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粉末的性能及其测定ppt课件.ppt
《第二章 粉末的性能及其测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粉末的性能及其测定ppt课件.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粉末冶金学,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宏芳20122013学年秋季学期,2022-12-20,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第一章 粉末的制取第二章 粉末的性能及其测定(6学时)第三章 成形第四章 烧结第五章 粉末冶金材料和制品第六章 粉末冶金中的安全知识,2022-12-20,3,第二章 粉末的性能及其测定,化学性能(Chemical Properties)物理性能(Physical Properties)工艺性能(Process Performance),2022-12-20,4,粉末的性能及其测定,2.1 粉末及粉末性能2.2 粉末的化学性能及成分测定2.3 粉末颗粒的形状2.4 粉末
2、的粒度及其测定2.5 金属粉末的工艺性能及测定,2022-12-20,5,2.1 粉末及粉末性能,1. 粉末体和粉末颗粒粉末是制取各种粉末冶金材料和制品的原料,粉末的各种性能对材料及制品的成形、烧结等工艺过程和产品最终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自然界的物质按其存在形态,分为固态、液态、气态。,2022-12-20,6,粉末体和粉末颗粒,粉末冶金的原材料是粉末,粉末与粉末冶金制品或材料同属于固态物质,而且化学成分和基本的物理特性(熔点,密度和显微硬度)基本保持不变。但就分散性和内部颗粒的联接性而言,通常可以把固态物质按分散程度不同分为致密体,粉末体和胶体三类。颗粒按照构成可以分成四大类型:原级颗粒型,
3、聚集体颗粒型,凝聚体颗粒型,絮凝体颗粒型。,2022-12-20,7,粉末体和粉末颗粒,固态物质按照尺寸的大小: 大小在1mm以上的称为致密体或者固体 大小在0.1m以下的称为胶体微粒 介于致密体和胶体之间的称为粉末体粉末体按照尺寸大小又可以分为: 微米级粉末(1000m1m); 亚微米级粉末(1m0.1m); 纳米级粉末(100nm即0.1m以内)。,2022-12-20,8,微米级人造金刚石微粉(单晶),陶瓷氧化铝微粉(YPA),粉末体和粉末颗粒,2022-12-20,9,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 WC-Co 复合粉末,粉末体和粉末颗粒,2022-12-20,10,纳米级药物部分精确打击癌细胞,
4、2022-12-20,11,粉末体和粉末颗粒,粉末体:简称粉末,是由大量颗粒及颗粒之间的空隙所构成的集合体。致密体则是一种晶粒集合体。致密体内没有宏观的孔隙,靠原子间的键力联接;粉末体内颗粒之间有许多小孔隙而且联接面很少,面上的原子间不能形成强的键力。所以,粉末体不像致密体那样具有固定形状,而表现出与液体相似的流动性,然而由于粉末体在移动时,颗粒之间有相互的摩擦,故粉末的流动性是有限的。,2022-12-20,12,粉末体和粉末颗粒,单颗粒:粉末中能将其分开并可独立存在的最小实体称为单颗粒。单颗粒如果以某种方式聚集就构成所谓的二次颗粒,其中的原始颗粒就称为一次颗粒。一次颗粒之间形成一定的粘结面
5、,在二次颗粒内存在一些微细的孔隙。一次颗粒或单颗粒可能是单晶颗粒,普遍情况下是多晶颗粒,但晶粒间不存在空隙。,2022-12-20,13,粉末体和粉末颗粒,二次颗粒是由单颗粒以某种方式聚积而成,通常由化合物的单晶体或多晶体经分解,焙烧,还原,置换或化合等物理化学反应并通过相变或晶型转变而形成;也可以由极细的单颗粒通过高温处理(如煅烧,退火)烧结而成。二次颗粒又称为聚合体或凝集颗粒。,2022-12-20,14,粉末体和粉末颗粒,颗粒还可以团粒和絮凝体聚集。团粒:所谓团粒是由单颗粒或二次颗粒靠范德华引力粘结而成的,其结合强度不大,用研磨、擦碎等方法或在液体介质中就容易被分散成更细的团粒或单颗粒。
6、絮凝体:则是在粉末悬浊液中,由单颗粒或二次颗粒结合成更松散的聚合颗粒。,2022-12-20,15,粉末颗粒结构示意图,按ISO3252定义,晶粒(c)、颗粒(a2、a)、聚合体或团粒(b)的区别如右图所示。团粒或者聚合体是由颗粒和颗粒间的孔隙构成的,习惯上也把聚合体称为颗粒。,2022-12-20,16,2. 粉末颗粒结晶构造和表面状态,由于粉末生产过程不能提供使晶体充分生长的条件,造成颗粒外形和晶型不一致。制粉工艺对粉末颗粒的结晶构造起着主要作用。一般粉末颗粒具有多晶结构,而晶粒大小取决于工艺特点和条件,对于极细粉末可能出现单晶颗粒。粉末颗粒实际构造的复杂性还表现为晶格的严重不完整性,即存
7、在许多结晶缺陷,如空隙、畸变、夹杂等。所以粉末总是贮存有较高的晶格畸变能,具有较高的活性。,2022-12-20,17,粉末颗粒结晶构造和表面状态,粉末颗粒的表面状态是十分复杂的,一般粉末颗粒越细,外表面越发达。同时粉末颗粒的缺陷多,内表面也就相当大。外表面是可以看到的明显表面,内表面则包括裂纹、微缝以及与颗粒外表面联通的空腔、空隙等,但不包括封闭在颗粒内的潜孔。一般多孔性颗粒的内表面要比外表面大几个数量级。,2022-12-20,18,3. 粉末性能,粉末具有各种性能特征。严格来说,粉末体的性能介于致密体和胶体之间。而非常微细的粉末,如纳米粉末,就具有一些与常规粉末体包含的各种性能特征不同的
8、某些异常性能,因此赋予纳米材料许多新概念和新理论。常规粉末体的性能包括了单颗粒的性能和团粒的性能。,2022-12-20,19,粉末性能,金属粉末的性能通常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决定这些性能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物质品种本身所特有的;二是由得到粉末体的各种生产工艺及其工艺参数所决定的。由物质品种不同所决定的性能包括:晶体结构,如BCC、FCC或HCP晶体结构;理论密度;熔点;塑性、弹性、电磁性等。由粉末生产方法及工艺参数所决定的,包括粉末颗粒大小、粒度组成、颗粒形状,粉末体密度(如松装密度、摇实密度),孔隙度,比表面和表面状态,显微结构,点阵缺陷,颗粒内气体含量,吸附气体量,表面
9、氧化膜厚度,粉末活性等。,2022-12-20,20,2.2 粉末的化学性能及成分测定,粉末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指粉末中金属或合金组元的含量和杂质的含量。金属粉末中金属或合金组元不能低于98%99%。如我国国标中还原铁粉总铁含量不低于98%98.5%。粉末中的杂质主要包括:与主要金属结合,形成固溶体或化合物的金属或非金属成分,如还原铁粉中的硅,锰,碳,硫,磷,氧等;,2022-12-20,21,粉末的化学性能及成分测定,从原料和从粉末生产过程中带入的机械夹杂,如二氧化硅,氧化铝,硅酸盐,难熔金属或碳化物等酸不溶物;粉末表面吸附的氧,水汽和其他气体(氮气,二氧化碳);制粉工艺带进的杂质,如水溶液电解
10、粉末中的氢,气体还原粉末中溶解的碳,氮和氢,羰基粉末中溶解的碳等。,2022-12-20,22,粉末的化学性能及成分测定,金属粉末的化学分析与常规的金属分析方法相同,首先测定主要成分的含量,然后测定其他成分包括杂质的含量。(1)氢损测定:金属粉末的氧含量,除采用库伦分析仪测定全氧量之外,还采用一种简便的氢损法。即测定可被氢还原的金属氧化物中的那部分氧含量,适用于工业铁、铜、钨、钼、镍、钴等粉末。,2022-12-20,23,粉末的化学性能及成分测定,氢损测定过程:将金属粉末的试样在纯氢气流中煅烧足够长的时间(铁粉为1000-1050,1h;铜粉为875,0.5h),粉末中的氧被还原生成水蒸汽,
11、某些元素(碳,硫)与氢生成挥发性化合物,与挥发性金属(锌,镉,铅)一同排出,测得试样粉末的质量损失,称为氢损。氢损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 A-粉末试样(5g)加烧舟的质量;B-氢气中煅烧后残留物加烧舟的质量;C-烧舟质量。,2022-12-20,24,粉末的化学性能及成分测定,氢损法被认为是对金属粉末中可被氢还原的氧化物的氧含量的估计,但如果粉末中如果有在分析条件下不被氢所还原的氧化物(SiO2、CaO、Al2O3),测得的值将低于实际的氧含量;如果在分析条件下粉末由脱碳、脱硫反应及金属挥发时,测得的值将高于实际氧含量。氢损法测量氧含量范围:铜粉、铁粉为0.05%-3.0%,钨粉为0.01%-
12、0.5%。,2022-12-20,25,粉末的化学性能及成分测定,氢损包括了存在于粉末中的水蒸气和其它碳氢化合物;还包括了封留于粉末中的气体加热时释放掉,虽然这些气体总量是很小的,还包括了可能存在于粉末中的易挥发性元素、化合物以及它们与氢或粉末中的氧化物起反应生成挥发性化合物,如碳、氮、磷、硫等。氢损实验的适用范围:氢损实验适用于金属粉末、部分合金化粉末和预合金粉末,不适用于含有润滑剂的粉末和金属粉末的混合物。,2022-12-20,26,粉末的化学性能及成分测定,(2)酸不溶物:金属粉末中的酸不溶物主要指不溶于酸的SiO2、Al2O3、硅酸盐、碳化物、黏土、耐火材料等。酸不溶物的存在,使粉末
13、压坯烧结后呈夹杂留于制品内,对制品性能十分有害。对高密度零件,尤其是粉末锻造零件,其密度已接近致密材料,孔隙度对力学性能的有害影响已经很低,而酸不溶物的有害影响明显的暴露了出来。所以高密度、高强度零件用粉末原料,要求粉末中酸不溶物尽量低。,2022-12-20,27,粉末的化学性能及成分测定,酸不溶物的测定:粉末试样用某种无机酸(铜用硝酸,铁用盐酸)溶解,将不溶物沉淀并过滤出来,在980下煅烧1h后称重,再按下式计算酸不溶物含量:式中:A-盐酸不溶物的克数;B-粉末试样的克数。式中:A-硝酸不溶物的克数;B-相当于锡氧化物的克数;C-粉末试样的克数。锡氧化物含量B的测定是在硝酸不溶物中加NH4
14、I,于坩埚内加热至425475,经15min后冷却,再加2-3mLHNO3使其溶解,再称残留物重量,前后的质量差就是B值。,酸不溶物的测定,显然,在煅烧时能挥发的酸不溶物将不包括在测定结果中。因此铜粉的硝酸不溶物包括SiO2、硅酸盐、Al2O3、CaO、粘土及难熔金属,也可能包括硫酸铅;铁粉的盐酸不溶物除以上杂质外,还包括碳化物。先进的仪器分析方法已被用于金属与合金粉末的化学分析上,包括发射光谱法、色谱法、X荧光法及中子激活分析等。电子或离子束微区分析可以测定粉末颗粒内化学元素的分布。颗粒表面化学分析也日益受到重视,主要方法有俄歇电子谱仪、X光或电子谱仪、质谱仪以及离子散射谱仪等,用来测定超微
15、粉、活性粉、高温合金粉颗粒表面的化学组成及变化。,2022-12-20,28,2022-12-20,29,2.3 粉末颗粒的形状,在粉末的物理性能中,除了粉末粒度和粒度分布外,粉末颗粒的形状也十分重要。粉末颗粒形状直接影响其工艺性能参数,对成形和烧结过程产生影响。粉末形状和生产粉末的方法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某一种生产方法基本上决定了该粉末的颗粒形状。粉末生产中,一般由金属气态或熔融液态转变成粉末时,粉末颗粒形状趋于球形;由固态转变为粉末时,粉末颗粒形状趋于不规则形。水溶液电解法制备的粉末多数呈树枝状,如表所示。,2022-12-20,30,2022-12-20,31,粉末颗粒的形状,颗粒的形状
16、是指粉末颗粒的几何形状。颗粒形状可以笼统地划分为规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两大类。如图所示为常见粉末颗粒形状。,粉末颗粒形状,2022-12-20,32,2022-12-20,33,粉末颗粒的形状,粉末粒度的测定和表示:表面形状因子、体积形状因子和比形状因子。例如:直径为d的均匀球体,其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 和 ,其中的系数 和 就称为球的表面形状因子和体积形状因子。对于任意形状的颗粒,其表面积和体积可以认为与某一相当的直径的平方和立方成正比,而比例系数则与选择的直径有关。,2022-12-20,34,粉末颗粒的形状,粉末颗粒形状对其工艺性能的影响:表面光滑的球形粉末,流动性好,松装密度高,在相同压制
17、条件下,压坯密度高。多角形和树枝状粉末则较差。形状复杂的粉末流动性比球形粉末差,但粉末之间机械啮合力增高,所以在相同压力下,树枝状粉末压坯强度高,片状和球形粉则较差。一般能提高压坯强度的粉末,压坯脱模后弹性后效减小。在烧结时,粉末颗粒形状复杂,表面粗糙,压坯中粉末颗粒接触紧密的,能够促进烧结。反之,颗粒形状简单,表面光滑,颗粒之间接触不良的粉末压坯,如球形和片状粉末,烧结性较差。,2022-12-20,35,2.4 粉末的粒度及其测定,1. 粒度和粒度组成粉末粒度是粉末物理性能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粉末体而言,粉末粒度通常指颗粒平均大小。粉末颗粒大小按尺寸可以粗略的分为以下5个等级:粗粉 15
18、0500m;中等粒度粉 40150m;,2022-12-20,36,粒度和粒度组成,细粉 1040m;极细粉 0.510m;超细粉 0.5m;而超细粉又可以分为以下3个等级:微细晶粉末 0.40.8m;超细晶粉末 0.10.4m;纳米粉末 0.1100nm。,2022-12-20,37,粒度和粒度组成,纳米粉末具有许多异常性能特点。在20世纪90年代,对纳米粉末诸多自然现象及其应用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包括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等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粉末冶金用铁粉,使用最多的是中等粒度粉末(40150m)和部分细粉末(1040m)。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标准筛分析法测定粉
19、末颗粒的大小。,2022-12-20,38,粒度和粒度组成,用直径表示颗粒大小称为粒径和粒度。由于组成粉末的无数颗粒不属于同一粒径,因此又用不同粒径的颗粒占全部粉末的百分含量来表征粉末颗粒大小的状况,称为粒度组成,也叫粒度分布。因此,粒度仅指单颗粒而言,粒度组成则针对整个粉末体。,单个颗粒的大小 颗粒的大小是颗粒最基本的几何参数。,1、颗粒尺寸,在表示颗粒大小时还常常使用“粒度”这一术语。它通常是指颗粒大小、粗细的程度。“粒径”具有长度的量纲,而“粒度”则是用其他的单位,如泰勒筛的“目”。 不过,实际运用时对二者不加区别,只是习惯上用“粒径”表示大小,用“粒度”表示颗粒大小的分布。,三轴径 用
20、体积最小的、颗粒的外接长方体的长、宽、高(或厚)来定义颗粒的大小时,长l、宽b、高(或厚)h就称为三轴径。 三轴径通常用显微镜测量,这是所观察到的颗粒是处于稳定状态(颗粒以最大稳定度,其重心最低)下的平面投影。,当量粒径 在实际的生产工艺过程中,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径往往是为了某种工艺的需要,或与粉体的用途有关,因此,可以将形状不规则的颗粒与球形颗粒相比较,换算成具有长度量纲的数值,这样求得的粒径称为当量粒径。,等效粒径斯托克斯径(Stokes)是一种名义上的粒径,虽然具有长度的量纲,但却不是表示几何意义上的大小,只是表示颗粒的沉降速度这一物理意义的大小,这类粒径有时又称为“等效粒径”。,1、颗粒
21、尺寸,注意 即使对于同样的颗粒,如果测定粒径的原理和方法不同,那么所使用的粒径的含义和数值就应当不同,用沉降法所测得的粒径的含义和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对于通过粉碎而制成的粉体,用沉降法所测得的粒径是透气法的数倍,使用粒径的数据时,要求附加说明测定方法。,以三维尺寸计算的平均径,当量径,层流区的等沉降速度当量径,斯托克斯径(有效径),6,与颗粒的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体积当量径,3,与颗粒的外表面积相等的球的直径,表面积当量径,2,与颗粒的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投影面积当量径,1,与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速度相等的球的直径,等沉降速度当量径,5,与颗粒的比表面积相等的球的直径,比表面积当量径,4,计
22、算公式,定 义,名 称,序号,粉体的粒径具有统计特征,而不是对单个颗粒的尺寸。所以,一般将颗粒的平均大小称为粒度。习惯上可将粒径和粒度二词通用。,颗粒的大小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表示。球形颗粒的直径就是粒径(particle diameter)。非球形颗粒的粒径则用球体、立方体或长方体的尺寸表示。其中用球体的直径表示不规则颗粒的粒径应用得最普遍,称为当量直径或相当径(equivalent diameter)。,粒径的统计特征,粒径的表示方法,尺寸分布的概念原因:粉体是有不连续的微粒组成,属于多分散系统。因此粉体颗粒的粒径不是单一的,通常会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取值。即颗粒的大小服从统计学规律
23、。 粉体的力学性能,不仅与其平均粒径的大小有关,还与各种粒径的颗粒在粉体中所占的比例有关。为了表示粉体中颗粒大小组成情况,必须要用粒度分布的概念。定义及意义:描述粒径分布的状态。通常是指某一粒径的颗粒在整个 粉体中所占的比例。有了粒度分布的数据,就不难求出这种粉体的某些特征值,如平均粒径等从而可以对成品粒度进行评价。,尺寸分布的基准 1作为分散系统的粉体,其颗粒的大小服从统计学规律。单个颗粒的粒径是在某一范围内随机取值,对整个粉体,可以用采样分析的方法来测量粒度分布。(频率分布与累积分布) 2尺寸分布可以取个数、长度、面积、体积(或质量)等4个参数中的一个作为基准。粒度分布的基准取决于粒度分布
24、的测定方法。如用显微镜法测定粒径分布时常用个数基准;用沉降法时用质量基准。,难点: 粒径的定义有多种,对于同一种粉体物料,选用不同的粒径就会得到不同的粒径分布。粉体的粒径分布通常用实测的方法获得。处理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整理成表格、绘成曲线、归纳相应的函数形式。 运用尺寸分布的概念时,应当明确是什么分布、什么基准,用的什么粒径。,2、颗粒的尺寸分布,粒 度 的 频 率 分 布,频率及频率分布的概念,粒 度 的 频 率 分 布,频率(频数)分布曲线 例:用显微镜观察N为300个颗粒的粉体样品。经测定,最小颗粒的直径为1.5m,最大颗粒直径为12.2m。将被测出的颗粒按由小到大的顺序以适当的区间
25、加以分组(一般取10-25组,小于10组数据不准,大于25组数据处理过程复杂),取组数h=12组,区间的范围称为组距,用DP表示。设DP= 1 m,每一个区间的中点,用di表示。落在每一区间的颗粒除以N,便是f(DP)。将测量的数据加以整理,得到表,粒 度 的 频 率 分 布,几点说明1.频率或频数分布曲线是一样的,只是纵坐标的取法不同,工程上常用频率分布曲线。2. 纵坐标的取法有两种,直接取频率或频数和取单位组距的频率。3. 在频率分布曲线中,某一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的质量占整个粉体质量的百分率等于在该粒径范围内的频率分布曲线下的面积,而频率分布曲线下的总面积为1。,累 积 分 布,累积分布的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粉末的性能及其测定ppt课件 第二 粉末 性能 及其 测定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27008.html