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docx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业化是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摘要: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为教师本人教学经验的积累、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生涯的进步。教师专业发展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目的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要创新理念,强化制度,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广大教师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专业发展。关键词: 专业化 高职教育 发展策略1. 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与内涵1.1 专业的概念界定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profession)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了解专业及专业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专业”一词最早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原始的意思是公开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信仰。卡尔-桑德斯是较
2、早系统研究“专业”的社会学家。他认为,专业的形成可以追述到中世纪的行会组织(guilds)。他指出:“所谓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专业是一种需要特殊智力来培养和完成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服务。” 张民选.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译丛:教师评价-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5:.一种职业要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三 表1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36.。那么专业(专门职业)和职业(一般
3、职业)有何差异呢?张民选曾经汇集国内外著名学者提出的标准,将专业和职业的主要差异绘制成表 张民选.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译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5:.(见表1)。教师职业是一门专业吗?埃齐奥尼等人将教师划归为“半专业”人员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8-39.。也有学者认为 沈夏威.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82-83.,教师职业具有专业化的一切特征,并且符合国际上职业的专业化有六大标准。无论哪种观点,都不能否认现代教师职业已经成为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
4、从专业职能的特征来看,教师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正因为如此,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正是我们的历史责任。1.2 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对于一些新兴职业来说,其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提升职业群体社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
5、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553.教师专业化包含了以下基本含义 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N.中国教育报,2002-01-03(4).: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不仅是提升社会地位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
6、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这个发展的过程还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方向性体现在当今社会和国家对教师的复合性要求上。1.3 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是逐渐明确和清晰的。最初,人们犯下了“一味追求公共教育中教师地位的专业化,而忽视了培养我们课堂教师教学实践的专业化”的错误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7.。随着教育的学术研究和经验研究的日益成熟,人们逐渐将目光聚焦在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上。从国外现有的有关研究来看,研究者对“
7、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第三类认为以上两种涵义兼而有之 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2.。我国著名学者陈玉琨教授认为 陈玉琨.发展型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79.,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教学工作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与掌握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是教师在教育这一特殊岗位上充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服务社会并造福人类的过程。叶澜教授认为 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
8、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6.,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国内还有学者认为 谢蕾蕾.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新课程研究,2009(151):11-12.,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指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进步和提高,还包括教师在知识、理念、能力、情意、信仰等多个层面的发展,大致涵盖专业知识、专业知能、专业精神三个层面。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主体主动发展的过程”,其次,教师是作为具有专业特性的发展中的人而存在的,是研究者和学习者。从广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发
9、展”与“教师专业化”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纬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这一区分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一定意义上即是教师专业化概念的衍变、分化,重心逐渐向教师专业发展倾斜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既包括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包括相应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教育。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开拓其专业内涵,
10、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2.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师队伍的规模稳步扩大,素质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高职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甚至阻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1 高职教师结构不合理高职教师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学科机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文化课教师偏多,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缺乏。另外,我国高职教师师资来源比较单一,大多来自高校毕业生、研究生,他们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由于缺少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兼职教师所占比例太小,直接导致高职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
11、学生在从学校向工作岗位过渡的过程中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存在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教师数量与教师年龄成反比,教师队伍年轻化十分明显,2008年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量的比重为48.2%,3645岁教师所占比重为35.3%,4650岁占7.9%,5155岁占2.4%,55岁以上占2.8%。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教师的数量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较轻的职业教育队伍的好处是具有活力,缺点是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欠缺 张长谦,顾栋明,李铁林,杨军.职教师资队伍应具备怎样的要求和特色J.职教论坛,2003(21):24.。职业教育教师不足的问题也比
12、较严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不得不大量依靠兼课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一些民办院校,几乎是靠借教师维持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2009年举行的中德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按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换算,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缺口达40万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9.10.25。2.2 高职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可以体现为师范性、科研性和实践性三要素的统一。教师职业的共性决定了师范性是发展的基础,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了实践性是发展的重点,高等教育的层次定位决定了学术性是发展的必备条件 韩继红.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定位与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
13、1(6)。高职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如果高职院校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从教师的来源看,高职院校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比例较少,很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而现有的高校教师职业资格考试前的岗前培训时间短、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一些学校虽然对于青年教师也开展相应的岗前培训,但普遍时间短、内容少、系统性不强,无法持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专任教师的培训尚且如此,大量的兼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就更加无法保证了。因此,提高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4、。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岗位变迁的适应性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高职院校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职业实践经验和能力,才能有效地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指导实训实习。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性既包括基本的素质,如了解行业发展现状,熟悉生产环节和技术特点,也包括较高层次的素质,如具备较好的行业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具有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能力等等。但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多为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没有实践经验,缺乏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因而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非常薄弱。学术性是高职院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教师
15、的需求是混合了多种因素的混合体。相关调查显示 数据来源于对上海市某区域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以下同.,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师最需要获得三个类别的知识:学科专业知识(21.36%)、学科教学知识(15.33%)、教育专业知识和科学人文知识(两者并列,各为14.32%);最需要提高的三种能力分别是:教育科研能力(23.31%)、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能力(19.05%)、教学能力(16.79%)。这个结果说明了教师对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关注。但是,高职院校是一种教学型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上,而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以技能培养为主,理论强调“够用”,教师整体的
16、科研能力较差,科研氛围不够浓厚,有些教师片面认为科研仅只基础理论方面的高深学问研究。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性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应用性技术研究也属于一种学术性研究,而高职院校教师的学术性发展应侧重应用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另外,高职院校对科研项目的政策导向具有功利化倾向,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促进作用。很多高职院校不把科研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认为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引导教师评职称,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2.3 教师自主推进专业化动力不够一项针对基础教育的调查研究显示,只有28.06%的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70.56%的教师认为现有的培训对专业发展帮助有限和几乎没
17、有帮助,即使参与了,教师认为进步最大的还是理念上的,而对课程改革所特别要求的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只有7.28%的被试教师认为有进步。高职教师也有类似的情况。提高教师本人的主观能动性,改被动为主动的转变过程将是缓慢的,既要教师主动转变,更需要学校的积极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二是外部对教师发展的刺激。上述两个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合二为一,那就是表现在学生的发展上面。教师自我的不断完善,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虽然经济收入的提高、追求职务职称的提升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如表2示前四位
18、排序),但是学生的改变将会是最直接、 表2最有效的动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到底怎样的发展路向才是教师最需要的,效果最显著的,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关键词“反思”和“情景”(表3)。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数据分析得出的这个结论与理论研究的成果相一致。教师要对培训学习进行反思,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可以与 表3同事们一起反思,也可以自我反思,等等,只有进行有效的反思,才能得到较快、较大的提高。这种反思应该是深入、持久的和主动的。调查显示,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而且经常反思”的只占11.34%;
19、“会反思但不经常”和“有反思,但是被学校要求的”两项占了85.86%,“从不考虑”占了2.80%。教师一方面是缺乏反思,另一方面又需要反思。有鉴于此,反思的土壤需要培养和创造。情景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所必需的土壤。教师最真实、最亲近的情景就是课堂和同事。组织课例观摩、交流教学案例和深入课堂教学等等都是真实发生在课堂中的情景,教师可以在真实的体验中得到提高;同事间的切磋、交流、指导和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共同反思,从而及时有效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3.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3.1“按需”发展,增强教师发展动力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其特点。明确和掌握这些特点,实施“按需”发展的策
20、略,有助于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活动,以及选择教材时,应有充分的自主性,必须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从而形成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同时,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特点,善于引导、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使教师不断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逐渐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根据叶澜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8-302.,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专业发展需求的内容也不一样。就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生存关注”阶段是教师刚刚入
21、职的时期。教师最需要的是专业活动的基本“生存”知识和技能;“任务关注”阶段是教师专业结构诸方面稳定、持续发展的时期。教师最需要的是得到专业上的持续的有意识的帮助和指导,得到提供强化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机会,并保证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持续学习,以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学科知识的发展和良好教学态度的形成;“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教师最需要的是民主、宽松、开放的学校环境,使他们能从容地去探索和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教师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差异。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对教师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采取相应的专业发展内容和途径,以利于教师的发展。
22、在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途径上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比如,高级职称的教师可以开展研讨式培训,中级职称的教师可以开展专家讲座式培训,初级职称的教师可以开展个体指导式培训。3.2 “对标”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师专业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要有专业标准让教师明白努力的方向。一般认为,教师开展专业实践活动需要具有一些基本能力,而这些基本能力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斯克里温提出了有关评价教师能力和工作的基本框架可以作为理论借鉴。他提出的基本框架包括 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7-68.:掌握学科内容(专门领域的知识、广泛的课程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教师 专业化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