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课件.pptx
《第一讲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课件.ppt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简介,课程目的:经济学入门课程,初步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其他经济类课程奠定基础课程性质:专题性必修课课时:16学时(1学分)参考教材:萨缪尔森、曼昆、斯蒂格利茨等人的经济学入门教材;保罗海恩等著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课程要求1.坚持听课(三次以上不到者成绩以零分计)2.认真听讲,适当笔记3.勤于思考,学以致用成绩构成1.期末考试占70%2.作业及考勤占30%,概观,导语从交通说起认识秩序协作的重要性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选择、协作及后果智力工具经济学家的技能通过互相调节进行合作游戏规则产权作为游戏规则,概观,理论之用经济
2、学理论的特点偏见还是结论没有理论就是糟糕的理论,导语,社会中的秩序是普遍存在的吗?机能正常的经济系统是怎样工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协作机制是什么?,从交通说起,认识秩序正常情形下,我们看到的是平稳有序的车流即使在高峰期的交通也体现了一种秩序其主要特征是运动而不是堵车交通系统运转得肯定不完美可它毕竟还在运转,差不多每天都能到达目的地不能只注意到失败的情形人们太习惯于把成功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这惊人的事实,要学会感到惊奇,协作的重要性,正常的交通状况是相互协作的成果每天有成千上万人通勤者奔向各自的工作单位他们自行选择路线,不会与别人商量形状各异的私家车夹杂着卡车、公交车和摩托车每个人驾驶技术不
3、同,都得在交通规则下行事只关心自己的目标及少数几辆车的位置方向及速度据情况加速、减速、并线。从高空俯视车流,有一丝审美愉悦好一部和谐的“交通变奏曲”!,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经济社会也体现了类似的秩序与协作。我们享用的各式各样服务和产品,需要经过复杂而相互关联的生产活动才能生产出来,那么这个过程是怎样决定的呢?过去多数人都相信,只有统治者的精心筹划才能使一个社会免于混乱与贫困亚当斯密 (1723-1790)不同意这种流行观点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经济学之父”,选择、协作及后果,智力工具经济学家的技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所有社会现象均看作是个体选择以及群体协作的结果关注个体选择
4、、群体协作及无意结果三个方面个体选择强调“节约”稀缺使得节约成为必要使用者最大限度地从资源中获取他想要的东西基于预期收益和成本之间的选择权衡,智力工具经济学家的技能,经济学理论假设 :,人们基于稀缺性进行选择,智力工具经济学家的技能,群体协作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大量互不相同甚至互不兼容的个人计划经济活动中通过专业化或者劳动分工实现对于分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如是说“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一部分”“他的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讲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课件 第一 经济学 思维 方式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3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