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10-18-30.docx
《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10-18-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10-18-30.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为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2022年秋冬季可能出现爆发性的新冠肺炎疫情,指导做好我市医疗救治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目标要求,统筹全市各类资源,加强部门联动和上下协调,全面夯实“五有三严”(有防护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隔离转运安排,严格发热门诊设置管理、严肃流行病学调查、严防医院院内感染),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健康。二、工作重点(一)预检分诊1 .规范设置
2、预检分诊。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要按照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标准要求(附件1)和工作实际,合理设置预检分诊点,充实预检分诊力量,优化工作流程,规范预检分诊行为。鼓励采用智能测温设备,提高预检分诊效率,设备要定时比对与校准,确保结果准确可靠。2 .强化预检分诊流程管理。对所有来院人员进行预检,均要进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看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学史),严格按照XX市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手册(试行)中“预检分诊管理”进行三级预检分诊,发现体温异常、健康码异常或有流行病学史的人员,要详细登记,并由专人专线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诊疗Q当日预检分诊信息可采取
3、有效方式或载体予以共享。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变化,及时更新和调整流行病学史询问内容。通过提高预约诊疗率、增加预检分诊通道等方式,有效缓解就诊高峰人员聚集。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基层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哨点”作用,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要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热患者信息进行详细登记,积极引导或安排专人专车将不明原因发热患者送到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3 .提高院前急救预检分诊能力。120急救中心接到求助电话时,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询问患者是否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及时记录转运登记信息(来电时间、来电电话、患者地址、患者基本信息、派车时间、出车信息、送达予以及时间等),并将可疑情况向出诊医务人员通
4、报,出诊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将发热患者按本土和入境分类转运至设有相应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二)发热门诊1 .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要按照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XX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规范(试行)在相对独立区域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其中三级医院发热门诊留观室不少于15间,二级医院不少于10间。鼓励有条件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规范设置发热门诊。按照“出入口分离、诊区分离、人员分离、就诊路线分离”规定,在6家医院设置入境人员专用发热门诊,根据入境人员分流需要依次启用Q各区(市)、各医疗机构要通过“四个一批”(即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迁建一批
5、、提升一批)的方式,规范本辖区(单位)发热门诊设置,并向社会公布发热门诊所在医疗机构、地址和联系电话,省属驻X、市属及市级发证其他医疗机构设置的发热门诊由市级组织现场核验,区(市)属及区(市)级发证其他医疗机构设置的发热门诊由各区(市)组织现场核验。发热门诊落实24小时值班制,不得无故自行停诊。2 .落实发热门诊闭环管理。各医疗机构要实行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一体化闭环管理,规范和细化病人接诊、筛查、留观、转诊工作流程,确保所有来院患者经预检分诊后再就诊,送发热门诊患者全部由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至相应发热门诊,不得与正常就诊人群共用相同区域Q要合理设置等候区域,满足核酸检测报告出具前留观等待需求。3
6、 .坚持首诊负责制。发热门诊应安排具有呼吸道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的医务人员出诊,做好病人基本身份信息登记,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强化新冠肺炎临床症状早期识别,不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不漏诊任何一个可疑患者。4 .强化首报负责制Q发热门诊要对全部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和血常规检测(必要时进行抗体、胸部CT等检查),按需增加核酸检测快检设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必须在4-6小时内报告,核酸结果未报告前,患者必须在医疗机构内留观。发现可疑病例后,应立即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严密排查可疑患者,并按要求报送信息。5 .规范病例转运。医疗机构发现或确诊(认)
7、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由市或区市急救中心按服务范围安排负压救护车将其转运至我市确定的市级定点医院。任何单位、个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转诊,对应诊断而未诊断、应转诊而未及时转诊造成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扩散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6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各区(市)要根据文件的要求,加强发热哨点诊室建设,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严格落实预检分诊措施,对所有进入人员均进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看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热患者要由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哨点诊室就诊,防止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因面临搬迁等因素暂时未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社区卫生
8、服务中心,要在对发热患者信息进行登记后,引导其到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热哨点诊室接诊医务人员要按照“一人一诊一室”的原则,做好就诊患者的管理,降低患者间接触风险。要做好发热病人基本身份信息登记,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询问、检查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根据需要开展相关检验检查。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的患者,由接诊人员引导患者至隔离留观处等待转诊,按要求及时向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通过疫情网络直报。要按照有关规范要求,严格做好环境物体表面、室内空气、诊疗器械等的清洁消毒。(三)定点医院1 .确定定点、备用医院。按照我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的总床位数10%准备救治床
9、位,按照不少于救治床位的10%设置重症监护床位,结合区域人口和医疗资源分布,市级定点医院应当符合XX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核验细则标准,腾空其独立院区,或在医院内隔离出相对独立的区域专门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实现设施、装备、人员、服务等相关要素的全部独立,人流、物流严格管控、物理隔离、闭环管理,不再收治其他患者。各级备用医院参照定点医院有关标准和要求,做好应对秋冬季疫情的准备。市级定点(后备)医院以及区(市)级备用医院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并以区(市)为单位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2 .梯次启用定点、备用医院。我市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规律,按照XX省新
10、冠肺炎疫情控制应急预案(试行)要求,梯次启用定点、备用医院。当我市出现本土确诊病例达到10例以上时,在48小时内腾空启用市级定点医院,集中力量开展救治。3 .着力提高定点、备用医院救治能力。对硬件条件不达标的定点医院进行改造,重点加强“三区两通道”、供氧、通风、供暖、污水污物处理等设施改建,使之符合秋冬季传染病诊疗要求和XX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核验细则标准,满足满负荷收治患者条件。市、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定点、备用医院医护力量配备,建立救治梯队,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持,派驻团队与腾空医院要同步进行。4 .加强定点、备用医院人员管理。定点、备用医院启用后,在定点、备用医院附近安排医务人员集
11、中居住酒店,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及转运司机实行“两点一线”管理。加强集中居住酒店的环境消杀和监测,按规定做好清洁消毒、废物处置、工作人员防护等,每7天开展1次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Q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工作轮次,在医院内部设立医护人员休息室,提供营养膳食,做好基本保障。定点、后备医院应全员接种流感疫苗。5,做好临时性扩充收治床位准备。各区(市)要结合实际,提前谋划并做好方舱医院建设筹备工作,科学制定工作方(预)案,做好体育馆、展览馆等可分隔的封闭式大空间建筑改造为方舱医院的准备。在定点、备用医院仍无法满足收治需求时,启用方舱医院作为轻症患者的隔离治疗场所。(四)新冠肺炎核酸检测1 .快速提升核酸检
12、测能力。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与具备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保障日常诊疗检测需求。市卫生健康委向社会公布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含独立设置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加快我市城市检测基地和公共检测实验室建设,应对大规模和跨区域支援检测任务。推广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缩短核酸检测时间。2 .落实“应检尽检”。医疗机构要根据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发热门诊及其他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等人员的实时、即时和定期核酸检测,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集中收治定点医院全体工作人
13、员核酸检测应按照1:1进行单样采集和检测,不得混检。3,严格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时限。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要在46小时内报告;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结果,原则上应在12小时内报告;“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结果,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时应按相关要求及时报告。4 .核酸检测结果互认。通过省临床检验质控中心或疾控机构实验室室间质评的医疗卫生机构(含独立设置医学检验实验室)出具的核酸检测结果,XX省内互认。医疗卫生机构可采用纸质、快递、网络或信息化系统等多种形式,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单(参考样式)发放中英文核酸检测报告,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14、(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1 .严格落实“四集中”。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要求,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集中在市级定点医院救治。市统筹协调医护力量和医疗设备,保障“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对轻型、普通型患者尽早介入,防止轻症转为重症,对重症病例按照最新版诊疗方案积极开展多学科诊疗,实施“一人一策”救治,努力提高诊疗成效。2 .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市、区(市)、医院三级专家组密切联系,实时研判、分析疫情形势和病例信息,加强对定点、备用医院的培训指导。出现重型、危重型病例时,市级专家组直接接管,第一时间邀请省级专家组现场会诊。一旦发生省内疫情蔓延,各级专家组应24小时值守,离开辖
15、区时向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备。3,提高多病共防、多病共治能力。在做好秋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的基础上,提高医疗机构对新冠肺炎、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及时推广应用新冠病毒快速检测技术,高效分流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人员,避免发热门诊人群过多聚集。对有呼吸道症状、高度怀疑新冠肺炎的患者应在进行核酸检测的同时,进行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筛查。4 .强化中西医协同。坚持中西医结合原则,统筹中西医资源,不断健全共同参与、全程协作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推动协同攻关、优势互补。定点医院要配备足够的中医药专家,负责确诊病例的中医辨证施治和病情观察,根据病情变化和转归及时调
16、整治则方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优势。5 .做好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护理工作。要加大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与医疗全力协作,认真做好对确诊病例的密切监测和整体护理工作。重型、危重型病例的临床护理按照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规范执行。6 .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及时为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提供心理评估、心理支持、心理疏导服务。对需要心理援助的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有精神行为问题的患者,及时组织精神科会诊,并提供危机干预和精神药物治疗;对需要持续心理救援或精神药物干预的出院患者,应完善其病例资料并转至相应隔离场所,以持续提供心理服务。7 .加强恢复期血浆采集和使用。按照省新冠肺炎康复
17、期血浆采集方案,制定康复期血浆捐献宣传动员方案、激励政策和服务保障措施,动员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用于临床救治,保障捐献血浆者和患者安全,进一步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恢复期血浆临床使用按照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执行。(六)医疗机构感染控制1 .建立完善分级管理体系。建立层级合理、专兼结合、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院感分级管理组织体系,党政主要领导是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层级主体包括医院院感委员会、院感管理部门、临床、医技及相关后勤科室院感管理小组,医技院感专(兼)职人员等。2 .强化重点环节管理。各医疗机构要牢固树立“院内零感染”的目标导向,严格执行院感制度,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对 秋冬季 肺炎 疫情 医疗 救治 工作方案 10 18 30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3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