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修成果模版.docx
《实践研修成果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研修成果模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践研修成果模版教学基本信息题目白杨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三篇课文。个人信息设计者姓名单位李敏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中心校北杨小学工教材分析白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以祖国西部大开发的感人事迹为题材,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出发,提出了“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单元主体思想。本课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借物喻人的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袁鹰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
2、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同时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爸爸的心愿以及西部建设者的博大胸怀。学习本课,可以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感染自己;同时,为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将打下坚实的基础。2 .学情分析“关注孩子、关注文本”是语文课的根本,白杨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我们学校是农村小学,农村孩子知识面相对狭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学生对白杨、西部大开发的情况了解甚少,对事物的认识也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很难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所以,对体会文意、
3、人物高尚情操是个难点,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白杨树与建设者们的相通之处,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虽然学生在上学期学过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但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对这种写作方法还是不理解。因此,还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而且掌握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能为学生今后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2、了解白杨,掌握白杨的特点。3、加深对西部的了解。过程与方法:1、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爸爸的心愿。2、体会并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感悟白杨树
4、的特点与人的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3、学习用关联词语“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练习写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白杨树的品格美及边疆建设者的人格美,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难点:领悟课文采用的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4.教学过程第一板块:猜谜导入,激趣引题。【5】1、猜谜语。2、回忆落花生的写作方法。3、引入课文:它与我们今天猜谜语。回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要学习
5、的白杨有什么共同点呢?4、板书课题。思考。齐读课题。引用猜谜语,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第二板块:一唱三叹,以读悟情。【A、B、C,16一叹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2、浏览课文,用笔划出描写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语句。3、指导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J4、指导品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J5、指导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6、课件出示爸爸的三句话。二叹7、爸爸的话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白杨的赞美之情。那么,同学们,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你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8、“
6、表白”是什么意思?9、爸爸所要表白的,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爸爸到底表白怎样的心呢?让我们去文中寻找答案。10、请学生读第14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既然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那么孩子们现在知道些什么?11、指导认识文中孩子们“只知道”和“不知道”的分别是什么?12、课件出示,解读新疆当时的样子及生存条件。13、课件出示边疆建设者劳动的情景图片。14、引导思考:爸爸口中的白杨仅仅是白杨吗?白杨指的是谁?回忆、明确。划语句。个别学生朗读。体会白杨树特点。个别生读。交流体会。反复练读。自读,体会。师生齐读。个别学生回答。师生交流个别学生读第14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观看,倾听。思考,交
7、流,明确。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语句,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悟中读,更好地解读、理解文本,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一叹,赞美白杨的优秀品质,为深入感悟白杨与边疆建设者的优秀品质做铺垫。让学生了解新疆在当时的生存条件、恶劣环境,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15、指导朗读爸爸的三句话。三叹16、指导朗读第16自然段,思考:爸爸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后来他为什么又浮起了一丝微笑?17、指导交流读后感受,理解白杨树是孩子们,也就是边疆后续建设者的象征。18、创设情境,再次指导朗读爸爸的三句话。深情朗读。轻声朗读,思考。师生交流,明确。深情朗读。思考爸爸沉思的原因,使学生感悟到爸爸之类的边疆建设者
8、“献了终生,献子孙”的优秀品质。反复指导朗读爸爸的三句话,层层深入,使学生深切感受白杨的象征意义。第三板块:归纳总结,小练身手。1、引导发现本课与落花生一文的共同点。2、课件出不:师生交流,明确。明确本课写法,为后面的写作小练笔做铺II垫。出示图片,引导学3、观察两幅图的共同点。4、课件出示课后小练笔,根据小练笔的要求,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5、展示,交流。观察,师生交流。学生进行小练笔,教师相机指导。展示自己的小练笔,师生交流。生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作,符合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与要求。第四板块:拓展延伸,推荐书目。【B,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践 研修 成果 模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3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