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
《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梭菌性疾病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羊梭菌性疾病,羊梭菌性疾病,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细菌所引起的羊的一组传染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病死率高,对养羊业危害很大。,羊快疫,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发病突然,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真胃粘膜呈出血性炎症。,一、病原,1.形态结构:腐败梭菌,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在体内外均能产生芽胞,不形成荚膜,有鞭毛镜检时,可见单个或23个相连的粗大杆菌,并可见中央或偏端已形成卵圆形的芽胞,有的呈无关节长丝状(尤其是肝被膜的触片),其中一些可发现已断为数段。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一、病原,2.致病力
2、体内外均可产生毒素,一般产生4种毒素,即a、。引起致死性毒血症。3. 抵抗力 繁殖体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物均能杀死,但芽胞抵抗力很强,因此必须用强力消毒药如20漂白粉、35的氢氧化钠进行消毒。,二、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 主要是绵羊,尤其是618月龄、营养水平在中等以上的羊多发。山羊、鹿也可感染。2.传染源 主要是病畜及带菌者,在自然界也广泛存在,分布于低洼草地、熟耕地和沼泽地带,因此本病在这些地方常发生。一些动物的消化道中也有该病原菌的存在。,二、流行病学,3.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感染(腐败梭菌如经伤口感染则引起各种家畜的恶性水肿)。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多见于秋、冬和早春,此时气候变化大,当
3、羊只受寒感冒或采食冰冻带霜的草料及体内寄生虫危害时,能促使本病发生。常发于低洼潮湿地区及洪水泛滥之后。病死率90%以上。,三、临床症状,往往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快。病程稍长者表现:有的表现衰竭、磨牙、呼吸困难和昏迷;有的出现腹痛、臌气;有的表现食欲废绝,口流带血色的泡沫。排粪困难,粪团变大,色黑而软,杂有黏液或脱落的黏膜;也有的排黑色稀粪,间或带血丝;或排蛋清样恶臭稀粪。病羊头、喉及舌肿大,体温一般不高,通常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延至1d以上的很少见。 。,四、病理变化,1.尸体迅速腐败。2.真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明显的充血、出血、水肿,甚至有溃疡。具有诊断意义。3.胸腔、腹腔、心包有大量积液
4、,暴露于空气易于凝固。4.心内、外膜有出血点。5.肝脏肿大、质脆,呈煮熟状,土黄色,胆囊肿大,充满胆汁。,真胃粘膜出血,真胃黏膜水肿,心外膜点状出血,胆囊肿大,五、诊断,1.现场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可提供诊断线索。2.微生物学检查 包括细菌学涂片检查(尤其是肝脏)和动物试验。据报道,荧光抗体技术可用于本病的快速诊断。,六、防制,由于本病的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 1.当本病发生严重时,转移牧地,应将所有未发病羊只,转移到高燥地区放牧,可收到减少和停止发病的效果。 2.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寒感冒,避免羊只采食冰冻饲料,早晨出牧不要太早。,3.搞好
5、预防接种,每年可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碎击、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五联苗免疫期半年,三联苗免疫期一年。,六、防制,近年来,我国又研制成功厌气菌七联干粉苗(羊快疫、羊猝疽、羔羊痢疾、肠毒血症、黑疫、肉毒中毒、破伤风七联菌苗),这种菌苗可以随需配合。由于吃奶羔羊产生主动免疫力较差,故在羔羊经常发病的羊场,应对怀孕母羊在产前进行两次免疫,第一次在产前115个月,第二次在产前1530d,母羊获得的免疫抗体,可经由初乳授给羔羊。但在发病季节,羔羊也应接种菌苗。,六、防制,3发生本病时,将病羊隔离,对病程较长的病例试行对症治疗。可灌服0.1%高锰酸钾溶液100m
6、l,每日2次或10%石灰水100ml;静注甲硝唑葡萄糖液250ml(含甲硝唑0.5g),也可静滴丁胺卡那0.51g或白霉素180万IU。并对所有示发病羊紧急接种。,六、防制,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病),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羊的毒血症。包括羔羊痢疾、羊猝狙和羊肠毒血症。产气荚膜梭菌为厌气性粗大杆菌,革兰氏阳性,能形成荚膜、芽胞,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对动物有高度的溶血、坏死和致死性。本菌分A、B、C、D、E五型,其中A型引起动物的气性坏疽;B型引起羔羊痢疾;C型引起羊猝狙;D型引起羊肠毒血症。,羊肠毒血症,羊肠毒血症(Enterotoxaemia),又名软肾病、类快疫。主要
7、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茵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其临床特征为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病变特征是肾脏软化如泥。病原 D型魏氏梭茵。,流行病学 绵羊和山羊均可感染,但绵羊更为敏感。以212月龄哺乳羔羊多发,2岁以上的绵羊很少发病。本病呈地方流行或散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多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发生。,流行病学,一般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在牧区由缺草或枯草的草场转至青草丰盛的草场,羊只采食过量;在农区,则常常发生在收菜季节,羊只吃了多量的菜根菜叶,或收庄稼后羊群抢茬吃了大量谷类时发病;肥育羊和奶羊喂高蛋白精料过多。降低胃的酸度,导致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增快。小肠的渗
8、透性增高及吸收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致死剂量等。多雨季节、气候骤变、地势低洼等,都易于诱发本病。,症状 潜伏期0.51天,病程急速,发病突然,有时见到病羊向上跳跃,跌倒于地,发生痉挛,于数分钟内死亡。病程24小时。 病程缓慢的可见兴奋不安,空嚼,咬牙嗜食泥土或其他异物,头向后倾或斜向一侧,作转圈运动;也有头下垂抵靠棚栏、树木、墙壁等物;有的病羊呈现步行蹒跚,侧身卧地,角弓反张,口吐白沫,腿蹄乱蹬,全身肌肉战栗等症状。一般体温不高,但常有绿色糊状腹泻,在昏迷中死亡。 急性病例尿中含糖量增高达26,具有一定诊断意义。,病变 死后34小时,出现肾脏软化,实质软化如泥,稍加挤压,即碎烂。肠道(尤其小肠
9、)粘膜出血,严重者整个肠壁呈血红色或有溃疡。体腔积液,易凝固。心肌松软,心内外膜、腹膜有出血点。体腔积液,肺脏出血、水肿,肝肿大质脆,胆囊增大13倍。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四、病理变化,羊肠毒血症 小肠呈暗红色出血坏死,肠道胀气。结肠浆膜多发生出血斑,羊肠毒血症,诊断 根据病史、体况、病程短促和死后剖检的特征性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细菌的分离和毒素的鉴定。,防治1针对病因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过食,精、粗、青料搭配,合理运动等。2疫区应在每年发病季节前,注射羊肠毒血症菌苗或羊肠毒血症、快疫、猝疽三联菌苗(6月龄以下的羊一次皮下58ml,6月龄以上810ml)或羊厌氧五联菌苗(羊肠毒血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羊梭菌 性疾病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