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处理流程与方法介绍课件.ppt
《地震处理流程与方法介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处理流程与方法介绍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与方法,2006年8月,提 纲,引言一、数据加载二、置道头三、静校正四、叠前噪音压制五、振幅补偿六、叠前反褶积七、CMP道集分选八、速度分析九、动校正、切除与叠加十、剩余静校正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十三、叠后噪音压制十四、叠后时间偏移处理 结束语,地震勘探分三个阶段:,引 言,连接野外采集和资料解释的关键环节。,1、什么是地震资料处理 所谓地震资料处理,就是利用数字计算机对野外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期得到高质量的、可靠的地震信息,为下一步资料解释提供直观的、可靠的依据和有关的地质信息。,2、为什么要进行地震资料处理
2、 野外地震资料中包含着有关地下构造和岩性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是叠加在干扰背景上且被一些外界因素所扭曲,信息之间往往是互相交织的,不宜直接用于地质解释。因此,需要对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室内处理。,引 言,野外地震记录,处理后地震记录,地震资料处理常规流程图,3、地震资料处理过程常规处理流程,引 言,提 纲,引言一、数据加载二、置道头三、静校正四、叠前噪音压制五、振幅补偿六、叠前反褶积七、CMP道集分选八、速度分析九、动校正、切除与叠加十、剩余静校正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十三、叠后噪音压制十四、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结束语,一、数据加载,1、数据输入 将野外磁
3、带数据转换成处理系统格式,加载到磁盘上; 2、输入数据质量检查: 炮号、道号、波形、道长、采样间隔等等。,提 纲,引言一、数据加载二、置道头三、静校正四、叠前噪音压制五、振幅补偿六、叠前反褶积七、CMP道集分选八、速度分析九、动校正、切除与叠加十、剩余静校正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十三、叠后噪音压制十四、叠后时间偏移处理 结束语,二、置道头,道头:每个地震道的开始部分都有一个固定字节长度的空余段,这个空余段用来记录描述本道各种属性的信息,称之为道头。如第8炮第2道,第126CMP等。,1、观测系统定义 模拟野外,定义一个相对坐标系,将野外的激发点、接收
4、点的实际位置放到这个相对的坐标系中。,二、置道头,2、置道头 观测系统定义完成后,处理软件中置道头模块,可以根据定义的观测系统,计算出各个需要的道头字的值并放入地震数据的道头中。当道头置入了内容后,我们任取一道都可以从道头中了解到这一道属于哪一炮、哪一道?CMP号是多少?炮检距是多少?炮点静校正量、检波点静校正量是多少?等等。 后续处理的各个模块都是从道头中获取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抽CMP道集,只要将数据道头中CMP号相同的道排在一起就可以了。因此道头如果有错误,后续工作也是错误的。,利用置完道头的数据,绘制炮、检波点位置图、 线性动校正图。,3、观测系统检查,二、置道头,炮点、检波点位置
5、图,线性动校正图,提 纲,引言一、数据加载二、置道头三、静校正四、叠前噪音压制五、振幅补偿六、叠前反褶积七、CMP道集分选八、速度分析九、动校正、切除与叠加十、剩余静校正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十三、叠后噪音压制十四、叠后时间偏移处理 结束语,静校正,静校正是把由地表激发、接收获得的地震记录,校正到一个假想的平面上(基准面),目的是消除地表起伏变化对地震资料的影响,是陆地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实现共中心点叠加的一项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它直接影响叠加效果,决定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和垂向分辨率,同时又影响叠加速度分析的质量。,三、静校正,1、静
6、校正基本原理,速度横向不均匀时,不同点要用不同的速度;纵向不均匀时,应该分层,不同层的厚度和速度可以从小折射、微测井等资料的解释成果中获得。,三、静校正,2、静校正方法 (1)高程静校正; (2)微测井静校正利用微测井得到的表层厚度、速度信息,计算静校正量; (3)初至折射波法; (4)微测井(模型法)低频+初至折射波法高频。,三、静校正,提 纲,引言一、数据加载二、置道头三、静校正四、叠前噪音压制五、振幅补偿六、叠前反褶积七、CMP道集分选八、速度分析九、动校正、切除与叠加十、剩余静校正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十三、叠后噪音压制十四、叠后时间偏移处理
7、结束语,四、叠前噪音压制,叠前:叠加之前 在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条件及施工因素和仪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地震记录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尤其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为了获得高频信号,不得不采用小药量激发、小组合或无组合甚至是单个检波器接收,各类干扰会更加严重。这些干扰,对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起到了制约的作用,必须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压制和衰减。,1、噪音压制原因和目的,各种噪音压制后,四、叠前噪音压制,2、噪音识别,四、叠前噪音压制,3、面波压制,四、叠前噪音压制,4、50Hz工业电干扰压制 (3)50Hz工业电干扰压制 使用单频干扰压制模块: 判断干扰是否为单频干扰,并把
8、含有单频干扰的地震记录挑选出来; 针对选出来的地震记录,进行单频压制; 数据体合并。,压制前,压制后,四、叠前噪音压制,5、高能随机干扰压制,四、叠前噪音压制,6、相干干扰压制二维滤波 FK;FX,四、叠前噪音压制,去多次波前后剖面,7、多次波压制radon(-p)变换法,四、叠前噪音压制,8、其它噪音压制方法(信号加强) 相干加强 径向滤波 多项式拟合 随机噪声衰减 这些噪音压制方法,都是建立在资料相邻道有的效信号具有相干性和可预测的基础上,对相干性好的信号进行加强,从而压制相干性不好的噪音。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信噪比较低的资料,相邻道的有效信号相干性也可能不好,这时,可能无法取得较好的去噪效
9、果。 另外,这些噪音压制方法的保真性相对较差,一般叠前较少使用。对于特低信噪比资料,如果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构造解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叠前有针对性的选用。,后,前,四、叠前噪音压制,9、压噪效果综合分析通过剖面检查,提 纲,引言一、数据加载二、置道头三、静校正四、叠前噪音压制五、振幅补偿六、叠前反褶积七、CMP道集分选八、速度分析九、动校正、切除与叠加十、剩余静校正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十三、叠后噪音压制十四、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结束语,五、振幅补偿,受几何扩散作用和大地吸收作用的影响,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传播路程的增加,反射能量逐渐变弱;另
10、外,受激发和接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原始地震记录的能量在不同区域也存在一定差别。这些变化与地下地质信息无关,容易使解释陷入误区,因此,处理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即振幅补偿),补偿地震记录能量的损失,改善地震记录的横向一致性,进而使地震资料的能量变化,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地下储层的岩性变化。,振幅补偿后,振幅恢复前,振幅恢复后,五、振幅补偿,1、球面扩散和大地吸收补偿,(1)球面扩散补偿,需要填入速度参数,可以从速度谱中得到。(2)大地吸收补偿,需要填入补偿系数n,通过试验确定。(C=(t/250)n),衰减小,能量不发散,五、振幅补偿,2、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目的:消除由激发条件、接收条件和偏移距不同
11、带来的能量差异,使地震道的振幅能量分布均匀合理 。 基本假设:近地表不均匀因素对地震记录影响十分复杂,把各种因素同时加以考虑会使问题变得十分棘手,甚至无法解决。为了使问题简化并满足地表一致性要求,一般作如下假设: (1)地表振幅影响因子对整道是一个常数,它是震源强度、表层衰减、检波器耦合等影响的总和系数。 (2)各振幅因子保持地表一致性原则。即不管波的传播路径如何,同一道集内所有道将具有同一补偿因子。如:同一炮的所有道将具有同一炮点的补偿因子,同一检波点所有道将具有同一检波点的补偿因子。 (3)输入数据为经准确的静校正、球面扩散、地层衰减补偿后的记录。可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在处理的不同阶段多
12、次使用。目前的流程大都使用一次。,五、振幅补偿,2、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五、振幅补偿,2、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效果检查,TF能量0.30.7,提 纲,引言一、数据加载二、置道头三、静校正四、叠前噪音压制五、振幅补偿六、叠前反褶积七、CMP道集分选八、速度分析九、动校正、切除与叠加十、剩余静校正十一、倾角时差校正(DMO)与叠前时间偏移十二、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十三、叠后噪音压制十四、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结束语,六、叠前反褶积,受大地滤波作用的影响,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传播路程的增加,分辨率逐渐下降。反褶积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大地滤波作用的影响,恢复反射系数,提高地震记录对地下岩层的刻画能力
13、。,反褶积压缩子波后,反褶积前,反褶积后,六、叠前反褶积,1、为什么要进行反褶积 (1)在反射法地震勘探中,由震源产生的一个尖脉冲,在地层中传播,经反射界面反射后又回到地面,被检波器所接收,送到仪器车,记录在磁带上,这就是地震信号产生过程的简单叙述。由此想来,理想的地震记录应该是一系列尖脉冲,其中每个脉冲代表地下存在的一个反射界面,整个脉冲序列就表示地下一组反射界面。这种理想的地震记录可以表示为: X(t)= N0(t) 其中 N0震源脉冲强度 (t)反射系数序列,六、叠前反褶积,1、为什么要进行反褶积 (2)但是由于震源爆炸时岩石破坏圈和岩石塑性圈的作用,使得震源发出的脉冲到达弹性形变区时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处理 流程 方法 介绍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