,12/21/2022,37,在起病第23日可于双侧近臼齿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称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为本病早期特征。粘膜斑可逐渐增多,互相融合,也可见于下唇内侧及牙龈粘膜,偶见于上腭,一般维持1618小时,有时延至12日,大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12/21/2022,38,约34天,发热加重,体温高达40,按顺序透疹,先由耳后发际开始,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至躯干、四肢,最后达于手掌和足底,皮疹23mm大小
11、,疹色红润,初呈淡红色,散在,后渐密集呈鲜红色,再转为暗红色,疹点高出皮面,状若麻粒,疹间皮肤正常。,出 疹 期,12/21/2022,39,12/21/2022,40,12/21/2022,41,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隐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约存在23周。随皮疹隐退全身中毒症状减轻,热退,精神、食欲好转,咳嗽改善而痊愈。整个病程约1014天。,恢 复 期,12/21/2022,42,实 验 室 检 查,周围血象: 出疹期白细胞总数常降低,尤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多,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若中性粒细胞增加时,提示继发细菌感染;若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好。,12/21/2022,43,成
12、 人 麻 疹,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的成人如患麻疹,一般临床症状较重,但并发症较少。孕妇患麻疹可发生流产、早产或死胎,新生儿可患麻疹。,12/21/2022,44,临床特点为:,表现胃肠道症状,腹泻、呕吐、腹痛较多;伴肌痛、背痛、关节痛者相当多;86%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Koplik氏斑存在时间长,约35天;仅诉眼痛而少畏光。,12/21/2022,45,预 防,1、管理好传染源: A 对患者设立隔离病室,呼吸道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 B 对接触者隔离3周。 C 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出入戴口罩,易感儿不串门 D 主动免疫给予麻疹疫苗注射,接触麻疹病人后应立即采用被动免疫:在
13、接触病人5天内给予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36 mL可预防发病。,12/21/2022,46,2、切断传播途径: A 如患者住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 B 医务人员需洗手,更换外衣或在室外间隔至少20分钟后再接触易感者。C 加强卫生宣传,做到“三晒一开”,即晒被褥、晒衣物、人晒太阳、开窗换气,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通,避免人群集会,尽量不到公共场所。,12/21/2022,47,3、保护易感人群:(1)自动免疫: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 接种者接种后出现低热或个别出现较高热,1-2日即退。,12/21/2022,48,(2)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患病的易感儿接触麻疹病人后,可采用被动免疫,使不
14、发生麻疹或减轻症状。 常用人血免疫球蛋白3毫升、胎盘丙种球蛋白36毫升肌肉注射。 接触麻疹患者后5日内注射,可预防发病,接触后59日注射可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 3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需再注射。,12/21/2022,49,五、流行性腮腺炎,12/21/2022,50,定义,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12/21/2022,51,临床表现,1.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 2.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受累肿痛。 3.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
15、胀痛更为明显。 4.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5.并发症: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心肌炎、甲状腺炎等,为腮腺炎病毒侵犯不同器官所引致。,12/21/2022,52,实 验 室 检 查,血象检查: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及尿中淀粉酶活性增高,与腮腺肿胀相平行,2周左右恢复至正常。血清学检查:从患儿唾液、血清中检查抗体,如血清NP的IgM 抗体阳性。,12/21/2022,53,12/21/2022,54,预 防,流行期间,易感儿应少去公共场所,以避免传染;未曾患过本病的儿童可给予腮腺炎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生后14个月
16、可给予减毒腮腺炎活疫苗进行预防;发病期间应隔离治疗,直至腮部肿胀完全消退后3天为止,并发睾丸炎者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12/21/2022,55,六、常见眼病,12/21/2022,56,红眼病,红眼病: 1、急性结膜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 2、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感染。,12/21/2022,57,流行特点,流行性特点: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造成一个家庭、一个班、一个办公室、一个车间或更大范围的流行。传染方式:手、手帕、毛巾、水等,12/21/2022,58,临床特点,1、眼球结膜充血红肿(最大特点);2、眼睛畏光流泪、异物感;3、细菌或病毒毒力强时球结膜下可有片状出血;4、可引
17、起角膜炎;5、分泌物若为脓性的则为细菌感染(急性结膜炎);分泌物若为水性的则为病毒感染(出血性结膜炎),12/21/2022,59,12/21/2022,60,12/21/2022,61,预防,1、勤洗手;2、手帕、毛巾每天要煮、烫;3、用盐水洗眼睛。,12/21/2022,62,治疗,急性结膜炎: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出血性结膜炎:抗病毒治疗,局部用- 羟苄唑、疱疹净、无环鸟苷眼药水、眼膏;全身肌注聚肌胞针剂。,12/21/2022,63,七、病毒性肝炎,12/21/2022,64,肝炎的分类,甲型肝炎最常见 乙型肝炎最常见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等五类,2022/12/21,65,肝
18、炎的危害性很大,甲肝、乙肝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点的恶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特别是乙肝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治愈,很多人会导致肝硬化、肝癌。 甲肝患者可以导致重症肝炎,死亡率很高。,12/21/2022,66,甲型病毒性肝炎,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HAV);具有超强生存能力的病毒;生存环境:在海产品贝壳类动物、污水、食物、海水、泥土中生存。,耐温6012小时不能完全灭活、耐寒(-70-20度任然可以存活)、耐酸、耐碱、耐乙醚。易感人群:抗HAV阴性,2022/12/21,67,12/21/2022,68,预防措施注射疫苗,灭活甲肝疫苗:2次注射,间隔612个月. 甲肝减毒活疫苗:接
19、种1针。接种疫苗后有效的标准: 抗HAV-IgG阳性,12/21/2022,69,乙型病毒性肝炎,2022/12/21,70,12/21/2022,71,预防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乙肝5项:全阴的,全程接种3针 ( 0月、1月、6月)。HBsAb + : 35年加强1针,2022/12/21,72,乙肝5项的临床意义,2022/12/21,73,12/21/2022,74,课后思考题,1.传染源包括哪些?2.传播途径有哪些?3. 单纯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预防。4.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5. 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预防中的三要三不要。6. 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7. 麻疹的传染期及隔离期。8. 如何切断麻疹传播途径。9.红眼病的传染方式?10.红眼病如何预防?11.甲肝和乙肝的主要危害?12、乙型肝炎病毒的特性?13、预防甲肝和乙肝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3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