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验收规程.docx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验收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验收规程.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91.200P 25备案号:* DB42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DB 42-*-20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ceptance of Precast assembled concrete structure(送审稿)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2016-*-*发布 2016-*-*实施DB42-*-2016目 次1 总则12 术语13 基本规定14模板工程24.1一般规定24.2模板与支撑安装24.3 模板与支撑拆除35钢筋工程45.1一般规定45.2钢筋连
2、接45.3钢筋定位46混凝土工程56.1一般规定56.2叠合层混凝土56.3节点后浇混凝土57装配式结构工程57.1进场验收57.2运输与存放67.3构件安装与连接67.4节点与接缝施工87.5成品保护88安全文明与绿色施工88.1安全文明88.2绿色施工99施工质量验收99.1钢筋分项工程99.2混凝土分项工程109.3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1110工程验收1410.1结构实体检验1410.2混凝土分部工程验收15本规程用词说明21引用标准目录22I DB 42-*-2016前 言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度湖北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鄂质监标2015224号)的要求,规程编制
3、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本规程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等规则起草编制。本规程共分10章和附录。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模板工程;5.钢筋工程;6.混凝土工程;7. 装配式结构工程;8.安全文明与绿色施工;9. 施工质量验收;10.工程验收以及附录。本规程附录为资料性附录。请注意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规程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由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本导则过程中如有意见
4、和建议,请寄送至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东吴大道特1号,邮编:430040)。电话:027-83248922。本规程编制单位: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武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湖北宝业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楼跃清 陈骏 张欣 汪小东 余祥 苏章 王续胜 王能林 赵飞 李聪 姜龙华 袁东辉 李娟 卢珍 张恒 庞海枫 周毓载 程玉平 李青 李辉 高林 李峰 范小春 彭友元 熊火清 覃亚伟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彭
5、少民 张希黔 姜燕平 蒋勤俭 王爱勋 肖明 车向东III DB 42-*-2016引 言近年来,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呈现出上升发展的趋势。湖北省建筑工业化推广应用也在积极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有相应的规程来指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质量验收。为实现我省产业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促进我省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编写适用于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与质量验收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本规程是在国家、行业相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编制而成。本规程在国家、行业相关规范的基础上,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制定了施工、验收等技术措施与
6、控制手段,更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与质量验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湖北省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V DB42-*-20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1 范围1.0.1为了指导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编号要调。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7、规程。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下都按此格式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 29733 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制品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14902 预拌混凝土JGJ 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256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19 冷拔低碳钢丝
8、应用技术规程JGJ 1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2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 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T 226 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JGJ 51-2002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55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T 408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398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 160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J/T 283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0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5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CECS40 混凝
9、土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 43 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与连接设计规程CECS 52 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DB42/T 104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3 术语3.0.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式结构。JGJ 1-2014,2.1.2所有引用按此写3.0.2 预制混凝土构件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s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JGJ 1-2014,2.1.13.0.3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reba
10、rs splicing by grout-flilled coupling sleeve(引自JGJ 1)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JGJ 1-2014,2.1.103.0.4 灌浆料 cementitious grout以水泥为基料,适当配以细骨料以及少量外加剂和其它材料组成的干混料,加水搅拌后具有流动度大、早期强度大、高强、微膨胀等特性的灌浆料。3.0.5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rebar 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有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
11、方式。JGJ 1-2014,2.1.113.0.6 干式连接dry connection 预制构件间连接不属于湿式连接的一种连接方法,一般采用螺栓连接、焊接等连接方式。3.0.7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the grouting coupler通过水泥基灌浆料的传力作用将钢筋对接连接所用的金属套筒,通常采用铸造工艺或者机械加工工艺制造。JG/T 398-2012,3.13.0.8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 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ade panel内外两层钢筋混凝土墙板和夹在其间的保温材料通过专用连接件组成的具有特定保温性能要求的外墙板,简称夹心保温外墙板。JGJ
12、1-2014,2.1.83.0.9 拉结件 connector连接夹心保温外墙板内、外叶墙板用的配件。3.0.10 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 surface预制构件结合面上的凹凸不平或基料显露的表面。简称粗糙面。3.0.11 键槽 shear key预制构件混凝土表面规则且连续的凹凸构造,可实现预制构件和后浇筑混凝土的共同受力作用。3.0.13 严重缺陷 serious defect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耐久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有决定性影响因素的缺陷。GB50204-2015,2.0.53.0.14 一般缺陷 common defect对结构构
13、件的受力性能、耐久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无决定性影响因素的缺陷。JGJ 1-2014,2.0.6 4 总则4.0.1本规程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技术措施,以及相关质量验收标准。4.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5 基本规定5.0.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完成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文件应经设计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应校核预制构件加工图纸、对预制构件施工预留和预埋进行交底。5.0.2 装配式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规定,进行结构施工复核及验算、编制装配式结构专项施工方案。5.0.3 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宜选择有
14、代表性的单元进行预制构件试安装,并应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5.0.4 装配式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装配式结构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对管理人员及安装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并对塔吊作业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吊装前的安全技术交底。5.0.5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并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必要时应进行演练。5.0.6 装配式结构施工,应编制相应的安全、劳动保护、防火等专项施工方案。5.0.7 施工现场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严禁无证上岗。5.0.8 预制构件吊装、安装施工应严格按照各项施工方案执行,各工序
15、的施工,应在前一道工序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工序控制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5.0.9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和有效的管控,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进行。6 模板工程本规程中的模板工程仅限于现浇部分。6.1 一般规定6.1.1 装配式结构现场施工模板与支撑体系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并保证其整体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6.1.2 装配式结构现场施工模板与支撑体系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的各部分形状尺寸、相对位置的准确,且应便于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养护。6.1.3 预制构件宜预留与模板连接用
16、的孔洞、螺栓,预留位置应与模板模数相符并便于模板安装。6.1.4 预制构件接缝处模板宜选用工具式模板,并与预制构件可靠连接,模板安装应牢固,模板拼缝应严密、平整、不漏浆。6.1.5 装配式结构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脱模,宜选用水性脱模剂,严禁隔离剂污染钢筋与混凝土接茬处。脱模剂不应影响脱模后混凝土的表面观感及饰面施工。6.1.6 装配式结构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以及叠合类构件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时,应确保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质量及安全性能符合要求。6.1.7 对于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且应与预制部分外观效果一致。6.2 模板与支撑安
17、装6.2.1 预制叠合板类构件模板安装与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叠合板支架形式应与预制构件匹配,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2预制叠合板下部支架宜选用定型独立钢支柱,竖向支架间距应根据设计及施工荷载验算确定;叠合板边缘,应增设竖向支架杆件。预制叠合板竖向支架点位置应靠近起吊点。3预制叠合板作为水平模板安装时,应顺序铺设,避免集中堆载、机械振动影响支撑体系。4 安装预制叠合板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宜采取措施控制叠合板板底标高,浇筑混凝土前应按设计标高进行调整后固定定位。6.2.2 预制叠合梁模板安装与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制叠合梁下部的竖向支架可采取点式支架,支架间距应根据设计及施工荷载验算确定
18、;叠合梁与现浇部位的交接处,应增设竖向支架杆件。2 预制叠合梁竖向支架宜选用定型独立钢支柱。6.2.3 预制墙板模板安装与支撑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制墙板拼接水平节点采用定型模板时,宜采用螺栓连接或预留孔洞拉结的方式与预制构件连接可靠,模板与预制构件间、构件与构件之间应粘贴密封胶条。2 定型模板应避开预制墙板下部灌浆所需预留孔洞。3 预制墙板竖向后浇节点也可采用预制混凝土外墙模板,预制混凝土外墙模板应与内侧模板或相邻构件连接牢固。4 相邻预制混凝土模板之间拼缝宽度宜设置为20mm,并采取可靠的密封防漏浆措施。5 预制构件临时固定措施的安装质量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6.2.4 预制柱安装与支撑应
19、符合下列规定:1 预制柱吊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临时固定后,方可撤除起重设备。2 预制柱临时固定须符合施工方案规定,可采用支撑杆、揽风绳等方式。6.2.5 装配式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6.2.5的规定。表6.2.5 装配式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尺量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尺量柱、墙、梁+4,-5尺量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验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验相邻两板表面平整度2尺量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6.3 模板与支撑拆除6.3.1 模板
20、拆除时,宜采取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6.3.2 模板拆除时,其强度需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相关规定。6.3.3 拆除模板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6.3.4 多个楼层间连续支模的底层支架拆除时间,应根据连续支模的楼层间荷载分配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确定。6.3.5 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相关规定确定。6.3.6 预制墙板斜支撑宜在现浇墙体混凝土模板拆除前拆除;预制柱斜支撑应在预制柱与结构可靠
21、连接后,且上部构件吊装完成后方可拆除。6.3.7 采用干式连接的构件,在连接节点永久固定、结构形成可靠连接后,且上部构件吊装完成后方可拆除。7 钢筋工程7.1 一般规定7.1.1 装配式结构所采用钢筋宜为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7.1.2 装配式结构所采用钢筋连接方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7.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钢筋连接接头应符合相关现行国行标的有关规定。7.2 钢筋连接7.2.1钢筋连接可选用搭接连接、焊接连接或机械连接。钢筋连接接头设置应符合现行标准规定。7.2.2 叠合板吊装前,宜将剪力墙连梁上部纵钢筋抽出,待叠合板安装、校正完毕后应重新安装现浇带的水平钢筋。7.2.3
22、 叠合板上部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桁架钢筋的位置,并设置支撑马凳。7.2.4 叠合板上预制墙板斜支撑的预埋件安装、定位应准确,预埋件的连接部位应做好防污染措施。7.2.5 剪力墙构件连接节点区域的钢筋安装应制定合理的工艺顺序,保证水平钢筋安装位置准确;连接节点加密区宜采用封闭箍筋。对于带保温层的构件,箍筋不得采用焊接连接。7.2.6 当预制构件锚筋与现浇混凝土钢筋有冲突时,应由设计单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切割、弯折钢筋。7.2.7 位于现浇混凝土内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的预留钢筋位置应准确,外露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弯曲;应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钢筋污染、偏移、弯曲。
23、7.2.8 预应力预制构件,其预应力筋施工需符合现行国家、行业等相关规范规定。7.2.9 若构件内置防雷、接地等连接端子,需按设计进行可靠连接。7.3 钢筋定位7.3.1 位于现浇混凝土内的连接钢筋应埋设准确,锚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7.3.2 构件交接处的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保证主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2 当主次梁底部标高相同时,次梁下部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下部钢筋之上;3 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外侧,并宜在墙端弯折锚固。7.3.3 现浇混凝土内钢筋连接接头的预留钢筋定位精度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制 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 施工 验收 规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