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企业信息化与服务网站发展研究.docx
《餐饮企业信息化与服务网站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饮企业信息化与服务网站发展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餐饮企业信息化研究第三方餐饮网站发展研究(沈华玉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第一部分:餐饮企业信息化研究一、我国餐饮业的背景和现状分析(一)我国餐饮业的发展背景改革开发30年来,我国餐饮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走过了具有历史性、跨越性和巨变性的30年,在行业规模、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经济贡献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性行业之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1991年以来,我国餐饮业零售额每年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1994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2002年突破5000亿元大关,2004年达到7468亿元,比上年净增1330亿元,同比增长
2、21.6,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2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9个百分点。2005年实现8886.8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净增1336亿元,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7.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突破了10000亿元,达到10345.5亿元,同比增长16.4%,比上年净增1458亿元,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5.8,比GDP增速高出5.7个百分点,餐饮消费继续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2007年已经达到12352亿元,同比增长19.4%,拉动社
3、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7%。2008年全年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5404亿元,比2007年增长24.7%。预计到2010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0000亿元左右。餐饮业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重要行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餐饮行业协会统计,餐饮业的增长率要比其它行业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经历30年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我国餐饮业已经进入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范围多元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新阶段。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涌现出一批品牌连锁经营集团企业,既有老字号品牌,也有更多的新品牌企业,为行业发展起到骨干示范作用。包
4、括福记、味千拉面、真功夫、全聚德、小肥羊、俏江南、权金城、金汉斯、小天鹅等。从餐饮企业竞争与发展格局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餐饮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并且会有更多餐饮企业实现集团化和连锁化经营,上市企业也会增多,2007年,百年老字号全聚德的成功上市,另外,还有超过40家的餐饮企业正在积极争取上市,重庆的4家火锅企业已进入上市前的准备期,有2家已获得巨额风险投资。(二)我国餐饮业发展的主要阶段我国餐饮业经历30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经风风火火,回顾30年的路,大致将它分为以下四大阶段:第一阶段是雏形发展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末)。由于改革开发和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
5、如:餐饮。传统的菜肴佳品已经不能满足都市生活中人们的需要。因此,城市中各式各样的餐饮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绽放,此时的餐饮竞争不是很激烈,但餐饮企业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慢慢开始开发新的菜点品种,通过色、香、味、等吸引和留住顾客。第二阶段是价格竞争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中)。在第一个阶段,餐饮市场还处在一个由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转换阶段,但在这个阶段,随着城市餐饮业数量和规模的逐渐增加,餐饮供应市场急剧膨胀,而餐饮需求市场并没有同步膨胀,出现了供给超过需求的状态,原来光靠色香味等手段吸引客户已经不再适用,餐饮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模仿其它行业的企业,采用“价格战争”来吸引
6、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既保证品质,又注重价格实惠的餐饮企业获得了生存空间并且逐渐壮大,如上海张生记,既保证菜品和服务的质量,又比同类产品价格低20%左右,从而为它在上海站稳脚跟并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另外一些餐饮企业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为了能够获利,其菜品和服务的质量也相应降低,这些餐饮企业最终在“价格之争”中逐渐没落。第三阶段是规模生产和质量取胜阶段(90年代末-20世纪末)。通过第二个阶段的“价格之战”之后,许多餐饮企业意识到光靠价格是不能让自己盈利和胜出的,所以它们选择了另外的经营策略-质量取胜和规模发展。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发展,价格便宜并不一定能够吸引到顾客,许多餐饮企业知道一个
7、道理:“物有所值”才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顾客,并且能够树立企业良好的口碑,于是,质量之路悄然打开。加上餐饮外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一些挖到“第一桶金”的餐饮企业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纷纷模仿国外餐饮企业的发展模式,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竞争力,如:全聚德、小肥羊、金汉斯等。最后阶段是品牌化经营和集团化(多元化)经营并存阶段(21世纪初至今)。随着国外著名餐饮企业的进入,国内餐饮企业为了生存和长远发展,中小型餐饮企业更加注重自身产品的特色化和差异性,而一些大型餐饮企业开始注重打造自身品牌优势和文化内涵,以求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为了更大范围的抢占各方市场,许多企业开始向多元化经营和集团
8、化经营战略转变。如:杭州知味观、包天下等。中小型餐饮企业也向更加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如:小肥羊、西湖春天、“刘一手”火锅等。都以“主题餐厅”的形式打造特色文化理念,以个性化、定制化、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打动特定的顾客群体。(三)我国餐饮业现状据悉,我国现有各类餐馆近400多万家,年营业额超过15000 亿元人民币,并保持着15%-17%的年增长率。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些众多的餐馆中,上规模的却不多,更多的只是街头小店。总体来讲,我国餐饮业与国外餐饮业相比,在经营管理、运营模式、发展思路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餐饮消费市场稳定且快速发展,给餐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
9、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理念的转变,餐饮需求逐年快速增长,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也影响不大。2004年,我国的人均年餐饮消费额达到576元,是1978年的100倍。而广州市人均年餐饮消费达到414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人均年餐饮消费额也都在4000元以上;2005年,我国的人均年餐饮消费达到680元;2006年我国的人均年餐饮消费达到800元;2007年,我国的人均年餐饮消费915元;到2008年,我国人均年餐饮消费支出超过1150元。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国人均年餐饮消费额每年都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大中城市的人均年餐饮消费额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若干
10、倍,可见,餐饮企业的需求空间是逐年大幅增长的,为餐饮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2、餐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餐饮企业集团化和多元化的步伐加快。2003年,我国餐饮前100强企业营业额比2002年度增加了166164亿元,增幅达31.16 % ,高于餐饮行业增幅20%。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8家,企业营业总额达到254190 亿元,占全国百家企业营业额的48.13 %;营业额超过5亿元的企业有24家,占全国百家企业营业额的67.10 %。其中,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公司达到3514亿元,比上年增长40.16 % ,特许经营发展快速;上海锦江国际有限公司营业额达到23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
11、0 % ,表明我国大型餐饮企业的集团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3、我国餐饮企业开始重视品牌的塑造,健康、科学的饮食理念将是未来餐饮的发展趋势。我国的餐饮市场中,中式正餐(全聚德、小肥羊、福记等)占有正餐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西式快餐(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却占有快餐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中式快餐有待加强,目前尚无法与“洋快餐”相抗衡。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餐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许多中大型餐饮企业逐步向品牌化和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并有潜力进入国际市场,因为很多外国人都认为中式餐饮是美味哟。另外,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养身和保健,绿色餐饮必将成为时尚,也就意味着西式快餐的市
12、场份额不可能无限扩张,有可能会慢慢萎缩,中式快餐还是有很大机会去与之抗衡的。4、餐饮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企业赢利出现两极分化。中小型餐饮企业,特别是没有特色和品牌的企业,赢利变得越来越少。首先,供应链采购系统中间成本过高,中小型餐饮企业在采购时全靠中间商,并且存在采购员的回扣问题,原料从产地到餐馆的过程中,价格差距几乎达到38倍,加上农产品价格上涨,餐饮企业成本越来越高;但由于餐馆数量多,竞争激烈,企业不敢随意提高价格,这使得餐饮业的平均利润越来越低,有的餐馆生意很好却不赚钱,出现餐馆频繁转让的现象。其次,我国餐饮业目前的营销观念很陈旧,经营者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还很不足,经营者只是凭感觉猜测消费
13、者需要什么,而消费者对吃的需求变化是非常快的,这就导致经营者由于没有准确把握顾客的需求特点,而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大型的连锁和品牌餐饮企业,由于产生规模效应,不仅成本低而且价格也偏高,赢利水平相对比较高。这些企业有能够准确的把握顾客需求的变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远远高于普通企业,因而,也容易形成良好的口碑,从而能吸引新顾客,留住老顾客。(四)我国餐饮业目前的问题分析1、餐饮企业以“小、散、多”为主,没有形成特色和品牌,导致盈亏参半。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餐饮消费的实力越来越强。早餐、午餐甚至晚餐,更多的人都愿远离厨房而在外就餐,极大地刺激了快餐、工作餐、晚宴、
14、休闲聚会等餐饮形式的发展。但由于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没有特色没有品牌的经营往往濒临倒闭,加之高成本对小餐馆的冲击,整个餐饮市场可以说是盈亏参半。据国内贸易部服务消费司统计,餐饮行业盈利的只有40%,30%的保本或微利,而剩下的30%就是亏损了。2、餐饮企业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深层次了解。尽管餐饮业非常讲究“服务至上”,但整个行业还是缺乏对顾客的深层次了解,绝大多数经营者只是凭感觉去猜测消费者需要什么,而实际上消费者对吃的变化是非常快的,甚至不同的心情就有不一样的选择。同样,对消费者而言,消费也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只能在餐馆做什么的基础上,拿着菜单去圈点自己所要吃的东西。3、行业之间消息隔阂,信息化程
15、度低。餐饮业主绝大多数是私营老板,他们之间相互竞争,在信息、管理经验、厨师和服务员招聘以及餐馆买卖方面的沟通非常少。全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凭的是经验,实际操作靠的是手工。目前,餐饮企业的网站建设还较少,如果能有一个或几个全行业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来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单个网站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则餐饮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层次将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高。4、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2003年SARS疫情和今年的H1N1型流感的冲击充分暴露了餐饮业脆弱的一面,表现在行业信息缺乏交流,很多消费者是以讹传讹,加重了对某些食物的恐惧感,影响餐饮消费需求。如果能很好地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网络宣传自己的名
16、厨、名菜等,在采购、配送等流通环节加强合作与沟通,则餐饮业的利润不会一落千丈的。二、我国餐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在传统观念中,餐饮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低层次的产业,和现代化毫无瓜葛。然而,自从洋味十足的麦当劳、肯德基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国餐饮企业才发现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及运营方式与国外餐饮企业之间的差距。餐饮企业信息化也在悄然升起,在中国饭店协会颁布的中国餐饮业产业贡献奖和学术贡献奖中,联想集团、神州数码、清华同方及中国网通等国内知名IT企业也榜上有名,这些IT企业都已瞄准了餐饮业信息技术应用市场的巨大潜力。据预测,未来3至5年内,信息数字技术产品在中国饭店与餐饮业的应用将达到一个高
17、峰,市场最大容量可达2300亿元人民币。(一) 我国餐饮企业信息化的背景、必要性分析1、 我国餐饮企业信息化的背景目前,我国餐饮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仍普遍采用手工操作方式,整体科技含量低,随着餐饮业高速发展和餐饮店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餐饮企业采用连锁经营和集团化运营,手工操作无论是在工作效率、人力成本和决策信息等方面都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整个餐饮业的规模化发展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如向阳渔港、张生记等。要想真正的实现管理的升级,除了有合理的管理体制外,合适的信息化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而信息化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使企业的灵活运用多种营销手段。此外,随着计算机
18、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局域网技术的日渐成熟,为餐饮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计算机硬件资源的价格不断下降,使餐饮企业的信息化投入逐步减少。2、 我国餐饮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首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手工方式不能适应餐饮企业规模的扩张和餐饮市场的激烈竞争,餐饮业的高速增长推动了餐饮投资的多元化,大量资本的涌入导致餐饮业向产业化、规模化、连锁化、集团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这也直接对餐饮企业的传统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战。而通过合理的信息化手段,餐饮企业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经营效益,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品牌和留住新老顾客,因此,餐饮企业实施信息化是必要的。其次,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些想做大做强的餐
19、饮企业,传统的作坊式管理是中餐连锁经营的“瓶颈”,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使连锁经营突破管理“瓶颈”的束缚,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到“集约高效型”管理的转变。规模大的企业如果管理水平较低,如:作坊式管理,对各种信息的处理能力就有限,也就不能为及时地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麦当劳在全世界拥有1万多个分店,却丝毫没有受到“规模过大”问题的困扰,正是得益于合理的信息化手段。另外,信息化能提高餐饮企业的应变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化能准确快速的掌握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并给管理者提供了较强的信息分析处理辅助功能,使决策者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最后,信息化能提高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加强与供应
20、商的联系。通过信息化,配送中心能够同数以千计的生产商、供应商和客户在第一时间里保持及时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处理,利用所收集到的分店销售、商品库存、分店需求、分店存货上下限等各方面信息,主动为各分店配货,提高配送中心配货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比较各个供应商的报价,从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供应商,既保证了原材料的质地,又降低了采购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也变相提高了企业的利润。(二) 我国餐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1、我国餐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我国餐饮企业信息化始于本世纪初,在近两年才走上火热,出现了很多出乎意料的东西,如:无限点菜机、POS机等。小天鹅火锅信息化的历程是我国餐饮业信息化
21、道路最好的写照。1982年,小天鹅火锅由廖、何夫妇创立,是当时餐饮企业个体经营的代表,当时的餐饮特点是“左手收钱进来,右手拿钱出去买菜。”当时的小天鹅重庆火锅还是路边小店,后来由于经营得当,慢慢发展壮大,就请人帮收钱;随着火锅店生意的日渐红火,规模越来越大,请人收钱的种种弊端就出来了,于是,把手工收银转化成了用电脑收银、电脑记账。直到2000年,也就是小天鹅8岁的时候,公司才决定出资开发一套适合小天鹅的收银系统单机版来代替落后的收银系统,这在当时已属“稀有动物”了。经过重庆五家家直营店的试用,效果还不错,经过不断的完善改进,才提供给全国加盟店使用。2004年,小天鹅火锅在全国有上百家分店,单机
22、版的系统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但公司并没有立刻买入新的系统,直到2007年,公司才引进了台湾一家公司网络版的POS管理系统。从小天鹅信息化的历程来看,其实现在的小天鹅也不能说完全使用了信息化的手段,只能是部分信息化。因为一般来说,餐饮企业信息化有四个步骤:信息汇总、经营信息化、供应链信息化、决策信息化。第一步实现了各分店定时地把数据汇到总店,总店能够及时了解各分店的经营信息;第二步实现各分店经营层面的实时管理、实时监控;第三步实现各分店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管理;第四步实现数据分析处理与决策的信息化。对于单体餐饮企业来讲,目前实施信息化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一般单体餐饮企业信息化包括人、财、物
23、的信息化。2、我国餐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近两年,信息化在餐饮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虽然单体餐饮业应用信息化还比较少,但对多数大型餐饮企业和连锁企业,信息化已经箭在弦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餐厅内部的信息化管理而言,在规模比较大的餐饮企业,其优势已经比较明显和突出。最普遍的是计算机收银台录入菜单设备、POS点菜系统,除了这种点菜系统,其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从预订、接待、点菜、菜品上传、厨房分单打印、条码划菜、收银、经理查询等方面在大型餐饮企业全方位地整合起来了。其次,有些餐饮企业也采用信息系统进行员工管理。目前,一些餐饮企业老板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查询营业收入统计、员工业绩统计、
24、人均消费额、翻台率等。这些对餐饮企业的经营起到了辅助决策的作用,不仅能够及时反映顾客的需求,还能让经营者做到心中有数,控制成本。另外,一些连锁餐饮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从而使得企业的采购、外卖、配送等都能够通过信息化方式快速而准确的完成,它们还在网上设立投诉处理,意见反馈等互动交流功能,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口碑,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最后,餐饮企业信息化势不可挡,但是信息化还没有处于主流地位,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餐饮企业,他们大多数还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的状态,虽然也用计算机,但并没有通过计算机系统在服务流程,内部管理和降低成本方面发挥作用。(三) 阻碍餐饮企业信息化的因素与深层思考1、阻碍餐饮企业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餐饮企业 信息化 服务 网站 发展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